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爱军 《新中医》2015,47(8):243-245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经筋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经筋刺法。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进行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7%,对照组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患者平均治疗天数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患者平均治疗天数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经筋刺法,具有疗程短,痊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浮刺法与巨刺法相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浮刺法结合巨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愈显率为90.6%,对照组治疗后愈显率为66.7%,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治疗面瘫效果良好;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时,用浮刺法与巨刺法相结合治疗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缪刺法加梅花针痛点叩刺治疗偏头痛45例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缪刺法加梅花针痛点叩刺治疗偏头痛的即时镇痛效应及远期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缪刺法加梅花针痛点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比灵治疗,主要观察两组的即时镇痛效应和治疗4周后及随访3、6个月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即时镇痛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仅为66.7%,两组比较,P<0.05;治疗4周及随访3个月,两组疗效比较,P>0.05;随访6个月,两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缪刺法加梅花针痛点叩刺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筋透刺合刺络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经筋透刺合刺络组与常规针刺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治愈率为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一定疗效,而治疗组的治愈率高。结论:经筋透刺合刺络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快,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期三通刺法论治急性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分期三通刺法组30例和经筋刺法组30例。分期三通刺法组采用"面瘫急性期轻通浅刺针法、静止期强通透穴斜刺针法、恢复期补通透穴平刺针法"的三通刺法,经筋刺法组采用经筋刺法,两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每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面神经症状、体征评分,并于3个月后用生存质量简表进行随访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面神经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分期三通刺法组的改善作用优于经筋刺法组(P0.05)。分期三通刺法组总有效率[93.3%(28/30)]明显高于经筋刺法组[80.0%(24/30),P0.05]。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分期三通刺法论治急性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经筋刺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结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针灸疗法,治疗组40例采用经筋刺法结合康复功能训练,10d为1个疗程,间隔2d,治疗3个疗程观察结果。结果:对照组治愈率52.5%,治疗组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痊愈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经筋刺法结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法配合梅花针治疗中重度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就诊的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病人随机分为经筋排刺法及梅花针结合组(观察组)34例、普通针刺组(对照组)34例,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后的面部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痊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8例,两组等级资料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所需时间(28.061±8.617)天,对照组(33.656±11.364)天,两组对比经t检验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MAP波峰上升(P0.05),R1潜伏期缩短(P0.05),且观察组CMAP及R1潜伏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排刺法配合梅花针治疗中重度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疗法,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肌注或静点。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梅花针叩刺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40例)和药物对照组(40例).针刺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刺法,药物对照组采用口服西太普兰,观察两组用药后的疗效.结果 针刺治疗组有效率为87.5%,药物对照组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梅花针叩刺法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口服抗抑郁药,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450-1451
目的:观察经筋透刺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经筋透刺疗法,对照组予传统针刺疗法。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透刺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梅花针叩刺后减压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梅花针叩刺后加火罐拔吸减压治疗,对照组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加服镇痛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8%,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后减压法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疗效较显著,其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浅刺法联合梅花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浅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梅花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28/31),高于对照组的77.42%(24/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DIP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D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刺法联合梅花针治疗顽固性面瘫可改善患者面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予经筋刺法,对照组30例予传统针刺法,疗程共20 d,比较两组治疗后面部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痊愈2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15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巨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巨刺法治疗。应用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House-Brackmann,H-B)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对照组为9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痊愈率治疗组为66.6%,对照组为4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评分在治疗1周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法能促进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巨刺针法结合梅花针叩刺翳风、完骨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都予以药物基础治疗,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常规针刺患侧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巨刺健侧穴位结合梅花针叩刺双侧翳风、完骨穴。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 d后休息2 d,共治疗4周。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量表(躯体功能评分FDIP和社会功能评分FDIS)和Portmann简易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分级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DIP、FDIS、Portmann简易评分量表均优于治疗前(均P0.01),且治疗后两组FDIP、FDI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两组Portmann简易评分量表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76.33%(23/3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半年内随访,观察组复发率13.63%(3/22),对照组复发率40.00%(10/2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巨刺针法结合梅花针叩刺翳风、完骨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且能改善患者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经筋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述经筋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疗效。方法将110例面瘫患者按不同针刺手法分为经筋组68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其急性期、静止期和后遗症期的疗效,以及观察电针测定面神经病损程度与疗效的关系。结果2种针刺手法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和90%,经筋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急性期选择针灸治疗效果显著;经筋组对后遗症期和神经不良型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灸对急性期面瘫和神经活跃型患者疗效确切,可在第1个疗程内治愈,对后遗症期和神经不良型面瘫患者采用经筋透刺法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探讨巨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3周围性面瘫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60例,观察组采取巨刺法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辨证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1.6%,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巨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辨证针灸治疗,可以依据患者的病情及病理进展,针对性地以分期疗法配合穴位治疗,提高临床疗效,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梅花针叩刺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背俞穴对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梅花针叩刺背俞穴的治疗组和毫针刺法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疗效肯定,是目前治疗该病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彭新  俞华 《光明中医》2016,(5):691-693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透刺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取穴阳白、颧髎、丝竹空、颊车、地仓、翳风、下关等进行毫针透刺法针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运用电针刺激阳白、下关、颊车、地仓四穴,均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前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量表总体评分及局部评分表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两组疗法对恢复期周围性面瘫均有一定疗效,可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功能障碍(P0.05),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李世昌  赵黎 《四川中医》2012,(5):113-114
目的:观察雀啄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周围性面瘫154例,分为治疗组88例,对照组66例,治疗组用雀啄刺法,对照组用传统平补平泻法。结果:表明经4个疗程治疗,治疗组在痊愈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疗效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雀啄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程短,见效快,痛苦少,方便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