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行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的儿童失语症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40例患儿中38例患儿痊愈,占95.0%,2例患儿好转,占5.0%,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给予儿童失语症患儿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语言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经过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的疗效。方法60例失语症患者采用针对性的语言康复训练,在治疗前后运用改良波斯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评估语言能力。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经语言康复训练6周后评定语言能力,34例运动性失语患者中明显好转26例,另有8例好转。感觉性失语18例患者中明显好转12例,好转6例。完全性失语8例患者中5例明显好转,3例康复训练后无明显改善。结论脑卒中失语患者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恢复患者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80例急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西医治疗联合常规锻炼,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早期语言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语言功能、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患者相关语言评分、WAB评分、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语言功能,在急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性瘫痪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诊治的脑性瘫痪患儿中抽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签方式分组,治疗组(n=41)采取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n=41)单纯采取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粗大神经功能和语言功能.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的GMF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的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性瘫痪儿童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儿粗大神经功能和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语言训练对中风运动性失语的康复疗效.方法 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语言训练配合针刺治疗组与单纯针刺治疗组,每组各23例,针刺治疗以体针和头针取穴为主,语言训练主要采用Schuell刺激法进行康复训练.在治疗前后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中的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估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有明显差异,其中治疗组疗效比对照组疗效好(P<0.05).结论 语言训练对于改善中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训练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失语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脑卒中失语患者92例,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语言康复训练8周;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CRRCAE),在语言康复训练前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患者经语言康复训练后,在听理解,口语表达,复述和阅读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在书写和计算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有利于其语言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语言康复训练对失语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前瞻性分析42例脑血管病失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规范训练,在治疗前后运用改良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检查评估其语言功能。评估标准提高Ⅱ度者为明显好转,I度者为好转,并进行自身前后比较。结果42例脑血管病失语患者经过3-4周语言康复训练后,语言能力的各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22例运动性失语的病人中明显好转16例,好转6例;17例感觉性失语的病人中明显好转12例,好转5例;3例完全性失语的病人中明显好转0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早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皮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头皮针治疗,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23.08%,有效率有69.23%,无效率为7.69%;对照分别为4.35%,65.22%,30.43%,经Ra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语言发育迟缓的疗效与入组年龄成负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组前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有明显的疗效,可以提高患儿的语言功能,为语言发育打下良好的交流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辅助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25例仅采用康复训练干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半年后采用心理教育量表(PEP)、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在认知、语言理解、语言表达3个PEP项目及CARS总分方面疗效较对照组好,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模仿、大肌肉、小肌肉分项目方面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能显著提高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其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改善孤独症患儿的认知、语言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门诊精神疾病科室接收的60例孤独症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0例;给予观察组患儿系统的康复训练,给予参考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康复训练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认知维度、情感维度、态度维度及需要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儿社交能力及语言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能够矫正孤独症儿童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社交能力及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言语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6例脑卒中伴失语症患者进行经颅磁刺激联合言语康复系统训练,在治疗前后运用改良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BDAE)法评估其语言功能,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46例患者治疗前改良BDAE评分0级12例、1级14例、2级10例、3级7例、4级3例。治疗后23例运动性失语明显好转19例,好转4例;18例感觉性失语患者明显好转14例,好转4例;5例完全性失语患者明显好转1例,好转4例。治疗后4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总有效率100%。改良BDAE评级0级2例、1级10例、2级13例、3级9例、4级8例、5级4例。患者治疗前、后改良BDAE评分中理解、复述、阅读、书写方面平均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言语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肉毒杆菌毒素A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例,采用肉毒杆菌毒素A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18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运动功能、言语功能、智力均有不同程序改善,且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肉毒杆菌毒素A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减低患儿肌张力,改善其运动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进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对发育迟缓患儿语言功能和生长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发育迟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两组患儿均接受康复训练3个月,比较两组康复训练前后的语言功能和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结果:两组康复训练前的各项观察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训练后研究组的Gesell量表评分和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可改善发育迟缓患儿的语言功能,提高血清生长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高压氧综合治疗失语症的疗效,推荐联合高压氧治疗失语症。方法治疗组55例失语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及语言训练;联合组55例失语患者,同时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联合组无效3.6%而治疗组无效12.7%,治疗后联合组疗效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高压氧联合治疗失语症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于中风失语症患者给予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中风患者,将所有患者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的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联合针灸治疗的3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情况与神经语言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无效12例(32.43%),有效25例(67.57%),观察组无效2例(5.41%),有效35例(94.59%),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语言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失语症患者应用针灸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失语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最小的1个月,最大的6岁。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50例,加康复训练技术(Bobath技术)。其中康复训练技术包括对肌张力增高者和对肌张力低者采取的训练,在此基础上配合语言和听力的训练。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效果(96%)明显高于对照组(32%),两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瘫患儿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施加康复训练对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应该广泛推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颅脑损伤致失语患者的康复训练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语言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致语言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3例颅脑损伤致语言障碍患者进行系统训练,在治疗前后运用改良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评估其语言功能.结果 9例运动性失语的患者经过3~4周训练后,效果显著5例,有效3例;5例感觉性失语的患者经6~8周训练后效果显著3例,有效1例,无效1例;3例命名性失语的患者经6周训练后,效果显著2例,有效1例;6例混合性失语的患者例经康复训练8周后,2例效果显著,1例有效.总有效率为78.3%.结论 语言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后语言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失语症患者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60例失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康复训练。结果:越早进行康复训练,患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年龄越小康复训练的效果就越好。其次,患者的思想意志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结论:(1)失语症类型与传统的失语症解剖定位不完全符合;(2)失语症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可能对失语症严重程度和康复效果有影响;(3)失语症患者的年龄对失语症严重程度无明显影响;(4)通过康复训练的患者效果明显好于没有经过康复训练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联合康复治疗对自闭症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临床确诊为自闭症伴有胃肠功能紊乱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禁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禁食组患儿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外加饮食干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后儿童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孤独症伴认知障碍患儿应用头针联合康复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孤独症伴认知障碍患儿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加用头针治疗,均治疗1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严重程度、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78.00%),治疗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低于对照组,Gesel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相比,联合头针治疗孤独症伴认知障碍患儿可提升疗效,减轻患儿症状,提升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