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东莞市体检人群中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异常率。方法:对8181名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用速率法测定ALT。结果:HBsAg的阳性率为13.14%,HBeAg的阳性率为4.89%,ALT的异常率为3.40%。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主要以HBsAg、抗-HBe、抗-HBc阳性和HBsAg、HBeAg、抗-HBc阳性的两种模式为主。结论:东莞市体检者中的HBsAg的阳性率高于全国的HBsAg的阳性率,其中HBsAg阳性率20岁以下相对低些,20岁~30岁的高达17.19%,HBeAg的阳性率在20岁~30岁的打工者中占较大比例。其人群分布与计划免疫、文化程度、卫生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湛江地区人群中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对2 487名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HBsAg的阳性率为18.74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阳性情况主要为两种模式:即HBsAg、抗-HBe、抗-HBc阳性;HBsAg、HBeAg阳性.结论:湛江地区体检者中HBsAg的阳性率较高,其中以20岁~40岁者HBsAg的阳性率最高,其人群分布与计划免疫、文化程度、卫生习惯、生活环境、性别和性格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陈燕娜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4):124-125
目的评估首都机场地区餐饮服务从业人员HBsAg、HBeAg阳性率状况及分布特点。方法对HBsAg、HBeAg和ALT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结果HBsAg检测:15468名健康体检者中,HBsAg阳性381例,阳性率为2.46%,其中男性HBsAg阳性率为2.90%;HBeAg检测:15468名健康体检者中,HBeAg阳性107例,阳性率为0.69%;ALT检测:15468名健康体检者中,ALT异常124例,异常率为0.80%。结论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体检问题关系到食品卫生安全和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蒋冬香  陈刚 《华夏医学》2006,19(6):1119-1120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HBVDNA水平及ALT。根据血清标记物不同阳性情况分为3组I组为HBsAg( )、HBeAg( )、抗-HBc阴性或阳性,共148例;组为HBsAg( )、抗-HBe( )、抗-HBc( ),共127例;组为抗-HBc( )、HBsAg阴性或阳性,共20例,分别占全部病例的50.2%,43.0%,6.8%。分析以上3种情况与血清中HBVDNA水平及ALT间关系。结果各组HBVDNA检出阳性率组为99.3%(147例),组为45.7%(58例),组为15.0%(3例),各组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ALT异常增高率I组56.1%(83例),组18.1%(23例),组ALT无异常,I组与组之间ALT异常增高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在HBVDNA阳性患者血清中I组与组之间ALT异常增高率分别为56.5%、39.7%,它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eAg阳性血清中HBVDNA的水平较高,但病毒在中度复制时ALT异常增高率较高;HBeAg阴性血清中HBVDNA的水平低于HBeAg阳性血清,但HBVDNA的水平越高,则ALT异常增高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南京市外资企业员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异常率。方法 对20000名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用速率法测定ALT。结果 HBsAg的阳性率为3.5%,ALT的异常率为8.38%。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主要以HBsAg、HBeAb、HBcAb阳性(小三阳)和HBsAg.HBeAg、HBcAb阳性(大三阳)两种模式为主。结论 南京市外资企业员工体检者中的HBsAg的阳性率低于全国的HBsAg的阳性率,但员工中潜在着一定的乙肝病毒传播,仍要注意加强对乙肝的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西宾阳县自然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为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宾阳县刘村常住人口958人随机开展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进行乙肝血清学实验室检测。结果HBsAg阳性率6.68%,抗-HBs阳性率55.43%,HBeAg阳性率1.15%,抗-HBe阳性率12.11%,抗-HBc阳性率46.56%;男女性别之间HBsAg与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Ag、抗-HBs、抗-HBe、HBeAg阳性率及ALT异常率标志物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后又逐渐下降;乙肝标志物五项全阴占29.33%。结论宾阳县刘村自然人群免疫不成功与未免疫人群之和占29%,乙肝感染状况仍然很高。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加强传染源管理,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高危人群扩大免疫,才能有效控制乙肝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人群中隐匿型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187例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ELISA方法)人群血清中HBV-DNA含量,并采用Abbot(雅培试剂)检测HBsAg。结果187例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ELISA方法)的人群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6142%(12/187),HBsAg阳性(Abbot方法)率为24.6%(46/187)、抗-HBs和抗-HBe阳性(A组)5例,抗-HBc阳性(B组)30例,抗-HBs和抗-HBc阳性(C组)4例,抗-HBe和抗-HBc阳性(D组)116例,抗-HBs,抗-HBe和抗-HBc同时阳性(E组)32例。以抗-HBe和抗-HBc同时阳性的模式(D组)为主,占62.0%(116/187),既往有慢乙肝病史率最高,迭36.2%。B、D、E组均有一定比例HBsAg(Abbot方法)阳性率,其中以D组最高,这32.76%;其次为B组,HBsAg阳性率20%;E组HBsAg阳性率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3.251,P〈0.01)。抗-HBs阳性(包括A、C、E组)与抗-HBs阴性(包括B、D组)人群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4.88%(2/41)与30.14%(44/146),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Х^2=15.936,P〈0.001)。结论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人群中存在隐匿型HBV感染。应进一步进行更敏感的方法如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或PCR定量检测HBV-DNA,以免误诊与漏诊。  相似文献   

8.
台州市中学生HBsAg携带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台州市中字生HBsAg携带情况,掌握HBV在学生中发生与流行规律,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03年高一入学新生785名,取其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BV血清学标准物测定,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项标志物检出率为HBsAg8.28%;HBeAg2.55%;抗-HBc(IgG)16.56%;抗-HBc(IgM)6.24%;抗-HBs72.36%;抗-HBe8.15%。男生HBsAg携带率显高于女生,HBsAg携带感染模式以HB-aAg、HBeAg、抗-HBc阳性(俗称“大三阳”)和HBsAg、抗-HBe、抗-HBc阳性(俗称“小三阳”)占携带的75.38%。结论 由于推广接种乙肝疫苗及国家、学校重视学生管理等原因,中学生HBsAg携带率已有所下降。应加强对入学新生的体检及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降低HBV的校内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分析并解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时结果的一致性与矛盾性。方法分别对经ELISA法检查HBsAg阳性和阴性的的两组进行荧光PCR法HBV-DNA的检测。结果HBsAg阳性组中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者,HBV-DNA阳性率100%;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者,HBV-DNA阳性率45.5%;HBsAg、抗-HBc两项阳性者HBV-DNA阳性率50%;HBsAg阴性组中HBV—DNA阳性率8%。结论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在做判断时应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马华 《中外医疗》2008,27(35):143-14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五项检验结果 ,为乙肝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1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测定其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的含量.结果 HBsAg阳性率92.0%,抗-HBc阳性率为80.0%.其中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皆为阳性)49例,小三阳(HBsAg、抗-HBe、HBc-Ab皆为阳性)26例,抗-HBs、抗-HBe、抗-HBc三项阴性者14例,抗-HBs、抗-HBc二项阳性者4例,HBsAg、HBeAg二项阳性者4例.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普查乙肝五项指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吉安市公务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乙肝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对1485名公务员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五项标志物.结果 HBsAg阳性172例,HBsAg阳性平均携带率为11.58%,单项抗-HBs722例,阳性率为48.62%.结论 HBsAg阳性平均携带率为11.58%,高于全国人群HBsAg阳性平均携带率9.75%水平,单项抗-HBs阳性率为48.62%,高于全国抗-HBs阳性率27.4%水平,表明我市乙肝计划免疫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但乙型肝炎的防治任务还很艰巨,要加强管理和乙肝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了解HBV感染体内病毒复制情况。②方法 用PCR法检测HBV—DNA。③结果 共发现7种感染标志物组合模式,选用其中6种进行PCR扩增检测分析,以临床上的乙肝“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组HBV—DNA阳性率最高为100%;其次为“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组HBV—DNA阳性率为30%。④结论 “大三阳”组人群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性强,具有高度传染性;在抗-HBe阳性携带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具有传染性;单纯抗-HBc阳性中也存在一定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湛江地区人群中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对2 4 87名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HBsAg的阳性率为1 8.74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阳性情况主要为两种模式:即HBsAg、抗 HBe、抗HBc阳性;HBsAg、HBeAg阳性。结论:湛江地区体检者中HBsAg的阳性率较高,其中以2 0岁~4 0岁者HBsAg的阳性率最高,其人群分布与计划免疫、文化程度、卫生习惯、生活环境、性别和性格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受检者乙肝两对半检测,并对其中HBsAg阴性模式进行HBV-DNA检测,判定其HBV感染状况,评价乙肝两对半检测防止输血传播HBV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200例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进行模式分析,随机抽取各种HBsAg阴性模式进行HBV-DNA检测。结果9种HBsAg阴性模式中,HBV血清标志物全阴模式、抗-HBs阳性模式及抗-HBe阳性模式,HBV-DNA检测结果阴性。抗-HBs和抗-HBe阳性模式120例,检出HBV-DNA阳性2例,阳性率1.7%;抗-HBs和抗-HBc阳性模式120例,检出HBV-DNA阳性4例,阳性率3、3%;抗-HBs、抗-HBe和抗-HBc阳性模式120例,检出HBV-DNA阳性1例,阳性率0.8%;HBeAg和抗-HBc阳性模式31例,检出HBV-DNA阳性25例,阳性率80.6%;抗HBc阳性模式130例。检出HBV-DNA阳性11例,阳性卒8、5%;抗-HBe和抗-HBc阳性模式120例,检出HBV-DNA阳性7例,阳性率5.8%。结论运用乙肝两对半检测,通过模式综合分析,可以更全面判断HBV感染,充分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5.
王守义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2):689-689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阳性和小三阳HBsAg、HBeAg(--):或抗-HBe(+)、抗-HBc(+)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健康体检人群或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询问自己是乙肝大三阳和小三阳该如何评价。  相似文献   

16.
温岭市878名高一学生HBV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HBV在学生中感染状况,掌握乙肝在学生中的发生与流行规律,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中学高一年级878名新生采取静脉血液,采用ELISA进行HBV五项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抗-HBs阳性率最高,占76.76%;其次抗-HBc阳性率为15.95%;HBsAg阳性率为8.66%;抗-HBe阳性率为8.57%;HBeAg阳性率2.73%;并且发现中学生中HBV感染除抗-HBs阳性外,以“HBsAg、HBeAg、抗-HBc”阳性和“HBsAg、抗-HBc、抗-HBe”阳性两种感染模式为常见,二合计为6.49%。结论:由于乙肝疫苗的接种和国家、学校重视学生管理等原因,目前中学生HBV感染率已有所下降,在HBV感染中男生感染率显高于女生,并且以“大三阳”和“小三阳”感染模式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890例HBV感染者5项血清标志(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检测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5项标志组合模式以HBsAg,抗-HBc和HBsAg、HBeAg、、抗-HBc各占第一位;HBsAg、抗-HBc、抗-HBe同时阳性占第二位;第三位是抗-HBc、抗-HBe阳性.同时还有抗-HBe/HBeAg、抗-HBs/HBsAg各同时阳性的少见模式.提示了解各血清学变化对临床诊断,判断病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应用HBAg-iRNA穴位注射(穴注)与肝必复口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100例,治前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抗-HBs、抗-HBc均阴性,多数SGPT异常,三个月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及治后一年复查上述指标。结果显示两组近期疗效分别为:HBeAg转阴50%,18%,抗-HBe转阳46%,18%,HBsAg滴度显降48%、16%,抗-HBc下降32%,2%,临床症状体征改善90%、36%,均以HBAg-iRNA为佳(P<0.05);远期疗效分别为:HBeAg转阴52%、14.63%,抗-HBe转阳48%,14.63%,HBsAg转阴或显降为72%、14.63%,抗-HBs转阳6%,0%,抗-HBc转阴12%、0%,SGPT恢复正常82%.58.54%,亦以HBAg-iRNA为优(P<0.05)。  相似文献   

19.
以SPDP-ELISA检测38例HBsAg阳性急性乙型肝炎病人的e系统,检出率为97.7%。13例HBsAg阴性、抗-HBc IgM阳性急性乙肝e系统检出率为23.1%。慢性乙肝e系统检出率为95.5%。发病后半年内抗-HBe阳转4例,有3种类型。并发现HBeAg与抗-HBc IgM阳性,高滴度HBsAg、HBV-DNA阳性、ALT异常有关,均属HBV复制标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了解本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状况及模式,提高对HBsAg携带者的管理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4-2007年本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检测。结果41614名从业人员HBsAg阳性者2809人,阳性率6.75%.感染模式男女性均以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及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这两种模式为主。结论苏州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来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高于本市,要加强外来从业人员管理及预防性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