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超声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二维切面超声、彩色多普勒(CDFI)和能量多普勒(PDI)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9例(恶性葡萄胎6例、绒癌3例)、对照组38例,所有病例均在人工流产或刮宫术以及化疗前后作二维切面超声、CDFI、PDI检测,并进行血β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HCG)测定以监测化疗反应,2例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9例病变二维切面超声表现不一,多不具有特征性;CDFI见子宫动脉及肌壁血管增粗、扩张和病区血窦及动 静脉瘘;PD检测肿瘤内血流呈高速低阻型、频谱形态为单相动脉型、双相动脉型或静脉型,血流参数测量RI值为0.40±0.04,其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PDI显示子宫动脉增粗、扩张,分支多而走行乱,病区血管层次消失,血流呈绒团状或火海状。结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CDFI、PD、PDI表现具有特征性,二维切面超声结合血β HCG测定或/和CDFI、PDI检查能准确判断病灶部位、性质以及化疗后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对子宫肿瘤动脉血流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动态观察139例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其中79例为经超声诊断,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肿瘤,另60例为正常子宫动脉的血流测值。结果 ;139例子宫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清晰、色彩明亮、鲜艳、脉冲多普勒收缩期呈单峰频谱,上升较快、下降较慢,舒张期有持续血流信息。  相似文献   

3.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滋养细胞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对25例正常人和50例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子宫血流循环情况进行观察,患者中良性组(葡萄胎)20例,恶性组30例(侵蚀性18例;绒癌12例)。结果显示:1.良恶性组的子宫动脉RI值较正常人为低,显示了子宫循环低阻的特点;2.恶性组30例中有27例(90%)见子宫肌层内呈灶状分布的五彩血流丰富区,其内RI值全部<0.4,而正常人及良性组肌层内未见血流显示;3.动态观察,化疗有效可见肌层内局灶性血流丰富区范围渐缩小,直至消失。据此认为:利用CDFI来鉴别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及观察化疗的效果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脉冲多普勒(PD)检测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早期诊断及化疗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DFI及PD检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25例,并与不全流产20例及随诊为良性葡萄胎25例作为对照。结果: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子宫肌壁有灶状分布五彩缤纷的丰富血流,其频谱为低阻血流,阻力指数(RI)小于0.5,部分患者子宫动脉及卵巢动脉亦为低阻血流,在化疗前、后RI变化明显。结论:CDFI及PD检测作为一种无创、可重复的方法,不仅可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进行早期诊断,而且可用于观察化疗效果,判断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5.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及其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及其定量分析技术在诊断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9例恶生滋养细胞肿瘤患者、25例早孕妇女和25例正常人子宫血流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I)和CDE表现,进而采用子宫肌层显示的血流面积百分比方法对CDE作定量分析。结果:病例组和早孕组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01和P<0.01),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病例组CDI显示子宫肌层血流呈灶状分布,早孕组呈散在小灶状分布,正常组无明显血流显示:CDE则显示出比CDI更为丰富的血流图像,其定量分析揭示子宫平均血流面积百分比在病例组、早孕组和正常组分别为39.9%、26.4%和14.8%,三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子宫动脉血流PI值诊断与鉴别恶生滋养细胞肿瘤价值有限;CDE对子宫血流显示明显比CDI丰富,用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建立一个客观的诊断指标,而且有助于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甲状腺,对良恶性肿瘤鉴别的意义。方法 对5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良性31例,恶性25例)行CDE和CDFI研究,了解肿瘤内部的血流显示与分级情况。结果 其血流显示率在CDE和CDFI中分别为82.1%和57.1%,CDE较CDFI提高25.0%(P〈0.05)。CDE对肿瘤血流分级的显示55.4%优于CDFI,44.6%与CDFI相  相似文献   

7.
将能量多普勒显示(PDI)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10MHz)应用于肌肉骨骼系统肿瘤,结果显示:高频灰阶超声不仅能发现恶性肌骨系统肿瘤常见的X线、CT扫描征象,而且许多低频探头观察不到的病变及层次一目了然,并能发现早期病变。PDI、CDFI能观察肿瘤内及肿瘤边缘处血供情况,据肿瘤血管分布特征分为三型。多普勒频谱分析显示:恶、良性肌骨系统肿瘤收缩期血流峰值为27.34±11.78cm/s和15.40±8.44cm/s(P值<0.01);阻力指数分别为0.77±0.08和0.61±0.10(P值<0.001)。结论:①对于肌骨系统肿瘤超声检查宜选用高频探头用直接检查法。②PDI、CD-FI显示恶性肌骨系统肿瘤为高速高阻血流且血流丰富;良性肌骨系统肿瘤为低速低阻血流且血流稀少。③CDFI尤其PDI提示恶性病变范围远远大于骨破坏长度及软组织肿物范围,故手术切除范围宜足够大。④本研究为今后恶性肌骨系统肿瘤放化疗疗效观察提供了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对28只青光眼和30只正常眼分别检测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动脉。结果表明: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对青光眼血流病理改变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早期诊断及病情变化预测具有重要价值。文中结果还提示CDPI较CD-FI敏感度高、准确性好  相似文献   

9.
药物流产的彩色多普勒监测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CDFI)监测58例药物流产者子宫血流的变化,结果显示:服药后比服药前的子宫动脉和滋养层动脉的RI、S/D比值增高,Vmax和PBF明显减低,差异显著(P<0.05);孕妇血清NO-2/NO-3浓度比非孕妇女显著增高,服药后比服药前的浓度降低,差异显著(P<0.01);病理检查显示:药流后的蜕膜和绒毛细胞变性,其血管内皮细胞向管腔内突起,基底膜中断。本文认为应用CDFI监测子宫血流变化与药理作用和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可作为临床观察药物流产效果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MT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患者子宫作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并用PD取样法分析测量病变区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RI)的改变。结果二维超声将MTT分为三型:弥漫型、局灶型、结节型。CDFI表现为病变区五彩镶嵌的丰富的低阻力血流频谱,RI=0.44±0.05。动态观察化疗过程中β-hCG的下降和RI的升高呈负相关(r=-0.57,P=0.0001)。动-静脉瘘的存在与化疗效果亦呈负相关(r=-0.60,P=0.0044)。结论①CDFI对MTT有明确的诊断价值;②CDFI对MTT化疗效果的观察及预后有指导意义;③CDFI与β-hCG相结合是诊断MTT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子宫动脉血流量78例结果。研究发现,患有肿块的子宫,其子宫动脉血流量增加;而恶性肿块子宫动脉血流量较良性肿块显著增加。此种子宫动脉血液动力学改变,可协助临床医师区分子宫病变的性质和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高原正常妊娠妇女子宫动脉、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妊娠期和非妊娠期子宫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比值和阻力指数(RI),并与平原地区进行了对比。结果两个地区妊娠期的子宫动脉内径、血流量都有所增加,高原地区妊娠期子宫动脉内径、血流量分别为(0.35±0.04)cm,(280.0±48)cm/s,均低于平原地区(0.45±0.04)cm,(425.4±55)cm/s,P均小于0.01。高原不同孕期脐动脉血流速度S/D比值、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平原地区。结论高原对胎盘和胎儿的血流有一定影响,胎盘血流灌注减少,子宫动脉、脐血流速度S/D比值,阻力指数增高。  相似文献   

13.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UAE)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30例子宫肌瘤经腹部彩色多普勒和MR诊断的患者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UAE),分别于栓塞前1周内和栓塞后7天、1个月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双侧子宫动脉血流量(BF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平均流速(Vm),并用能量图(CDE)观察血流情况。结果2组病例栓塞前与栓塞后7天、1个月比较,BFV、PI、RI、Vm均明显减少,P<0.01;栓塞后7天和1个月子宫肌层和肌瘤周边血流明显减少或未见显示。结论UAE治疗在早期对病灶血流的阻断是持续存在的,从而保证了栓塞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用彩超检测 2 1例子宫肌瘤的子宫动脉、肌瘤内及周边血流。并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UAE) ,于栓塞前 1周内和栓塞后 3~ 6d、3~ 6个月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①该组病例子宫动脉栓塞后 3~6d ,子宫动脉及肌瘤内无血流显示 ,3~ 6个月 ,子宫肌瘤内仍无血流显示 ,部分子宫动脉可探及血流信号 ,其阻力指数 (RI)、血流速度 (Vm)明显降低 (P <0 .0 1) ;②所有病例随访 3~ 64个月 ,瘤体体积缩小 40 %~ 90 %。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早期是有效的 ,其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UAE的疗效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CDFI对46例盆腔静脉曲张症(PV)患者进行了检测,发现其中30例合并子宫瘀血肿大,24例经手术证实。本文对其声像图特征及机理进行了探讨,对瘀血子宫的大小、子宫内静脉直径及血流速度进行了测量,并与正常组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认为:子宫瘀血肿大是PV的继发病变,其声像图特征可作为诊断PV的间接征象和重要依据,并有助于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子宫肿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对子宫肌壁良性占位病变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法对40例子宫肌瘤,30例子宫腺肌病及30例正常妇女的子宫血流观察,并测定各组子官动脉、异常组异常肌壁动脉的A/B、RI及PI值。结果发现,异常组子宫动脉阻力明显低于正常组,异常肌壁动脉阻力明显低于相应子宫动脉,肌瘤瘤体内RI值0.56±0.09,腺肌病病变肌壁内m值0.67±0.09。此外肌瘤瘤体内血流信号稀少或缺乏与肌瘤变性有关。腺肌病与肌瘤瘤体周边的血流特征对鉴别两疾病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检测子宫肌瘤内血流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根据对46例患者54个瘤体经腹及经阴道途径的扫查结果,本文探讨了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检测子宫肌瘤内血流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患者54个瘤体经腹壁及经阴道途径联合扫查。结果 经腹壁扫查时,40.7%的CDEI显示内部或周边有血流信号,74.1%的CDE显示瘤体内部或周边有血流信号。经阴道扫描时,81.5%的CDFI显示有血流信号,90.7%的CDE有血流信号。结论:经阴道途径较经腹壁途径灵敏度更高。但由于阴道探头频率较高,对较大的瘤体,二维图象显示较困难,工作中,应联合应用经腹和经阴道二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子宫血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TVCD)观察早孕期药物流产,旨在探讨早孕期药物流产前、中、后子宫血流变化特点。65例早孕期妇女自愿终止妊娠。研究结果显示:用药前,显示子宫动脉呈高阻(RI0.84±0.05),螺旋动脉、滋养层血流及妊娠黄体血流呈低阻(RI0.44~0.55)。用米非司酮后,可见子宫肌壁收缩运动,孕囊随宫缩发生大小、形态及位置的变化;子宫肌层血流较用药前增多;子宫动脉阻力指数较用药前下降;舒张期流速增加(P<0.01).用米索前列醇后,显示子宫动脉RI较用米非司酮后升高(P<0.01);螺旋动脉和用药前比较显示RI上升和流速下降(P<0.01).滋养层血流检测率下降(P<0.01)。黄体血流舒张期流速下降。  相似文献   

19.
利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法探讨子宫动脉的血流动态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法对90例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21例健康妇女,22例不孕症、11例子宫肌瘤患者和36例孕5~37周的孕妇。所有病例的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均被显示,并对其RI和A/B值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不孕妇女的子宫动脉的RI较健康妇女增高,子宫肌瘤患者RI较健康妇女显著降低;在不孕症及健康妇女中9例显示了舒张期血流中断频谱,正常孕妇显示RI和A/B值随孕周下降。表明了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法在探讨盆腔血流动力学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