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GATA4、Nkx2.5、MEF2C、Tbx5基因的动态表达和这些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状态的变化,以及组蛋白乙酰化酶亚型p300对这些基因启动子的直接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先天性心脏疾病的发生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选取胎龄(Embryo day,E)10.5d和16.5d小鼠正常胚胎心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的方法观察上述基因mRNA的动态表达;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用ChIP级抗乙酰化H3和抗p300抗体免疫沉淀与其所结合的DNA,采用Real Time PCR扩增抗体所富集的上述基因启动子的DNA量,观察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乙酰化组蛋白及组蛋白乙酰化酶亚型p300是否参与调控上述四种心脏特异转录因子的表达.结果:①胎龄E10.5d和E16.5d小鼠胚胎心脏的GATA4、Nkx2.5、MEF2C、Tbx5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都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GATA4和MEF2C mRNA相对β-actin的表达水平,E10.5明显低于E16.5,而Nkx2.5和Tbx5 mRNA相对表达水平,E10.5明显高于E16.5;并且ChIP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启动子的乙酰化水平也随着时间而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E10.5和E16.5胚胎小鼠心脏中,p300抗体均能免疫沉淀GATA4、Nkx2.5、MEF2C、Tbx5基因启动子,其沉淀的基因量在这两个小鼠心脏发育的关键时间点有所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心脏发育相关基因GATA4、Nkx2.5、MEF2C、Tbx5呈现动态表达,提示这些基因在心脏发育不同阶段具有重要作用.ChIP结果提示p300介导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可能为调节这些基因动态表达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诱导分化过程中,心肌转录因子GATA.4和Nkx2.5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理.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以10 pmol/L 5-氮杂胞苷(5-aza)诱导.分别于第1、2、3、4周收集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肌钙蛋白I(troponinI,TnI)表达·RT-PCR法分析GATA-4和Nkx2.5基因的表达.结果 诱导后细胞停止生长,并倾向集落化,诱导第2周开始出现TnI阳性细胞,第1周开始即有GATA-4和Nkx2.5基因表达,逐渐增强,第3周达到高峰,持续到第4周.结论 GATA·4和Nkx2.5基因表达在骨髓同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诱导过程中逐渐增强,可能参与调控心肌细胞的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Nkx2-5基因在人类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突变及表达情况。方法:应用PCR-SSCP方法和NDA测序技术在58个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核心家系183名成员中检测Nkx2-5基因的突变情况;以β-actin作为内对照对11个室间隔缺损患者心肌标本和2个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正常对照)心肌标本进行RT-PCR扩增和定量分析,观察mRNA表达水平。结果:发现Nkx2-5基因同源结构域中(CCA)三碱基缺失;与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正常对照)相比,室间隔缺损患者的Nkx2-5基因基因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Nkx2-5基因与人类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密切相关,其同源结构域内的基因突变可能是人类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的重要遗传基础。Nkx2-5基因转录水平的异常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形成的另一种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明确GATA4在小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的时序表达,并阐明其组蛋白修饰调控机制.方法 选取胎龄11.5 d(E11.5)至新生0.5d胎鼠心脏,RT-PCR检测胎鼠心肌细胞中GATA4mRNA表达水平,CHIP-QPCR检测GATA4启动子区组蛋白H3K9ac水平及与CBP/P300的结合水平.用CBP30干预心肌祖细胞,RT-PCR检测心肌祖细胞在不同浓度CBP30(0.5、1、2、4μmol/L)干预不同时间点(6、12、24、36 h)后GATA4 mRNA表达水平,CHIP-QPCR检测心肌祖细胞中GATA4启动子区组蛋白H3 K9 ac水平及与CBP/P300的结合水平.结果 ①小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GATA4表达量,E14.5明显高于E11.5(P <0.05);CHIP结果显示E14.5 GATA4启动子区组蛋白H3 K9 ac水平高于E11.5(P <0.05);E14.5与CBP/P300的结合水平亦高于E11.5(P <0.05).②CBP30干预心肌祖细胞后,GATA4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HIP结果显示CBP30组GATA4启动子区组蛋白H3K9ac水平及与CBP/P300的结合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CBP/P300可通过介导组蛋白H3 K9乙酰化修饰参与调控GATA4在小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的时序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转录因子GATA家族在人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的情况。【方法】体外培养人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s)及肠系膜动脉内皮细胞(HMAECs)4种血管内皮细胞,取1×106个上述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转录因子GATA家族mRNA在人的上述四种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结果】GATA-2mRNA及GATA-3mRNA在上述4种血管内皮细胞中均表达,GATA-2mRNA及GATA-3mRNA在大部分人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仅HUVECs细胞中未能检测到GATA-4的表达,HMAECs未能检测到GATA-6的表达。而在HUVEC、HAEC、HPAECs及HMAECs4种血管内皮细胞均未检测到GATA-1mRNA及GATA-5mRNA的表达。【结论】转录因子GATA家族在人不同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是不一致的,GATA-2及GATA-3在上述4种血管内皮细胞中均表达,它们可能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神经调节蛋白-1(NRG-1)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向心肌细胞分化及扩增心肌细胞的作用.方法 分别观察ESCs自发及NRG-1诱导情况下心肌细胞分化率;RT-PCR检测心肌早期转录因子GATA-4、Nkx2.5 mRNA及心肌骨架蛋白α-MHC、β-MHC 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心肌α-actinin蛋白表达;血管活性药物刺激观察心肌细胞的功能反应.结果 NRG-1诱导的心肌细胞分化率显著高于自发的心肌细胞分化率(P<0.05),且诱导生成的心肌细胞对肾上腺素能及胆碱能药物刺激呈现相应的频率反应,刺激前后搏动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RG-1呈剂量依赖性上调GATA-4、Nkx2.5 mRNA的表达,在NRG-1为100 ng/mL时表达水平最高,且两者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自发分化组的相对表达量(P<0.05或P<0.01);NRG-1干预增加心肌细胞骨架蛋白α-MHC、β-MHC mRNA水平且增强α-actinin蛋白表达(P<0.05).结论 外源性NRG-1早期干预能够诱导ESCs向心肌细胞分化并扩增ESCs分化形成的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8.
叶酸缺乏对孕鼠子代心脏中GATA-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叶酸缺乏孕鼠的子代心脏发育过程中GATA-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改变。方法:成熟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只,分别喂以缺乏叶酸和添加叶酸的纯合饲料。两周后与成熟SD雄性大鼠交配。分别取孕13.5天(E13.5d)、孕17.5天(E17.5d)胚胎的心脏及新生鼠的心脏。用RT-PCR检测GATA-4基因mRNA的表达。Westem-blotting测GATA-4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GATA-4基因mRNA在E13.5d、E17.5d的胚胎心脏及新生鼠心脏中的表达量.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ATA-4蛋白在E13.5d、E17.5d的胚胎心脏及新生鼠心脏中的表达量,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叶酸的缺乏影响GATA-4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可能导致心脏发生发育中形态的改变。从而造成心脏的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神经调节蛋白-1(NRG-1)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向心肌细胞分化及扩增心肌细胞的作用.方法 分别观察ESCs自发及NRG-1诱导情况下心肌细胞分化率;RT-PCR检测心肌早期转录因子GATA-4、Nkx2.5 mRNA及心肌骨架蛋白α-MHC、β-MHC 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心肌α-actinin蛋白表达;血管活性药物刺激观察心肌细胞的功能反应.结果 NRG-1诱导的心肌细胞分化率显著高于自发的心肌细胞分化率(P<0.05),且诱导生成的心肌细胞对肾上腺素能及胆碱能药物刺激呈现相应的频率反应,刺激前后搏动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RG-1呈剂量依赖性上调GATA-4、Nkx2.5 mRNA的表达,在NRG-1为100 ng/mL时表达水平最高,且两者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自发分化组的相对表达量(P<0.05或P<0.01);NRG-1干预增加心肌细胞骨架蛋白α-MHC、β-MHC mRNA水平且增强α-actinin蛋白表达(P<0.05).结论 外源性NRG-1早期干预能够诱导ESCs向心肌细胞分化并扩增ESCs分化形成的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诱导分化过程中,低压脉动电刺激对心肌转录因子GATA-4和NEx2.5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电刺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分化过程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理.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MSCs,对照组以10μmol/L 5-氮胞苷(5-aza)诱导,电场组诱导后施加1.5V/cm电场刺激.分别于第1、2、3、4周收集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roponin I(TnI)表达,RT-PCK法分析GATA-4和Nkx2.5基因的表达.结果 诱导后细胞停止生长,并倾向集落化,诱导第2周开始出现TnI阳性细胞,TnI蛋白在诱导后第2周开始表达,第3、4周明显增强.GATA-4和Nkx2.5基因第1周开始表达,第2周增强,第3周达到高峰,持续到第4周.电场刺激组细胞排列更加紧密,诱导后各时间点GATA-4和Nkx2.5基因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强.结论 脉动电场刺激促进MSCs向心肌细胞的分化过程,GATA-4和Nkx2.5基因可能调节该促进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心肌微环境的旁分泌作用中,Wnt11与BMP2对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协同作用。方法建立Transwell共培养模型,将心肌细胞及转染Wnt11质粒的3T3细胞置于上层、BM—MSCs置于下层培养,前3天应用含50μg/L Noggin(BMP抑制剂)培养液、第4天换用含0.5μg/L BMP2的培养基诱导培养至第14天。根据不同诱导条件,培养细胞分为7组:阳性对照组(Heart组)、CM组、CM+BMP2组、CM+Wnt11组、Wnt11+BMP2组、CM+Wnt11+BMP2组、阴性对照组(BM—MSCs组)。诱导培养结束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Nkx2.5、GATA4、Mef2c)和成熟心肌细胞特异性基因(cTnI、ANP、d—MHC、B—MHC)mRNA表达水平。结果RT—PCR结果显示,在心肌细胞旁分泌微环境下,Wnt11与BMP2协同作用组(CM+Wnt11+BMP2组)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和成熟心肌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其他共培养对照组,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肌细胞旁分泌微环境中,Wnt11协同BMP2表达可提高BM—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班贞1号和川芎嗪(TMP)联合逆转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ADR对5一FU耐药性与bcl-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比较SGC-7901/ADR细胞在单纯5-FU和5-FU联合中药班贞1号及TMP处理组bcl-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5-FU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bcl-2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5-Fu联合中药班贞1号及TMP处理组bcl-2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班贞1号和TMP联合逆转人胃癌细胞对5-FU耐药性可能与抗调亡分子bcl-2相关,为中西药联合治疗胃癌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Silencer4.1CMV neo-hTERT-siRNA对胰腺癌细胞BxPC-3裸鼠皮下移植瘤hTERT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原发性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1)肿瘤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2)空载组,即pSilencer4.1-CMV neo空质粒组;(3)T1组,即重组质粒pSilencer4.1-CMV neo-hTERT1-siRNA组;(4)T2组,即重组质粒pSilencer4.1-CMV neo-hTERT2-siRNA组).荷瘤裸鼠分组处理30d后,RT-PCR检测各组瘤体中hTERT、Bcl-2、Bax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瘤体中Bcl-2、Bax、p53、VEGF、端粒酶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瘤体中端粒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T1组和T2组hTERT和Bcl-2 mRNA表达较肿瘤对照组和空载组明显降低,Bax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肿瘤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T1组和T2组Bcl-2 Telomerase、p53和VEG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 (1)重组质粒T1和T2能够下调裸鼠移植瘤体内抗凋亡基因hTERT mRNA、Bcl-2 mRNA和蛋白、p53和端粒酶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促凋亡基因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其抗胰腺癌作用可能与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有关.(2)重组质粒T1和T2能够显著下调裸鼠移植瘤体内VEGF蛋白表达水平,可能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中Thl/Th2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mRNA的表达,可望揭示其部分发病机理。方法:选择急性ITP患儿发作期组30例,对照组20例。引入RT-PCR技术,测定血中T-bet和GATA3mRNA的表达。结果:①T-betmRNA的表达发作期组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且缓解期组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GATA3mR-NA的表达发作期组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且缓解期组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中T-betmRNA增高,而GATA3mRNA降低,显示儿童急性ITP存在明显的Thl优势分化现象,且可能与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调控作用有关;T-bet/GATA3与儿童急性ITP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观察丹参川芎嗪合剂腹腔注射给药对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BLM组,地塞米松(D)组,丹参川芎嗪合剂小剂量(S)组,合剂中剂量(M)组,合剂大剂量(L)组,每组15只,后五组按照BLM5mg/kg气管内给药制备肺纤维化大鼠模型,NS组气管内灌注同体积的NS。24小时后S组、M组、L组分别腹腔注射丹参川芎嗪合剂药物,NS组、BLM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NS.连续给药至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后各组分别处死大鼠5只。取肺组织分别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情况并评分;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 Time PCR)测定肺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血清用于肝、肾功能检测。结果:(1)各组大鼠血清旰、肾功能测定结果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提示:NS组各时间点大鼠未发现肺泡间隔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及肺组织纤维化的形成;BLM组第7天大鼠肺泡炎症改变明显,肺组织纤维化不明显,BLM组第14天、第28天大鼠肺泡结构破坏、间质增生,形成广泛纤维化,同时存在肺泡炎;D组有肺泡炎症改变,但是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BLM组轻,纤维化程度和肺泡结构破坏也较BLM组轻;S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均与BLM组类似。M组、L组第7天大鼠肺组织改变与BLM组大致相同;M组、L组第14天肺泡炎程度明显低于BLM组。M组、L组第14天、第28天肺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BLM组(P〈0.05)。(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I、Ⅲ型胶原mRNA表达:以NS组为参考标准,BLM组mRNA表达明显增多,D组相对于BLM组表达明显减少:S组与BLM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D组比较其表达增多;M组、L组明显低于BLM组,与S组比较表达也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合剂腹腔注射能够改善肺纤维化,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5-氮胞苷诱导单层P19细胞向心肌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Nkx2—5基因在5-氮胞苷(5-aza)诱导单层P19细胞向心肌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细胞为稳定表达Nkx2-5的P19细胞,对照组为P19细胞.两组细胞均单层培养,以5-aza(1μmol/L)诱导,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5-aza诱导的4,8,12,16d,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横纹肌α-actin(α-SA)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取5-aza诱导16d的细胞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实验组5-aza诱导的8,12,16d检测到α—SA和cTnT的阳性表达,表达量逐渐增多.对照组没有两种抗体的阳性表达;实验组5-aza诱导16d,电镜观察发现部分相邻细胞分化出细胞连接和心肌发育早期的闰盘结构,胞质中出现密集平行排列肌丝样结构.对照组没有发现分化的细胞.结论:外源表达Nkx2-5基因促进P19细胞单层生长时向心肌分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人鼻咽癌C666-1细胞增殖和调亡的作用,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鼻咽癌C666-1细胞,以剂量5,10,20 mM的二甲双胍干预细胞24 h或48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eal-time PCR检测Bax、Bcl-2和Caspase-3表达.结果:二甲双胍抑制C666-1细胞增殖,随剂量增加和干预时间延长,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P<0.05).二甲双胍诱导C666-1细胞早期凋亡,有剂量效应关系,20 mM的二甲双胍干预细胞24 h,细胞早期凋亡率(12.40±1.01)%,高于对照组的(7.20±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诱导C666-1细胞Caspase-3表达上调,降低Bcl-2/Bax比值.结论:二甲双胍抑制人鼻咽癌C666-1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和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班贞1号联合5-氟脲嘧啶(5-FU)对人胃癌SGC7901/ADR细胞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SGC-7901/ADR细胞为靶细胞,以不加药组为阴性对照组,分别以5-FU组、斑贞1号组、斑贞1号+5-FU组及班贞1号+5-FU+TMP(中西药联合)组为实验组,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SGC-7901/ADR细胞在不同药物作用下Bcl-2、Bax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5-FU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Bcl-2、BaxmRNA表达及Bcl-2/Bax比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联合组BaxmRNA表达明显增高,Bcl-2mRNA表达及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与阴性对照组及其他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可诱导人胃癌SGC7901/ADR细胞凋亡,从而逆转了SGC7901/ADR细胞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基因、下调Bcl-2基因表达,降低Bcl-2/Bax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鼠肺纤维化时转录因子T—bet/GATA3的表达及与细胞因子IFN-γ、IL-12、IL-4的相关性。方法腹腔注射博莱霉素(BLM)制作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BLM1周组(BLM1组)、BLM2周组(BLM2)及BLM4周组(BLM4组)。病理半定量评估各组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的程度,并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录因子T—bet/GATA3mRNA的表达及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12、1L-4的含量。结果(1)BLM1组肺组织病理改变以肺泡炎为主,BLM2组兼有肺泡炎和纤维化病变,BLM4组以肺纤维化为主。病理半定量分析BLM1组与BLM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LM2组与BLM1组及BLM4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半定量RT—PCR法显示各BLM组大鼠T—bet基因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而GATA3基因的表达则高于对照组(均P〈0.01)。(3)各BLM组血清IFN—γ及IL-12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4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BLM致大鼠肺纤维化时血清IFN—γ及IL-12含量下降,IL-4含量升高,呈Th2细胞因子优势型变化。BLM致大鼠肺纤维化时转录因子T—bet表达减少,GATA3表达增加,T—bet/GATA3的改变参与了Th1/Th2的失衡,与肺纤维化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创伤对照组及MP治疗组,各36只.以Allen′s法制作大鼠SCI模型.MP的给药方法为术后30 min内经鼠尾静脉给予MP 30 mg/kg;创伤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术后1 h、4 h、12 h、24 h、3 天、7 天处死动物,取出脊髓组织,TUNEL检测细胞凋亡,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Bcl-2、Bax mRNA.结果 SCI 24 h时,脊髓组织细胞凋亡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给予MP治疗后,与创伤对照组比较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1).Bcl-2、Bax mRNA结果显示,在SCI 4 h后各时间点MP组大鼠Bcl-2/Bax比值高于创伤对照组,24 h时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 细胞凋亡是SCI早期主要的生物学事件;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家族Bcl-2/Bax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参与SCI的发生发展;MP可抑制大鼠SCI细胞的凋亡,从而实现对SCI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