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之辨     
《内经·五脏别论篇第十一》曰 :“凡治病必察其下 ,适其脉 ,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此文中“下”字 ,注家多以下部病症解。如《山东中医研究所》〔1〕注 :“病人的大小便及妇女月经是否正常”。《上海中医学院 ,浙江中医学院》〔2〕注 :“(下 )指病人的大小便情况”。《南京中医学院》〔3〕注 :“凡治病者 ,必察其上下”。明代吴昆、隋杨上善等前贤亦有类似注解。笔者认为“下”字易为色字为好 ,理由如下 :“凡治病必察其下”,不符合祖国医学整体诊疗原则。因此段经文含有望闻问切四诊法则 ,“下”字易为色字方能体现经文所含察色、测脉、闻声…  相似文献   

2.
正语出《素问·五藏别论》篇,曰:"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王冰注:"下,谓目下所见可否也。调适其脉之盈虚,观量志意之邪正,及病深浅成败之宜,乃守法以治之也。"《新校正》云:"按《太素》作必察其上下,适其脉候,观其志意,与其病能。"郭霭春注云:"其下"之"下"谓二便。"适其脉",《太素》"脉"下有"候"字。"适"有"察"的意  相似文献   

3.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王冰注曰:“下,谓目下所见可否也。调适其脉之盈虚,观量志意之邪正,及病深浅成败之宜,乃守法以治之也。”  相似文献   

4.
验尿是中医传统诊法之一。自《内经》以来向很重视,如内经云:“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素问·五脏别论)。文中“必察其下”系指医生诊病必须亲自观察病人的大小便,并认为“察其下”与切脉和望神色情志同等重要。在验尿中,细观小便颜色和澄明度变化是验尿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是由于上述尿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体内某种变化之故。关于尿液的生成早在《内经》中即有详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经脉别论),从而生成尿液。这是人体  相似文献   

5.
《素问·五脏别论》曰:"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文中"凡治病必察其下"含义古今颇多争议。本文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整理分析,观"下"之诸说,有"二便""目下""二阴""寸口脉"等含义。笔者有幸跟随中国中医科学院盖国忠教授学习,观其诊病必视舌下脉络、色泽、有无结节等以察其患者有无痰浊瘀血,治疗多能收到良效,故"下"义可"舌下"为是。舌诊历来受到医家重视,然而多数主要是望舌质和舌苔等舌面的变化,常忽略舌下的改变。本文通过对经典中"凡治病必察其下"含义的解析,希望能为临床诊病察舌下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上海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主编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试用教材《医古文》,体例完备,内容丰富.其中文选的注释,绝大多数都是正确的,有的颇精当,如《伤寒论》自序篇的"平脉辨证"条注释:"平脉,即辨脉.平,通评",纠正了中医研究院《伤寒论语译》释作书名的错误.但本书文选的注释也存在一些缺点错误.我不揣浅陋荒芜,提出一些意见.第一篇《内经》四则第二则,文中"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的注释,"[下]指病人的大小便情况".似不妥,哪有把观察病人的大小便情况列为首要  相似文献   

7.
谢季祥 《四川中医》2002,20(4):19-19
《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草兹”、《五脏别论篇》中“治病必察其下”的“下” ,历来歧义颇多 ,本文加以辨析 ,认为“草兹”就是“草席” ,“下”指的是寸口脉。  相似文献   

8.
谈谈《内经》志意学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经》中,关于志意学说的论述是很全面的。就其形态学而言,《素问调经论》说:“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通,《易系辞》曰:“往来不穷谓之通。”连,段氏《说文》引桂馥说:“凡训连者,皆有连贯之意。”骨髓,《素问脉要精微论》说:“骨者髓之府。”《素...  相似文献   

9.
“以平为期”是《内经》中提出的治疗理念,在中医治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又“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问  相似文献   

10.
"独取寸口"脉法与"天人合一"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取寸口”脉法确立于《难经》,而实际渊源于《内经》。通过对《内经》“独取寸口”之论述的探究,发现“独取寸口”之理,实乃《内经》中“天人合一观”在脉法中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1.
刺络放血是《内经》时代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所谓“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内经》甚至认为刺络放血是治疗疾病、祛除痛苦的第一选择,如《素问·血气形志》云:“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可见,那时选择“先去其血”以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12.
《内经》治病之法,十分重视祛除淤血。《素问·三部九候论》曰:“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素问·血气形态篇》曰:“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内  相似文献   

13.
郭之平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0):634-634
《内经》中的治神理论是针刺推拿临证治病的重要法则 ,要求医生在辨证施治过程中要善于察神、治神、守神。1 凡用刺法 ,首当察神神气充足是正气旺盛的表现 ,这是从整体而言。就局部来说“脉舍神”,腧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脏腑、经络、经筋、皮部、腧穴及关节之枢机皆有神气。察神的目的大致有三 :首先 ,察神辨别针刺宜忌 ;其次 ,察神辨明正邪虚实 ,以确定补泻治则 ;其三 ,察神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灵枢·本神》说 :“凡刺之法 ,必先本于神……是故用针者 ,察观病人之态 ,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 ,五者已伤 ,针不可以治之也。…  相似文献   

14.
《内经》对"五神"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神”即“神、魂、魄、意、志”,是中医学重要的概念。《内经》虽无“五神”一词,然神分为五而分藏于五脏,源于《内经[》1]。本文试对《内经》中有关“五神”内涵及其界定的论述,加以分析。1神“神”在《内经》中含义不一。就人的心理活动而言,神则是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的总称  相似文献   

15.
<正> 《内经》论脉,内容丰富,然综其大法,总不外“脉合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脉要精微论》又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可见,“脉合阴阳”,乃是切脉诊病最基本的法则。笔者不揣简陋,试浅析其义。切脉部位合阴阳《内经》所述诊脉部位颇多,但不离乎阴阳归类。例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谓诊脉有三部九候:“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  相似文献   

16.
《新中医》2016,(3)
正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元婺州义乌人,金元四大家之一,其所著《格致余论》及后人整理的《金匮钩玄》、《丹溪心法》等诸多书籍中,有着丰富的急症诊疗内容,笔者拟从诸书所载文献,对其治疗特色作初步探讨。1重诊断及鉴别中医临证,首重诊断。为了能够客观全面、仔细准确地搜集诊断资料,朱丹溪对《内经》望闻问切进行了具体发挥,在诊断方法上首次提出了"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1];并继承了《内经》"远者司  相似文献   

17.
脉诊是四诊之主要内容之一,是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它对于确定病因病机,识别病情真假、判断疾病预后、确定治疗方法等均有重要作用。因此为历代医家所广泛重视和运用,如《五符潜夫论·述赦篇》所云:“凡治病者,必先知脉之虚实,气之所结,然后为之方,故疾可愈”。张仲景正是一位善是脉诊的杰出医家,他所著的《伤寒论》中,脉诊的运用贯穿全文,甚至各篇章标题都提“脉证并治”,并强调指出,治病应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把脉诊的作用提到相当的高度。因此,如能系统地学习和探讨张仲景脉诊之运用规  相似文献   

18.
“泣”是《内经》中常见的字,其用法主要有二:一是指涕泣而言。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上虚下实,涕泣俱出矣”。又如《灵枢·口问》说:“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这里的泣很明显是指眼泪而言。二是在《内经》中,还见另外一种用法,即常与“凝泣”“血泣”并用,而且颇为多见,尤其多见于《素问》。《素问·五脏生成》凡二见,如“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血……凝于脉为泣”。  相似文献   

19.
<正>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元婺州义乌人,金元四大家之一,其所著《格致余论》及后人整理的《金匮钩玄》、《丹溪心法》等诸多书籍中,有着丰富的急症诊疗内容,笔者拟从诸书所载文献,对其治疗特色作初步探讨。1重诊断及鉴别中医临证,首重诊断。为了能够客观全面、仔细准确地搜集诊断资料,朱丹溪对《内经》望闻问切进行了具体发挥,在诊断方法上首次提出了"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1];并继承了《内经》"远者司  相似文献   

20.
治病求本之说,《内经》早有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集注》云:“阴阳者,万物之本也,人身有阴阳而有本;病亦有阴阳而为本,凡治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