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德  李晓光等 《疾病监测》2001,16(5):186-188
我国消灭脊灰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我市自1 991年 1 1月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以来 ,已连续 8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本文对我市 1 991 - 1 999年的AFP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以期对消灭脊灰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资料来源与方法1 资料来自全市各县、区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数据。2 采用分析软件EPIinfoversion 6 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3 病例的最后诊断全部由省脊灰专家诊断小组根据国家卫生部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分类 ( 1 997- 1 999年采用病毒学标准 )。4 病例粪便标本由省卫生防疫站计免科脊灰实验室采用H…  相似文献   

2.
黔西南州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刚  杨华  陆洪潮 《疾病监测》2005,20(8):427-430
目的了解黔西南州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找出薄弱环节,为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年黔西南州共报告AFP病例67例,其中20例被贵州省脊灰诊断小组和国家AFP专家诊断为非AFP病例,剩余47例AFP病例中有7例被诊断为临床符合病例,7例临床符合病例中有2例为VDPV病例;除合格便采集率外,其余各项指标均达标准;首诊报告率为55.32%,村级仅为2596;病例的发病时间和地区分布上在贞丰县有明显的聚集趋势;有40.43%的儿童未完成全程免疫,零剂次儿童占总病例的19.15%。结论黔西南州在接种率及县、乡医院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存在较严重的问题。今后应加强计划免疫工作以提高脊灰疫苗的有效接种率:同时加强县、乡各级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首诊报告率;在提高AFP监测敏感度的同时提高其特异性,有效防止VDPV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05年广西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进一步做好AFP病例监测,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2005年AFP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广西AFP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307例,其中AFP病例262例,非AFP病例45例.AFP病例中,经实验室标本检测和专家诊断小组诊断,260例被排除脊灰,2例为临床符合脊灰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2.40/10万,82.70%的县报告AFP发病率>1/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0.50%;12例病例分离出脊灰疫苗病毒,脊灰疫苗病毒分离率为4.62%;分离出其他肠道病毒25例,肠道病毒分离率为9.62%;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首诊报告率为76.72%,但乡村级仅为36.46%;8.01%的病例未完成全程免疫,零剂次儿童占总病例的2.67%. 结论 广西仍需进一步加强常规免疫,提高AFP监测敏感性和乡村级首诊报告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封丘县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简称AFP)的发生情况 ,进一步做好AFP的监测工作 ,现对封丘县 1993~ 2 0 0 1年报道的 49例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和监测系统评价。1 材料与方法对封丘县 1993~ 2 0 0 1年AFP病例个案调查表、随访表和实验室病原学监测结果等进行流行病学分析。2 结 果2 .1 流行病学分析2 .1.1 发病概况  49例AFP ,各年度病例数及 1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见表 1。表 1 封丘县 1993~ 2 0 0 1年AFP病例发病率年  份 1 993 1 9941 995 1 996 1 997 1 9981 9992 0 0 0 2 0 0 1合计<1 5岁者 1 64 1 83 1 62 2 …  相似文献   

5.
平顶山市1992~199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河南省平顶山市卫生防疫站(467000)马西平张俊杰李玉英申建业董志伟崔振铎李付桂王梅随着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市自1992年以来已连续5年未发现由脊灰野病毒引起的脊...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禹城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AFP)的流行病学特征 ,找出薄弱环节 ,为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1997~ 2 0 0 3年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7~2 0 0 3年共报告AFP病例 5 9例 ,其中 11例被山东省卫生防疫站脊灰监测中心确诊为非AFP ,年均报告发病率为 6 83/10万 ;乡镇级医院无AFP病例报告 ,病例大部分为 0~ 4岁儿童 ,占总病例数的 75 .0 0 % ;发病时间和地区无明显聚集趋势 ;有 12 . 5 0 %的儿童未全程免疫或免疫史不详 ,甚至于出现零剂次。结论 乡镇级医院在监测系统敏感性方面存在较严重问题。今后应加强乡镇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AFP病例的筛检工作和提高脊灰疫苗有效接种率。  相似文献   

7.
8.
张家港市1995-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少珊  林楚卿 《疾病监测》2000,15(6):237-239
掌握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才能制订科学的性病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性病的传播和流行。因此,本文对汕头市1997-1999年的性传播疾病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1 调查对象:1997-1999年前来各医疗单位性病专科门诊就诊的性病病人为调查对象,调查的病种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管理办法”规定的8种性病,诊断标准按部颁暂行标准执行。2 方法:根据全国统一的性病疫情报表的有关内容,由性病专科医师对就诊的性病病人进行询问和登记。采用FOXPRO70软件包建立汕头市性病流行病学特征数据库,在微机上进行统计。结  果1 汕头市1997-1999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全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监测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价,为今后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方案要求,利用EPI info软件对我市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兰州市2000-2006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117例,平均报告发病率1.21/10万,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要求。结论:目前全市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个别县AFP病例监测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连续三年未报病例的县区和基层医生AFP病例知识与报告的了解。……t一…t…㈨㈨0't….t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市1994-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子晶  张爱华  马瑞 《疾病监测》2001,16(7):266-268
随着消灭脊髓灰质炎各项防制措施和对策的逐步实施 ,哈尔滨市自 1 994年以来已连续 6年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 ,并顺利进入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的各项准备工作之中。为进一步了解我市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 ,找出薄弱环节 ,为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证实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我市1 994- 2 0 0 0年AFP病例流行病学分析如下。材料和方法1 材料来源 :材料来自哈尔滨市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 ,包括AFP病例个案调查表、随访表、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脊灰实验室检测结果 ,哈尔滨市统计局人口资料。2 方法 :病例的最后诊断按卫…  相似文献   

11.
12.
黄莉芳 《疾病监测》2000,15(6):238-239
为全面掌握我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为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论证工作作好充分准备,现将我市1995-1999年AFP病例流行病学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我市1995-1999年AFP病例登记表、AFP病例个案调查表、AFP病例随访表、江苏省病毒分离鉴定反馈表。2 采、送便方法:每个病例均按规定采集双份便,保存在-20℃条件下,在限定时间内用冷藏包送至江苏省卫生防疫站。3 病毒分离鉴定:由江苏省卫生防疫站脊灰实验室采用Hep-2和RD细胞对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分离到的病毒送国家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定…  相似文献   

13.
陈洁  史愉聪  吴建宏 《疾病监测》2005,20(10):517-520
目的了解绍兴市残留麻痹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疾病谱。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绍兴市1991~2004年AFP专报系统的监测资料和个案调查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1~2004年,共报告残留麻痹AFP病例32例,主要分布在嵊州市和绍兴县,6~10月发病较多,其中65.62%为4岁以下儿童,男女性别比为2.56:1。麻痹以单下肢为主,其次为双下肢,引起残留麻痹的主要疾病为外伤性神经炎。结论针对引起AFP病例致残的疾病谱,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同时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阻止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的传入和传播,巩固无脊灰成果。  相似文献   

14.
俞梅华  钱晓萍 《疾病监测》2017,32(8):646-650
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市15岁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湖州市2004-2016年AFP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对残留麻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 2004-2016年湖州市共报告15岁AFP病例128例,主要为散发。年平均发病率为2.32/10万。发病高峰多出现于每年1月、3月和8-10月,0~4岁组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2:1。肠道病毒分离率为7.81%。10.16%的AFP病例在麻痹60 d后仍残留麻痹。多因素分析显示1岁发病、深部腱反射异常是AFP残留麻痹病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提高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加强临床医生培训、教育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尽早对重症患者开展对症治疗,是降低儿童AFP病例致残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报告了河北省 1996~ 1998年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 (NPEV)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显示NPEV感染有明显的夏秋季感染高峰 ,感染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人群 :AFP病例中NPEV感染者作为一组病例 ,一般不会与脊灰诊断相混淆 ,在有明确诊断的病例中以格林巴利综合征为最多 ,但资料同时也显示有 38%的NPEV感染者有与脊灰相类似的麻痹时发热和急速进行性麻痹的临床表现 ,5 %的NPEV感染者除上述症状外 ,还在发病后60天残留麻痹。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的病例 ,更具有与野病毒感染相似的临床表现 ,麻痹后恢复慢 ,有较高的麻痹残留率 ,达 20.9% ,但无明显的季节性分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四川省宜宾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残留麻痹病例的流行病学情况,探索降低残留麻痹的措施。 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1-2010年AFP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宜宾市2001-2010年的10年间共报告残留麻痹AFP病例63例,残留麻痹发生率为25.40%,发生率最高的是筠连县(45.45%),最低的是翠屏区(6.67%);病例主要发生在结论 加强临床医生对GBS知识的培训、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人群卫生保健知识及进一步加强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是降低AFP病例残留麻痹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宋晓哲  白智泳 《疾病监测》2005,20(6):306-309
目的了解徐州市2003年报告的34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系统运转状况。方法收集AFP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和随访表,采集病例粪便标本和初免接种对象免前和免后血清学标本,之后分别进行病毒分离和抗体滴度检测。结果34例AFP病例分布于8个县(区),男性22例,女性12例,发病时间无季节性,发病年龄最大14岁,最小3个月,免疫次数≥3次的占97.1%。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9/10万,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7.1%,2例标本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疫苗株,2例标本分离出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Ⅰ、Ⅱ、Ⅲ型脊髓灰质炎疫苗基础免疫成功率分别为100.0%、100.0%、97.9%。结论徐州市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8.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迟报原因调查江苏省卫生防疫站(210009)徐凌云,刁连东,宋晓彤淮阴市卫生防疫站吴良文由于我们发现少数所报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是2、3个月前发生麻痹的,为了解迟报原因,进行了调查。影响迟报原因的环节有病人是否及时就诊,医...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赵春芳  陈应琼  凌华 《疾病监测》2005,20(5):253-255
目的 评价重庆市2 0 0 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用细胞培养法对2 0 0 3年报告的98例AFP病例粪便标本进行脊灰和非脊灰肠道病毒的分离鉴定。结果 重庆市2 0 0 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98例。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5 .39% ,粪便标本7d内送脊灰实验室的及时率为94 .38%。粪便标本2 8d内完成病毒分离鉴定的及时率为10 0 %。分离出脊灰病毒(PV) 5株,其中Ⅰ型2株,Ⅱ型1株,混合型(Ⅰ+Ⅲ) 2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 5株。所有PV阳性毒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均为疫苗株。结论 AFP病例监测系统的各项监测指标均达要求。今后应继续加强AFP病例监测和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直至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脊灰。  相似文献   

20.
玉林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肠道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玉林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肠道病毒感染及其流行病学情况,为制订维持无脊灰状态AFP监测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玉林市1996~2004年AFP病例中粪便检测到肠道病毒(EV)病例进行分类,分析其免疫史、性别、年龄与病原学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1996~2004年共检测了251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粪便标本,分离到肠道病毒55株,分离率为21.91%。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PV)14株,均为疫苗相关株,其中Ⅱ型7株,占50%;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零”剂次免疫AFP病例的PV分离率依次高于1~2次和≥3次免疫者,分别为20.00%、17.86%和3.40%。PV感染引起残留麻痹6例,其中Ⅱ型4例。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零”剂次免疫的PV感染病例残留麻痹率依次高于1~2次和≥3次免疫者。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41株,NPEV检出农村高于城区。结论玉林市巳连续12年未发现由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在无脊灰证实以后,应加强对PV和NPEV的研究,特别是本文中脊灰疫苗株病毒对0剂次免疫儿童的致病和致残率高于全程免疫者的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今后我们应继续抓好常规免疫,提高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