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呼唤式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昏迷转清醒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GOS评分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呼唤式护理干预能加速患者清醒,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呼唤式护理为主的综合干预对昏迷病人促醒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呼唤式护理为主的综合性干预对昏迷病人复苏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昏迷病人随机分为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语言、音乐呼唤,并配合皮肤触摸及正中神经电刺 激等综合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了GCS和GOS评分(P<0.05)。 结论 呼唤式护理为主的综合干预对昏迷病人的促醒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呼唤模式为主的综合刺激对脑卒中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 将45例患者按简单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听觉呼唤、视觉呼唤、味觉呼唤、嗅觉呼唤、触觉呼唤等干预方法.结果 观察组清醒时间明显缩短,清醒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GC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以呼唤模式为主的综合刺激对脑卒中昏迷患者的促醒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呼唤式护理对脑卒中昏迷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GCS≤8分的脑卒中昏迷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呼唤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及NFI评分情况.结果 30d后,实验组患者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呼唤式护理能促进患者恢复,减少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刘玉玲  石霞  韩献军  杨秀华  王雪梅 《护理研究》2008,22(13):1168-1169
[目的]探讨呼唤治疗-护理模式时昏迷病人的促醒作用.[方法]将64例病人按简单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听觉呼唤、视觉呼唤、味觉呼唤、嗅觉呼唤、触觉呼唤、电刺激呼唤等干预方法.[结果]观察组清醒时间明显缩短,清醒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呼唤治疗-护理模式为主的综合刺激对昏迷病人的促醒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许珍连 《全科护理》2021,19(5):639-641
目的:探究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对心肺复苏后病人临床转归、血氧指标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某院行心肺复苏的54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病人行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比较两组病人临床转归情况、复苏后血氧指标及GCS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转归良好率为40.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52%(P<0.05),观察组病人复苏后各时段PaO 2及PaCO 2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在复苏后各时段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肺复苏后病人实施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转归、血氧指标及GCS评分,对促进病人恢复及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潘霞  龚丽  郑敏  张玲霞 《全科护理》2021,19(21):2977-2981
目的:探究多感官促醒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神经功能、并发症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感官促醒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病人神经功能、并发症及苏醒时间的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病人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脑功能评分、功能障碍量表(D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周及护理后4周观察组病人GCS评分、脑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D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4周后观察组病人便秘、继发感染、肢体痉挛畸形、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病人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30 d后对照组未苏醒病人22例,观察组未苏醒病人6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病人实施多感官促醒护理,可以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昏迷时间,促进苏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呼唤治疗-护理模式对昏迷病人的促醒作用。[方法]将64例病人按简单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听觉呼唤、视觉呼唤、味觉呼唤、嗅觉呼唤、触觉呼唤、电刺激呼唤等干预方法。[结果]观察组清醒时间明显缩短,清醒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呼唤治疗-护理模式为主的综合刺激对昏迷病人的促醒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呼吸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90例重症颅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呼吸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卡氏评分(KPS)、入住神经科重症监护室(NICU)时间、气管切开时间、住院费用及肺部感染率、病死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G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入住NICU时间、气管切开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62.22%,观察组为13.33%(χ~2=4.435,P=0.001);对照组病死率为33.33%,观察组为4.44%(χ~2=5.554,P=0.000)。[结论]对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实施呼吸道护理管理,可改善病人病情,减少病人发生呼吸道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及入住NICU时间。  相似文献   

10.
呼唤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应用呼唤护理模式促醒重症创伤性脑损伤(TBI)昏迷患者,同时促进患者的感觉、运动及语言功能康复.方法 2005年7月~2007年11月收治的25例重型TBI昏迷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呼唤护理模式,与2004年11~2005年6月收治的25例重型TBI昏迷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定期观测GCS评分结果、清醒例数及清醒时间.结果 观察组应用呼唤护理模式后与对照组比较,GCS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相似文献   

11.
张金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352-7352
目的探讨临床综合性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方法,研究组60例患者采用综合性呼唤式护理方法,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0d、20d、30d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清醒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于治疗后经护理GCS评分逐渐升高,治疗后20d和30d时,研究组评分(8.37±2.74,12.50±2.98)明显高于对照组(6.58±2.66,9.02±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性呼唤式护理方法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疗效,能够有效提高觉醒率,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促醒效果及出院后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除神经外科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尝试采用早期呼唤式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格拉斯哥(GCS)昏迷量表评分和出院后1个月自理能力恢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呼唤式护理后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出院后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意识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芳  张芳  马兰  冯玲 《护理与康复》2016,15(1):48-50
目的观察呼唤式护理干预对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40例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并按康复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呼唤式护理干预。干预前、干预12周后采用昏迷恢复量表、持续植物状态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干预12周后的昏迷恢复量表、持续植物状态评分都有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在干预12周后的昏迷恢复量表、持续植物状态评分更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唤式护理干预对最小意识状态患者有正面的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呼唤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唤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6例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综合治疗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有效的呼唤护理。观察患者住院各个阶段GCS评分和昏迷恢复情况以及住院天数。结果干预组住院1个月时GCS评分、昏迷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个月时清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时意识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呼唤护理对促进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患者的恢复、改善其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亲情抚触联合呼唤法对重型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25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5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亲情抚触联合语言呼唤法刺激患者皮肤感受器及听觉器官来促醒,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的GC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2周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3周后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情抚触联合呼唤法能促进重型脑损伤昏迷患者脑功能恢复,有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神经外科昏迷患者52例,按照收治时间先后依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Braden评分法、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法并结合GCS评分,综合评估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压力性损伤面积、GCS评分、营养状态、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压力性损伤面积、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GCS评分、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均有明显提高,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风险评估的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患者营养状况和昏迷程度有明显改善,缩短住院治疗时间,节约医疗支出,促进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昏迷病人引入语言呼唤联合音乐促醒方案对其清醒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1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昏迷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语言呼唤联合音乐促醒方案;两组病人在入院时、干预后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6天及第20天接受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记录两组病人从昏迷直至清醒状态所花费的时间及病人在治疗期间意识清醒人数。[结果]两组病人在入院时以及干预后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6天的GC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20天研究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在治疗期间清醒率为79.1%,高于对照组的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清醒时间为(18.4±4.2)d,早于对照组的(26.3±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语言呼唤联合音乐促醒方案有助于促进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昏迷病人的意识觉醒,利于病人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颅脑损伤(TBI)伴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14例TBI伴昏迷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给予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2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2周GCS、NHI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可改善TBI伴昏迷患者恢复情况和预后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对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苏醒时间及预后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0月~2019年8月我院采取常规护理的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30例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9月~2020年7月我院采取多感官促醒护理的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3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4周后苏醒时间,干预前、干预1周、2周及4周后认知障碍(MMSE)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干预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干预2周及干预4周后,两组MMSE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GC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各时间点MMSE评分、G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继发感染、便秘、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采取多感官促醒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促进苏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联合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病人采取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采取护理干预联合营养支持,比较分析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15d观察组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恢复良好、中残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重残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营养支持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