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根据血脂水平分为血脂正常组21例和高脂血症组28例,两组均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口服,连续12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h血糖、2h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以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结果①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明显改善高脂血症组的血脂代谢;②血脂正常组及高脂血症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分别为[(5.27±1.26)mg/Lvs.(6.66±1.37)mg/L,P〈0.01],[(5.31±1.34)mg/Lvs.(6.72±1.39)mg/L,P〈0.01];高脂血症组患者的vWF水平由(188.73±20.74)%降至(169.53±21.01)%,P〈0.05;③高脂血症组患者的肱动脉EDD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6.12±1.02)%vs.(7.58±0.97)%,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改善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其机制与其调节血脂,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氟伐他汀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35例作为试验组,正常对照组25例.试验组患者进行8周氟伐他汀40 mg/d,口服治疗.对35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用药前以及用药8周后的反应性充血时和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同时采用生化技术测定其血清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结果:①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血清NO和NOS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1).②经过8周的氟伐他汀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P<0.01),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以及血清NO及NOS水平也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结论:氟伐他汀在降脂的同时可以显著改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其作用与其上调NOS的表达水平有关,从而提高了NO生成水平.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功能研究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从生理学家His于 186 5年首先提出内皮这一概念后 ,人类对它的研究始终方兴未艾。新近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 ,并认为内皮功能失调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初事件即“启动子”[1 ] 。如今 ,遴选出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方法来评估血管内皮功能以及采取某种合适的方式来保护或挽救血管内皮功能将是心血管疾病防治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着重对血管内皮的功能及其评估方法、内皮功能失调的治疗作一综述。1 正常血管内皮的功能1.1 屏障作用 血管内皮衬于血管内壁 ,起屏障作用 ,将血管内外分开 ,…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变化及罗格列酮(RSG)治疗对其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经高糖高脂喂养6周后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2DM大鼠模型,糖尿病大鼠又分为对照(DM)组和RSG治疗组,RSG组用RSG干预8周,另选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NC)组。实验终止时用正常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GIR)评价胰岛素抵抗,观察大鼠离体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和主动脉NO、eNOS的变化。结果T2DM大鼠GIR、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主动脉NO含量及eNOS阳性表达较NC组显著降低(P〈0、01),RSG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T2DM大鼠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紊乱,RSG治疗可改善内皮功能,增强NO水平和eNOS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尿酸大鼠血尿酸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别嘌醇治疗组。使用高酵母膏饲料联合氧嗪酸钾腹腔注射6周诱导大鼠高尿酸模型。别嘌醇治疗组除给予造模剂外同时以别嘌醇灌胃6周。定期测量大鼠收缩压。6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各组血清尿酸(SUA)、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收缩压(SBP)等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主动脉内膜层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UA水平[(45.1±5.6)μmol/L∶(216.0±6.2)μmol/L]显著升高(P〈0.001),ET-1[(85.4±8.7)μg/L∶(163.1±7.2)μg/L]、SBP[(115.7±4.1)mm-Hg∶(156.0±3.8)mmHg]显著升高,血NO[(24.1±2.0)μmol/L∶(17.2±3.4)μmol/L]及主动脉内膜层eNOS[(48.3±4.2)∶(38.3±4.5)]表达量显著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别嘌醇组SUA[(44.8±4.3)μmol/L]、ET-1[(92.8±5.0)μg/L]、SBP[(119.2±4.3)mmHg]水平显著降低,血NO[(22.1±2.2)μmol/L]和主动脉内膜eNOS的表达量(46.1±4.2)明显升高(P均〈0.05),别嘌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SUA与SBP、ET-1呈正相关(r=0.98、0.98,P均〈0.001),与NO呈负相关(-0.70,P〈0.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密切相关。血一氧化氮的降低和内皮素-1的升高可能是发生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别嘌醇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大鼠血浆内皮素(ET)、NO水平的动态变化,了解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栓塞24h组、栓塞1周组、栓塞2周组,每组8只。医用明胶海绵微粒制备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测定血浆ET、NO,HE染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栓塞24h组、栓塞1周组、栓塞2周组大鼠血浆ET水平呈持续升高状态,NO水平呈持续降低状态。光镜下观查,栓塞2周组大鼠肺动脉内明胶海绵多数溶解。结论急性肺栓塞大鼠血浆ET和NO水平与肺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高血糖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胰岛素,葡萄糖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产生的影响,探讨糖尿病时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异常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放免法测定内皮细胞cGMP水平来反映NO的量,半定量RT-PCR检测NO合酶(eNOS)mRNA水平。结果:胰岛素(0.18-6.0nmol/L),葡萄糖(20mmol/L,40mmol/L)能增加内皮细胞cGMP产量,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高浓度葡萄糖上调eNOS mRNA水平,而胰岛素对其无影响,在高浓度葡萄糖下,胰岛素(6.0nmol/L)刺激NO的生成作用明显降低。结论:胰岛素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与胰岛素刺激内皮细胞NO合成有关;血管内皮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低是胰岛素抵抗的一部分;高浓度葡萄糖可能会抑制胰岛素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相似文献
8.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以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水平,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系统分别检测3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年龄62~91岁)以及3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年龄65~89岁)肱动脉的EDD及EID;同时采用还原、比色法测定NO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T水平,并分别与40例健康老年人(健康对照组,年龄61~86岁)进行对比。结果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肱动脉的EDD、EID以及血浆NO水平均显著低于老年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老年冠心病组的EDD、EID以及血浆NO水平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ET却显著高于老年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组E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1)老年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肱动脉EDD及EID均受损;(2)老年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且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内皮功能紊乱更严重;(3)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控制血糖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抵抗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 探讨高脂饲料诱导胰岛素抵抗 (IR )动物模型的内皮功能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大鼠 4周 ,建立IR动物模型 ,并用正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 (GIR)评价IR。观察大鼠离体主动脉对乙酰胆碱 (Ach)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反应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 一氧化氮 (NO) cGMP功能状态。结果 ( 1)高脂饲料组大鼠的GIR显著低于正常饲料组大鼠 (P <0 .0 1) ,且GIR水平与大鼠体重呈显著负相关 (r =-0 .75 ,P <0 .0 1)。 ( 2 )高脂饲料组大鼠离体主动脉条对Ach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反应显著降低 ,最大舒张反应降低 13 .8% (P <0 .0 1) ,高脂饲料组大鼠主动脉NO及cGMP浓度明显低于普通饲料组大鼠 (均P <0 .0 5 ) ,两组大鼠主动脉NOS浓度无明显差别。 ( 3 )大鼠主动脉条对Ach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反应与NO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r =-0 .65 ,P <0 .0 5 )。结论 ( 1)应用正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显示 ,在高脂饲料饲养 4周的大鼠建立了IR大鼠模型。 ( 2 )高脂饲料饲养大鼠的内皮细胞功能减弱 ,其机制与NO水平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通心络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理.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通心络组,利用高分辨率超声观察治疗前后肱动脉舒张功能,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和血栓素B2(TXB2)浓度的变化.结果 经4周的治疗,通心络组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FMD)由治疗前的(8.19±0.71)%,上升为(12.47±0.98)%(P<0.05).血清NO浓度也较治疗前显著升高[(47.65±4.38)pg/ml对(52.91±4.83)pg/ml,P<0.001].ET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31.23±2.46)pg/ml对(24.34±2.46)pg/ml;P<0.001],而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反应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上述参数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4周的疗程中通心络可以调控NO/ET的平衡,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的舒张功能,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12.
伊贝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和福辛普利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2例1个月内未服用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的老年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福辛普利组和伊贝沙坦组,治疗3个月。用药前、后分别行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DD)超声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测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DD、血浆NO、ET1和vWF水平的变化。结果(1)肱动脉超声检测两组用药后FDD较用药前均显著增加,福辛普利组分别为(640±126)%和(507±125)%,伊贝沙坦组分别为(654±137)%和(488±128)%,(P<001),其余各项指标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血浆NO、ET1、vWF水平变化两组用药后NO水平较用药前均显著增加〔(1910±584)μmol/L和(1509±391)μmol/L、(2044±575)μmol/L和(1522±372)μmol/L,P<001〕;ET水平较用药前显著减少〔(2804±783)pmol/L和(2176±756)pmol/L、(2772±823)pmol/L和(2201±653)pmol/L,P<001〕;两组用药前、后vWF水平为(8529±971)%和(7532±791)%、(8629±982)%和(7494±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伊贝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且与福辛普利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内N0含量变化与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糖尿病模型(DM)组和正常对照(NC)组,每组30只。检测两组大鼠的生化指标,检测肾皮质内NO的含量用亚硝酸还原酶法,肾皮质eNOS的含量用Western blot法。结果与同期NC组比较,(1)第1、2、4周DM组大鼠血糖显著升高(P〈0.01);(2)DM组肾组织内NO含量在第1周时下降(3.52±0.45VS4.23±0.38),P〈0.01;第2、4周时显著升高(P〈0.01),第4周时升高最为明显(9.82±0.54VS4.02±0.32),P〈0.01;(3)Western blot分析显示eNOS含量在第1周时下降,第2~4周时逐渐升高。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内NO含量逐渐升高,eNOS逐渐增多,提示在糖尿病早期肾组织内N0含量升高主要由eNOS增加引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突变与T2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关系.方法 选择无血管并发症的男性T2DM患者162例.采用PCR/ASO探针杂交技术检测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突变.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EDD.结果 T/C或C/C组EDD为3.73%±0.50%,明显低于T/T组(4.15%±0.49%)(P<0.01).多元逐步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T2DM患者中,EDD与C等位基因呈负相关(P=0.001).在吸烟者中,T/C或C/C组EDD明显低于T/T组(P<0.05),在非吸烟者中则不然.多元逐步分析结果显示,在吸烟者中,C等位基因是EDD下降的独立危险因子(P<0.01),在非吸烟者中则不然.结论 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突变是T2DM患者内皮功能异常的遗传危险因子,尤其是吸烟的T2DM患者. 相似文献
15.
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祁忠华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8,14(1):41-44
目的观察4周糖尿病大鼠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肾脏皮、髓质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应用整体廓清试验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果糖尿病大鼠肾血浆流量(RPF4.54±0.24ml/min/100gwt)、肾小球滤过率(GFR1.15±0.04ml/min/100gwt)显著高于正常(RPF3.44±0.50,GFR0.94±0.03);肾脏皮、髓质iNOSmRNA水平(经GAPDH校正)亦明显升高(皮质1.49±0.01比正常1.00±0.008;髓质3.90±0.08比正常1.00±0.09)。结论一氧化氮(NO)增加可能是糖尿病早期肾脏高灌注、高滤过的重要原因。高水平NO即可直接扩张肾血管,导致RPF、GFR升高;又可能通过升高肾间质压,抑制管球反馈参与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对肥胖伴高血糖患者胰岛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对胰岛 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方法 正常体重(NW )组 81例 ,单纯肥胖 (Ob)组 14 0例 ,肥胖伴高血糖 (Ob HG)组 97例。测定体质指数 (BMI)、腰臀围比 (WHR)、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和胰岛素 (FBG和FIns)及餐后血糖和胰岛素 (2hBG和 2hIns)。采用稳态模式法评价胰岛素抵抗 (HOMA IR)和 β细胞功能 (HOMA β)。用高分辨率血管外超声测定肱动脉对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 (EDD)及硝酸甘油的扩张反应。 结果 与Ob组比较 ,Ob HG组WHR、血压、甘油三酯 (TG)、FIns、2hIns和HOMA IR等显著升高 ,HOMA β明显降低 ,并伴有EDD所标志的血管内皮功能显著下降。相关分析显示 ,β细胞功能与EDD在Ob HG组呈显著正相关 (r=0 2 5 9,P <0 0 5 ) ,在Ob组和NW组无显著相关。在对Ob HG组影响EDD的因素进行控制后 ,EDD仍与 β细胞功能显著相关 (r =0 4 5 8,P <0 0 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 β细胞功能的主要因素在Ob HG组为FBG、FIns和EDD ,在Ob组为FBG和HOMA IR。 结论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可能是导致肥胖者 β细胞功能衰退 ,引发 2型糖尿病 (T2DM )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高分辨率超声在检测糖尿病患者早期血管内皮功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超声在检测初发糖尿病患者的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血管内皮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22例老年初发糖尿病患者、142例非老年初发糖尿病患者及同期20例老年健康者和20例非老年健康者的颈动脉、髂动脉、股动脉的内-中膜厚度,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前后内径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组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为(10.03±6.39)%,较老年对照组(15.87±4.79)%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糖尿病组各段动脉IMT测值较老年对照组增厚(P<0.05);非老年糖尿病组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为(13.38±5.94)%,较非老年对照组(16.91±5.97)%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可及早发现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情况,对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一氧化氮 (NO)系统及肾脏的影响。 方法 随机将 4 0只Wistar大鼠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伊贝沙坦组和开搏通组。病程 12周时处死大鼠 ,取血、尿和肾脏标本 ,测定尿量、体重、肾重 /体重比值、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测定血清、尿液和肾组织的NO水平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肾脏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蛋白的合成 ,并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肾脏的病理结构变化。 结果 治疗 12周后 ,糖尿病各组大鼠的尿量、肾重 /体重比值、血糖、HbA1c、血清、尿液和肾脏组织的NO水平、肾脏组织iNOS蛋白的合成、肾小球体积和肾小球基底膜厚度明显高于或大于正常组 ,体重明显低于正常组 (P <0 .0 1) ;伊贝沙坦组大鼠的血清、尿液和肾脏组织的NO水平、肾脏组织iNOS蛋白的合成、肾小球体积和肾小球基底膜厚度比糖尿病组明显减少 (P <0 .0 5 ) ;血清、尿液和肾组织NO水平与肾小球体积和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呈正相关。 结论 伊贝沙坦能延缓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损害的进展 ,其机制可能与伊贝沙坦不同程度地抑制糖尿病大鼠NO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氮和内皮素与早期糖尿病大鼠肾小球高滤过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 O) 和内皮素( E T) 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小球高滤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 S T Z) 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形成7 ~14 天定为早期,观察早期肾脏病变和血浆、组织匀浆中的硝酸盐( N O3 ) 及内皮素水平变化。结果 糖尿病形成早期,肾重/ 体重增加( P< 0 .05) ;且出现大量蛋白尿( P< 0 .001) ;肌酐清除率( C Cr) 明显增高( P< 0 .001) ;血浆及组织匀浆中 N O3 明显增高( P< 0 .005) ,均与 C Cr 呈正相关关系;血浆及组织匀浆中 E T 水平明显下降( P< 0 .001) 。结论 提示糖尿病早期已有肾脏病变; C Cr 升高间接表明肾小球滤过率( G F R) 升高,研究结果认为 N O 是影响糖尿病早期肾小球高滤过的重要介质,而 N O 与 E T 又可能构成一对具有拮抗效应的血管活性物质,在早期糖尿病鼠肾小球高滤过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