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血管异位钙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及骨骼组织的矿化均起重要作用,鉴于动脉钙经广泛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而且与骨骼矿化过程的相似性,本研究试图研究IGF-1在动脉钙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建立血管钙化模型,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IGF-1,观察细胞钙沉积变化,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分泌情况。结果:10^-9mol/L的IGF-1培养10d后,普通对照培养细胞的钙沉积无明显变化,钙化培养细胞的钙沉积增加了11.82%(P>0.05),在此过程中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了168.7%,骨钙素分泌增加了58.3%;增加IGF-1的浓度至10^-8mol/L和10^-7mol/L,细胞的钙盐沉积进一步增加,分别提高了22.74%(P<0.05)和40.7%(P<0.01)。结论:IGF-1可呈剂量依赖性的促进钙化血管细胞的钙质沉积,其作用可能与促进钙化血管合成碱性磷酶及促进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成骨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兔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细胞培养技术进行兔成骨细胞分离培养,取第2代成骨细胞分别与0.1ng/ml,1ng/ml,10ng/ml,20ng/mlIGF-1培养,培养24、36小时后行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IGF-1与成骨细胞培养24、36小时,经MTT法检测,不同浓度IGF-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IGF-1浓度为0.1、1、10ng/ml,各组之间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GF-1对成骨细胞有明显促进增殖作用,在0.1-10ng/ml范围,存在浓度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滋养层细胞EGFR表达进行定位,定量分析,同时观察不同浓度的EGF对体外培养绒毛组织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影响。结果:EGFR在不同孕期滋养层细胞表达的强度不同,其中孕早期较妊娠中期,晚期表达强,平均A值高,而在孕早期不同阶段EGFR的表达也有差异,妊娠4-6周,7-9周滋养层细胞表达低于10-12周,EGF具有促进体外培养的绒毛组织分泌HCG的功能,且随浓度增加而分泌功能增强,当EGF浓度为100ng/ml时,HCG的分泌量达到峰值,EGF浓度达到200ng/ml时,HCG的分泌量不再增加。结论:EGFR在不同孕期滋养层细胞表达的强度不同,与妊娠期间孕妇体内HCG的浓度变化具有一致性;EGF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促进滋养细胞分泌HCG的功能,由于EGFR在滋养层细胞上表达的数量是一定的,当EGF饱和了EGFR所有结合位点HCG分泌不再增加,所以EGF,EGFR可能是通过影响滋养层细胞HCG的分泌来调节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在体外培养的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8例体外培养的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中IGF—ⅠmRNA、IGF—ⅡmRNA、IGF—IRmRNA、IGF-ⅡRmRNA、IGFBP-1mRNA、IGFBP-2mRNA、IGFBP-3mRNA、IGFBP-4mRNA、IGFBP-5mRNA、IGFBP-6mRNA等10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基因表达。结果58例体外培养的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均有IGF—ⅠmRNA、IGF—ⅡmRNA的基因表达;56例存在IGF—ⅠRmRNA、IGF—ⅡmRNA、IGFBP-3mRNA的基因表达;2例同时检测出上述10种基因。结论IGFs可能在早期细胞滋养层的侵入、增殖分化、胎盘形成和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鄄II(insulin鄄likegrowthfactor鄄II,IGF鄄II)对卵巢癌细胞AO、3AO基质金属蛋白酶鄄2(matrixmetalloproteinase鄄2,MMP鄄2)表达的诱导调节。方法:以IGF鄄II处理卵巢癌细胞AO、3AO,用明胶酶谱法和RT鄄PCR法检测MMP鄄2蛋白的分泌以及基因表达。结果:IGF鄄II能双相调节浆液性囊腺癌细胞AO中MMP鄄2的分泌,低浓度(10ng/ml)时能上调MMP鄄2的分泌,随着IGF鄄II的浓度增加该作用增强;但高浓度时(100ng/ml),诱导作用显著下降;IGF鄄II不增加粘液性囊腺癌细胞3AO培养上清中MMP鄄2蛋白的分泌。此外,IGF鄄II不影响两种卵巢癌细胞中MMP鄄2的基因表达。结论:IGF鄄II在一定程度上能刺激上皮性卵巢癌MMP鄄2蛋白表达,可能在卵巢癌的侵袭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效应,探讨bFGF参与正畸牙移动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将第5代细胞按细胞数约为4×10<'3>/孔接种在96孔培养板的50孔中,每5孔为一组,共分为10组。根据每组bFGF浓度不同,分为无bFGF组、0.5 ng/mL bFGF组、1.0 ng/mL bFGF组、2.0 ng/mL bFGF组、4.0 ng/mL bFGF组、8.0 ng/mL bFGF组、16.0 ng/mL bFGF组、32.0 ng/mL bFGF组、64.0 ng/mL bFGF组及128.0 ng/mL bFGF组。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均进入对数生长期时,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染色,在酶联免疫检测仪上测出各孔吸光度(opficM density,OD)值,并计算各组OD均值。结果 与对照组OD均值比较:实验组OD值随bFGF浓度(0.5~16.0 ng/mL)的增加先逐渐增加(P<0.05,0.01),达到峰值(16.0 ng/mL)后,又随bFGF浓度(32.0~128.0 ng/mL)的增加而逐渐减少(P<0.05,0.01)。结论 bFGF可能参与了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的改建,bFGF较低浓度时有促进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作用,而较高浓度时有抑制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bFGF对牙周膜细胞合成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牙周膜细胞(PDLF)合成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 方法 取体外培养的PDLF,按加入的bFGF终浓度分为0 ng/ml(对照),1 ng/ml,10 ng/ml,50 ng/ml,100 ng/ml bFGF五组,继续培养72 h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观察细胞胞质中Fn的合成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DLF中Fn的表达在1-100 ng/ml bFGF都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10-50 ng/ml bFGF时增加水平最为显著,达到最佳效果. 结论 bFGF有促进PDLC合成纤维连接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Zhang X  Wei L  Wang J  Tu Z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2):836-839
目的:通过研究雌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对子宫内膜癌孕激素受体亚型A和B的调控作用,探讨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IB和乳腺癌细胞系MCF-76,分别给予雌二醇(E2)10nmol/L和IGF-I 20ng/ml作用3d,用Western印迹方法观察两种孕激素受体亚型的蛋白质含量变化;从细胞中提取RNA,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观察孕激素受体B亚型的mRNA水平的调控。结果:(1)Western印迹试验显示,HEC-IB细胞给予E2作用72h后,人孕激素受体(hPR)-A、hPR-B光密度值用药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716,P=0.391。给予IGF-I作用72h,hPR-A、hPR-B明显下调(P=0.008,P=0.002)。(2)RT-PCR显示,HEC-IB细胞中hPRB mRNA未见表达,给予10nmol/L雌激素刺激72h后,hPRB mRNA阳性,呈上调作用;经IGF-I 20ng/ml作用后,hPRB mRNA阳性,IGF-I对其有上调作用,但IGF-I的上调作用弱于雌激素。MCF-7细胞中hPRB mRNA未见表达,经10nmol/L雌激素刺激72h后,hPRB mRNA阳性,呈上调作用,但雌激素对hPRB mRNA的上调作用在MCF-7细胞中弱于HEC-IB细胞。结论:(1)E2和IGF-I对hPR亚型均有调控作用,且具有不同组织细胞特异性。(2)E2和IGF-I在基因水平或转录水平使hPRB mRNA上调,但在转录后可能存在某种抑制因素使hPRB蛋白质产生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组织培养条件下冻融人胎儿卵巢雌二醇(E2)的分泌及激活素A(Act A)和卵泡抑素(FS)对E2分泌的影响。方法:冻融人胎儿卵巢组织体外培养,分别加入基础培养液(对照组,即MEM组)、基础培养液+100ng/ml Act A(Act A组)、基础培养液+100ng/ml FS(FS组)和基础培养液+100ng/ml Act A+100ng/ml FS(A+F组),每组4块组织,培养8d。收集培养2d、4d、6d、8d各组培养液,测定比较其E2值。结果:培养4d、6d、8d卵巢组织分泌的E2值均高于2d的E2值(均P〈0.05),随培养时间延长,E2分泌量先增加后减少,在培养后6d可达较高分泌水平;Act A组E2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FS组和A+F组(均P〈0.01)。结论:冻融人胎儿卵巢在组织培养条件下能分泌E2,Act A能促进体外培养胎儿卵巢E2的分泌,其作用可能受到FS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促大鼠成骨样肉瘤细胞(UMR106)增殖作用及钾离子通道活动的关系。方法:采用磺基罗丹明(SRB)染色法观察细胞增殖并用膜片钳技术记录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电流的变化。同时用3H-TdR掺入测定DNA合成的改变。结果:IGF-1可以明显地促进UMR106细胞的增殖,且使3H-TdR掺入率增加93.57%,在含有生长因子IGF-1(10^-8M)的培养液中培养12h后,钾通道电流比对照有明显增加,而且用钾通道阻断剂后,3H-TdR掺入率下降。结论:IGF-1可促进大鼠成骨样肉瘤的DNA合成和细胞增殖,且细胞膜钾通道的活动与此促增殖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PDGF-BB和bFGF对牙周膜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牙周膜(PDL)细胞碱性磷酸酶(AL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 从第三代开始体外培养人PDL细胞,取4-8代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为纯细胞培养液,实验组细胞用0.1,1,10,100 ng/ml的PDGF-BB,1,10,50,100 ng/ml的bFGF,或二者联合,100 ng/mlPDGF-BB 50 ng/ml bFGF或0.1 ng/ml PDGF-BB 1 ng/ml bFGF进行干预.第3天后,人工裂解一半细胞,所有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分为细胞裂解液组与培养液组,用酶动力学方法检测ALPase活性(用吸光度值表示).用SPSS V13.0进行统计.结果 第3天PDGF-BB作用的细胞裂解液吸光度峰值位于0.1 ng/ml,细胞培养液吸光度峰值位于1 ng/ml.第3天bFGF作用的细胞裂解液吸光度峰值位于1 ng/ml,细胞培养液吸光度峰值位于10 ng/ml.100 ng/ml PDGF-BB 50 ng/mlbFGF或0.1 ng/ml PDGF-BB 1 ng/ml bFGF的吸光度值也比对照组显著增高,但是联合作用比单独作用意义不显著(P>0.05).结论 PDGF-BB和bFGF均可明显促进PDL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Ⅱ受体(IGF-ⅠR,IGF-ⅡR)反义基因对SMMC-7721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反义技术,在已将IGF-ⅠR反义基因转染入SMMC-7721肝癌细胞株的基础上(获得ⅠR-AS细胞),继续利用IGF-ⅡR反义基因真核表达系统,通过DOTAP^TM脂质体介导的转技术,将IGF-ⅡR反义基因导入该细胞,经G418及潮霉素双重筛选获得稳定表达IGF-Ⅰ,IGF-ⅡR反义基因的SMMC-7721细胞(Ⅰ、ⅡR-AS细胞)。结果:光镜,电镜下反义转染细胞形态学上肿瘤性有一定减弱;在软琼脂培养基中生长能力低下(P<0.01),反义G418抗性转染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低下(P<0.05);在细胞生长曲线上与对照组相比有轻度下降趋势。结论:IGF-ⅠR,IGF-ⅡR反义基因对SMMC-7721肝癌细胞株的恶性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肝癌组织及外周血IGF—IImRNA片段扩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mRNA在肝癌诊断和判断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肝癌组织和外周血有核细胞中帛备总RNA,经随机引物和逆转录酶作用合成cRNA,再分别以RT-PCR扩增IGF-Ⅱ基因片段,分析其在肝病诊断与鉴别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在肝癌组织和外周血中扩增出的IGF-Ⅱ基因片段大小为170bp,并与原设计相一致;30份肝癌、癌灶周围和远癌组织中,IGF-Ⅱ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00.0%、53.3%和0.0%;外周血IGF-Ⅱ基因片段阳性率:肝癌患者为34.2%,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和肝外肿瘤组中未见 阳性;在Ⅰ、Ⅱ和Ⅲ期肝癌中分别为14.3%、19.4%和45.5%;有伴有肝外转移的13例肝癌中全数阳性;在17例AFP<50ng/ml的肝癌中,IGF-Ⅱ基因分析有助于肝癌的诊断、转移判别及术后复发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黄新  李定国 《上海医学》2002,25(11):699-701
目的:检测激活素(ACT)A对肝星状细胞(HSC)系LI90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重组人ACT A(0.025-250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镦泡抑素(FS)处理体外培养的人HSC系LI90,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ACT A浓度在0.025-250ng/ml范围内,均可刺激LI90细胞增殖,0.025-25ng/ml浓度范围内的ACT A作用轻微,而250ng/ml的ACT A作用明显增强(P<0.01);相反,TGF-β1(2.5ng/ml)对LI90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0.315ng/ml FS与浓度为0.25ng/ml的ACT A共同孵育可阻断ACT A促进LI90增殖的活性(P<0.05),而0.315ng/ml FS单独作用对LI 90细胞生长明显影响。结论:ACT可促进HSC增殖,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甲壳胺(Chi)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原代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分化功能的影响. 方法:用原代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酶动力学方法、放射免疫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参皂苷Rg1(0.01 μmol/L)、不同浓度Chi(0.05 g/L、 0.1 g/L、 0.2 g/L)、不同浓度TGF-β1(0.5 μg/L、 1 μg/L、 2 μg/L)和单纯DMEM培养液(对照组)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钙素分泌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除TGF-β1 (0.5 μg/L、2 μg/L)组和Chi(0.2 g/L)组第7天外,TGF-β1、Chi各浓度组及人参皂苷Rg1组在3、5、7天均能明显增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②TGF-β1、Chi各浓度组及人参皂苷Rg1组细胞裂解液中ALP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③ 7天时,除Chi(0.2 g/L)组外,其他各组骨钙素分泌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21天时,人参皂苷Rg1(0.01 μmol/L)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 < 0.05).④TGF-β1 (1 μg/L)组、Chi (0.1 g/L)组和人参皂苷Rg1(0.01 μmol/L)组细胞凋亡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 0.01). 结论:与TGF-β1一样,Chi及人参皂苷Rg1有促进牙周膜细胞增殖的作用,能增强人牙周膜细胞ALP活性,增加牙周膜细胞骨钙素的分泌,有降低牙周膜细胞凋亡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俭  毛钊  毛曦  苏寒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11):961-965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甲壳胺(Chi)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原代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分化功能的影响. 方法用原代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酶动力学方法、放射免疫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参皂苷Rg1(0.01 μmol/L)、不同浓度Chi(0.05 g/L、 0.1 g/L、 0.2 g/L)、不同浓度TGF-β1(0.5 μg/L、 1 μg/L、 2 μg/L)和单纯DMEM培养液(对照组)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钙素分泌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除TGF-β1 (0.5 μg/L、2 μg/L)组和Chi(0.2 g/L)组第7天外,TGF-β1、Chi各浓度组及人参皂苷Rg1组在3、5、7天均能明显增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②TGF-β1、Chi各浓度组及人参皂苷Rg1组细胞裂解液中ALP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③ 7天时,除Chi(0.2 g/L)组外,其他各组骨钙素分泌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21天时,人参皂苷Rg1(0.01 μmol/L)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 < 0.05).④TGF-β1 (1 μg/L)组、Chi (0.1 g/L)组和人参皂苷Rg1(0.01 μmol/L)组细胞凋亡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 0.01). 结论与TGF-β1一样,Chi及人参皂苷Rg1有促进牙周膜细胞增殖的作用,能增强人牙周膜细胞ALP活性,增加牙周膜细胞骨钙素的分泌,有降低牙周膜细胞凋亡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转化生长因子—β2对牛眼小梁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对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经0、0.32、1.00、3.20ng/ml TGF-β2处理24h后,加入乳胶微粒,24h后作瑞氏染色,光镜下数取相邻20个细胞中的微粒数。结果发现:0.32、1.00、3.20ng/mlTGF-β2可促进牛眼小梁细胞吞噬乳胶微粒,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同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提示TGF-β2可促进牛眼小梁细胞的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18.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运用关节软骨体外培养方法,设立空白对照与IGF—Ⅰ药物对照组,采用MTF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参麦注射液对软骨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参麦注射液与生长因子IGF—Ⅰ均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中5%参麦液组同浓度为5ng/ml的IGF—Ⅰ组作用效果相当(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促进软骨细胞的合成代谢,减少其分解代谢,从而减轻关节软骨的退变,延缓OA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体外观察一定浓度的辛伐他汀对人牙周膜细胞合成Ⅰ型胶原能力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对牙周组织再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进行鉴定后,取第5代细胞用于实验。实验分0.125、0.250、0.500、1.000μmol/L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加药3d后,用羟脯氨酸试剂盒检测细胞合成Ⅰ型胶原能力。结果:4个辛伐他汀实验组均可促进人牙周膜细胞合成Ⅰ型胶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促进人牙周膜细胞合成Ⅰ型胶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益骨胶囊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 Ⅰ )的影响 ,探讨该方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大鼠的原代成骨细胞 ,采用MTT法测定含药血清作用后的成骨细胞增殖和分泌IGF Ⅰ的量。结果 :益骨胶囊含药血清中、高剂量组成骨细胞增殖和分泌IGF Ⅰ的量均明显高于对照血清组 (P <0 .0 1)。结论 :益骨胶囊具有促成骨细胞增殖和分泌IGF Ⅰ的作用 ,可能是该方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