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突变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目前多数研究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独立危险因子,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症并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MTHFR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突变常常引起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但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的C6 77T基因突变常常引起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 ,但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并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同型半胱氨酸、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的C677T基因突变常常引起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但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并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冠心病类型及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突变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影响,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非冠心病74例、稳定型心绞痛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04例、急性心肌梗死25例采用改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法测定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型.结果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显著增高,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均较非冠心病组、稳定型心绞痛组显著增高,冠状动脉单支病变较正常、双支、三支病变组显著高.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纯合突变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纯合子和杂合子患者.冠心病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突变频率较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表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突变与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均无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冠心病的OR值是1.138,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突变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更可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标志物.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不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成正相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突变可能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性别、年龄匹配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68例及对照组50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多态性技术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结果 脑梗死组TT基因型(36.8%比16.0%)及T等位基因频率(59.6%比3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677TT纯合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CT型和CC型者(P<0.05).结论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C677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密切相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MTHFR基因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C6 77T基因突变导致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近来研究表明MTHFR基因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有关 ,但是对其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意见不一  相似文献   

8.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遗传性危险因素存在着种族差异。白种人以活化蛋白C抵抗、凝血因子VLeiden突变、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突变及凝血酶原G20120A突变为主要遗传易感因素。中国人群则以蛋白C系统异常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主。多个遗传性危险因素的联合存在增加了首发和复发静脉血栓的风险。易栓症可以是遗传性或获得性的。遗传原因造成的高凝状态称为血栓遗传倾向。怀疑易栓症的患者应作血栓遗传倾向的基因筛查,其筛查结果将决定抗凝治疗的持续时间和家族成员是否也应接受基因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代谢过程的相关酶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和胱硫醚缩合酶基因T833C位碱基突变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方法检测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基因型多态性,用扩增阻滞突变体系法检测胱硫醚缩合酶基因T833C多态性,用彩色多普勒检查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结果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厚组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和胱硫醚缩合酶基因构成与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正常组及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和胱硫醚缩合酶基因突变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均高于无基因突变者.糖尿病组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和胱硫醚缩合酶基因突变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明显高于无基因突变者.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关键酶基因变异可造成相关酶活性改变,进而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促进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点突变和胱硫醚缩合酶基因T833C点突变可能是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发病的重要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0.
MTHFR基因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突变导致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而高同型胱氨酸血症是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近来研究表明MTHFR基因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有关,但是对其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意见不一。  相似文献   

11.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被认为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和损伤后内皮修复,诱导内皮功能障碍,促进血管重塑,炎性单核细胞分化等形式损伤血管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产生。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作为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的关键调节酶,可能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通过对MTHFR基因多态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机制进行综述,并对补充叶酸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2.
研究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技术检测178例心肌梗死患者及178例正常人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检测仪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发现,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有3种基因型,即纯合子突变型(TT),杂合子突变型(TC)及正常型(CC),心肌梗死组TT型频率为35.4%,TC型频率为53.8%。CC型频率为10.8%。T等位基因频率为62.3%。C等位基因频率为37.7%,正常组中TT型频率为20.1%。TC型频率为55.8%。CC型频率为24.1%。T等位基因频率为32.1%,C等位基因频率为67.9%,且心梗死组TT高于正常组。正常人群中TT基因型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明于(TC CC)基因型者,心肌梗死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多因素分析显示,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型TT可能是心肌梗死发病一个危险因素,结论提示,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TT基因型突变可能升高个体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可能是心肌梗死的易感基因之一,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型TT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心肌梗死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观察发现,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及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与胱硫醚-β-合酶(CBS)基因突变、MTHFR与CBS活性降低可能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产生和诱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一些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观察发现,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及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N5,N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与胱硫酸-β-合酶(CBS)基因突变、MTHFR与CBS活性降低可能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产生和诱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一些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在人体内将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为5-甲基四氢叶酸,5-甲基四氢叶酸是体内生化反应中一碳单位转移酶系的辅酶,起着一碳单位传递体的作用,是叶酸的活性形式,它参与核酸的合成、进而合成DNA;氨基酸之间的转化,如同型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之间的转化;并参与血红蛋白及重要的甲基化合物合成~([1])。研究发现,MTHFR基因的多态性与四氢叶酸还原酶活性下降有关,并以C677T位点的多态性最为常见,分为CC、CT和TT3种基因型,其中TT型的酶活性最低,TT、CT基因型的活性相对于CC基因型分别降低了70%和35%~([2])。MTHFR活性的降低与DNA的低甲基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HCY)、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研究认为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其基因多态性对血浆Hcy水平及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通过多种机制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破坏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影响脂质代谢,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该酶含量不足或活性下降将直接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在体内的蓄积,从而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虽然许多研究发现MTHFR基因突变是该酶缺乏或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但是MTHFR基因突变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关系目前颇有争议.文章就MTHF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异常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受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人们开始致力于从分子遗传学角度分析Hcy的代谢通路以筛选与血浆Hcy水平有确切关联的候选基因。文章对影响Hcy代谢通路的最常见关键酶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HFR)、编码叶酸结合蛋白(Fogapl)的基因FOIRl和编码内因子即维生素B12受体(cubilin)的基因CUBN的分子遗传学及其与Hcy代谢关系的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背景 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叶酸降低Hcy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叶酸、MTHFR基因多态性、Hcy三者之间关系国内外研究的甚少且结论存在差异.目的 探讨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对叶酸...  相似文献   

20.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受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人们开始致力于从分子遗传学角度分析Hcy的代谢通路以筛选与血浆Hcy水平有确切关联的候选基因.文章对影响Hcy代谢通路的最常见关键酶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编码叶酸结合蛋白(Folbp1)的基因FOLR1和编码内因子即维生素B12受体(cubilin)的基因CUBN的分子遗传学及其与Hcy代谢关系的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