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骨组织工程中的支架材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支架材料是骨组织工程中的关键环节,支架材料与许多可降解材料一起也在进行研究和探讨.该文对用于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高分子材料、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优缺点和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复合支架材料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用于软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种类众多,但尚未发现一种理想的材料可满足组织工程的需要,但将各种材料进行复合可为组织工程的需要带来新的希望.现就复合支架材料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牙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合适的生物可降解性、一定的机械强度、合适的通透性等性能.随着牙周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如何选取理想的支架材料已成为这一领域的关键.文中就近年来牙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胶原蛋白-几丁聚糖构建的三维支架在血管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以I型胶原蛋白和几丁聚糖为生物材料,体外预构具有三维结构的支架,观察支架的空间立体结构;将培养的种子细胞(人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细胞)种植于支架,观察材料与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和抗收缩性,并测定材料中DNA含量和胶原蛋白含量.结果应用相分离技术制备的支架,具有均匀的三维结构和丰富的交通孔,种植种子细胞后可以形成良好的细胞黏附和生长,且选用的支架材料可以抵抗细胞收缩引起的材料变形;培养2、4、6周的材料中,DNA含量和胶原蛋白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结论构建的胶原蛋白-几丁聚糖三维支架具有结构均匀、细胞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强度,可以应用于血管组织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5.
骨组织工程可有效地解决骨组织缺损修复难题。而其支架材料是组成骨组织工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单一支架材料表现出不同的优势与缺点。目前,研究得较多的由复合材料制作的支架可有效地保留单一材料支架的优势并规避其缺点,提升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性能,诱导骨形成与血管化,达到修复骨缺损的目的。而骨组织工程支架的表面修饰可有效改善支架的机械性能,提高支架与骨组织的整合。因此,制造具有最佳性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完善其表面修饰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田志逢  秦书俭 《医学综述》2007,13(24):1931-1933
骨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骨组织构建3个方面,其中种子细胞与细胞支架复合体的体外培养既是骨组织工程的基础,也是其研究的重点。细胞只有有效与支架材料充分的黏附,并在支架中良好的迁移、扩增和分化,才能形成具有骨组织修复功能的细胞-支架复合体。文章对骨组织工程中细胞-支架复合体的体外构建作一综述,为骨组织工程的研究及细胞的三维立体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技术的基本构架,其设计对软骨组织损伤修复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理想的软骨支架可以引导并促进新生软骨组织的形成,目前研究的众多支架材料中各有其优缺点.本文对近年来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做一综述. 1 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作用及要求 理想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具有促进种子细胞生长、黏附、增殖、分化和代谢作用,并且应可以承载、协调生物活性因子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细胞表面受体的表达和细胞的分化,为组织构建提供一个适宜三维空间结构.除了应符合一般生物医学材料的要求外,还应具备(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材料降解速度需与种植入的细胞组织再生速率相匹配;(3)良好三维空间结构及容积稳定性,利于大量种子细胞的的生长、代谢及功能的发挥;(4)具有可塑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5)具有关节软骨的分层结构.  相似文献   

8.
组织工程技术是女性盆底重建外科学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可应用于女性盆底重建外科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主要有天然脱细胞基质材料、天然聚合物材料、合成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及纳米复合材料.各种支架材料有各自的优缺点,纳米复合材料是最有前途的支架材料之一.文章对当前可应用女性盆底重建外科的支架材料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理想的组织工程韧带和肌腱的支架材料需具备耐受持续的高强度张力、耐磨损性好、无免疫原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目前应用于组织工程韧带及肌腱的支架材料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天然高分子材料与合成高分子材料.选择合适的支架材料非常关键,它必须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及合适的降解速度,才能在完成支架的使命后为正常组织的生长留出空间.本文对这两种材料制备的韧带和肌腱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组织工程学是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及其技术,以生物材料为载体,研究开发、设计构建或重建具有生理功能的组织和器官,然后移植到人体,成为具有修复、维持或改善受损组织功能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骨组织工程学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种子细胞、支架材料、骨组织构建的临床应用。其中骨组织工程学的核心是支架材料,而支架材料要达到理想的骨支架材料的要求,种子细胞要有效与载体材料充分的粘附,并在载体中良好的生长、扩增和分化,才能形成具有骨组织修复功能的细胞——载体复合物。骨组织工程中细胞采用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有效充分粘附可能是解决骨支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就骨组织工程中影响细胞与复合支架材料的因素研究现状和进展做一综述,为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一点依据,对支架材料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览骨组织工程支架技术的发展趋势,预测其未来的研究。方法:从专利情报的角度出发,对骨组织工程支架领域专利的基本现状、技术趋势和材料应用进行综合分析,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预测。结果:近年来骨组织工程支架领域专利公开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绝对优势。我国专利技术未出现明显的成熟期,而国际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成熟期。骨组织支架材料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复合材料发展迅猛。结论:骨组织工程支架目前在国内外拥有一定的研究热度,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有待加强。未来该领域可能向着结构复合化和功能复合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于斌  申长虹 《医学综述》2006,12(11):643-645
细胞外基质(ECM)的构建是骨组织工程研究中一项主要的工作。本文阐述了理想骨组织工程基质材料的要求,介绍了几种可降解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作者认为,新型基质材料必将在未来骨组织工程研究中展示出可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骨组织工程中载体支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适当的载体支架用于种子细胞的种植是当前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紧迫任务。目前研究较多的支架材料是多聚体类、多孔陶瓷载体类和生物类支架,而其他材料的支架也在积极探索中。本文针对国内外在骨组织工程中载体支架选取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万宗明  刘璐 《医学综述》2012,18(4):488-490
建立丰富的血管网为骨组织供应充足的氧和营养物质,排出机体的代谢物是骨成活和生长的基本条件。用骨组织工程构建骨的生物替代物同样需要考虑其是否建立了丰富的血管网。目前,对骨组织工程中血管生成的研究已经引起众多研究者的重视,特别是与血管形成相关的影响因素,如细胞、支架材料等。这对骨组织工程的发展将是重要的一步,并且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在不断地深入。  相似文献   

15.
李凯  付明  王玉学 《医学综述》2012,(21):3532-3535
骨肿瘤的治疗导致骨缺损很常见,修复缺损的方法是采取骨移植。骨移植材料根据来源大致可分为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和人工骨替代材料。骨组织工程的兴起为骨缺损的治疗带来新的选择。利用骨组织工程培养的人工骨不仅可以修复大面积骨缺损,而且可以按需塑形并大量制备,是一种理想的骨修复材料。现就组织工程骨在治疗骨缺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但HAp机械性能差、降解速度慢、功能单一,难以作为支架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单独应用.通过将HAp与其他类型材料复合,可制备具有特定性能的复合材料,拓展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本文首先阐述了HAp材料在骨组织工程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绿色荧光蛋白( GFP)标记结合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 SEM/EDS)技术对组织工程骨的表面微观形貌和生物矿化进行观测,以评价脱钙骨( DBM )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的生物性能。方法用重组腺病毒介导GFP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进行示踪标记,细胞与DBM复合经成骨诱导后,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对细胞生长情况进行即时观察,结合SEM/EDS技术,观测组织工程骨的表面微观形貌和生物矿化。结果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见细胞在DBM支架上能较好的黏附、重叠生长和增殖,体外培养至14 d 时,细胞内 GFP 有较高水平瞬时表达。SEM见DBM呈疏松多孔结构,孔隙直径为300~600μm,孔隙率达90%。 SEM下观察组织工程骨,见细胞在DBM网孔内表面贴壁生长,分泌基质旺盛,并可见粗糙的生物矿化物覆盖支架。 EDS显示其表面为钙、磷沉积物,其钙磷比( Ca/P)为1.46。结论 DBM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有非常好的生物性能,GFP标记结合SEM/EDS技术可以作为DBM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较好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8.
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是影响种植体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研制理想的人工骨材料修复骨缺损,已经成为医学和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目前植骨材料很多,如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人工骨替代材料、组织工程化骨,每种材料各有利弊。而利用各种材料的优缺点将多个材料进行复合,制作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骨引导性、骨诱导性、可吸收性及强度的人工复合材料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张以财  姬烨 《医学综述》2012,18(12):1897-1900
骨缺损修复是临床骨科医师面临的一个难题。虽然骨组织工程的研究为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在对力学强度要求高的部位,移植物的强度还需提高。大量的体外材料实验研究应用纤维增强的方式来增强生物材料的力学强度,常用的纤维增强材料有高分子纤维、生物陶瓷纤维、金属纤维等。现对常用的纤维增强材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