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龙翔 《四川医学》2000,21(3):271-271
我院于 1991年 11月至 1998年 12月行心脏粘液瘤手术 3例 ,对其麻醉处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女性 ,年龄 2 5~ 35岁 ,体重4 0~ 50kg。心功能Ⅲ级 2例 ,Ⅳ级 1例 ,心胸比 0 6~0 6 5。自述有心累、气促、胸闷、呼吸困难伴乏力。其中 1例近期症状进行性加重并心衰。均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左房粘液瘤” ,在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摘除术 ,肿瘤最大 8cm× 6cm× 5cm。经病理检查确证。1 2 麻醉方法 :①术前用药 :术前肌注吗啡 0 .2mg/kg ,东莨菪碱 0 0 6mg/kg。②麻醉诱导 :安定或咪唑安定 0 …  相似文献   

2.
粘液瘤属于心脏原发肿瘤 ,在心外科临床上占心血管手术的 1 0 5 %。它是一个独立病种 ,195 1年心血管造影检出此心内肿瘤。 195 4年首次在体外循环下摘除成功 ,至 196 9年使用超声心动图后 ,心脏粘液瘤临床确诊率大为提高。单发心脏粘液瘤左房瘤占 93 2 5 % ,右房瘤占 5 11% ,心室瘤占 1 6 4 % ,年龄 2 5~ 70 0岁 ,男女之比为 1∶1 2 7。对于心脏粘液瘤临床一般采用标准正中切口 ,体外循环术式 ,现就其手术配合介绍如下。1 物品准备1 1 一般物品 :体外棉织品、体外器械、胸骨锯、除颤器。1 2 缝线准备 :7× 17、 6× 14、 5× 14单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右心房粘液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 1995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0月收治的19例右心房粘液瘤病例。术前均经彩色超声心动图确诊 ,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摘除术 ,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5例 ,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 2例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2例。结果 无围术期及手术死亡 ,随访 15例 ,时间 1个月~6年 ,心功能Ⅰ级 9例 ,Ⅱ级 3例 ,Ⅲ级 1例 ,1例死于非心脏方面的疾病 ,1例复发 ,再次手术 ,复发率 6 6 7% ,效果良好。结论 右心房粘液瘤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 ,手术效果满意 ,复发率低 ,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作用 ,应注意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4.
分析1983年~1991年用M型及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的13例心脏粘液瘤,其中左房粘液瘤12例,左房及左室粘液瘤1例,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详细描述了心脏粘液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以及与心腔内其它占位性病变如血栓、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形成、其它心脏肿瘤和心外恶性肿瘤心腔内转移的鉴别要点。认为超声心动图诊断本病优于其它影象检查,可作为本病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1 病例资料患者 ,女性 ,35岁 ,以“明显呼吸困难”就诊 ,为明确病因行超声心动图检查。2DE在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右心室内大小为3.8cm× 4 .0cm的椭圆形光团状回声通过一蒂连于室间隔上。舒张期光团状回声位于右心室内 ,收缩期光团状回声进入右心室流出道。瘤体随心脏收缩舒张在右心室流出道与右心室之间往返摆动。CD FI于心脏舒张期显示过右心室流出道与瘤体之间五彩镶嵌射流束血流信号。手术切除病理为淡蓝色粘液基质中飘浮星形细胞。2 讨论心脏肿瘤较少见 ,在心脏肿瘤中以原发性心脏肿瘤居多。在原发性心脏肿瘤中以粘液瘤为多…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99年 10月~ 2 0 0 0年 1月利用FEP—BY0 1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治疗 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取得较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全组病例均为男性 ,年龄 5 6~ 78岁 ,平均 6 3 5岁 ,包括 5例单发癌灶伴周围卫星灶 ,最大 8cm× 8cm×7cm ,最小 4cm× 4cm× 3cm ,2例多发癌灶 (左右肝各一 )及 1例右叶弥漫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 ,8例均合并肝硬化 ,肝功能Child分级B级 7例 ,C级 1例 ,全组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T、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或CTA诊断。2 应用设备及治疗参数2 1 应用设备  FE…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肿瘤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特点,评价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6例心脏肿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原发性良性肿瘤共13例,占81%,其中粘液瘤12例,占75%(位于左房10例,位于右房2例),横纹肌瘤1例,占6%,3例为恶性肿瘤,占19%,其中原发性恶性肿瘤有2例,1例为横纹肌肉瘤,1例为血管肉瘤,转移性心脏恶性肿瘤1例为转移性肝细胞癌.术前超声诊断粘液瘤可能性大11例,占69%,诊断心脏占位病变性质待定5例,占31%。结论:心脏肿瘤多为良性,以粘液瘤多见,且大多数位于左心房,各种心脏肿瘤具有典型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心脏肿瘤尤其是心腔内肿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超声心动图是无创性检查心腔内肿瘤的可靠诊断技术。我院自1987年5月~1994年5月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左房粘液瘤8例,其中手术治疗、病理证实5例。现将超声心动图在左房粘液瘤诊断  相似文献   

9.
我们利用神经外科手术和伽玛刀联合治疗垂体巨大腺瘤 2 4例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男性 17例 ,女性 7例。年龄均为 38~ 67岁 ,平均 57 3岁。病史为 0 3~ 11年 ,平均为 3 7年。 2 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视野改变、头痛及多饮多尿等症状。 9例手术前已出现垂体功能低下的症状。所有的病人均经头颅CT或 (和 )MRI扫描诊断 ,显示鞍上、鞍旁生长的异常密度或信号的肿瘤影。临床检查 ,视力最差为仅有光感 ,视力最好仅为0 6。肿瘤体积最大为 3 8cm× 5cm× 6.4cm ,肿瘤最小体积为 2cm× 2 .5cm× 3…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0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 ,临床并非少见。本文对我院 1985~ 1998年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A 30例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0例 ,女 2 0例 ,男∶女为 1∶2 ;年龄 2 1~6 1岁 ,平均 40 .1岁 ;病程<6a 2 3例 ,≥ 6a 7例。 30例中 ,醛固酮腺瘤 (APA) 2 9例 ,其中左侧 2 3例、右侧 6例 ,单个腺瘤 2 6例、双个腺瘤 3例 ;左侧皮质增生 1例。瘤体大小在 1.0cm× 0 .8cm× 0 .8cm~ 3cm×3cm×2cm 2 7例 ,另 2例分别为 3cm×4cm×3cm及 5cm× 4cm×3c…  相似文献   

11.
自 1995年 10月至 2 0 0 0年 4月 ,采用瘤体周围压迫加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法治疗 52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 2 2例 ,女 30例。最小年龄 7岁 ,最大 65岁。海绵状毛细血管瘤 2 4例 ,瘤体最大 5cm× 4cm× 3cm ,最小 0 8cm× 0 5cm× 0 3cm ;发生在下唇 11例( 4 5 8% ) ,颊部 6例 ( 2 5% ) ,舌部 5例 ( 2 0 8% )。毛细血管型血管瘤 2 8例 ,瘤体最大 4cm× 3cm× 2cm ,最小 0 5cm× 0 5cm× 0 2cm ;发生在下唇 13例( 4 6 4 % ) ,颊部 7例 ( 2 5% ) ,舌部 7例 ( 2 5% ) ,额部 1例 (…  相似文献   

12.
24例心脏原发肿瘤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 1983~ 1998年共收治原发于心脏的肿瘤共 2 4例 ,现将治疗情况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病例 2 4例 ,年龄从 13~ 6 1岁 ,平均年龄 41 7岁 ,病程5个月~ 12年。其中女性 10例 ,男性 14例。全组病例均被病理证实 :其中粘液瘤 2 2例 ,发生在左房隔面、左心房腔后壁 (左房三瘤体 1例、二瘤体 3例 ) ;来源于二尖瓣根部者 2例 ,胶冻分叶息肉状或葡萄状瘤 18例 ,实质性表面光滑性瘤 4例。蒂根部≥ 1.5cm的有 4例 ,蒂根部径最大的≥ 2cm。粘液瘤直径最小者为 2 8cm ,最大者为 6 7cm ,平均 3 7cm。全组病例中 ,仅有 2…  相似文献   

13.
心脏粘液瘤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及分析郑慧赵强王玲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B超室,合肥230022我科1994年~1996年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脏粘液瘤9例,本文结合手术及病理分析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粘液瘤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9例均为我院胸外科住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18例心脏粘液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8例心脏粘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18例患者均为超声心动图确诊,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无死亡,手术成功率100%(18/18)。18例术后随访3个月~6年,未见瘤体复发和远处种植转移,心功能恢复到NYHA心功能Ⅰ级~Ⅱ级。结论心脏粘液瘤外科手术治疗的预后好,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明确诊断;完整的切除肿瘤组织并包括足够的边缘组织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我院于1962~1982年间共手术治疗心房粘液瘤20例,其中有1例双侧心房内复发。患者女性,28岁,平素一向体健。1978年起,每于劳动时感心悸、胸闷,1979年7月在外院检查,疑为风湿性心脏病。8月8日突然晕倒,全身抽搐,随后出现右侧偏瘫,心动超声图示左心房粘液瘤。同年10月22日在本院体外循环下手术,切除2个瘤体,分别是7×6.5×3.5和7×6×3.5cm。蒂部房间隔上心内膜同时切除。因心房壁有瘤体组织粘着,又切除了部分心内膜。术后症状消失,定期超声心动图随访为阴性。1982年2月于分娩后出现心悸,乏力,但心动超声图仍无异常发现。4月份时超声心动图发现左房内有可疑云团样物,6月初超声心动图肯定左房粘液瘤复发(附图)。1982年6月22日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9年 6月~ 2 0 0 2年 6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患者 33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1999年 6月~ 2 0 0 2年 6月我院妇科住院的盆腔炎性包块患者 67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N1) 33例与对照组 (N2 ) 34例。观察组年龄 15~ 4 4岁 ,平均 ( 2 9 4 2± 3 65 )岁 ,未婚 2例 ,包块大小为5 5cm× 4cm× 4cm~ 12cm× 9cm× 7cm ;对照组年龄16~ 4 6岁 ,平均 ( 2 8 76± 3 13)岁 ,未婚 1例 ,包块大小 5cm× 4cm× 3 5cm~ 11cm× 9cm× 7cm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2 …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病例 男性患者 ,47岁 ,1993年 5月查体发现右前纵隔肿瘤 ,MIR示为囊性占位性病变 ,肿瘤为 7cm× 5cm×4cm ,临床诊断胸腺肿瘤 ,于 1993年 6月 16日在胸腔镜下行肿瘤切除术 ,术中无意切破肿瘤 ,流出褐色液体 ,在镜下全切肿瘤并行胸腔冲洗 ;术后病理报告为纤维组织囊壁 ,可见上皮细胞。术后患者未予任何治疗 ,一直正常上班。 1994年 10月复查 ,MRI示右上纵隔 4 5cm× 4cm× 3 5cm实性肿块 ,右侧后胸膜多个转移灶 ,临床诊断恶性胸腺瘤并胸内广泛转移 ,于 1995年 11月 2 9日开胸行肿瘤切除术 ,术中见肿瘤最大直径 8c…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我院34例心脏粘液瘤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34例心脏粘液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左心房粘液瘤31例(左心房内多发粘液瘤2例),右心房粘液瘤2例,肺动脉瓣粘液瘤1例.均经彩色超声心动图确诊后,在低温体外循环直视下行粘液瘤摘除术.结果全组病人手术后恢复顺利,均治愈出院,1例术后2个月因右肱动脉种植转移而再次手术切除.随防0.5~19年无早期及远期死亡,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心脏粘液瘤预后较好,彩色超声心动图是最佳诊断方法,一旦确诊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心房粘液瘤     
<正> 心房粘液瘤是最常见的心脏肿瘤,约占心脏原发肿瘤的50%。粘液瘤约75%发生于左心房,20%发生于右心房,5%发生于心室。心房粘液瘤的临床表现酷似其它心脏疾病,以往常误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大部分于手术探查时始作出正确的诊断。随着超声心动图的推广应用,本病的检出率显著提高。我科最近收治二例,均通过超声心动图发现,并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心脏粘液瘤以往常误为风湿性瓣膜病变,仅在尸体解剖或手术探查时发现。自超声心动图应用于临床,心脏粘液瘤检出率明显增加,术前多能明确诊断。我院近二年来共发现左房粘液瘤7例(手术3例),本文试就其临床类型作一分析。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