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ontagnier教授的研究小组设想:人类某些支原体可能与疱疹病毒一样,是艾滋病病源的共同因子。一方面,因为从一部分病人血中和没有症状的阳性血清中分离出多种病原体。在认识艾滋病以前,人们已经知道支原体在除了所有感  相似文献   

2.
1986年7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公报,国际病毒分类倭员会会议决定,将艾滋病病毒改称为人类免疫缺陷毒(Hmu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艾滋病已经确认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引起的。1983年署名的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肿瘤病毒室主任蒙嗒尼尔(Montagnier)首先从一名患淋巴结病综合症的男性同性恋者淋巴结中分离到一种艾滋病的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ymphaenopathy Associated Virus)简称LAV。  相似文献   

3.
最近美国部分研究人员证实了法国科学家的艾滋病触发理论。美国研究人员提供的证据表明,支原体可能是使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转变成艾滋病(AIDS)的一个重要辅助因素。但是,与其他支持支原体理论者尤其是与AIDS病毒的发现者之一LucMoutagnier不同,美国研究人员认为,支原体并非是造成HIV感染发展的唯一辅助因素。Luc Moutagnier在1990年国际艾滋病会  相似文献   

4.
非洲有一种艾滋病(AIDS)还是两种AIDS?自两个研究组(一组由巴黎巴斯德研究所Montagnier领导,另一组由哈佛公共卫生学院Essex领导)在1987年初分别识别出第二种人免疫缺损病毒(HIV-2)以来,对其与以往认定的AIDS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埃德蒙顿消息:发现艾滋病(AIDS)病毒的科学家之一、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Luc Montagnier说,AIDS病毒能在人体潜伏一千年。现代文化可能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发现创造了成熟的条件。其中主要是性传播的疾病和需输血的  相似文献   

6.
金辉  高倩  吴建茹  王蓓 《循证医学》2012,12(2):112-116
目的系统分析发酵支原体和艾滋病病毒感染之间的关联性,并初步探讨发酵支原体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进程的影响。方法利用中英文电子数据库检索发酵支原体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关联性研究文献,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评价。利用亚组和敏感性分析研究组间的异质性。结果纳入11篇文献,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酵支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比值比为4.47,95%可信区间1.41~14.15),但存在发表偏倚。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均未支持上述结果。结论发酵支原体同艾滋病病毒之间的关联性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6):F0004-F0004
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5点30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德法三科学家分享该奖项。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Harald zur Hausen因享现全类璺享淋瘴病毒(HPV)导致子宫颈癌而获奖;法国两位科学家,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学系逆转录痛毒感染调控小组的Franoise Barr é-sinoussi和巴黎世界艾滋病研究与预防基金会的Luc Montagnier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获奖。  相似文献   

8.
在欧洲,由第2种人免疫缺陷病毒(HIV-2)引起的艾滋病(AIDS),已知至少有70例。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Luc Montagnier说,35例在法国、30例在葡萄牙、2例在西德、2例在瑞士、1例在挪威。到目前为止,在英国  相似文献   

9.
由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赵季文教授和王蓓副教授主持的支原体研究项目日前通过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教育厅主持的鉴定。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 ,这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对我国支原体研究有开拓和带动作用。东南大学有关专家经过 7年努力 ,成功分离到生殖支原体、穿透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 ,证实了中国大陆地区的STD(即性传播疾病 )患者及性乱者、艾滋病患者、HIV(艾滋病病毒 )感染者和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中存在艾滋病相关支原体感染。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王蓓副教授介绍 ,支原体是一…  相似文献   

10.
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校的Phyllis Kanki和MaxEssex及其同事报告,从西非塞内加尔非常健康的人群中分离出一种与AIDS病毒关系不大的病毒。此外,巴黎巴斯德大学的Luc Montagnier恰好也报道,在两名AIDS病人体内发现一种新病毒,此病毒与AIDS病毒的关系不大。后者和Essex研究组分离的病毒之间是否有任何联系尚不清楚。 Kanki及Essex等人最近的研究结果是在过去发现猴亲T淋巴细胞病毒-Ⅲ(STLV-Ⅲ)的基础上获得的。这种与人AIDS病毒相似但不完全一样的病毒,最初在被捕捉的患有AIDS样病的恒河猴体内发现,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AIDS)病毒的医学名称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它是引起人类艾滋病的致病病原因子。自1983年Montagnier分离到世界上第一株HIV起,人们才对其生物学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研究并掌握HIV生物学特性与传播特点十分重要,因为任何有利于控制或预防AIDS的措施,都必须以这种知识为基础。威胁人类现代文明的HIV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传播,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世界各国病毒学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本病在70年代已  相似文献   

12.
全世界已经有超过二千万人死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由Montagnier在1983年发现的。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有两条单链RNA组成,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转录成前病毒双链DNA。HIV主要通过使CD4T细胞衰竭来破坏免疫系统。当CD4 T细胞降至全血200个/mm^-3时,免疫系统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并且会伴随机会性感染如结核杆菌、隐孢子虫等。本文概述了由于HIV感染引起的复杂、多面性的免疫反应,并重点介绍了CD4 T细胞衰竭的机制。Th1和Th2辅助细胞的平衡改变也与疾病的进展有关。为了控制此疾病,研究者设计了多种疫苗,并且有些疫苗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3.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流行病学家于1981年在美国首先发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AIDS或艾滋病),并证明这是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而后经过两年的努力,于1983~1984年先后由法国的Montagnier(巴斯德研究所)等机构的实验室从艾滋病人分离到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俗称艾滋病毒。从HIV发现至今的10几年时间里,有关HIV在各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对各类抗原决定簇及其免疫功能的深入研究,大大推动了HIV疫苗研究的发展。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HIV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相关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对患者免疫功能的主要作用,为研究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因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县疾控中心所确诊的艾滋病患者102例,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里的横断面调查法,对采集的所有患者血标本和尿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检测标本中的支原体、细胞因子以及T淋巴细胞的数目。结果 102例艾滋病患者中,艾滋病3种相关支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生殖支原体(Mg)20.59%、梨支原体(Mpi)13.73%、发酵支原体(Mf)25.49%;CD4~+T细胞计数≥500(个/μl)的患者相关支原体的检出率远远高于CD4~+T细胞计数500(个/μl)的患者(P0.05);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艾滋病3种相关支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相关支原体感染患者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未患有艾滋病相关支原体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相关支原体的感染对于艾滋病患者本身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种人类逆转录病毒的首次科学报道的另一个争论,在美国和法国之间展开。波士顿哈佛公众卫生研究所的Max Essex,Phyllis Kanki及他们在哈佛、法国和塞内加尔的同事们,都发现了一种可在健康人中检出的病毒。这种病毒与在非洲绿猴中发现的猴嗜T淋巴病毒Ⅲ型有关,称做为STLV—ⅢAGM。上个星期Essex宣布了他的发现,这个发现与巴斯德研究所的Luc Montagnier  相似文献   

16.
一项新研究的结果表明,输注杀伤T细胞可以帮助骨髓移植受者抗击一种常引起肺部感染而死亡的病毒。研究人员推测,此种治疗方法对容易感染相同病毒的艾滋病患者也有益处。用类似的方法也可以帮助艾滋病患者攻击引起艾滋病的病毒HIV。此治疗方法是:从接触过一种特殊病毒的健康人血液中取出未受感染的杀伤T细胞并将这些细胞插入感染了相同病毒的病人。以前的接触启动杀伤细胞攻击和消灭病人的受染细胞。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病毒于1983年首次由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Montagnier 教授和美国的Gallo教授研究组同时发现[1],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尽管人们想尽了各种方法、采取了各种手段去对抗艾滋病,但它还是以不可遏制的速度在全球范围迅速蔓延开来.它所引起的危害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由于HIV-1本身的特点(快速变异和遗传异质性)使得抗艾滋病药物研制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艾滋病药物主要有蛋白酶抑制剂和逆转录酶抑制剂,这两类药物极易产生耐药性和毒性,所以研制新型的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艾滋病药物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这就迫使人们又回到艾滋病病毒的基础研究中去寻找新的不易产生耐药性的靶点--在病毒的生命周期中高度保守的遗传基因以及在病毒转录及翻译中起关键调控作用的蛋白.  相似文献   

18.
《广州医学院学报》2010,(3):108-108
丹麦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利用免疫系统反应研制艾滋病疫苗的新方法, 报道称,人体免疫系统不能有效识别并攻击艾滋病病毒是目前艾滋病无法控制的关键所在。丹麦奥胡思大学医院和奥胡思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与艾滋病病毒十分相似的病毒,这种病毒可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因此,只要接种用这种病毒制作的艾滋病疫苗,当艾滋病病毒入侵时,人体免疫系统就被激活并发挥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美国亚特兰大消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一种隐约与艾滋病病毒有关的癌瘤病毒在药物滥用者中传播,在美国某些地区有一半以上的药物滥用者感染此病毒。研究人员告诫,虽然这种病毒的传播在某些方面反映了艾滋病的传染,但这种癌瘤病毒危及健康的程度似乎不如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严重,此种名为HTLV-Ⅰ的癌病毒在新泽西和新奥尔良州的针剂药物滥用者中是极为常见的。除药物滥用者外,在美国几乎没有发现此种病毒,但偶尔在南部黑人和加勒比移民中发现。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Stanley H Weiss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说:“我们认为此  相似文献   

20.
小儿艾滋病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redimmunede ficiencysyndrome,AIDS)即艾滋病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国外在 1 981年首次鉴别出儿童感染HIV ,1 983年法国的Montagnier首次从AIDS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病毒后 ,国内外对艾滋病已有大量的报道。我国艾滋病的流行近几年来呈加速上升趋势[1 ] 。但有关小儿AIDS报告尚少见 ,东非是小儿AIDS的高发地区 ,笔者2 0 0 0年 4月— 2 0 0 2年 2月在布隆迪医疗队工作时期收集了比较完整的 2 2例AIDS资料 ,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2 2例AIDS患儿中男 1 4例 ,女 8例 ,最大 1例 9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