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及坚固内固定术在眼眶骨折整复中的应用。方法根据三维CT重建图象,对25例眼眶骨折病人进行骨折复位后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结果所有25例手术病例都证实了术前三维CT的诊断。术后随访6~60个月,全部病例眶缘对位良好,未发现微型钛板排斥反应、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三维CT重建对坚强内固定术治疗眼眶骨折具有独特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微型钛板在眼眶骨折整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钛板整复固定眼眶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眼眶骨折患者,采取不同方法整复并应用微型钛板固定。认为在软组织裂伤缝合时尽可能早期行眼眶骨折整复固定,两个部位错位骨折,复位后即应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粉碎性骨折Ⅰ期难以完全复位时,尽可能把可以复位的先行整复,余者应在5~10d内行II期整复,并用微钛板根据骨折部位和形态,采用1~3个骨折线固定。若眶缘粉碎性骨折,中间碎骨片不易固定,可将钛板越过碎骨片,呈桥状两端固定。结果:在软组织清创缝合时行I期整复微型钛板固定14例,眶壁重度粉碎性骨折行II期整复微型钛板固定51例。钛板无1例产生排斥反应或脱落等并发症。结论:眼眶骨折经早期和恰当方法整复,微型钛板可以使眼眶骨折坚固内固定,使用方法简便,容易掌握,是目前整复眼眶和颜面部骨折最有效的材料。完全可以修复颜面畸形,并恢复眼球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Medpor板填充联合羟基磷灰石义眼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edpor(高密度多孔聚乙烯)填充、钛板钛钉固定眼眶骨折整复术联合羟基磷灰石义眼植入的方法。方法 对11例眼球破裂后无光感并眼眶骨折患者行下睑缘皮肤切口,将嵌顿于眼眶骨折处的下直肌、内直肌及眼眶软组织还纳至眶内,眼眶骨膜下插入修剪塑形后的Medpor板,钛板钛钉固定眼眶骨折整复,行眼眶重建,眼内容剜出后联合羟基磷灰石义眼植入。结果 术后眼眶饱满,结膜囊成形满意,无上睑凹陷,义眼台下沉及义眼台暴露等发生,眼片可随义眼台活动。结论 Medpor填充、钛板钛钉固定眼眶骨折整复术联合羟基磷灰石义眼植入是处理眼球破裂后无光感并眼眶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爆裂性眼眶骨折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所见及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分析136例(141眼)爆裂性眼眶骨折的临床表现和CT影象,对其中71眼进行复位手术,将嵌顿的眶内容物复位,植入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植片或以钛板钛钉铆合的方式修补眼眶骨折缺损,手术后观察眼眶外观、眼球运动、复视的恢复情况。结果由CT影像确定患者中有78眼单纯眼眶内侧壁骨折,18眼单纯眶下壁骨折,36眼双眶壁骨折,9眼混合型骨折。术后眼球内陷的情况明显改善,眼球的运动也灵活很多,复视症状完全消失。结论综合运用眼眶CT横轴位和冠状位扫描,对于显示爆裂性眼眶骨折的影像学征象、决定治疗方案、评估预后都有重要价值。早期手术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眼眶骨折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眼眶骨折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眼眶骨折病人进行骨折复位后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并对同时伴随的颧骨、鼻骨、下颌骨骨折及开口困难、咬颌关系紊乱等一并处理。结果全部病例眶缘对位良好,随访4~32个月,未发现微型钛板排斥反应、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微型钛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眼眶及面颅骨折手术方法简便、固定效果切实、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眶缘骨折微型钛夹板坚固内固定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眶缘骨折复位术中微型钛夹板坚固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13例13眼眶缘骨折患者清除骨折处嵌顿组织及复位眶缘后用微型钛夹板进行坚固内固定。并对其伴随的眶下壁爆裂性骨折、颧骨骨折及开口困难等同时进行处理。结果:13例13眼眶缘骨折患者眶缘位置均一次复位良好,随访3-18月未发现钛板排斥现象及其它不良反应。眼球内陷、复视及开口受限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微型钛夹板坚固内固定手术方法简便,固定效果可靠,是治疗眶缘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钛板、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矫正眼眶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术前CT诊断明确的25例(25眼)眼眶骨折术中用钛钉、钛板将复位的眶缘骨折进行坚强内固定,重建正常的眶缘,用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植入眼眶,以填补眶腔容积的缺损,同时修复重建眶壁。结果术后随访3-12月,CT水平和冠状位扫描复查,眼球内陷的18眼中,17眼获得矫正,1眼仍存在中度内陷,再次手术后矫正。复视5例中,4例获得良好改善,1例无效,偶伴歪头。3例颧弓骨折,与口腔科联合手术后完全矫正。无植入物感染、移位和脱出,未见视力丧失者。结论钛板和复合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眶壁重建手术中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是眶壁重建术良好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鼻内镜下,高密度多聚乙烯(Medpor)植入板联合羟基磷灰石(HA)义眼座植入治疗眼眶骨折眼球摘除后眼窝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眼眶骨折眼球缺失后眼窝凹陷的156例先行HA义眼座Ⅰ期或Ⅱ期植入,后根据眶骨缺损情况在鼻内镜引导下以Medpor植入板填充修补.结果 156例均获良好效果,可见双眼外观基本对称,上眶区饱满无凹陷,患侧眶缘连续,外形良好.Medpor植入板植入后对义眼座活动度有显著性影响.结论 Medpor植入板眼眶填充联合HA义眼座眶内植入治疗合并眼眶骨折的眼窝凹陷效果良好;尤其是在鼻内镜引导下手术,更能使骨折断端达到完美的结合,并能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9.
眶周骨折微型钛板内固定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在眼眶骨折复位固定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麻醉下利用面部小切口或半冠状切口直视下将骨折复位并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结果 患者外形恢复良好,骨折固定坚固可靠,未出现排异反应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是眶周骨折复位固定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可吸收眶底板在眼眶骨折修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眼眶骨折患者48例48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可吸收眶底板进行眼眶骨折修复,术中充分暴露骨折缺损范围后还纳疝出的眶内组织,根据缺损范围塑形可吸收眶底板,植入眶内并以可吸收螺钉固定。手术前后通过眼部检查和眼眶CT扫描评价可吸收眶底板在眼眶骨折修复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精确性。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CT扫描可见眼眶骨折均得到良好的解剖复位。术后1a复查,术前18眼眼球运动障碍患者中1眼好转(6%),17眼治愈(94%);术前30例复视患者中12例好转(40%),18例治愈(60%);术前32眼眼球凹陷患者中10眼好转(31%),22眼治愈(69%);术前40眼眶下神经分布区麻木患者中33眼好转(82%),7眼治愈(18%)。本组患者中1眼术前出现下睑内翻、倒睫,术后得以恢复。结论:可吸收眶底板在眶壁骨折修复术中应用效果良好,是一种较好的眼眶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1.
陈明  王梦  柴广睿  刘璐  李鹤明  张鹤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0):2127-2131
目的:探索应用Mimics软件快速制作个体化预成型钛网修复眶下壁骨折的临床效果和临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共包括10例单侧单纯性眶下壁骨折患者。均采用经下睑结膜切口修复眶下壁骨折。首先应用MIMICS软件重建患者眼眶的三维模型,然后将该3D模型在眶下壁上方平行切割,形成内含眶下壁缺损形态的2D模型,将该模型1∶1打印输出到纸张上,于术中消毒后作为模板。根据该模板塑型和修剪钛网,使个体化成型的钛网与眼眶缺损形态完全吻合,然后植入眶内。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d内复查眼眶三维CT,观察植入钛网的位置和形态,以此来评估该方法的临床可行性。结果:CT复查表明,全部患者的预成型钛网均达到精确重建眶下壁骨折缺损的目的。9例患者复视和眼球内陷得以治愈,1例患者内陷治愈残留下转复视。结论:应用Mimics软件快速制作个体化预成型钛网可以精确修复眶下壁骨折,该技术可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张豫临  董利群  郑重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1):1997-1998
目的:探讨CT在眼眶外伤中的所见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2/2011-06共950例眼眶外伤患者的CT检查结果,无论单双眼入选,均作为1例。结果:眼眶外伤950例患者中CT检查发现眼眶或眶周骨折者846例,眼球,眼外肌等眶内组织损伤者103例。结论:CT检查能准确显示眼眶损伤的征象,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在眼眶骨折治疗中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6例眼眶骨折施行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12月。结果患者外形恢复良好,无明显功能障碍,未发现钛板排斥反应及其他并发症。X线或CT检查骨折对位愈合良好,未见骨折移位或移植物的移位。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眼眶骨折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采用可吸收材料修复眶底骨折的临床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口腔科12例眶底爆裂性骨折眶下壁缺损面积<2.6 cm2的患者。方法 所有患者术中采用下睑缘切口进行眶底骨折整复,于眶底缺损浅面植入可吸收眶底板(型号851.852.01s,瑞士辛迪思公司)重建眶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拍摄双眶水平及冠状位CT,并进行比较。平均随访(6.4±1.8)个月。主要指标 眼部表现、眶壁修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5/12例患者复视和眼球运动受限消失,7/12例患者改善,未出现术后感染及植入物外露。所有患者术后眶下区麻木于3~6个月消失。术前、术后CT检查对比,所有患者眶底缺损均已修复,眶底植入物材料位置良好,未见眶内容物嵌入上颌窦内。结论 可吸收材料用于2.6 cm2以下的眶底骨折的修复重建近期效果良好。(眼科, 2014, 23: 247-250)
   相似文献   

15.
Ye J  Wu H  Gao T  Wu RY  Yao K  Sang YL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12):1077-1081
目的 探讨CT图像和计算机眼眶容积测算程序评估和预测隧道式多孔聚乙烯植入材料(MCI)修复大范围眼眶骨折后眼眶容积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单眼大范围眼眶骨折行MCI植入术且手术前、后检查资料完整患者16例,利用计算机Volume程序根据CT图像回顾性定量分析手术前、后眼眶容积的改变,使用Hertel突眼计测量手术前、后的眼球突出度.患者受伤到接受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7.4±10.0)d,平均随访时间为9个月.结果 手术后CT图像显示全部患者眼眶内前中段MCI位置良好.手术前伤眼眼眶容积[(28.16±4.32)cm3]与对侧健眼[(23.94±3.47)c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4,P<0.01);手术后双眼眼眶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9,P>0.05).手术前、后眼眶容积的改变量与手术前眼球内陷程度相关(r=0.715,P<0.01),缓解眼球内陷2 mm需手术整复眼眶容积2.86 cm3.结论 利用计算机客观测量眼眶容积可对创伤后眼眶骨折的严重程度和可能出现的眼球内陷进行预测.在大范围眼眶骨折导致眼眶容积改变时,在适应证范围内利用MCI行手术治疗是重建眼眶的有效方法,CT图像和计算机眼眶容积测算程序可为手术提供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16.
眼眶爆裂性骨折伴眼球内陷的眼眶容积测量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49  
Fan X  Shen Q  Li H  Wei M  Zhang D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39-41
目的 测量眼眶爆裂性骨折伴眼球内陷患者眼眶容积的改变量 ,探讨眼眶容积改变量和眼球内陷度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CT影像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以及眼眶三维测量方法 ,测量 1 6例单侧眼眶爆裂性骨折伴眼球内陷患者外伤眼及对侧正常眼的眼眶容积 ,并采用Pearson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眼眶容积增加量和眼球内陷度数呈高度正相关性(r=0 95 ,P <0 0 0 1 ) ,眼眶容积增加 1 0cm3,眼球将内陷约 0 9mm。结论 对眼眶容积进行测量 ,可预测眼眶外伤晚期发生眼球内陷的可能性和程度 ,为确定治疗方案及手术中植入眼眶内填充物的数量及体积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眼眶骨折的CT与临床(附62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分析62例眼眶骨折的CT与临床资料。根据眼眶骨折的受力情况和骨壁特点将其分为5型:1.单眶壁直接骨折;2.多眶壁直接骨折;3.单眶壁爆裂骨折;4.多眶壁爆裂骨折;5.混合型骨折。眼眶骨折的CT征象为:骨连续性中断、骨质粉碎、骨质凹陷及眶壁曲度失常。爆裂骨折好发眶内侧壁和底壁,直接骨折以眶外侧壁较多受累。眼眶骨折的CT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此外,作者还对CT扫描技术和临床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显微镜下经泪阜部结膜切口治疗眶内壁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手术显微镜下经泪阜结膜切口进行眶内壁骨折复位手术30例,检查手术前后的视力、复视程度、眼球运动、眼球突出度及三维CT图像,并随访6~12个月。结果30例中29例手术后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内陷明显改善。1例眼球运动障碍术后仅得以改善。结论手术显微镜下经泪阜部结膜切口进行爆裂性眶内壁骨折复位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Retrobulbar hemorrhage (RBH) is a potentially sight-threatening complication of orbital fractures causing an orbital compartment syndrome (OCS). RBH causing OCS is regarded as a clinical diagnosis when evidence of optic nerve compression is found. Nonetheless, many patients with facial trauma will have received imaging b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on which there is documented RBH, with or without signs of OC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incidence and describe the outcomes of these CT-diagnosed RBH.MethodsThis is a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of patients with orbital fractures for which ophthalmology was consulted. Confirmation of orbital fracture and presence of an RBH on facial-bones CT was recorded. Patient demographics, proptosis, visual acuity,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interventions received at initial visit and follow-up were recorded.Results292 orbits with wall fractures were identified. 94 (32.2%) were documented by CT to have RBH. Of these orbits, only one (1.1%) was diagnosed with OCS receiving canthotomy and cantholysis. 53 orbits with initial CT-diagnosed retrobulbar hematoma were seen in follow-up a week or more later, none of which had developed signs of OCS or needed medical or surgical intervention for OCS.ConclusionsRBH is a frequently reported finding on CT in cases of orbital fractures. In this study, almost all of these CT-diagnosed RBH did not develop OCS initially or by the time of follow-up. CT presence of RBH is not an accurate predictor for OCS, an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CS should be directed clinically.  相似文献   

20.
宋维贤  孙华 《眼科》2005,14(6):380-382
目的分析儿童眶壁爆裂性骨折的特点,寻求有效的治疗措施。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12岁以下儿童眶壁爆裂性骨折患者59例(59眼)。方法观察患儿眼位、眼球内陷程度、眼球运动、复视情况,通过眼眶CT观察骨折位置、大小、肌肉嵌顿情况等。59眼中牵拉治疗5眼,行眶壁骨折整复术治疗54眼。主要指标骨折位置,眼位,眼球内陷程度,眼球运动,复视情况。结果59例患者治疗前均有复视,眼球运动受限,1例眼球轻微内陷。59例眼眶CT均显示眶壁骨折,其中眶底骨折57例,眶内壁骨折2例,眶底与眶内壁均骨折1例。牵拉治疗1-3次5例患者复视消失。整复手术治疗者于术后8个月内复视消失,伤后1周内手术者,术后1个月内复视消失。结论儿童眶壁骨折多发生于眶底,眼球内陷少且轻微。重度眼球运动障碍,有直肌嵌塞者,应及早手术;手术越早(〈1周),复视消失越迅速。牵拉治疗对儿童某些轻型骨折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