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世媛  刘雅梅 《卫生研究》1997,26(6):375-377
对432名铅作业工人30余年观察结果,蓄电池厂采用卫生技术措施和先进生产工艺,使铅浓度由超标数百倍降至0.042mg/m3(铅烟)和0.085mg/m3(尘),接近国家卫生标准,从而使铅中毒检出率由高达28.3%降到无中毒发生。表明这些措施是根治铅危害的根本措施。证明GBJ-79卫生标准对蓄电池行业是适用可行的。为更符合我国经济状况和企业实际情况,建议采用“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等其它方法,更可确切地反映有害作业场所的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2.
某乡镇蓄电池厂铅危害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乡镇蓄电池行业铅职业危害状况,我们对某乡镇蓄电池厂车间空气中铅浓度及作业工人尿铅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车间空气中铅浓度超标严重,作业工人尿铅值有不同程度增高;提示,该乡镇蓄电池行业铅职业危害严重;建议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保护意识,降低车间空气中铅浓度。  相似文献   

3.
铅作为蓄电池的原料之一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主要通过呼吸道与消化道进入人体产生危害。作业场所通风排毒与个人防护是预防铅中毒的关键。为了解蓄电池生产铅作业工人危害的现状,我们于2000年10月对深圳某蓄电池厂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某电源厂是常州市武进区规模较大的蓄电池生产企业,年用铅锭800 t,生产极板2 000万套。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铅烟、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工人身体健康。为掌握生产场所铅的职业病危害状况,以制定对应措施,控制和减少铅中毒事件的发生,更好地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我们现将2009年该厂空气质量检测及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前蓄电池的生产普遍使用铅。在生产过程中如果防护不当,会造成职业危害。为了解某乡镇蓄电池厂铅危害现状,进而为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对其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乡镇企业不断发展,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而出现的日益严重的职业危害状况,亦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于2007年9月对乡镇企业某蓄电池厂铅职业危害状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为治理乡镇企业铅职业危害和职业卫生服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铅酸蓄电池企业防护设施整改前后工作场所铅烟(尘)浓度检测,评价其防护设施整改效果。结果显示,整改前工作场所铅烟和铅尘水平合格率分别为33.3%和20%,整改后为78.6%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厂如按建议完善超标岗位防护设施,可有效控制铅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8.
徐雨虹  周建华 《职业与健康》2007,23(13):1095-1097
目的 了解太仓市乡镇蓄电池企业的铅污染情况。方法 对某蓄电池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现场进行铅烟、铅尘浓度测定,并对76名铅接触工人的尿铅定量。结果 该厂作业场所铅烟(尘)浓度超标率为37.5%,最高超过国家限值11.4倍。76名工人的尿铅最低为0.08μmol/L,最高为5.75μmol/L,平均为0.71μmol/L;其中尿铅值≥0.34μmol/L共44人,尿铅超标检出率为57.9%。结论 该蓄电池厂铅接触工人尿铅超标率严重,因此应加强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蓄电池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前后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和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变化。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血铅水平和空气中铅浓度,用Wilcoxon秩检验统计分析血铅水平。结果技术改造后空气中铅尘浓度[(0.049±0.043)mg/m3)]与技术改造前[(0.232±0.118)mg/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7,P0.05);技术改造后空气中铅烟浓度[(0.021±0.014)mg/m3]与技术改造前[(0.162±0.060)mg/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7,P0.05);技术改造前后铅作业人员血铅值均呈右偏态分布,技术改造前后血铅中位数分别为1.314和0.725 mmol/L,技术改造后铅作业人员的血铅水平低于技术改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66,P0.01)。结论该厂技术改造可有效降低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和铅作业人员血铅水平。  相似文献   

10.
某蓄电池厂铅污染及接触铅工人尿铅水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太仓市某蓄电池厂铅污染状况和接触铅工人尿铅水平。方法生产车间空气铅烟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铅尘浓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76名接触铅工人尿铅水平测定。结果①车间内采集8个点的空气样,铅烟5个点,其中3个点超标,最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1.4倍;②76名员工尿铅超标(尿铅值≥33.78μmol/L)有44人,其中轻度中毒(尿铅值≥57.91μmol/L)有24人;③各工段间作业工人尿铅水平显示不同程度的超标;④男女和不同工龄间的尿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工作场所作业工人尿铅水平显示不同程度的超标,应引起该单位对车间环境、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蓄电池厂铅污染状况和铅作业工人尿铅水平,为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41名铅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40名不接触铅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用冷消化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铅含量,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分析尿铅含量与空气中铅浓度、工种、工龄及性别的关系。结果该企业车间空气浓度的超标率为20.83%,接触组的尿铅超标率为63.41%,尿铅超标率和平均值在接触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工种的尿铅超标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空气浓度未超标车间也存在工人尿铅超标现象。尿铅含量与工龄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蓄电池厂的铅作业工人受到明显的职业危害。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改善职工作业环境,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定期监测,定期体检,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乡镇蓄电池厂铅治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乡镇企业职业危害越来越严重,乡镇蓄电池厂铅中毒屡有发生,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现就某乡镇蓄电池厂铅污染治理情况阐述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5~1996年该蓄电池厂车间空气铅浓度为治理前组,1997~1998年为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中度高原某蓄电池厂铅危害调查结果,作业场所铅烟样品中最大超标倍数为15.1倍,铅尘最大超标倍数为8.2倍。职业体检结果,铅中毒发病率为15.5%,铅吸收26.2%。结果表明,该厂铅职业危害严重,作者强调应加强高原特有环境下铅作业人员劳动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深圳市某蓄电池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前后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和铅作业人员血铅、尿铅和红细胞锌原卟啉的水平。[方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空气中铅浓度和血铅、尿铅水平,采用WS/T92-1996血中锌原卟啉血液荧光计法测定红细胞锌原卟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技术改造后空气中铅尘、铅烟浓度与技术改造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术改造后,铅作业人员的血铅、尿铅浓度和红细胞锌原卟啉水平均低于技术改造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厂的技术改造有效降低了作业场所空气中铅浓度以及铅作业人员血铅、尿铅和红细胞锌原卟啉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蓄电池厂铅危害状况,为采取相应卫生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作业环境空气中铅浓度超标高达71%,168名铅作业工人检出疑似职业性慢性轻度铅中毒26人,慢性铅中毒观察对象53人,并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症状。结论该蓄电池厂存在较严重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潘海恩 《职业与健康》1994,(3):39-39,31
该厂建于1969年,部分人员及陈旧生产设备从原江南蓄电池厂迁来,现用厂房由农场改建而成。主要产品为汽车和拖拉机用蓄电池,年用铅500T以上。现有职工130余人,其中接触尘毒危害的有80人,因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厂房布局不合理,机械化程度不高,缺少防护,生产中产生的大量铅尘严重污染了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对职工及其家属的健康危害很大。我们从1973至1990年对全厂职工进行了15年的健康监护,追踪观察,现场有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
某蓄电池厂铅危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某乡镇蓄电池厂铅危害状况和工人健康情况.方法对其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对工人进行健康体格检查.结果测得车间空气铅浓度为0.092~0.885 mg/m3,最高超标4.90倍,检出铅中毒及观察对象占作业工人总人数的57.1%.结论该厂存在严重的铅危害,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20.
检测某蓄电池厂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并对铅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354名铅作业人员具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提示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预防控制铅中毒的发生。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