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生职业态度的实际情况,为制定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护理毕业生在未来就业职场的竞争力.[方法]利用自设问卷对我校494名护理本科生与专升本学生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进行职业态度测评,分析测评情况.[结果]本科生与专升本学生在同一阶段的成绩无差异,而实习前后成绩存在差异.[结论]在培养护生职业态度时采用阶段式、不同目标式教育与引导策略,有利于护生职业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对护生职业态度情境的测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生职业态度的实际情况,为制定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护理毕业生在未来就业职场的竞争力。[方法]利用投射测验原理,自行设计职业态度l临床情境分析题,分析护生潜意识中对护理专业的真实情感与行为表现。[结果]护理本科毕业生职业态度整体趋向积极,而在某些与个人利益有冲突或较为棘手的临床情境中,部分学生职业态度趋向消极。[结论]护生职业态度情境测评可以了解护生内心真实职业情感,使护理教育者明确护生职业素养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郑丹丹  金瑞华  田志娟 《护理研究》2015,(12):1479-148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护理本科生的职业毒理及防护能力的现状,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自制问卷对护理本科生、护理专升本学生进行职业毒理及防护能力问卷调查。[结果]本科生和专升本学生的职业毒理及防护能力得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类型的护理本科生在职业安全态度与行为方面及部分防护知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合理设置护理专业课程,并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护生的职业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斌全  刘美丽  商临萍  金瑞华  郑洁 《护理研究》2007,21(29):2635-2637
[目的]了解护生职业态度的实际情况,为制定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护理毕业生在未来就业职场的竞争力。[方法]利用投射测验原理,自行设计职业态度临床情境分析题,分析护生潜意识中对护理专业的真实情感与行为表现。[结果]护理本科毕业生职业态度整体趋向积极,而在某些与个人利益有冲突或较为棘手的临床情境中,部分学生职业态度趋向消极。[结论]护生职业态度情境测评可以了解护生内心真实职业情感,使护理教育者明确护生职业素养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状况。[方法]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嗍)中,通过采用自行设计的测评问卷对我校护理学院统招本科、专升本科临床实习前后各两个年级的护生进行测评,并分析结果。[结果]护生各年级测评成绩总体呈正态分布,统招本科护生成绩略高于专升本科护生,不同类别两个年级本科护生之间比较,高年级(实习后)护生总成绩及情境分析题成绩均高于低年级(实习前)护生(P〈0.05)。[结论]通过OSCE测评,实习前后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成绩存在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6.
不同学历护生对社区护理职业认知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蓉芳 《护理研究》2008,22(2):312-314
[目的]了解不同学历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我校276名本科、高职、专升本毕业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历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知存在差异,本科生对社区护理的意义和社会地位的认同较高职和专升本护生差;影响护生对社区护理职业认知的因素有个人因素、专业因素和社会因素。[结论]不同学历护理毕业生对社区护理职业认知不同。学校应开展适当的职业指导,培养护生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意识,并改善社区护理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状况.[方法]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中.通过采用自行设计的测评问卷时我校护理学院统招本科、专升本科临床实习前后各两个年级的护生进行测评,并分析结果.[结果]护生各年级测评成绩总体呈正态分布,统招本科护生成绩略高于专升本科护生,不同类别两个年级本科护生之间比较,高年级(实习后)护生总成绩及情境分析题成绩均高于低年级(实习前)护生(P<0.05).[结论]通过OSCE测评,实习前后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成绩存在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8.
胡蓉芳 《护理研究》2008,22(4):312-314
[目的]了解不同学历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我校276名本科、高职、专升本毕业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历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职业认知存在差异,本科生对社区护理的意义和社会地位的认同较高职和专升本护生差;影响护生对社区护理职业认知的因素有个人因素、专业因素和社会因素.[结论]不同学历护理毕业生对社区护理职业认知不同.学校应开展适当的职业指导,培养护生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意识,并改善社区护理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护理本科生实验教学质量。[方法]将2001级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2002级护理本科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测评两组护生的实验效果,并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临床能力测评成绩、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开放实验室,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观以及人口学基本特征和不同课程设置对其职业观的影响。[方法]应用护理职业态度量表对176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人口学基本特征对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观没有影响,而课程设置对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观有影响。[结论]加强护理本科教育的课程改革,使护生尽早接触临床,有利于稳定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观。  相似文献   

11.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对策指导护理教育的改革实践。方法对我校护理学院437名本科生、高职生、专升本科生进行问卷调研,主要内容包括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对护士社会地位评价、对未来职业的态度等14条题目。结果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性别、不同受教育年限的护生在择业自主性、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以及对护士社会地位的评价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不合理的聘用制度、专业歧视的存在、科研力量薄弱等是护生职业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护理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加强护生职业情感教育、注重护理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强化护理教育者的护理信念以及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教育模式等途径培养护生正确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毕业前护生职业认同与学业成绩及教师专业态度的相关性,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新护士岗前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毕业前护生采用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和自制一般资料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在校学业成绩的综合测评与职业认同各维度无相关性(P均>0.05)。护生职业认同5个维度与在校老师对专业的态度均有相关性(r值为0.269,0.230,0.216,0.122,0.223,P均<0.01)。[结论]专业课程教师在专业课程教育中融入职业态度教育,学业成绩综合测评中加大职业态度素质的考核评价权重,推进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想教育的融合即课程思政化,对培养爱岗敬业的护理专业人才,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医院校护理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态度测量量表"测量两所国内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2012级全日制一年级本科生职业态度,使用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价护生的个性及社会支持情况,以筛选影响护生职业态度的因素。[结果]274名本科一年级护生职业态度测量量表得分(5.77±1.08)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EPQ-P量表(精神质)、社会支持、第一志愿是否为护理、父亲健康状况对护生职业态度有影响。[结论]本组大学一年级护生职业态度总体上较积极,其职业态度水平受到个性、社会支持、第一志愿是否为护理、父亲健康状况的影响,个性较适应外部环境、社会支持水平高、第一志愿是护理、父亲存在健康问题的护生职业态度较积极。  相似文献   

14.
吴茵  李惠玲 《护理研究》2013,(27):3063-3064
情感是态度中的一部分,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护理情感教育就是对护生的职业情感领域实施教育,促使学生的职业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职业情感,形成新的职业情感品质[1]。护理本科生正处于认识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阶段,专业情感和行为倾向较为复杂多变,容易出现认知差异,且易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应该加强本科生的情感教育[2],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专业态度的成熟和稳定。护理人文修养课程是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校4个年级老年护理专业方向本科生在校期间职业认同感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学校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生职业认同感问卷、大学生自我效能调查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66名研究对象进行职业价值观问卷调查。[结果]我校老年护理专业4个年级的本科护生在校期间职业认同感各不相同,其中高年级护生优于低年级护生,班干部、有兼职经历的护生职业认同感得分高。[结论]建议在以后的老年护理专业教育中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和干预,以学生"内化"为本位构建护生职业认同感教育模式;紧密结合护生职业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分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主题的自我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李珍玉  赵冰  朴冬玉 《护理研究》2007,21(8):735-736
[目的]提高护理本科生实验教学质量。[方法]将2001级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2002级护理本科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测评两组护生的实验效果,并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临床能力测评成绩、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开放实验室,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护理本科生职业观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美芳 《护理研究》2008,22(34):3131-3132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观以及人口学基本特征和不同课程设置对其职业观的影响.[方法]应用护理职业态度量表对176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人口学基本特征对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观没有影响,而课程设置对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观有影响.[结论]加强护理本科教育的课程改革,使护生尽早接触临床,有利于稳定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观.  相似文献   

18.
赵茜  黄琼  詹莉  王娟 《护理研究》2012,26(8):688-689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本科、专科护生实习前对职业形象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护理专业本科三年级、专科二年级22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均认识到护士职业形象的重要性,但在职业形象的关注度上本科生明显高于专科生;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强调礼节礼貌、文明用语会妨碍操作速度方面本科、专科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人文关怀和语言沟通方面本科生与专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全方位地提升护生职业形象,使其更好地适应护理专业角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本科护生)职业素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级6个班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行动导向法教学,干预1学期,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的《护理基本技能综合》单科成绩、综合成绩、人文素质、沟通技能态度和其所具备的护士胜任特征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生护理基本技能综合单科成绩、综合成绩、人文素质得分沟通技能态度得分、护士胜任特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动导向教学法适用于本科护生教学,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生的学习成绩、人文素质、沟通技能态度和护士胜任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优质护理服务与护理人文教学结合,构建护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模式。[方法]选取护理本科生212人,按班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试验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和培养,建立"优质护理服务"及护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工作坊,采用小组讨论、情景设置、角色扮演、临床见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采用自设优质护理服务知识问卷、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优质护理服务知识、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该模式能让护生了解临床动态,增加情感体验,可引导护生建立积极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提升护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