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下法治喘     
朱×,男,50岁。1982年3月23日诊。素有喘史20余年。近八日,喘促痰鸣,张口抬肩,气憋欲绝,口唇青紫,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而干,脉弦数。证属痰热闭肺,腑实内结。速取:生大黄(后下)、川朴各15克,瓜蒌仁30克,葶苈子、枳实各10克,急煎顿服。药进腹鸣,遂下干粪三团,喘促渐平。【按】该患宿疾复发为先病、  相似文献   

2.
刘弼臣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致力于儿科医学研究已半世纪。他学识渊博,医术高超,疗效卓著,群众誉之为“小儿王”。笔者有幸随刘师待诊,觉其诊治儿科疾病有独到之处,选方用药,独具匠心。现援举数例,以资说明,俾其经验弘扬,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上海中医药大学朱瑞群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研究50余年,对小儿呼吸道疾病、营养性疾病、血液病等颇有研究,疏方精巧,屡起沉疴。本人有幸随先生学习多年,受益匪浅。现就侍诊所录3方整理如下,以飨同道。1 抗佝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小儿常见慢性病之一,属于中医的“五迟”、“五软”范畴。临床表现为多汗、夜惊、烦躁、纳呆、乒乓头、枕秃等。是由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脾肾两虚所致。先生  相似文献   

4.
孙雄 《福建中医药》1997,28(4):21-21
黄朝年儿科验方拾零惠安县中医院(362100)孙雄指导黄朝年我院黄朝年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0余载,精研儿科,学验俱丰,遣方用药,独具匠心。余常侍其左右,受益匪浅。现特录3方整理如下,以飨同道。1厌食方黄老认为小儿厌食症属中医“疳积”范畴。病因虽多...  相似文献   

5.
林燕 《四川中医》2008,26(2):81
在儿科疾病中运用辨证论治外感、久咳、肾病等,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李××,女,25岁,1985年10月因突发右上腹部剧痛一天,伴发热(体温39℃),黄疸,呕吐,急诊收住某院外科,时已妊娠六月。检查:白细胞18,000/立方毫米,中性81%,淋巴8%,单核1%。肝功能:黄疸指数32单位,转氨酶正常。尿二胆: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元阴性。B超:肝、脾基本正常,胆囊可见多个强光团反射。诊为阻塞性黄疸,胆结石。经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一周后疼痛消失,体温正常、但黄疸未退,故求治余。刻诊:患者皮肤、巩膜黄如橘色,腹胀纳呆,胸胁痞满,干呕,小便短少,大便多日未解,舌红、苔黄燥而干,脉弦滑数。四诊合  相似文献   

7.
药物组成:生大黄10克(后下),芒硝10~20克(冲服),钩藤30克(后下),陈胆星10克,郁金10克,石菖蒲6克。用法及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大便秘结者,芒硝用20克,无便秘者用10克,保持每天大便2次左右。服本方后如大便达6次/日以上者,则去芒硝。效果:治疗26例,基本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5例,效无2例,无恶化。  相似文献   

8.
1 滋阴攻下治发狂张某某,男,30岁。1985年3月10日入院。因高热头痛,身痛腰痛,皮肤、粘膜及粘膜下出血在县人民医院以“流行性出血热”住院治疗,病情缓解。然其突发狂乱无知,昼夜不眠,经氯丙嗪等镇静药对症处理无明显好转而转入我院。刻下狂躁不寐,气力过常,面红目赤,口干唇裂,食少溲黄,大便6天未行,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证属腑实热结,热盛津伤,上扰神明。治宜滋阴攻下,清热开窍。方用增液承气汤加味:玄参生地。大黄各30g 麦冬20g 芒硝枳实各15g 黄连栀子丹皮郁金各10g,当日昼夜服完2剂,第2天解出燥屎数枚,狂躁好  相似文献   

9.
<正> 陆长清是我省名老中医,从事中医内儿科临床几十年,经验丰富,尤笃儿科。辨证细微准确,用药精当灵活,每以对药组方配伍,多取良效。笔者随师学习,现将陆师用药经验中  相似文献   

10.
连云港市中医院李子丰医师致力中医儿科,历数十年。他思维活跃,汇通中西,不拘前辈医家之成就,对中医传统的理论敢于反思,在治疗用药上敢闯“禁区”.其某些独特的组方思想和用药经验,即是在现代医学思想启迪下产生的.笔者曾业师李老,亲聆训诲,颇具心得,兹撷举李子丰儿科用药经验最富特  相似文献   

11.
成都中医学院已故儿科教授曾应台,精于岐黄,擅长温病,学宗刘河间、朱丹溪,认为小儿热病居多,伤阴更为突出。提倡临床治法以养阴清热除湿为主。用方以泻白散、导赤散、参苓白术散、保和丸、三仁汤、六君子汤、龙胆泻肝汤为代表。惯用桑白皮、地骨皮、北沙参、知母、生地、丹皮、二冬、瓜壳、苡仁、杏仁、石膏、栀子、黄芩、龙胆草等  相似文献   

12.
通下法是攻逐里实,通泄体内结滞的一种治疗方法。旨在排泄体内毒害性病理产物,临床上若用之得当,效如捋鼓,现举病案数则,供同道参考。例1,蔡××,女,57岁。以胃脘疼痛、呕吐隔餐食物,大便不通1周为主诉入院,患者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近1旬来渐感冒脘部疼痛频繁,痛而拒按,口苦嗳腐、腹软、上腹部压痛明显,脉沉弦、舌淡红、苔黄厚腻。西医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并幽门梗阻。中医辨证为中运失职,积食内停,治宜通里降逆。处方:川大黄9克,风化硝12克(分冲),茯苓12克,煮夏9克,化皮6克,川连3克,竹茹12克,枳壳9克,生姜2片,甘草3克,次日复诊,药后下粪便约两痰盂,呕吐得除,脘痛未差,维以  相似文献   

13.
疼痛 ,乃胃疾主要临床症状之一 ,病因甚多 ,但其病机多与“不通”密切相关。正如前贤所云“不通则痛”、“痛则不通”也。治当从通入手 ,根据辨证分型 ,分别采取清通、疏通、化通、温通等法 ,灵活运用 ,随证化裁 ,常能收到桴鼓之效。  相似文献   

14.
江育仁儿科临证经验拾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宋桂华  陈风青 《中医杂志》1993,34(7):400-401
江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与理论研究50余载,名闻遐迩。余曾有幸在宁随师学习,兹摘录其最近医案3则,赘以管见,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5.
例一:吕××,女,69岁,教师,1983年11月12日入院,住院号009552。患胁痛、腹胀3年,曾在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窦炎”。1983年3月因胸闷疼痛、二便失禁等,送某医院诊治,经检查诊为“冠  相似文献   

16.
先父张稚先(1915~1980),江苏阜宁人,精内妇儿科,临证上知常达变,师古而不泥。悬壶桑材47载。余幼时随父侍诊,耳儒日杂其用温法治疗急症、险症屡屡应手,实受益铭心,现撷三案,以示一斑。1疗厥脱投参附回阳救逆厥证是以突发昏仆,暴不知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虽似“中风”,但本病无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后遗症,故亦称“类中”;因本病不易有抽搐症状,故又有别于“痉证”、“痫证”。本病早在《内经》中就有“寒厥”、“热厥”、“煎厥”、“薄厥”、“大厥”等病名,病因、病状的记载,还道出…  相似文献   

17.
张正熹 《光明中医》1998,13(3):34-35
张雅先温法治急症经验拾零张正熹江苏省阜宁县古河乡卫生院(224427)关键词:张雅先/老中医经验先父张雅先(公元1915—1980年),江苏阜宁人,早年肆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深谙歧黄术,精内妇儿诸科,临证时知常达变,师古而不泯。悬壶桑梓47载,对农民...  相似文献   

18.
腰痛病是怎么回事? 腰痛病是以腰的病变为主要因素、以腰痛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多伴有臀部及下肢的疼痛和(或)麻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下肢无力、甚至二便异常等症状。腰痛和下肢的疼痛麻木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单独存在,属于中医学的"痹证"范围,相当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增生性脊柱病、急性腰扭伤、腰背肌筋膜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棘上韧带损伤等疾病。  相似文献   

19.
通腑法在儿科肺系病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腑法在儿科肺系病的应用山东省立医院(250021)徐敬才关键词通腑法儿科肺系病临床应用1重症感冒患儿,女,3岁,1995年2月25日就诊。鼻流清涕、发热、恶寒、咽痛5d,伴口渴、大便不通。发热午后重,有时精神恍惚,手足拘急,体温持续在38.5~40...  相似文献   

20.
聂惠民治脾胃病擅从肝郁中虚的理论出发,籍脾胃运纳、升降、寒热、湿燥的特点,谨取五味,治疗病情缠绵、病程较长的脾胃病,常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兹将她的经验简述如下。中虚每因肝郁治中常宜调肝肝与脾胃同居中焦,肝主疏泄,调畅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