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家创方,指的是由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针对某些病证第一次总结出的方剂,或者是根据前人方剂再结合自己临证经验化裁出的方剂。首载方,是指在某位医家书籍中记载的方剂因其之前医籍中未见记载的方剂。在对新安医家创方或首载方的挖掘整理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几种选择标准:第一是作者已明确自称创方者;第二是出自该书,其他经查未见者;第三是作者未明确,经查仅见出自该书者;第四是同方而见有多处方源,但新安医书为见载最早者;第五是方源不同而同方名,但不同组成功效者;第六是工具书中未见该书方源记载,但另一所载之方与之相同并晚于该书所载者;第七是见载于新安医书,但工具书中方源漏列者。  相似文献   

2.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是一部重要的敦煌医学遗书。原卷毁于文化大革命,追记稿由河北威县张大昌先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捐献给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使其得以重新流传于世。《辅行诀》重要的学术价值之一是记载了50余首古代方剂。这些方剂对于研究中医古代经方的组方用药规律、发展演变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辅行诀》中记载:"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但是按照现在已刊行的版本却有51首和55首两种版本(《敦煌古医籍考释》载方51首,《敦煌医药文献辑校》、《敦煌石窟秘藏医方》载方55首)后者多出的4首方剂为:小勾陈汤、大沟陈汤、小螣蛇汤、大螣蛇汤。经过本人对《辅行诀》多个流传本的对比考证,认为该四首方剂不是《辅行诀》原卷子所有,乃张大昌依《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增补而来。  相似文献   

3.
《眼科宝籍》和《眼科要旨》是《新安医籍考》未载的眼科医籍。《眼科宝籍》1卷系程松崖眼科系列医籍较晚的一部复刊本,从江鼎臣、李宗媚序文中探明该书作者并非出自清初医家程衍道(字敬通)之手,而真正作者为同宗同里清乾嘉年间另一位医家程正通(字松崖)先生。全书共载主症、主方17首,较具代表单验方10首。该书贯穿按图识症、以症统方、识症选方、简便易行的原则,用药轻灵,方中大量使用风类药是其主要特色。因此,民间抄本较多,流传甚广。《眼科要旨》3卷,为清末新安涉外医家张廷桂(字子襄)刊刻于清光绪元年。是在《银海精微》、《眼方琐言》的基础上,“采其奥旨,参其遗漏,撮其大略,增其妙意”而成,不拘五轮学说,突出藏象辨治,主张内服与外点药物为主,慎用刀割、火灸治眼病的学术思想。全书共载眼科专用方剂近100首,是一本难得的眼科专著,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试述新安“温补培元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图法分类号R289.1温补培元方是在研究新安温补培元医家医案中总结出来的代表方剂,该方由人参、黄芪、附子、黄柏、山茱萸等13味中药组成。现就其设计原理、方法等试述如下。1温补培元治法的提出新安自明·汪机始,出现了一批善用“温补培元”方药的医家群体,...  相似文献   

5.
《删补名医方论》系我国古代唯一一部由官方组织撰辑的方论专著,其方剂收录与分类切合实用,影响深远。自方剂出处而言,全书192首方剂,68%被收录于今日《方剂学》教材。据彭怀仁主编的《中医方剂大辞典》考辨,全书方剂出自48部医籍,以明代以前医籍居多,尤其倚重仲景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及东垣方。就方剂分类而论,其方剂编排顺序反映出以功效为依据的分类方法,这一方法至今仍为方剂分类的主流方法。补益方、祛邪方、《伤寒论》方三纲鼎立,大类之下又有细类,既方便学习、检阅与临证使用,又体现出对《伤寒论》方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在《救急选方》的上卷第11门的搅肠沙门按语中讲到丹波元简认为,搅肠沙与干霍乱不同,并非同一种病,并指出搅肠沙最早出现于《世医得效方》,通过查阅《世医得效方》以后,不同医家的医籍中关于搅肠沙和干霍乱的记载,发现不同医家对干霍乱和搅肠沙的观点不同.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医籍中是否表明作者观点,是否分开记载及搅肠沙和干霍乱的病因病...  相似文献   

7.
罗美籍贯考     
罗美,字澹生,别字东美,号东逸,清代康熙年间医家。关于罗美的籍贯,现代的有关工具书竟有四种说法:一是《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所云:“新安(今江苏新沂县)人”;二是《中医人名辞典》所云:“江苏淳安县人,徙居常熟县”;三是《江苏历代医人志》所云:“新安(今浙江淳安)人,寓居常熟虞山”;四是《中医人物词典》所云:“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侨居虞山(今江苏常熟)”。令人如坠迷雾,不知所从。查《中国分省医籍考》,浙江和安徽两省的地方志无罗美的记载,而江苏乾隆六十年《常昭合志稿》卷9《人物·文苑》载:罗美,字澹生。常熟人。用迁、…  相似文献   

8.
《中图法》第四版R2 89为方剂学 ,其下位类R2 89.5验方与单方这一类目名称含义不够清晰 ,很容易误导分类 ,造成分类的混乱。这要从中药对方剂的分类来谈起。方剂 ,简称方。方指医方。《隋书·经籍志》载 ,“医方者 ,所以除疾保性命之术者也”。剂 ,古作齐 ,指调剂。《汉书·艺文志》载 ,“调百药齐和之所宜”。方剂是治法的体现 ,是根据配伍原则 ,总结临床经验 ,以若干药物配合组成的药方[1 ] 。方剂又可分为经方、验方、单方、偏方等。经方指汉代以前的方剂 ,其说有三。一是后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医家类记载经方 11家 ,即汉以前的…  相似文献   

9.
漫谈槐花散     
槐花散的同名方剂约有5首。均以槐花为主药,基本功效都是止血,但因药物的组成不同,所治的出血部位也不尽相同。南宋医家许叔微编撰的《普济本事方》(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或《本事方》)一书中,载有槐花散方2首,一治热吐,一治肠风脏毒。本文所耍介绍的是后者,它是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复杂网络软件,探讨敦煌遗书及古医籍中犀角散用药配伍规律体系及方剂相关性研究。方法:检索整理敦煌遗书及清代以前古医籍中出现的同名犀角散方剂,采用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等复杂网络方法,确定其方剂中药物配伍规律体系及方剂相关性。结果:将筛选出的226首方剂涉及中药205味进行分析,确定方剂中药物使用频次、关联规则及核心组合,最终重组6首新处方。结论:(1)敦煌遗书及古代医籍中同名犀角散组方主要核心药为犀角、甘草、麦冬、黄芩、升麻、大黄、人参、赤芍药等。(2)《敦煌古医方》犀角散由核心药犀角、黄芩加黄柏、地榆、蜀椒5味药组成。(3)《敦煌古医方》犀角散除蜀椒外的犀角、黄芩、黄柏、地榆4味药均为《圣惠》犀角散,也即《圣济总录》地榆汤的药物组成。  相似文献   

11.
从历代医学文献的记载来看,中医眼科外用方药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从以下几方面来体会。 (一)方药多:《千金方》载眼科方69首,其中外用方45首,占65.2%;以后随着医学的发展,眼科外用方药亦相应增多,如宋《太平圣惠方》载眼科外用方药239首;明《普济方》载500余首,《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是综合了清代以前的部份医书,在眼科方面,提到治疗方剂425个,其中外用方110个,同时又记载单方219个,其中之外用方为178个,如二者合并统计,则外用方占总治疗方剂之44.7%,在中医眼科专书里,如《龙木论》记载外用方25个,《银海精  相似文献   

12.
《中医方剂大辞典》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方剂大辞典》是由彭怀仁教授主编的一部巨型方剂工具书。该书共收载上自秦汉 ,下迄 1986年底计 180 0余种中医药文献记载的 9万余首有方名的方剂 (不收无名方剂 ) ,是迄今为止载方最多、资料最全、考证最精、体例最善的方剂辞典。本文谈谈《中医方剂大辞典》的特点、作用和利用方法。1 《中医方剂大辞典》的本来作用1.1 统计作用1.1.1 统计有名方剂的总数 《中医方剂大辞典》第十一分册中有“方名索引” ,记载了收入该书的全部方剂 ,分别为正辞目和副辞目 ,同一方剂而有不同名称者 ,以最早出现的方名为正辞目 ,其余的方名为副辞目…  相似文献   

13.
先秦时期方剂学的萌芽与初步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说时代神农尝百草发现药物,如浆单味药视为单方,那么方剂的出现就很早了。而有明确的文献记载,至迟应在春秋末战略初,剂国“献方”之俗就可说明。以《五十二病方》为主的马五堆医方方,记载了当时方剂按疾病分类、方剂组成、制剂、煎服法、禁忌以及方剂所反映的治法、复方配伍、辩证论治等内容,可以代表战国时期我国方剂学的最初水平。中医理论经典《内经》从具体方剂命名、组成,到方剂配伍原则、临床运用规律,尤其是治法和组方理论,均对中医方剂学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十九畏”最早载于明代刘纯所著《医经小学》,属中药理论中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古代一直作为用药禁忌,与十八反并提。历代医家也有持不同见解者,如《春脚集》十香返魂丹中丁香与郁金同用,《温病条辨》化症丹中人参与五灵脂同用,《和剂局方》熟干地黄丸中官桂与赤石脂同用,摩挲丸中川乌、草乌与犀角同用等,且这些方剂大多疗效卓著,有些还为国家药典所收载。有人曾作过统计,古典医籍中“相反”、“相畏”同用的方剂,《千金方》46方,《外台秘要》45方,《太平圣惠方》46方,《圣济总录》58方,《普济方》248方,说…  相似文献   

15.
方名选释     
<正> 中药方剂的名称,有的是按方中主要药物而命名(如麻黄汤、银翅敝等),有的是按方荆的功效而命名(如清暑益气汤、养阴清肺汤等),有的是按方剂的药味多少而命名(如二妙散、四物汤、八正散等),有的是按方剂的组成药物而命名(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苓桂术甘汤等),有的是按方剂的服用剂型而命名(如十灰散等),有的是按服药时间或服药剂量而命名(如鸡鸣散、七厘散等),有的是按取象比类的方法而命名(如舟车丸等)。但大多数方名是根据方剂的主要药物、或组成药物、或功效,或主治病证而定名的。如伤寒论113方中,按方中主要药物而命名者为37首,占32%;按组成药物命名者为27首,占23%;按方剂功效而命名者为13首,占11%。然而,有些方名则晦涩难解,有加以诠释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论《伤寒论》方族及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伤寒论》方族所谓《伤寒论》方族,是指《伤寒论》方以及在其基础上衍生、发展出来的方剂所形成的方剂族群。一首方剂及其衍生方组成一个方族。人们比较熟悉“类方”的概念。“方族”与“类方”不同。类方仅仅表示方剂在结构上属于同一类别;而方族的概念除了表明方剂在结构上  相似文献   

17.
医案是医家临床诊治疾病的真实记载,其直接反映了各医家临床辨证论治的特色与学术思想。地处江南一隅的新安地区(即今之安徽省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诸县及江西省婺源县),历代名医辈出,形成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流派——新安医学[1],其医籍以医案宏富著称,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新安固本培元派三位代表性医家汪机、徐春圃和孙一奎治疗疫病的常用药物和用药规律,以期为现代传染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从汪机《医学原理》中筛选处方18首、徐春圃《古今医统大全》筛选处方59首和孙一奎《赤水玄珠》《孙氏医案》筛选处方55首,共132首治疗疫病的内服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结果:共纳入内服方剂132首,涉及中药144味,降序排列方中药物使用频次,提取新处方核心药物组合共12个,演化新处方6个.结论:新安医家治疗疫病主要以扶正祛邪、清热解毒、祛寒胜湿为主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唐代方剂名著《外台秘要》的整理研究,阐述该书中无名方的收录特点及载方思想.认为方剂文献中包含的大量无名方,不仅反映了历代医家传统而朴实的用方思想,更重要的是临证治病用药的真实记录与临床经验的结晶,这是一大方剂资源,值得研究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郭霭春教授主持编写的《中国分省医籍考》是一部很有特点的中医工具书,它另辟新路,利用地方志来讨搜医事,开分省著录之先河。通过对其中山东省所著录医家的生平以及医籍著作进行时代地域分布的研究,发现清代以前(包括清代)共收集到山东医家349人,医籍581种。山东各个朝代医家、医籍地域分布不均衡。其中先秦两汉时期仅有济南、淄博在地方志中有关于医家、医籍的记载,即扁鹊、淳于意、公乘阳庆等名医;魏晋南北朝,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使医学思想活跃,但是像徐熙家族等中医世家的南迁,令北方医学发展受到限制。宋金元时统治阶级对医学的重视支持,大批的医学人才涌现,像"儿科圣手"钱乙、注释《伤寒论》第一人的成无己。明清时期山东医家、医籍分别占总数的91%与87%,医家、医籍涉及到地级市有16个,其中以潍坊为多。通过梳理地区医学派衍,了解医家生平著作,借鉴医籍医术经验,不仅有助于拓展对中医文化理解的视野,也有利于促进山东中医学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