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1,2])。临床上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疱不易破,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3]),若治疗不及时,皮肤破损可泛发全身,可因继发感染而致死~([4])。本科于2016年8月收治了1名大疱性类天疱疮诱发左下肢感染坏死的患者,经过治疗护理,住院1个月后左下肢创面新生肉芽组织生长,有上皮爬行,无渗  相似文献   

2.
天疱疮是一种由于表皮棘层细胞松解所致的慢性、复发性、表皮内大疱性皮肤病。临床特点为在正常皮肤、黏膜上出现难以愈合的松弛性大疱。大疱性类天疱疮是类天疱疮的一种,是老年人发生的以表皮下水疱形成为特征的一种免疫性疾病[1]。我科成功救治1例糖尿病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患  相似文献   

3.
大疱性疾病包括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疱疹样皮炎及表皮松解型药物疹等,是皮肤科较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初起为皮疹水疱形成,继而出现表皮松解、破溃渗出及结痂。由于大疱性疾病患者皮损程度较重、范围较广,故在为其行小静脉穿刺时,应采取与其他患者不同的方法。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  相似文献   

4.
正大疱性类天疱疮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1]。常见于腹股沟、腋下、四肢屈侧及胸腹部,其特点为正常的皮肤黏膜或红斑上出现3 cm~5 cm的半球形大疱,疱壁紧张有韧性,不易破裂。若不及时治疗,皮损可逐渐增多波及全身,机体日益衰弱,并可因继发感染而导致死亡。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是大疱性类天疱疮(BP)最主要的治疗方法[2-3]。长期大量使用激素有较大的不良反应,如高血压、高血糖、继发感染、胃溃  相似文献   

5.
大疱样皮肤病,主要包括天疱疮,类天疱疮疱疹样皮炎,大疱性表皮松懈症,大疱性多形红斑。本类疾病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每年我科病房要接收十几例这类病人。通过几年的临床实践,充分说明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严格消毒隔离 病人床铺、床单,衣服要经高压消毒,每日清洁全身1~2次,更换消毒床单,换药时要做到无菌操作,如  相似文献   

6.
<正>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表皮下水疱性皮肤病,好发于胸腹、腋下、腹股沟和四肢屈侧,严重时可泛发全身,8%~39%患者同时伴有黏膜损害。典型皮损为在外观正常的皮肤黏膜或红斑基础上出现半球形的紧张性水疱或大疱,直径在1~2 cm,尼氏征阴性。疱壁较厚,不易破,疱液内含  相似文献   

7.
天疱疮并严重皮肤感染护理谢智莲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以皮肤粘膜损害为主的大疱性皮肤病。该病为全身皮肤出现水疱,表皮松解、坏死并大面积剥脱呈大片糜烂渗液,如烫伤样表现,口腔颊粘膜和生殖器可同时受累。皮损严重,侵犯范围广,严重者皮损面积可达全身体表面积的90...  相似文献   

8.
凡直径大于0.5公分的水疱称为大疱。大疱性皮肤病是指基本损害以大疱为主的一组重症皮肤病。常见的有天疱疮、类天疱疮、大疱型药物性皮炎等,由于这类疾病患者多数病情较重,有的还可危及生命,因此应该掌握早期诊断,做到及时治疗。天疱疮多见于中年人。是一组较少见、以表皮细胞松解所致表皮内大疱为特点的重症皮肤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很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天疱疮有四个临床亚型,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表皮下水疱性皮肤病,好发于胸腹、腋下、腹股沟和四肢屈侧,严重时可泛发全身,8%~39%患者同时伴有黏膜损害。典型皮损为在外观正常的皮肤黏膜或红斑基础上出现半球形的紧张性水疱或大疱,直径在1~2 cm,尼氏征阴性。疱壁较厚,不易破,疱液内含浆液,少数呈血性。水疱破溃后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常合并的肿瘤及其预防筛查。方法:分析2例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住院患者,结合诊治,实验室检查,病理及进一步发现,进行文献讨论。结果:2例患者均因大疱性类天疱疮入院,入院后发现血象及肿瘤标记物均偏高,中等量激素控制皮损不理想,进一步检查均发现患有肺癌。结论:大疱性类天疱疮常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近些年关于大疱性类天疱疮与肿瘤并存的报道越来越多,提醒我们要警惕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患者,尽早做出肿瘤标记物的筛查,做到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BP180、Dsgs抗体和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测结果对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天疱疮患者,24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30例排除大疱性皮肤病患者和14例疑似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用ELISA方法检测其外周血BP180、Dsg1、Dsg3抗体,采其皮损周围正常皮肤进行DIF实验。结果 Dsgs抗体检测在天疱疮组阳性率为100%,BP180抗体检测在大疱性类天疱疮组阳性率为83%,DIF检测在天疱疮组和大疱性类天疱疮组阳性率均为75%。结论 ELISA方法检测自身抗体和DIF实验对大疱性皮肤病具有诊断价值,但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12.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典型损害为外观正常的皮肤上或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疱壁较厚、紧张呈半球状,直径1 cm~2 cm,内含浆液,少数可呈血性,疱不易破,糜烂面常覆以痂皮或血痂,尼氏征阴性[1].2009年4月1我科收治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因使用环磷酰胺出现急性粒细胞减少,病情危重,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食管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一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食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对症及免疫治疗后,患者食管各段黏膜痊愈,转至血液科继续治疗。结论科学、合理、细致的护理有利于促进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食管损伤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临床上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典型损害为外观正常的皮肤上或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疱壁较厚、紧张,呈半球状,内含浆液,少数可呈血性,疱不易破,糜烂面常有痂皮或者血痂,尼氏征阴性。病程大多数进展缓慢,水疱不断愈合及新生,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若不及时治疗,皮疹可逐渐增多泛发全身,可因继发感染等并发  相似文献   

15.
天疱疮是一种以表皮内棘细胞松解为特点的大疱性皮肤病,以大小不等的水疱散布全身,疱壁较薄,易于破溃,尼氏征阳性为主要表现。2007年至今我院共收治重症疱疮患者19例,皮损为全身泛发,水疱及糜烂面均达体表面积的60%以上,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3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大疱性类天疱疮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67.6%。23例中误诊为湿疹14例,误诊为天疱疮5例,误诊为多形红斑2例,误诊为丘疹性荨麻疹和脐周炎各1例。误诊时间为3 d~2个月。患者行皮肤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荧光检查后,均确诊为大疱性类天疱疮,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外用药膏治疗,除1例自动出院外,其余患者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大疱性类天疱疮早期临床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必须熟悉掌握其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尽早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荧光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擦药护理在外用激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中的效果。方法按擦药操作流程给患者进行擦药,于用药前和用药1周后、2周后、3周后观察每天新发水疱数及全身水疱数。结果用药3周后,患者每日新发水疱数及全身水疱数较用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擦药护理在外用激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85岁.左侧胫前反复起水疱伴痒痛3月余.皮肤科检查:左侧胫前可见直径约6cm大小界清类圆形暗红斑块.组织病理:部分表皮坏死,表皮下大疱形成.直接免疫荧光:IgG和C3沿基底膜带呈线状沉积.诊断:局限型大疱性类天疱疮.给予除湿胃苓汤加减及外用激素治疗一月皮损完全好转.  相似文献   

19.
<正>天疱疮是一慢性、复发性、严重性的皮内棘刺松懈性大疱性皮肤病,是一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多个部位皮肤黏膜受损,全身症状严重,愈后较差,可因全身衰竭、继发感染或激素副作用等而致死[1]。我科2010年9月收治1例大疱性天疱疮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20.
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以正常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出现大疱为特点,常发生于老年人。为了解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荧光检测特征及治疗情况,对我院所收治的36例BP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