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深部难治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组25例深部难治性创面患者,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创面使用-0.017~-0.060MPa的负压持续吸引5~7天,予以更换VSD材料。测量VSD治疗前后创面大小。结果:25例深部难治性创面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通过负压治疗创面大小从(36±9)cm2减少至(21±8)cm2,取得了传统方法治疗无法达到的优良效果。结论:该技术操作简单,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换药,疗效远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
蔡素梅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367-368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创面应用中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8月临床收治的28例感染创面的患者行清创后应用VSD敷料覆盖创面,持续低负压吸引治疗。结果:创面使用VSD的时间为3~10天。并发症出现引流通路堵塞23例,封闭薄膜下积液2例,中心负压不够1例,创面出血1例,创面感染1例。结论:VSD在拥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许多的并发症,正确的手术方法配合正规的护理操作,可以积极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VSD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肢体创面的修复提供关键条件。  相似文献   

3.
1992年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首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用于四肢软组织创面的治疗,1996年Kovaes报道了用VSD技术治疗慢性溃疡,开创了VSD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先河.2005年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总结各家之所长,自发研制出中国自己的VSD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专用敷料[1].本文主要介绍VSD治疗四肢骨外露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正>创伤后创面污染具有易感染的风险。负压封闭引流(VSD)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其疗效也得到认可[1]。但VSD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道易堵塞、泡沫材料易干结变硬需多次更换等。我们采用VSD联合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对其进行改良,以观察VSD联合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在治疗重度污染创面时是否能增加负压使用寿命并提高治疗效果。对象与方法一、对象2016年10月~2017年7月本科收治的25例重度污染创面病人为对照组,创面皮肤软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VSD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难治性创面治疗的效果。方法对51例难治性创面应用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患者经过1~4次VSD治疗后局部炎性反应明显减轻,创面明显缩小。46例行二期手术后创面一期愈合;1例直肠癌术后放疗创面经肌皮瓣覆盖及换药后形成一狭窄盲道;4例因经济原因未行二期手术治疗,院外换药后随访期内未完全愈合,但创面明显缩小。结论 VSD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难治性创面的治疗,可缩短疗程,减少患者痛苦,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邓琳  周明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3):382-383
目的:评估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感染创面局部应用的效果.方法:挑选18名创面感染患者,平均年龄(45±10)岁,其中11名男性,7名女性,感染创面部位:手部8例,小腿5例,臀部3例,骶部2例,创面使用100~125mmHg负压持续吸引2天,然后间歇吸引,平均负压吸引时间为(9±2)天,测量VSD治疗前后创面大小,随访平均时间为(11±6)个月.结果:创面平均吸引出100±50ml液体,组织水肿及创面引流得到解决,创面清洁干燥,其中15例患者通过运用抗生素及负压吸引术,创面已达到临床愈合,细菌培养阴性,通过负压治疗创面大小从(28±9)cm2减少至(12±8)cm2(P<0.05),只有6例需要进一步外科干预达到闭合创面,2例患者使用负压吸引后感觉疼痛.结论: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除了VSD本身对创面快速愈合的优点外,还提供了一个快速、舒适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封闭负压引流对肉芽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对创面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制作幼猪急性感染(绿脓杆菌感染模型)创面模型,设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的为VSD组,常规换药治疗为对照组;观察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密度、胶原纤维数量、Ⅰ型/Ⅲ型胶原纤维比例和创面愈合时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VSD组成纤维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胶原纤维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能明显促进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改善成纤维细胞胶原结构组成,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8.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结合邻近皮瓣转移修复难治性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结合邻近皮瓣转移在难治性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自2010年3月,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结合邻近皮瓣转移修复不同原因造成的大面积深度组织缺损或骨外露患者16例,其中车祸伤后躯体大面积深度组织缺损伴感染创面2例、下肢骨折骨外露创面9例,小腿及足部的慢性溃疡3例,臀骶部褥疮2例。根据不同病情,辅助应用VSD于创面,视创面情况,在5~10天后去除或更换VSD装置,待创面缩小、感染控制、肉芽新鲜时应用邻近局部皮瓣或邻位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经持续负压引流并根据创面情况更换VSD敷料后,创面感染得到理想控制,创面明显缩小,结合应用邻近皮瓣转移修复,均达到理想效果。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炎症、水肿消退,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小创面,只需结合相对简单易行的邻近皮瓣应用即可理想地修复多数难治性组织缺损创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不同负压对皮肤软组织严重损伤创面引流效果的影响,旨在为规范创面引流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67例皮肤软组织严重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彻底清创后,采用VSD敷料覆盖或填充创面,并行负压引流,观察组采用-0.06~-0.08MPa的负压引流,对照组采用-0.02~-0.04Mpa的负压引流。两组引流初期(引流48~72h)均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以后根据创面渗液情况停止冲洗或改为间断冲洗。结果观察组堵管发生率、创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第1周平均引流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创面清洁及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于皮肤软组织严重损伤创面行VSD引流,建议采用-0.06~-0.08MPa的负压,能降低堵管发生率、保持引流通畅,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0.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儿严重外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小儿严重外伤创面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12月至2008年10月,对9例因外伤所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小儿患者应用VSD技术进行治疗,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予以植皮修复。结果9例患儿分别使用VSD治疗1~3次后,创面肉芽组织均生长良好,植皮全部成活。结论VSD技术应用于小儿外伤创面修复,可以有效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缩短病程,减少痛苦,不失为一种有效、省时、省力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皮瓣治疗足部皮肤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 应用VSD技术处理创面,针对性进行术前和术后护理.结果 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无感染,无坏死,创面愈合良好.结论 根据VSD治疗原则,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创面感染率,提高皮瓣成活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四肢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四肢皮肤及软组织缺损者行手术清创,应用VSD敷料覆盖创面,持续负压吸引7~8 d,拆除VSD敷料后行二期缝合、植皮或皮瓣修复术.结果 16例均获随访,时间3~20个月.14例1次使用VSD治疗后行二期缝合或植皮术,创面愈合良好;2例2次使用VSD治疗后行皮瓣移植,移植皮肤及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VSD能及时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组织生长,简化治疗方法,治疗时间明显缩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技术对四肢皮肤缺损组织外露创面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收治的四肢皮肤缺损组织外露创面35例患者,经过VSD术1~4个疗程治疗后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创面愈合.结果 19例经VSD治疗1个疗程(7 d)后,行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或中厚皮片游离植皮,创面愈合.13例经过2~3个疗程后游离...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32例复杂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 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jnage,VSD)在复杂创伤治疗中早期封闭创面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方法 对2008年4月以来临床收治的28例复杂创伤病例,无法急诊或亚急诊(1周内)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创面进行修复,早期采用VSD技术对创面进行覆盖,病情平稳或感染控制后,再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创面.结果 28例创面早期无感染23例,感染5例.负压引流一次后进行创面修复的23例,更换一次VSD后再行创面修复的4例,更换2次后修复的1例,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均一次存活,无慢性骨髓炎发生.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6d,时间最长1例47d.结论 在复杂创伤病例的治疗过程中,VSD在早期封闭创面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该技术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可取代以往常规换药反复清创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效果不佳的原因,减少和及时解决影响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效果的问题。方法分析55例患者进行78次创面负压封闭引流过程中出现影响引流效果的相关因素,包括负压调节不当;引流装置漏气、分泌物堵塞;护士相关知识缺乏,对患者的宣教不到位;引流不畅;敷料干结变硬、引流管选择不当等,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78次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过程中,出现VSD材料膨胀、无明显管型25例,半透膜下积液32例,VSD材料呈黄绿色5例,3例患者出现肢体肿胀明显,疼痛加剧。均获及时处理。55例患者住院15~36d,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12个月,情况良好。结论减少和及时解决影响VSD效果的相关因素,可保证治疗的有效性,为组织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能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使创面快速愈合。它在创伤外科的应用范围很广,几乎适用于创伤外科绝大部分创面暴露的患者。我院2007年8月-2011年1月应用VSD技术治疗14例大面积软组织刨伤患者,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效果不佳的原因,减少和及时解决影响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效果的问题.方法 分析55例患者进行78次创面负压封闭引流过程中出现影响引流效果的相关因素,包括负压调节不当;引流装置漏气、分泌物堵塞;护士相关知识缺乏,对患者的宣教不到位;引流不畅;敷料干结变硬、引流管选择不当等,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78次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过程中,出现VSD材料膨胀、无明显管型25例,半透膜下积液32例,VSD材料呈黄绿色5例,3例患者出现肢体肿胀明显,疼痛加剧.均获及时处理.55例患者住院15~36 d,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12个月,情况良好.结论 减少和及时解决影响VSD效果的相关因素,可保证治疗的有效性,为组织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骨筋膜综合征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18处减张切口采用VSD材料一期覆盖,通过持续负压吸引以及更换VSD材料,使创面能直接拉拢缝合。减张切口位于前臂掌侧以及小腿内外侧,减张后创面面积为26cm×10cm~12cm×6cm。结果 18处创面均直接缝合,11处创面通过1次负压吸引后闭合,5处创面通过2次负压吸引后闭合,2处创面通过3次负压吸引后闭合,负压吸引时间为7~21d,平均13d。1例创面发生感染,经清创及更换VSD材料治疗后愈合。随访3~6个月,切口瘢痕柔软,无肌肉挛缩等并发症。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有效地闭合深筋膜减张切口,操作简便,创面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是近十几年来提出并开展的新方法,它包括1993年德国外科医师Fleischmann等最先提出的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及1997年美国外科医师Argenta和Morykwas首创的封闭负压辅助闭合(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两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