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血压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医学无原发性高血压病之病名 ,多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 ,是由于情志所伤、饮食失节、先天禀赋不足或内伤虚损等原因引起的临床以头痛、眩晕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由于临床表现与并发症不同而和“胸痹”、“中风”、“水肿”、“心悸”等病相联系。历代医家颇多论述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脑为髓之海 ,其输上在于其盖 ,下在风府。……髓海有余 ,则轻劲多力 ,自过其度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丹溪心法·头眩》:“头眩 ,痰夹气虚并火 ,治痰为主…  相似文献   

2.
眩晕病;内伤为主,多系本虚标实,其病变以肝、脾、肾为重点。三者中以肝为主。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见于多种疾病亦可单独出现。1历代沿革眩晕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如《灵枢大惑论》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人于脑则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念则目眩以转矣”;吸枢》海论篇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口问篇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统上所述《内经)}认为其病在肝在脑,病机属民,属虚,外邪乘虚而入所致。历代医家在…  相似文献   

3.
眩晕证治     
眩晕一证,又称头眩、眩运、旋晕等名。眩是眼花、晕是头运,两者往往同时并见。轻者头旋眼暗,重者天旋地转,如坐舟车之上,起则颠倒,不能站立,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心悸。《医砭》说:“眩惑乱也:从目从玄,玄黑暗也,谓眼见黑暗也;晕与运同,旋转也,所见之物皆旋转如飞,世谓之头旋是也。”眩晕发生之原因,历代医家认识颇为不一。《内经》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立论。张仲景提出痰饮上逆可致眩晕。刘河间谓:“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倡导内风致眩。丹溪主“无痰则不作  相似文献   

4.
脑动脉硬化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男比女多,往往合并有冠状动脉,肾动脉和周围动脉硬化,有些还伴发高血压病,女性患者多见于绝经期后,假如经常喝酒,或合并有糖尿病,则动脉硬化症可出现较早,而且发展较快,程度亦较重。中医无此病名记载,多散见于眩晕、虚损的老年人,其脉证、病位,与今之脑动脉硬化临床见症吻合。《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怡安卧。”《灵髓·口问篇》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眼花、睡眠障碍(睡眠  相似文献   

5.
辨证论治 梅尼埃病又称内耳眩晕病或耳源性眩晕。临床表现主要为眩晕突然发作,自觉天旋地转,身体向一侧倾倒感,站立不稳,并有耳呜、耳聋,常伴有恶心、呕吐及听觉障碍等症,临床较为常见。本病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最早见于《灵枢·海论篇》,记载“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痰,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相似文献   

6.
脑动脉硬化是现代医学名称,其主要临床症状是眩晕、头痛。祖国医学虽没有此病名,但有关眩晕、头痛的描述却很多,如灵枢口问篇:“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后世各家医书常见:“头昏目眩。”“头晕如坐舟车。”“头痛如裹”,“头痛如裂。”等等的记载。  相似文献   

7.
眩晕症的病因复杂.即有《灵枢》的“髓海不足”,又有《丹溪心法》的“无痰则不作眩”,《景岳全书》的“无虚不作眩”。现代医学中的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贫血、神经衰弱等病证。皆可有眩晕出现。因其证因复杂多变.故临床当中必须明审详鉴.以便对症施治.方能收到疗效。现将笔者分型论治的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祖国医学文献里虽没有高血压病这个名称,但历代医家对本病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内经》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了眩帚多因肝风内动而发生。金元时代的《河间六书》中记载:“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乎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说明眩晕之因为风与火。《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作眩”。《景岳全书》则根据《内经》中“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的理论,创立了“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的学说。到了清代的《临证指南医案》,则以为本病属“阴亏液耗,风动阳升”,而《金匮翼》则指出:“肝厥头痛,肝火厥逆上攻头脑也”。上述各论,可以视为历代医家从各个不同角度对高血压病发病原理的论述,为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中医对眩晕的病因病机历代有不少论述,如《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及“上虚则眩”、“上气不足”、“髓海不足”诸论;汉代张仲景责之为痰饮;金元医家刘河间认为是“风火为患”;元代朱丹溪倡“痰火致眩”说,提出“无痰不作眩”;明代张景岳强调“虚者居其八九”等。现代医学则认为该病与高血压、内耳病变等有关。1风阳挟痰上扰,治宜平肝潜阳,息风化痰李某,女,28岁,公馆化工厂工人,1994年6月14日初诊。患者诉眩晕反复发作十余年,时发时愈。近日因宿患又发,觉自身及房物旋转不定,如行船坐车,伴恶心、…  相似文献   

10.
"因虚而眩"证治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眩晕一证 ,历代医家论述颇多。《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和《灵枢·海论》“上气不足”、“髓海不足”之说 ;至朱丹溪著《丹溪心法》偏主于痰 ,有“无痰不作眩”之论 ,而张介宾《景岳全书》谓“眩晕一证 ,虚者居其八九 ,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头晕虽属上虚 ,然不能无涉于下”。从祖国医学文献及临床实践中看 ,眩晕病的发生以虚证为多见。虚证多因禀赋不足 ,劳倦过度 ,房室不节或久病以致脾肾虚弱。脾为“生化之源” ,司健运 ;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脏” ,肾主五液以维持体内水液平衡 ,故脾肾虚弱 ,气…  相似文献   

11.
眩是眼花,晕是头脑昏乱.轻者闭目自止;重者如坐舟车中,旋转振摇,以致不能站立,严重的更可伴见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本病发生的病因,历代各家学说颇不一致.《内经》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上气不足”、“髓海不足”.金代刘完素认为是由于风、火所致,元代朱丹溪则偏主于痰,而明代张景岳又强调“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清代陈修园则综合各家所说,阐明了上述几个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医书上所说的“眩晕”,是两种症状组合而成的一个病,在《证治汇补》上说:“眩者,言视物皆黑;晕者,言视物皆转,二者兼有,方曰眩晕”。古书上又称为“眩冒”,尤在泾解释说:“水饮之邪,上乘清阳之位,则为眩冒。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之也;眩者,目眩转而乍见玄黑也”。中医书里所记载的眩晕病,其现象和耳源性眩晕[又称内耳眩晕病,旧译成美尼尔(优)氏病]比较相近,请看下引的一些叙述即可明瞭。  相似文献   

13.
古代医家对眩晕证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外风、火、痰、虚、瘀及外邪致眩,而总以虚为本。《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为眩晕之理论渊源;张仲景首倡“痰饮致眩”之论,孙思邈提出“风热痰致眩”的观点,两宋时期重视七情致眩及因虚致眩的研究,金元时期朱丹溪的“无痰不作眩”,明清时期虞抟的“瘀血致眩”论等亦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4.
眩晕一证 ,一般认为虚者居多 ,《景岳全书·眩运》指出 :“眩运一证 ,虚者居其八九 ,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无虚不作眩” ,在治疗上认为“当以治虚为主”。《丹溪心法·头眩》则偏主于痰 ,有“无痰不作眩”的主张 ,提出“治痰为先”的方法。笔者认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频率的加快 ,恣食肥甘、劳倦太过引起的痰眩似有增多趋势。现代人体型偏胖者逐渐增多 ,古人云 :胖者痰多也。恣食肥甘油腻之物 ,劳倦太过 ,伤于脾胃 ,脾胃虚弱 ,一则气血无生化之源 ,导致眩晕 ;二则脾失健运 ,水湿运化失司 ,造成土不生金 ,金不生水…  相似文献   

15.
祖国医学的眩晕,又叫“眩运”眩是眼前黑花,晕是头晕,脑如旋转,这两种症状多为同时出现,统称眩晕。轻者可不服药闭眼静坐一会即会好转,重者犹如站立车船上,稍动则欲倒,甚则恶心、呕吐、自汗、耳呜、昏倒等。眩晕有目眩,头眩,眩冒,颠眩、眩悸之分,因定名不同,而受病因素亦异,所治疗法则亦殊,然总不外乎贫血,气血两虚,痰水,支饮,谷液,妊娠水气等。据伤寒论,金匮要略辩证施治:目眩者心下有痰饮,水气上冒而眩晕不定也(心下即胃之所在)胃有蓄水,故胸胁支满,目眩,因自饮邪中毒之故,主以苓桂术甘汤。头眩者,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相似文献   

16.
益精活血通窍法治疗老年性痴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现堂 《中原医刊》2001,28(9):60-61
目前现代医学对此疾尚无理想治疗方法和药物。根据其发病机理,笔者以“补肾益精,活血通窍”之法治之,取得较好疗效。 1 病理以精虚血瘀为根本 “脑为髓之海”祖国医学认为,脑位于颅内,由精髓汇聚而成,脑之精明全赖精髓滋养,而精髓之盈亏,与肾密切相关。肾主骨生髓,肾之精气盛衰直接影响脑髓的充盈和发育。肾气盛,髓海充,脑的发育则健全,就能充分发挥其“精明之府”的生理功能,即“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反之,若肾之精气不足,髓海失养,则发生髓海空虚的病变化。正如《灵枢·海论》所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  相似文献   

17.
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其病机复杂,历代医籍论述颇多,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原刘河间主风火,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博。”则为之旋转的论述。朱丹溪主痰,提出无痰则不作眩;”张景岳主虚,强调“无虚不能作眩;”等。以眩晕为主症的都可按眩晕辨证施治,其治疗要注意调治肝脾肾三脏,风火不宁须调肝,痰湿中阻调肝脾,髓海不满宜补肾。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峰颧到来.预防和治疗中老年病成为重要课题,而脑动脉硬化症是其主要疾病之一.脑动脉硬化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等症状.古代医家对此病的描述颇多,如《灵枢·海论》日:"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朱丹溪有"无痰不作日玄",《景岳生书》又提出了"无虚不作眩"的论点.笔者认为该病主要病机为湿痰瘀毒内阻所致,临床应用祛湿化痰排毒法结合临床分型治疗,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眩晕,是临床上多发病,常见病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女同志。现代医学又称之为“美尼尔士综合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天旋地转,如坐舟车,或有恶心呕吐,轻者闭目即止,重则昏倒于地。 《内经》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朱丹溪《丹溪心法》谓“无痰不作眩”,刘河间《原病式》谓本病由于风火所致,《景岳全书》谓“无虚不作眩”。综合诸家之著,引起眩晕的病因大凡有四个方面,即风、火、痰、虚、治当溯本求源,谨守病机,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勿犯虚虚实实之诫,现将临床体会铺陈于后,祈同道雅正。  相似文献   

20.
1释义 心脑病证是由于情志所伤,禀赋不足,年老体虚,久病失养等引起心脑功能失常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证。心具有主神明,主血脉之功能,《内经》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脑为髓海,称精明之府,李时珍曰“元神之府”。故而,心脑病证的特征为血脉运行障碍和意识精神活动异常,具体表现为心悸、胸痹心痛、眩晕、中风、失眠、痴呆、痫病、癫病、狂病等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