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是引起母婴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期特殊的生理过程使甲亢病情有所缓解,分娩后又可复发。由于抗甲亢的药物可通过胎盘及乳汁且妊娠期禁止用放射性碘治疗甲亢,因而妊娠期及哺乳期需要慎重用药。了解妊娠合并甲亢的病因及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及妊娠合并甲亢的治疗,对降低母婴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过期妊娠对围生儿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过期妊娠对围生儿的影响 ,寻求改善围生儿预后的对策。方法 对 2 0 0 3年 1月~ 12月来我院分娩的 12 6例过期妊娠 ,分成两组 ,A组 :孕周 4 2~ 4 2 + 6周 ,B组 :孕周≥ 4 3周 ,比较两组对围生儿的影响。结果 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过期妊娠时间越长 ,围生儿预后越差。加强宣教 ,使孕妇及家属认识过期妊娠的危害性 ,定期行产前检查 ,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 ,对于孕周≥ 4 3周者 ,放宽剖宫产指征 ,适时终止妊娠 ,加强对过期新生儿的监护 ,是改善围生儿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4.
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是引起母婴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期特殊的生理过程使甲亢病情有所缓解,分娩后又可复发。由于抗甲亢的药物可通过胎盘及乳汁且妊娠期禁止用放射性碘治疗甲亢,因而妊娠期及哺乳期需要慎重用药。了解妊娠合并甲亢的病因及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及妊娠合并甲亢的治疗,对降低母婴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是引起母婴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期特殊的生理过程使甲亢病情有所缓解,分娩后又可复发.由于抗甲亢的药物可通过胎盘及乳汁且妊娠期禁止用放射性碘治疗甲亢,因而妊娠期及哺乳期需要慎重用药.了解妊娠合并甲亢的病因及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及妊娠合并甲亢的治疗,对降低母婴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疾病症状、诊断措施、治疗方法、预后效果等。方法:选取2009年间入院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研究其治疗方法,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随访两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治疗前。结论:临床上医师需要对各类型甲亢认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术前、术中以及激素的应用和引流的方式等.方法 424例患者在药物治疗后单一用碘剂准备的患者有233例,碘剂加心得安准备的患者有191例,切除甲状腺85%左右,囊内结扎甲状腺下动脉,408例患-者在手术后的2d使用了10mg的地塞米松,有281例患者实行了负压球引流.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没有死亡病例,也没有甲状腺危象的发生,治愈率高达99%.结论 采用本方法进行手术,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者恢复快、术成功率高、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8年间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28例患者的资料,按照正规治疗与否分为对照组18例和治疗组10例。结果:①两组患者甲状腺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妊娠结局:两组新生儿体重、1 min Apgar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人工流产1例,对照组人工流产及自然流产6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妊娠并发症:对照组中7例患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中子痫前期4例),2例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1例发生甲状腺危象。而治疗组中仅1例合并子痫前期。④分娩方式:治疗组中阴道分娩5例,剖宫产4例,对照组经阴道分娩1例,阴道助产2例,剖宫产9例。结论:①孕期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可视为正常妊娠,但仍需严密监测。②轻度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可阴道试产,中、重度患者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③产时及产后防止心功能不全和甲状腺危象。④确诊的患者应该及时给予治疗且治疗应规范。 相似文献
10.
高晓婷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7,9(1):17-17
1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于2004年1月27日发热37.4℃,伴尿痛、尿频,按“尿路感染”治疗5d后症状缓解。2月17日再次发热3d,体温均未超过38℃,伴咳嗽,咽痛,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7d愈。治疗期间查血常规、胸透均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12次/min),医院遂给倍他乐克治疗。由于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史,无怕热、多汗、突眼、体重下降、甲状腺肿大、情绪变化,但“窦性心动过速”原因不明再到医院会诊,查甲状腺功能:24h甲状腺摄碘率57%(正常值<50%),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5.74nmol/L(正常值1.2~3.0nmmol/L),甲状腺素(T4)217nmo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甲亢患者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率。方法依据甲亢患者临床表现,回顾性分析甲亢产生多系统表现的可能机制,并指导临床诊断。结果32例中有22例在首诊时误诊,误诊率68.7%,其中,男性尤其是老年男性患者,主要以消瘦、营养不良性贫血、失眠、心房纤颤、腹泻、呕吐、低钾周围性瘫痪,白细胞减少误诊;女性主要以心悸、经量减少或闭经、慢性腹泻、类风湿性关节炎误诊。结论甲亢患者可出现多系统临床表现,误诊与病程长短、性别、年龄、高代谢症状不明显、突眼少见、甲状腺肿大不明显有关。因此,对一些不典型的患者,应及时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孕妇和脐血中血汞、砷的暴露水平及其对妊娠结局、妊娠并发症的影响,分析脐血中血汞、砷暴露水平的影响因素,用以指导孕产妇优生优育.方法 选取本院分娩的400例病例,采用微波消解和质谱分析方法测定孕妇和脐血中血砷含量,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汞含量.对孕妇居住环境、生活方式、膳食等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产妇血及胎儿脐血汞、砷暴露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新生儿脐血汞、砷水平[(4.42±1.11)μg/L,(3.75±4.28)μg/L]与其母血汞、砷水平[(2.47±1.09)μg/L,(3.61±2.92)μg/L]呈正相关(r=0.88,0.91,P<0.05).血汞、砷升高组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36.78%,31.11%)和妊娠并发症发生率(36.77%,28.90%)分别高于血汞、砷正常组(11.50%,12.90%,14.68%,15.13%,χ2=7.07、9.94,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食海鱼为汞暴露的危险因素(χ2=8.28,P<0.01),孕期摄入水果和开窗通风换气为预防汞暴露的保护性因素(χ2=9.02、6.05,P<0.05);使用化妆品和食用罐装食品为砷暴露的危险因素(χ2=7.35、10.38,P<0.05),孕妇高文化程度为预防砷暴露的保护性因素(χ2=8.87,P<0.05).结论 新生儿脐血汞、砷水平与母亲血汞、砷水平及环境因素、孕期保健等因素有关.加强健康教育和孕妇孕期保健是预防新生儿汞、砷中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5月在南开区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接受妊娠风险评估及系统管理的4 118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各妊娠风险评估等级孕产妇例数、构成比和导致孕产妇高风险评估等级的前十位高风险因素,并选取其中妊娠风险评估为绿色(低风险)、黄色(一般风险)及橙色(较高风险)共计4 094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剖宫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及出生缺陷儿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风险评估低风险、一般风险及较高风险的孕产妇其剖宫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出生缺陷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对母婴妊娠结局产生影响,实施妊娠风险评估及分级管理对规范孕产妇围生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孕期被动吸烟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对妊娠并发症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我国15家医疗保健机构分娩的8926例单胎活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孕期被动吸烟发生情况、妊娠并发症和结局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孕期被动吸烟对妊娠并发症及结局的影响。结果共1801例产妇在孕期经历被动吸烟。控制混杂因素后,孕期经历被动吸烟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发生风险是非被动吸烟者的1.359倍(95%CI:1.146~1.612,P<0.001),胎膜早破的风险为1.290倍(95%CI:1.095~1.520,P=0.002),早产的风险为1.367倍(95%CI:1.155~1.619,P<0.001),娩出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为1.341倍(95%CI:1.079~1.668,P=0.008)。与非被动吸烟者相比,平均每周被动吸烟天数≥4天者胎膜早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风险分别为非被动吸烟者的1.402倍(95%CI:1.104~1.780,P=0.006)、1.690倍(95%CI:1.339~2.132,P<0.001)和1.584倍(95%CI:1.172~2.141,P=0.023)。结论被调查产妇孕期被动吸烟率较高,孕期经历被动吸烟能够增加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特殊手术器材和相应的操作技巧,提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外 科治疗的手术质量.方法 借助MPBS系列器材的深部照明设备和彭氏刮吸解剖技术完成504例原发性甲亢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果 手术时间(50±20)min,术中出血量(60±30)ml,住院时间(5±1)d.手术切口细小隐蔽,瘢痕平整.术后出现短暂性声音嘶哑和饮水呛咳各2例.未出现围手术期甲亢危象病例.482例随访(5±3)年,1例复发,2例出现轻度甲状腺功能减低.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MPBS器材和彭氏刮吸解剖技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安全可靠,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副损伤少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李斯特菌病(listerellosi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以提高产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从而改善患者及其分娩新生儿的预后。 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8年8月,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14例妊娠期李斯特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确诊依据、抗菌药物治疗经过、妊娠结局,以及其胎儿或分娩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分娩活产新生儿的临床症状、治疗经过及预后等。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对感染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M)的活产新生儿中,皮疹与死亡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感染LM的活产的治愈和死亡新生儿的抗菌药物首次使用时间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发生李斯特菌病时,这14例患者的年龄为21~40岁,平均为29.3岁;平均孕龄为31+2孕周,其中3例发生于中孕期,其余11例均发生于晚孕期。发热与胎动异常是本研究妊娠期李斯特菌病患者的前2位最常见临床表现,分别占85.7%(12/14)和64.3%(9/14),其他临床表现还包括腹痛(57.1%,8/14),子宫压痛(35.7%,5/14)等。本研究晚孕期11例妊娠期李斯特菌病患者中,胎儿胎心监护异常及羊水异常各为9例(81.8%,9/11)。②本研究检出的LM标本,分别来源于患者血液、羊水、宫颈分泌物,以及其分娩新生儿血液、脑脊液。这14例患者中,8例胎盘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提示急性绒毛膜羊膜炎。③对这14例患者进行抗感染等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预后良好。但是,其孕育的15例(1例患者为双胎妊娠)胎儿中,活产新生儿为11例(73.3%),其中治愈为5例,死亡为6例。这15例新生儿(或胎儿)的死亡率为66.7%(10/15)。④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感染LM的活产新生儿皮疹与死亡存在关联性(r=0.633,P=0.036)。感染LM并活产的治愈和死亡新生儿的抗菌药物首次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71,P=0.638)。 结论妊娠期李斯特菌病不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确诊前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妊娠期李斯特菌病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良好,但是其分娩新生儿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特点及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治疗的作用。方法将我院6例患者和文献检索的66例患者分为A、B两组,观察患者发病时孕龄、孕周、诱因、病因、临床表现、生化指标、治疗结果及预后。A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HVHF治疗;B组对照。结果A组6例孕周均>34周,HVHF治疗前血淀粉酶529.71±76.53U/L,治疗后血淀粉酶83.69±33.67U/L。孕产妇均存活,围产儿病死率33.33%(2/6)。B组孕产妇病死率19.70%(13/66),围产儿病死率27.27%(18/66)。结论>34周SAP终止妊娠手术治疗为主,加用HVHF治疗,可降低SAP孕产妇死亡。<34周SAP内科保守及内镜治疗为基本治疗。控制血脂及胆道疾病发作,合理饮食,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妊娠合并梅毒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妊娠合并梅毒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41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及同期分娩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胎传梅毒19.5 %(8/41);死胎和早产46.3%(19/41),其中死胎12.2%(5/41),早产17.1%(7/41),与同期分娩者死胎和早产11.9%(659/5 532)、死胎3.5%(194/5 532)、早产8.4%(465/5 53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娠合并梅毒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为37.1%(13/35),未治疗组为100.0%(6/6),差异有著性(P<0.05)。结论 妊娠合并梅毒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妊娠期规范治疗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B病毒急性感染与胎儿水肿的关系,了解妊娠中晚期EB病毒感染对母儿的危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孕期B超检查符合胎儿水肿综合征的40例孕妇作为研究组,进行孕妇血清EBEA-IgM检测,观察妊娠结局,并随机抽取同期101例胎儿正常的孕妇血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孕妇EBEA-IgM阳性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48.5%,P〈0.01),且死胎、活产、胎儿异常引产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产中早产(40%)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9%,P〈0.05)。结论孕期急性EB病毒感染与胎儿水肿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应重视孕期EB病毒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处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9):12-1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处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00—2006年收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220例,其中168例于剖宫产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为Ⅰ组,52例剖宫产中未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为Ⅱ组和同期行单纯子宫下段剖腹产220例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剖宫产术中平均失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产后出血情况、术后产褥感染率、住院天数及胎儿出生体重进行比较。结果平均术中失血量、平均手术时间Ⅰ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产后出血率Ⅱ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产褥感染率及住院天数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和对照组分娩的胎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选择合适病例及正确术式的前提下,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