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病的辨证是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理论基础的,这是历代医家经过长期医疗实践的总结,直至清代形成的理论体系。首先叶天士在《温热论》中确立了“卫气营血”为温病的辨证纲领,以后吴鞠通于《温病条辨》一书里又补充了“三焦”辨证,从而构成了温病辨证施冶的完整体系,为指导临床分析温病的发病过程、病理变化、证候类型、发展规律等提拱了理论基础。一、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其含义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维持功能活动的营养物质。叶氏刚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其义,用以阐明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从而区分证候类  相似文献   

2.
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体现了对脏腑学说的独特见解与发挥。特为小结,提供参考,并祈指正。 一、卫气营血辨证渊源于脏腑学说 卫气营血辨证为叶天士首创,是《外感温热篇》的主要精华所在。卫气营血源自饮食水谷,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功能表现,在《内经》中已有专章论述。叶氏宗《内经》之旨,把在温病整个病程中,病邪对脏腑功能和实质的损害,看作是卫气营血病理变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具体反映,从而归纳成卫气营血辨证。  相似文献   

3.
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标志着温病学说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它至今仍然有效地指导着温病的辨证论治。本文试图分析这两种辨证纲领的异同、讨论其临床运用,对“以卫气营血辨证做为温热病的辨证辨领;而以三焦辨证做为湿热病的辨证纲领”的主张,提出浅见,谬误之处,恳求指正。  相似文献   

4.
清代医家吴鞠通,继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又根据《内经》三焦部位划分的概念,创立了温病的“三焦”辨证方法。它以三焦为纲,将温热病的证候归纳为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并将卫气营血的分证贯穿其中,着重阐述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热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表现及其传变规律。  相似文献   

5.
卫气营血辨证在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气营血名词,祖国医学早有记载。它源出于《内经》,以后各代均有阐述,但范围有大小,所指有重点,《内经》、《难经》里一般多指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部位,而温病学说,引申其义,主要是说明病理变化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因此我们在学习、研究、应用温热病学时必须掌握卫气营血辨证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一、卫气营血辨证在温热病中的主要意义温热病除了运用八纲、六经、三焦辨证来认识其证候的整个传变规律外,而目前主要是运用卫气营血辨证来了解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清代温热大师叶天士在《内经》、《难经》及前贤有关卫气营血生理病理论述的基础上,用卫气营血概念来概括温病病变的浅深层次及病情的轻重,借以阐明温病在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及温邪的传变过程,并提出了四阶段的治疗大法,从而形成了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7.
叶天士的《温热论》是温病学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重要著作。用叶氏"卫气营血"的理论,可以辨别端正位、区分病程、推断病机、概括证型、决定治则、说明传变。叶氏"卫气营血"理论的出现,使温病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叶氏提出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无论从对营卫的认识,还是对"卫、气、营、血"各阶段的治疗法则与遣方用药方面都对仲景学说有所继承,同时叶氏通过对孙思邈、刘河间以及其他诸多医家学术思想的借鉴,又发展了仲景学说,形成了指导温病诊疗的独特辨证体系。  相似文献   

8.
清代名医叶天士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著《感温热篇》。以卫气营血为温病的辨证纲领,并制定了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治疗原则。即“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营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从而奠定了温病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引申《内经》营卫气血理论,用以阐明急性热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并根据其病变反映概括证候类型,作为辨证论治依据。历经众多医家的发展补充,逐步形成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笔者欲从《内经》营卫气血理论说起,进一步探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的生理基础,来揭示《内经》有关理论与后世医学发展关系之一斑。  相似文献   

10.
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源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为卫气营血辨证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开创了卫气营血辨证的先河,华佗对温病发斑已有认识,巢元方对血症病机已有分析,孙思邈记载了四时温疫诸方,宋金元时期的刘河间、罗天益及明代吴又可等对卫气营血辨正的形成,均具有了一定的启发性的贡献。清代叶天士在六经辨证的启迪下,吸取前人的成就,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又为吴鞠通创立三焦辨证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笔者认为,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的产生,是外感热病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学的辨证纲领,由它说明了温热病毒侵袭人体后所造成的各种温病,它从横的方面阐述了病毒所在部位的深浅,病情的进退,从而指导了临床的实践,故在温病中有邪在卫分,邪在气分,邪在营分和邪在血分之别。卫气营血辨证是叶天士  相似文献   

12.
前言 外感病离不开伤寒与温病的辨证论治,伤寒以六经为辨证论治纲领,温病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辨证论治纲领,前者为寒,后者为热。温病又可分为温热和湿热两大类,属温热者,以卫气营血为纲辨证,属湿热者,以三焦为辨证纲领。病因不同,传变也不同,反应证候各异。一寒一热,寒邪伤阳;温病热邪化燥伤阴,临床应用有异有同。伤寒亦可伤阴,温病  相似文献   

13.
卫气营血辨证源流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证了卫气营血辨证的历史沿革。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是前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其渊源于《内经》,晋隋唐时期初具规模,宋金元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清代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创造性地总结出卫气营血辨证。  相似文献   

14.
宣畅气机既是温病的治疗方法,又是温病的治疗目的.本文以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热病的辨证纲领,三焦辨证作为湿热病的辨证纲领,分别探讨宣畅气机法在温病治疗中的运用.在卫气营血辨证中"清热养阴不忘宣畅气机""在卫应宣郁疏透,清气应疏卫调气,凉营仍要透热转气,凉血散血不忘疏利气机".三焦辨证中更是要将宣畅气机寓于"通利三焦"治疗中...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六经辨证主要是用于人体感受风寒之邪所致病证的辨证方法,那么卫气营血辨证,以及后面将要介绍的三焦辨证,则都是用于人体感受温热之邪所致病证的辨证方法。换言之,前者用于伤寒,后者用于温病。  相似文献   

16.
温病学问答     
问: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在温病学中有何重要意义? 答: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都是经过长期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辨证方法。它为温病的辨证施治提供了客观依据,是指导温病临床的基本法则。其重要作用是: ①概括温病的病机及传变规律。人体感受温热病邪后,致使卫气营血的功能失调及有关脏腑的实质受损害。临床反映出由卫至气而营及血,或从上焦传中焦到下焦,病情由浅入深、由轻到重、从外向内、由上及下的传变规律。把握这一病  相似文献   

17.
温病学     
一、试述卫气营血的病理变化及其证候表现? 卫气营血,首见于《黄帝内经》,是中医生理学的名称.清代叶天士引申其义,首创卫气营血辨证,用以概括和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的四个阶段,并根据这四个阶段所出现的不同症状与体征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这就称卫气营血辨证.  相似文献   

18.
提出温病辨证理论体系主要由病因辨证与病机辨证构成。病机辨证包含基本病机辨证、系统病机辨证和症状病机辨证。基本病机辨证包括斗争性和虚损性,斗争性中要区分热炽与热郁,虚损性中要区分温热类与湿热类的不同。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代表的系统病机辨证方法应与基本病机辨证和症状病机辨证有机融合,温病辨证理论体系才能更为丰富和全面,并更有益于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9.
湿温辨证 ,主要是对气分的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的辨证 ,能否正确地掌握辨证的规律 ,准确地把握湿温病证治的要点 ,关系到疗效和预后。湿温病在运用“六经辨证”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卫气营血辨证”中有卫、气、营、血的浅深传变的不同 ,在治疗上则有达卫、转气、利枢、清营、凉血、散血、增液、培气之别。由于热重于湿者易成阴阳里结 ,伤津劫液 ,成痉成厥 ,变证蜂起。而湿重于热者病情进展虽稍缓慢而浊邪久羁 ,脾运受阻。导致胀满 ,泄利 ,黄疸等症。湿温是温病中的一种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关于“卫气营血”的理论 ,可辨别病位 ,区分病程 ,…  相似文献   

20.
吴鞠通集温病之大成,以三焦辨证为经,卫气营血辨证为纬,著《温病条辨》.《解产难》是吴氏结合温病之理讨论妇人产后调治的附篇,其中辨治产后三大证,见解独树一帜,现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