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成像法来探讨对导水管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行内窥镜下导水管成形术后脑脊液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选用10名健康志愿者及21例成功进行神经内镜下导水管成形术的导水管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利用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成像法分别进行导水管流速测定,然后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以收缩期峰流速及到达峰值时间两个重要脑脊液循环动力学参数与健康志愿者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结果表明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内窥镜导水管成形术后导水管中脑脊液动力学与正常导水管脑脊液动力学相似,神经内镜下导水管成形术可以完全重建脑脊液正常生理循环。  相似文献   

2.
中脑导水管脑脊液动力学MRI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无损伤性探测中脑导水管脑脊液动力学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 Cine M R I,测定了53 例患者中脑导水管脑脊液动力学指标( 峰值流速、峰值流量、到头端峰值时间及 C S F 流动图) 。依据临床诊断,53 例分为五组: A 对照组, B 交通性脑积水组, C 梗阻性脑积水组, D 颅内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组, E 脑萎缩组。结果  A 组呈等动力学, B 组呈高动力学, C 组表现为高、等、低动力学, D组和 E 组为低动力学。结论 中脑导水管脑脊液流动的峰值流速、峰值流量、到头端峰值的时间以及脑脊液流动图对颅内某些疾患的诊断、鉴别诊断是有用的。同时,可以探讨脑积水分流指征及分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etal gray,PAG)是一个结构与功能均非常复杂的区域,它广泛参与疼痛与镇痛、恐惧和焦虑、自主神经反应等功能活动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6~48岁。病程3~10个月。根据脑室造影和手术探查确定诊断:中脑导水管狭窄者11例,小脑蚓部肿瘤5例,脑干肿瘤2例,三脑室后下部肿瘤及单纯中孔粘连各1例。治疗方法:中脑导水管狭窄、脑干肿瘤和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27岁。头痛、恶心、呕吐、乏力,视力下降1月余。于1988年2月24日入院。查体:神志清,视力4m指数,右眼外展障碍,双侧视乳头水肿,四肢肌力、共济运动正常,病理反射(-),脑压、脑脊液常规化验均正常。CT示侧脑室和三脑室扩大,无占位改变,中脑导水管梗阻。  相似文献   

6.
脑积水分流术后,有极少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中脑导水管综合征,由于缺乏对该综合征的认识,临床医生往往用脑积水术后其他并发症解释,忽略了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置管扩张中脑导水管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病,根据积水的原因不同,其治疗方法亦不相同。梗阻性脑积水的手术方法虽多,但都是通过分流来解决梗阻问题,并未恢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途径。中脑导水管扩张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方法,符合脑脊液循环的生理性需要,且疗效良好,现报道3例于下。  相似文献   

8.
女,39岁,2001年5月因头昏、双眼胀痛做颅脑CT,示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中度扩大.在外院行左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症状缓解。2003年再次出现头昏、双眼胀痛,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2006年11月在外院行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症状缓解。一个月后出现头痛、双眼视力下降、行走不稳而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眼垂直凝视障碍.汇聚性眼球震颤,四肢震颤,  相似文献   

9.
<正>非交通性脑积水分流术后,少数病人出现中脑导水管综合征,该病临床表现多样[1],病死率高,预后差。我科于2007~2009年采用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分流术后中脑导水管综合征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 ,61岁。 3岁时因发热致聋哑。 2 5岁时出现兴奋、冲动、外跑、行为异常 ,反复发作 1 6年 ,于 1 981年 1 0月2 8日收住本院至今。病情呈周期性发作 ,开始每年发作约 2次。每次发作均表现为兴奋、手势动作增多 ,持续 1个月 ,症状自动缓解 ,间歇期精神正常。近 3年约 2~ 3个月发作 1次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为 2个月 ,并症状较前加重 ,出现四肢肌张力增高 ,步态不稳等神经系统症状 ,但无双侧瞳孔扩大 ,可自行缓解。入院后曾诊断“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先后给予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碳酸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药物单用或联合…  相似文献   

11.
脑积水分流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中脑导水管综合征。中脑导水管综合征(Sylvian Aqueduct Syndrome)或Koerber-Salus-Elschnig综合征,临床恃点是眼球垂直凝视障碍,退缩性眼球震颤,会聚性眼球震颤,会聚性痉挛,及瞳孔对光或近距视觉反应减弱或缺失。眼部症状也称为Parin-and’s综合征(Parinaud’s Syndrome)、顶盖前区综合征(Pretec-tal Syndrome),可见于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由于缺乏对该综合征的认识,临床往往因其他脑积水术后并发症所忽略。现将我院遇到1例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引起典型的中脑导水管综合征,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孤束核的直接投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PHA-L和WGA-HRP顺行追踪方法,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向孤束核的投射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PHA-L和WGA-HRP顺标纤维和终末在孤束核内的分布状态基本一致,内侧亚核最多,连合亚核、腹外侧亚核和腹侧亚核次之,中间亚核内最少。无论注射区在PAG的尾段还是吻段,孤束核的尾中段内的标记纤维和终末均多于吻段。(2)PAG尾段向孤束核的投射多于PAG吻段。(3)PAG腹外侧区向孤束核的投射较多,而背外侧区较少(尾段)或缺如(吻段)。根据作者过去的结果和本实验证据,可见PAG向孤束核的投射通路存在定位投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观察颈上交感神经节(SCG)摘除术前、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数日的变化,以探讨交感神经系统在血管源性头痛如偏头痛伤害性信息传递巾的作用。方法:以雄性SD大鼠行颈上交感神经节摘除术后再手术暴露其上矢状窦(SSS),电刺激SSS区硬脑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PAG区域NOS表达的变化。结果: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PAG的腹外侧区,双侧对称。SCG摘除组NOS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结论:颈交感神经系统通过PAG对痛觉的中枢调整参与了血管源性头痛如偏头痛中伤害性感觉信息的产生、传导及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海马在ACTH镇痛中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工作发现,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和海马在非阿片肽ACTH痛觉调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在ACTH痛觉调制中的作用,尚未阐明。本工作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病阈测定方法,进一步观察大鼠PAG和海马在ACTH镇痛时的相互关系,并与吗啡镇痛作用相比较。结果如下:(1)海马内注射ACIH(0.5u/4μl)或吗啡(5μg/4μl),痛阈明显升高(119.3±4.7%,122.7±26.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该明显效应均可被PAG内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所阻断;(2)PAG内注射吗啡或ACTH后病阈提高更显著(180.9±50.3%,219.8±77.0%,P<0.01),但海马内注射纳络酮可阻断前者的效应(P<0.05)而对后者却无影响(P>0.05);(3)伤害性刺激福尔马林(F)可诱发大鼠脊髓腰膨大背角原癌基因c-fos显著表达,以Ⅰ、Ⅱ层较显著,海马或PAG内注射ACTH均可抑制其背角c-fos表达。结果提示:PAG、海马均参与ACTH和阿片系统对脊髓痛信息传递的调制作用,在ACTH痛觉调制作用中,表明PAG、海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热应激(HS)后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Fos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大鼠分别置于24℃、34℃、38.5℃或42℃,湿度为60%的恒温恒湿舱内1h,断头取脑,常规切片,用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ABC)进行抗Fos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对照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只发现很少数的Fos阳性细胞。置于34℃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Fos阳性细胞有所增加;38.5℃大鼠Fos阳性细胞明显增加,数量达到高峰;42℃大鼠Fos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Fos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腹外侧区。结论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尤其是腹外侧区内神经元可能参与了对热应激反应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内窥镜第三脑室造漏术治疗原发中脑导水管狭窄引起的成人脑积水的长期疗效。方法 1991~1995年对64例中脑导水管狭窄引起的脑积水病人行内窥镜第三脑室造漏术,对其中的18例成人原发导水管狭窄引起的脑积水病人进行随访(其余病人因年龄,或继发于肿瘤、动脉瘤、囊肿和脑炎等不在研究范围内)。随访期3个月~5年。对脑积水症状持续存在的病人,用CT、MRI、放射性核素脑池造影了解脑室造漏是否通畅,如果脑室造漏通畅,则行分流手术,并在3个月后评价分流效果。结果 内窥镜第三脑室造漏术后,9例病人疗效满意,2例症状轻微改善,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对迟发特发性中脑导水管狭窄(Late-onset idiopathic aqueduct stenosis,LIAS)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5例LIAS患者,在神经内镜下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并利用MRI、临床症状、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分析,了解LIA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神经内镜治疗效果.结果 15例LIAS患者术前MRI均有可见的中脑导水管狭窄或梗阻,侧脑室和第三脑室扩大,脑组织相对萎缩,无室管膜下渗出;术后3个月MRI显示第三脑室底造瘘口通畅,脑室缩小.MoCA、临床症状评估显示术后3个月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所有病人利用Odom评价标准进行调查,显示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度高.结论 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可明显改善LIAS患者的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注意不应该把此类患者定义为静止性脑积水进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在大鼠血管源性头痛模型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在血管源性头痛如偏头痛涉及的伤害觉信息的传递中的作用。方法以雄性SD大鼠(体重为220~250g)为实验对象,在手术暴露其上矢状窦(SSS)后电刺激SSS区硬脑膜制作血管性头痛的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中脑PAG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Fos)和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变化。结果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和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中脑PAG的腹外侧区,阳性细胞数头侧至尾侧逐渐增多。空白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刺激组每张切片的Fos阳性神经元数分别为7.2±4.2、13.6±4.3、76.0±12.3;NOS阳性神经元数分别为35.0±3.5、42.3±4.2、162.0±11.6。结论刺激大鼠SSS区硬脑膜可激活PAG,提示PAG不但参与对于伤害性感觉信息传入后的下行调节,还通过上行投射纤维与疼痛中枢丘脑发生联系。PAG可能参与血管源性头痛如偏头痛的痛觉中枢调控。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与孤束核(NTS)内脏伤害性信息传递和调控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荧光金(FG)逆行追踪技术,观察了大鼠NTS和PAG之间相互投射神经元在阳胃肠道伤害性刺激后的FOS表达情况,给胃肠道以1%多聚甲醛的伤害性刺激后。FOS阳性细胞主要出现中尾段NTS的内侧亚核;在PAG内,则主要出现于尾段PAG的腹外侧区,将FG微量注射于PAG后,再给予动物刺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注射微量鲑鱼降钙素(sCT)后对去势大鼠痛阈的影响.方法 56只雌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假手术组、切除双侧卵巢(OVX)组、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组、sCT低剂量组、sCT中剂量最组和sCT高剂量组.OVX术后4周,采用CCI方法制备神经性疼痛大鼠模型,并给予sCT低、中、高剂量组PAG注射相应剂量的sCT,每日1次,共7 d.应用斜板试验评估肌张力和本体感觉功能,热板试验评估热痛阈(TWL),von Frey纤丝测定机械痛阈(MNT).结果 各组间大鼠肌张力和本体感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C组比较,假手术组及OVX组TWL及M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I组显著降低(均P<0.05);与CCI组比较,各sCT组TWL和MNT显著提高(均P<0.05),sCT剂量与TWL和MNT呈止相关(r=0.97,r=0.963;均P<0.01).结论 sCT能够提高去势大鼠的痛阈,且这种效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