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染性休克     
孙明述 《山东医药》1991,31(11):35-36
一、病原菌及诱因感染性休克多见于革兰氏阴性菌,也见于革兰氏阳性菌。病毒、霉菌、立克次氏体等也可引起。从导致感染性休克的原发病灶分析,泌尿系感染多为大肠杆菌、变性杆菌等;呼吸系感染多为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绿脓杆菌;化脓性脑膜炎以脑膜炎双球菌为主;皮肤感染以葡萄球菌多见;灼烧伤以绿脓杆菌多见。  相似文献   

2.
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其主要病生理变化包括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障碍及细胞代谢和器官功能紊乱。临床特征包括: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细速、呼吸急促或发绀、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血压降低、脉压小及尿少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3.
早期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22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立红  程爱斌 《山东医药》2007,47(23):31-31
感染性休克是当前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当代重症医学面临的主要焦点及难点。2006年11月~2007年4月,我们采用早期集束化治疗2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妇产科失血性休克行急诊手术的抢救护理配合要点及体会。方法对83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行急诊手术时的护理配合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83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均在采取积极的抗休克治疗措施的同时进行急诊手术。围术期死亡患者5例,病死率为3.7%,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手术医护人员熟练主动的配合,尽量缩短手术的时间,是成功救治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5.
2002年1月-2004年1月.我们共对2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了127例次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阎雅各 《山东医药》1992,33(7):36-37
感染性休克在传染病中属常见急性危重并发症,也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在微循环衰竭前已有细胞或亚细胞改变,认为某些脂类介质(前列腺素与血栓素A_2)、多种体液因子(β内腓肽、肿瘤坏死因子、纤维连结蛋白、白介素及三白烯等)、氧自由基及组织再灌流等均与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常可使休克向不可逆方向发展。在各种传染病中,引起感染性休克的病因以革兰氏阴性细  相似文献   

7.
48例老年人感染性休克临床分析宋继玲刘晓涛一、资料与方法老年组48例,男39例、女9例,年龄60~84岁、平均68.1岁;非老年组36例,男27例、女9例,年龄17~54岁、平均35.4岁。均符合文献〔1〕报道的休克试行标准,且同时具备感染和休克2个...  相似文献   

8.
感染性休克时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之一为控制感染,及时地应用足量、对口的抗生素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抗生素应用般原则治疗感染性休克,必须尽早采取措施治疗原发疾患,抗生素一定要用得早,用得足,以迅速杀灭病原菌,有效地控制感染。对已知菌种,可根据药物敏感度、病情选用抗生素;对具体菌种未明者,则根据临床情况选择同时对革兰氏染色阳性(G~+)和阴性(G~-)细菌均有效的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以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表1)。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克的研究不断有新成果,现已从微循环障碍进展到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研究。治疗上从纠正细胞功能损伤及代谢紊乱进行防治,也有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索, 一、引起感染性休克的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革兰氏阴性球菌(流脑球菌)、革兰氏阳性球菌(金葡),真菌、病毒(流行性出血热)及寄生虫(弓形体)等也能引起休克。二、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理各种病原体引起休克的始动因素不同。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壁(内毒素)虽不直接引起休克,但为始动因子,在其直接作用或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作用下影响微循环及凝血-纤溶系统和补体系统,释放各种酶,体液因子介导细胞损伤、最终机体死亡。  相似文献   

10.
急性失血性休克是外科常见危重症之一,我们抢救这类病人2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抢救与护理的体会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1.
12.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41 岁,彝族,体力劳动者.患者入院前10 h无明显诱因畏寒、发热、出汗、头晕不适,伴躯干及四肢酸痛,无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咯痰,无腹痛、腹泻.院外口服阿莫西林治疗后病情无改善,遂于 2019-08-05 就诊.门诊测血压61/46 mmHg(1 mmHg=0. 133 kPa)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抢救经验。方法对24例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4例心源性休克中存活10例,死亡14例,抢救成功率41.67%,死于泵衰竭11例、心律失常3例。结论要提高心源性休克抢救成功率,必须及时进行病因治疗、消除诱因,维护心脏泵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紊乱,纠正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 ,13岁。因发热 6d ,加重 1d在当地镇医院予“青霉素 32 0万单位 ,每日 2次 ,静脉滴注”等治疗无效 ,转来我院。起病前 2周内有野外草地接触史。体检 :体温40°C ,脉搏 12 0次 /min ,呼吸 34次 /min ,血压 6 0 / 45mmHg。意识模糊 ,肢端湿冷 ,全身散在瘀点、瘀斑 ,距左腕关节内侧 10cm处有一直径 5mm焦痂 ,周边稍隆起 ,无红肿及渗液。左腋窝、腹股沟等处可触及多个约花生米大的淋巴结 ,质中 ,可活动。双侧瞳孔等圆等大 ,直径约 2mm ,对光反射减弱。颈软 ,双肺未闻及干湿性音。心音低钝 ,心率 12 0次 /min ,律…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对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水平,本文对解放军总医院309临床部近10年老年与非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失血性休克是创伤患者经常发生的综合征,一旦瞳孔散大,抢救成功者不多见,我院于2004年1月~2005年1月抢救成功5例失血性休克并瞳孔散大患者,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0~56岁,平均44岁;多发复合伤3例,胸部刀刺伤1例,消化道出血1例;手术4例,非手术1例,其中手术前已发生昏迷并瞳孔散大者1例,手术后发生者3例;伴肺损伤4例;瞳孔散大持续时间:5h~12h,平均8h,昏迷时间:8h~40d。入院时头颅CT排除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1.2方法所有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评价循环容量;早期补充红细胞悬液,迅速提高血细…  相似文献   

17.
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理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感染性休克是感染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暴发性流脑、肺炎、化脓性胆管炎、尿路感染、腹腔感染、菌痢(幼儿)等患者。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G~-)杆菌,如肠杆菌科的大肠杆菌、肺炎杆菌、肠杆菌、绿脓杆菌、脑膜炎球菌、类杆菌等;革兰氏阳性(G~+)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其它链球菌、梭状芽胞杆菌以及病毒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也易并发休克。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感染性休克发病机理的研究目前已深入到细胞、亚显微结构与分子水平。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性休克是由于大量失血导致有效循环量骤减而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往往发病急骤,母婴死亡率高。DIC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肝素的合理使用,是防止DIC发展的关键。本文对10例失血性休克产妇进行原因分析,2002年成功救治2例失血性休克DIC产妇,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感染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我院近 5年来共收治本病 12 8例 ,其中 40岁以下 (包括 40岁 )青年患者 5 4例 (占42 .19%) ,笔者就其资料与同期 40岁以上非青年患者 74例作临床对比分析。旨在探讨青年人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5 4例 ,男 31例 ,女 2 3例。男女之比为1∶0 .74,年龄 16~ 40岁。平均 2 8岁。对照组男女分别为 42例和 32例 (1∶0 .76 ) ,两组中均为男性多于女性。原发病 主要的原发病见表 1,两组均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 ,但青年组以肠道感染居第二 ,而对照组以胆道感染居第二。表 1 主要原发疾病青年…  相似文献   

20.
感染性休克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概念的提出。使临床上对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治疗扩展到寻求拮抗、调整一系列炎症介质的新思路。笔者综合近几年文献对感染性休克治疗进展作一综述。阻断炎性介质与氧自由基的产生对炎症介质进行拮抗与调整,临床上目前较感兴趣的是黄嘌呤氧化酶(XO)抑制剂、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和布洛芬等非固醇性抗炎物质,并已用于ARDS的治疗。已酮可可碱能拮抗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在内的一些介质。抗脂多糖单克隆抗体和庆大霉素均能在感染早期抑制血液循环中TNF的活性,可能还会减少TNF的产生。另有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