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窗高压氧治疗对脊髓损伤(SCI)患者疗效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284例SCI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组)及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处理(包括脱水剂、神经营养药物、康复训练、针灸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等),HBO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不同时间窗(SCI发生8 h以内、8 h~1 d、1 d~1周、1周以上)分别辅以HBO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及Barthel指数对患者脊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在SCI发生8 h内开始治疗,2组患者脊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2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在SCI发病24 h内或1周内开始治疗,2组患者脊髓功能、ADL能力亦较治疗前获得一定程度改善(P<0.05),但均明显不及发病8 h内开始治疗的患者(P<0.05);且此时HBO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SCI发病1周后开始治疗,发现2组患者脊髓功能及ADL能力均无明显改善(P>0.05)。 结论于SCI发病早期(<8 h)辅以HBO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脊髓功能及ADL能力,其疗效明显优于其它时间窗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窗高压氧(HBO)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3组,分别是正常组(n=12)、SCI组(n=12)及HBO组(n=36),HBO组大鼠又根据HBO介入时间点不同细分为HBO-8h组、HBO-48h组及HBO-1 W组共3个亚组。将SCI组及各HBO亚组大鼠制成SCI动物模型,各HBO亚组大鼠分别于制模后8h、48h及1 W时介入HBO治疗。于SCI制模后及最后1次HBO治疗结束时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随后处死大鼠提取受损脊髓标本及血清,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受损脊髓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受损脊髓中iNOS合成情况,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 结果待HBO治疗结束后,发现HBO-48h组大鼠受损脊髓中iNOS mRNA相对量(0.93±0.24)、iNOS合成量[(1.26±0.39)U/L]及血清中NO含量[(26.64±3.78)mmol/L]均较SCI组及其他HBO亚组明显下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HBO-48h组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分[(3.91±1.45)分]、MEP潜伏期[(11.09±3.12)ms]及波幅[(0.35±0.06)mV]亦显著优于SCI组及其他HBO亚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于SCI发生48h后介入HBO治疗对SCI大鼠具有较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下调iNOS mRNA-iNOS-NO通路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肋间动脉移植骨髓基质细胞(BMSC)对家兔脊髓损伤(SCI)后神经轴突及胶质瘢痕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家兔分为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BMSC治疗组。采用钳夹法将损伤对照组及BMSC治疗组制成T9 SCI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打开椎板,不损伤脊髓。BMSC治疗组和损伤对照组于制模后1周时分别经肋间动脉注射0.5ml BMSC细胞悬液和等量生理盐水。于制模后第1天、第1周、第2周和第4周时分别采用BBB评分评定各组家兔后肢运动功能,于制模后4周时提取各组家兔受损脊髓行HE和Nissl染色,观察脊髓病理形态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家兔受损脊髓神经丝蛋白(NF200)和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变化。 结果制模后不同时间点发现假手术组BBB评分均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及BMSC治疗组(P<0.05);BMSC治疗组制模后第2周、第4周时BBB评分[分别是(8.38±0.97)分和(14.63±1.77)分]均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分别是(6.38±1.07)分和(8.50±0.93)分](P<0.05)。HE染色显示,制模后第4周时假手术组脊髓内未发现胶质瘢痕及空洞形成;损伤对照组和BMSC治疗组SCI区域均可见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瘢痕及空洞形成,并且BMSC治疗组病理改变较损伤对照组减轻。Nissl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典型神经元数量较多,损伤对照组及BMSC治疗组均有大量神经元碎裂、降解,其中BMSC治疗组的残存神经元数量明显多于损伤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查提示损伤对照组、BMSC治疗组NF200阳性细胞数及GFAP阳性染色面积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其中BMSC治疗组受损脊髓内NF200阳性细胞数[(57.88±9.76)%]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21.25±4.50)%](P<0.05);同时BMSC治疗组GFAP阳性染色面积[(3154.01±334.47)μm2]明显小于损伤对照组[(4536.79±686.83)μm2](P<0.05)。 结论经肋间动脉移植BMSC能促进SCI家兔受损脊髓神经轴突生长,抑制胶质细胞增生及胶质瘢痕形成,有助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表达变化的影响及疗效评价。 方法选取70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SCI组、HBO 2 h组、HBO 4 h组、HBO 6 h组和HBO 8 h组,每组10例。将SCI组、HBO 2 h组、HBO 4 h组、HBO 6 h组和HBO 8 h组大鼠均采用改良的Allen法制成T8~T9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打击后大鼠尾部痉挛摆动、双侧下肢瘫痪,诱发电位测定值明显异于对照组,表明制模成功);假手术组只进行硬膜囊暴露手术但不打击损伤脊髓;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假手术组和SCI组仅饲养不做高压氧处理;HBO 2 h组、HBO 4 h组、HBO 6 h组和HBO 8 h组分别在制模成功后2、4、6和8 h始置于动物实验纯氧舱内行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连续7 d。分别于制模成功时和高压氧治疗完成时2个时间点,采用Gale等建立的联合行为评分(CBS)法对各个损伤组大鼠后肢功能进行神经学评定,使用神经肌电图机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EP)评价大鼠肢体功能。在HBO治疗结束后24 h内处死所有大鼠取材,取材后用重氮比色法测定iNOS表达量,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SCI组、HBO 2 h组和HBO 4 h组在实验期间各死亡1只,余67只大鼠纳入结果分析。①治疗结束后,脊髓损伤的大鼠脊髓组织中iNOS检测显示, SCI组iNOS测定值为(0.64±0.13)U/L,表达量最高;iNOS表达量逐渐明显降低,以HBO 8 h组最为明显(P<0.05),HBO 8 h组iNOS值为(0.36±0.10)U/L,表达量最低,且与其它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脊髓损伤各组大鼠的iNOS值仍高于假手术组的(0.33±0.07)U/L和对照组的0 U/L,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BO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假手术组和SCI组大鼠血清中NO的测定量分别为(6.52±4.17)、(48.36±8.49)和(105.68±13.12)mmol/L;经HBO治疗后大鼠NO生成量明显降低,以HBO 8 h组最为明显,HBO 2 h组、HBO 4 h组、HBO 6 h组和HBO 8 h组大鼠血清NO的测定量分别为(89.25±12.82)、(66.53±17.91)、(41.33±15.59)和(33.14±11.21)mmol/L,均低于SCI组(P<0.05);且与假手术组比较,组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及其它HBO治疗组比较,HBO治疗各组大鼠的CBS评分百分比均有提高(P<0.05),运动功能逐渐恢复良好,以HBO 8 h组最为明显,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除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脊髓损伤大鼠治疗前、后MEP检测的潜伏期和波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8 h开始高压氧治疗与损伤后2、4和6 h开始高压氧治疗相比,在减少iNOS的合成和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方面有更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对相同的督脉腧穴采取不同的刺激方式(艾灸与电针)对大鼠受损脊髓组织表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SCI)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方法将20只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SCI组、电针督脉组(电针组)和艾灸督脉组(艾灸组),并在显微镜下行脊髓全横断术(对照组除外)。自术后第7天开始,艾灸组和电针组分别采用艾灸和电针督脉腧穴的方法治疗3 d(SCI组不予任何治疗)。实验第10天各组分别取材并以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脊髓背角CGRP阳性染色区面积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CGRP含量变化。 结果脊髓背角CGRP阳性染色区面积比率比较,艾灸组(0.054 579±0.007 044)与电针组(0.058 581±0.006 941)明显高于SCI组(0.034 939±0.005 161)(P<0.05);CGRP含量比较,艾灸组(1.552 409±0.165 974)与电针组(1.579 893±0.159 371)明显高于SCI组(0.668 149±0.073 298)(P<0.05);艾灸组与电针组脊髓背角CGRP阳性染色区面积及其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艾灸组、电针组与对照组脊髓背角CGRP阳性染色区面积(0.058 236±0.007 044)及其含量(1.527 093±0.095 64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艾灸督脉穴与电针督脉穴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以促进大鼠受损脊髓组织表达CGRP,且两者对其影响程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 方法将7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缺氧缺血脑损伤组(模型组)与HBO治疗组(HBO组)。采用经典的Rice-Vannucci法制作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HBO组在脑损伤后3 h内进行HBO治疗,治疗压力为2个绝对大气压,稳压60 min,每日1次,连续7 d。分别于HBO治疗后第3小时、第21小时、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采用5-溴-2-脱氧脲苷(BrdU)/巢蛋白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法动态检测缺血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区与海马齿状回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大脑半球巢蛋白的动态变化。 结果HBO组室管膜下区与海马齿状回BrdU+/巢蛋白标记的神经干阳性细胞数分别于HBO治疗后第3小时及第21小时显著增加,第7天达最高水平,并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1),第14天BrdU+/巢蛋白阳性细胞数开始下降,仍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1);巢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发现,缺血侧大脑半球巢蛋白于HBO治疗后第21小时开始增加,第7天达峰值后下降。 结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3 h内给予HBO治疗,可以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完全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及神经功能自然恢复情况,为SCI后运动训练时机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共选取45只成年SD大鼠,分为实验组(40只)和假手术组(5只)。实验组手术切除T10椎板暴露脊髓,采用改良Allens撞击法致SCI;假手术组仅手术切除T10椎板暴露脊髓。实验组分别于损伤前及损伤后1,3,5,7,14 d,21 d和28 d,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5,7 d时采用斜板试验、改良Tarlov评分、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采用脊髓诱发电位评定神经功能。实验组于上述各时间点分别取5只大鼠处死,假手术组于术后7 d时处死,取2组大鼠T10节段脊髓进行形态学检测。 结果①实验组大鼠在损伤后1~3 d斜板角度、改良Tarlov评分和BBB评分均较损伤前显著降低,自损伤后5 d时开始增加,至14 d时达到平台期,显著高于术后1,3,5 d及7 d时水平(P<0.05),与21,28 d时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但仍低于损伤前水平(P<0.05)。假手术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②实验组大鼠在损伤后1 d时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CEP)潜伏期较损伤前明显延长(P<0.05);随时间进展该潜伏期呈逐渐缩短趋势,至术后21 d时达到平台期,但仍显著长于损伤前水平(P&rt;0.05);波幅在损伤后1 d时明显降低,随时间进展呈逐渐增加趋势;假手术组术后各时间点潜伏期和波幅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③2组大鼠术前脊髓结构完整,实验组术后1~3 d脊髓灰白质可见片状出血、细胞肿胀及变性;术后5~7 d炎性细胞减少,可见细胞内嗜碱性颗粒沉积、胶质细胞及少量神经纤维增生等;术后14~28 d可见胶质细胞、神经纤维增生明显,细胞内有空泡结构形成;假手术组大鼠脊髓形态学方面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 结论SCI大鼠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脊髓病理形态学变化均与损伤时程密切相关,其运动功能改善一般于损伤后14 d时达到平台期,而神经功能改善一般于损伤后21 d时达到平台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对人鼻咽癌细胞增殖与死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将实验培养的人鼻咽癌CNE2Z细胞分为对照组、HBO 1组(0.20 MPa)和HBO 2组(0.25 MPa)。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分析细胞增殖抑制率,碘化丙啶(PI)染色观察细胞死亡情况,并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的含量、硫代巴比妥法测定MDA的含量。 结果HBO 1组和HBO 2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死亡率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O 2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死亡率较HBO 1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SOD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MDA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O 1组和HBO 2组人鼻咽癌CNE2Z细胞MDA含量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O 2组的MDA含量较HBO 1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BO处理增加实验培养的人鼻咽癌CNE2Z细胞增殖抑制率、死亡率,提高鼻咽癌CNE2Z细胞MDA含量,从而提示HBO处理可能是通过增加鼻咽癌CNE2Z细胞MDA含量而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促进鼻咽癌细胞的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MRI检测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脑出血灶周围脑水肿的影响。 方法63例幕上脑出血住院患者,随机分为HBO治疗组(n=30,HBO组)和对照组(n=33),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HBO组于发病后3~5 d开始同时给予HBO治疗,每日1次,连续20 d。病程第5~7天和第25天进行头颅MRI检查,T2WI图像观测脑水肿的范围,计算脑水肿绝对体积和相对体积,弥散加权成像(DWI)测定血肿周围水肿区域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了解脑水肿的程度。 结果治疗前2组年龄、性别、血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出血部位及血肿体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程第5~7天,HBO组的绝对脑水肿体积和相对脑水肿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到病程第25天,脑水肿仍较明显,HBO组的绝对脑水肿体积、相对脑水肿体积和ADC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早期使用HBO治疗脑出血可以显著减轻脑水肿的程度和范围,脑出血(ICH)后脑水肿持续存在,连续HBO治疗可有效减轻迟发性脑水肿,从而可能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后处理联合康复训练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后处理组、康复训练组、序贯治疗组及模型组。采用经股动脉置管球囊扩张术将各组大鼠制成脊髓缺血模型,模型组在脊髓缺血20 min后行再灌注;后处理组及序贯治疗组在再灌注即刻经左颈总动脉按每千克体重0.5 mg一次性注射他克莫司;康复训练组与序贯治疗组于再灌注1 d时开始进行康复训练。于再灌注2 d时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各组大鼠脊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于再灌注7 d、14 d及28 d时采用BBB评分对各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于再灌注7 d时观察各组大鼠受损脊髓病理改变。 结果再灌注2 d时序贯治疗组脊髓组织内SOD活性为(139.94±13.41)U/mg prot,明显高于其他各组水平(均P<0.05),其中后处理组SOD活性为(122.42±10.36)U/mg prot,显著高于康复训练组[(102.67±13.86)U/mg prot]和模型组[(99.72±12.77)U/mg prot](P<0.05);序贯治疗组MDA含量为(7.01±0.93)nmol/mg prot,明显低于其他各组水平(均P<0.05),其中后处理组和康复训练组MDA含量分别为(8.38±1.03)nmol/mg prot、(8.40±0.55)nmol/mg prot,均显著低于模型组水平[(9.87±1.32)nmol/mg prot](均P<0.05)。再灌注28 d时序贯治疗组、后处理组及康复训练组BBB评分分别为(18.23±1.14)分、(16.11±1.03)分和(14.80±1.83)分,均显著优于模型组水平[(11.62±1.92)分](均P<0.01),其中序贯治疗组BBB评分亦显著优于后处理组及康复训练组(均P<0.05)。序贯治疗组大鼠受损脊髓病变程度较轻,后处理组及康复训练组次之,模型组病变程度最严重。 结论序贯应用他克莫司后处理与康复训练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协同效应,能进一步抑制机体脂质过氧化,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