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贾克刚  丛伟  薛洋  王雪海  刘胜中 《华西医学》2012,(11):1634-163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灶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5月4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灶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11例;年龄35~67岁,平均53.2岁;所有患者均行肺部原发肿瘤及脑部转移肿瘤切除术,其中肺叶切除术42例,全肺切除术4例,术后全部患者行全脑放射治疗,部分患者行系统化学疗法3~6周期。对随访患者的生存时间采用对数秩检验,分析影响生存率的因素。结果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腺癌27例,鳞癌15例,大细胞癌2例,其他类型2例。患者1年生存率80%,2年生存率41%,3年生存率14%,中位生存期23个月,平均生存期(27.8±4.5)个月(乘积极限法)。对数秩检验结果提示N0与N1患者比N2患者生存率高(P=0.024),腺癌患者生存期比非腺癌患者生存期长(P=0.002)。结论外科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灶的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腺癌患者及无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生存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本单位2001年至2011年间行脑部和胸部病灶联合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脑转移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共计21例患者进行了孤立性脑转移病灶切除和后续的肺癌根治术,18例(86%)患者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其中N1淋巴结阳性8例,N2淋巴结阳性10例.中位生存期32个月(95%置信区间15~49个月),1年,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3%,22%.对可能影响预后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P=0.002).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脑转移的患者,保证病灶完全切除和手术耐受性前提下,对胸部和脑部病灶应同时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策略以获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3.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X刀与γ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等效生物剂量模式下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X刀与γ刀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肝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4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X刀组19例病人采用TACE联合X刀治疗,γ刀组29例病人采用TACE联合7刀治疗。【结果】X刀组1生存率为78.9%,与γ刀组(72.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X刀组半年、1年肿块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3%、47%,明显低于γ刀组(93%、79%)(均P〈O.05)。X刀组及γ刀组3级以上消化系统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31%、3.45%(P〈O.05),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78.95%、48.28%(P〈0.05)。【结论]TACE联合γ刀较联合X刀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有更好的近期局控率,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65例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0例行单纯放疗,20例行单纯化疗,55例行放化联合治疗。所有患者中,79例接受全脑放疗及脑转移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WBRT+SRT),92例接受肺部原发灶放疗。对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单纯放、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均为5个月,而同步或序贯放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单纯WBRT与WBRT+SRT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个月和9个月,WBRT+SRT明显优于单纯WB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受肺部原发灶放疗患者中位生存期(11个月)明显优于未接受肺部原发灶放疗的患者(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发现,肺部放疗为患者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N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较差,肺部原发灶放疗是其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肝脏是结直肠肿瘤常见转移部位,大约15%。25%的患者在诊断时即发现,另有15%~25%的患者在根治性手术切除原发灶后出现肝脏的复发转移。仅有5%~15%的患者有机会接受外科切除。肝转移灶无法切除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5年生存率接近0%。作者自2007年1月至2011年9月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射频消融(RFA)联合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17例,并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不同剂量预防性全脑照射(PCI)对降低脑转移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4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根据患者治疗要求分为标准PCI剂量组、较高PCI剂量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两年脑转移发生率、总生存率以及放射性脑损伤引发的不良反应。结果标准剂量PCI组与较高剂量PCI组的2年脑转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发生脑转移患者与未发生脑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7.6个月和47.4个月;标准剂量组的1年和3年生存率高于较高剂量组,但差异不明显。结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或放化疗后预防性脑照射可以降低脑转移率,25Gy的PCI仍然应该是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单发脑转移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分析行脑部和胸部病灶联合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21例患者进行了单发脑转移病灶切除和后续的肺癌根治术,18例(86%)患者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其中N1淋巴结阳性8例,N2淋巴结阳性10例。中位生存期32个月(95%置信区间15~49个月),1、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3%、22%。对可能影响预后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P=0.002)。结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的患者,在保证病灶完全切除和手术耐受性的前提下,宜对胸部和脑部病灶同时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策略,以获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8.
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下称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997-2007年间诊治的148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的年龄、初诊时的临床分期、影像学分型、原发灶数目和大小、原发灶是否手术或放化疗、骨转移灶数目、骨转移时血ALP水平、是否伴骨旁软组织转移、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是否伴其他脏器转移多项因素进行分析,生存率分析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肺癌骨转移生存率:1年为52.2%,2年26.5%,3年21.2%,5年3.7%,中位生存期1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骨转移转移灶数目及骨转移时ALP水平这2项因素的各组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时的临床分期、骨转移时血ALP水平、是否伴其他脏器转移、骨转移灶数目诸因素为独立预后因子与预后有关。结论:本研究提供了有关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征、生存结果、预后因素。这些将有助于我们确定合适的照射剂量和分割方式。  相似文献   

9.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1-2]。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有15%~25%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而另有15%~25%患者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可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90%)的肝转移灶初始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3-7]。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2],未经治疗的肝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无法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5%[8-9],而肝转移灶完全切除[或可以达到“无疾病证据(no evidence of disease,NED)”状态]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5个月,5年生存率为30%~57%[10-1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氩氯刀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6年2月采用氩氯刀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2例(综合组),选择同期奈件相同采用常规放化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8例作对照(常规组);比较两组病人的KPS、局部复发率、中位生存期、生存率。结果 综合组和常规组的KPS改善率分别为28.57%和10.52%,稳定率分别为42.86%和36.84%,恶化率分别为2857%和52.63%:综合组KPS评分高于常规组(X^2=6.32,P〈005)。原发灶局部复发率综合组显著低于常规组(28.57%〈50.00%;X^2=3.86,P〈0.05);中位生存期综合组16个月,常规组14个月;1、2、3年生存率综合组稍高于常规组(63.53%〉5350%,31.99%〉29.13%,21.33%〉16.18%)。但两组间生存曲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33,P〈0.05)。结论 氩氯刀联合放化疗可有效地降低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复发率.改善病人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靶向药物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远处孤立转移病灶行手术切除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7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126例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资料, 其中16例对远处孤立转移灶予以手术切除。患者均有明确的肾细胞癌病理诊断, 口服靶向药物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或依维莫司, 直至孤立转移灶稳定且评估为可切除。对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远期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接受远处孤立转移灶切除术的16例患者中, 男11例, 女5例, 中位年龄51岁(37~72岁); 其中肾透明细胞癌14例, 肾乳头状细胞癌2例; 肺转移5例, 骨转移2例, 肾上腺转移5例, 脑转移2例, 肝转移1例, 腹壁转移1例。患者围术期均恢复良好,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肿瘤相关症状明显缓解, 一般情况有所好转。16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43.8%和31.3%。无手术相关的死亡。  结论  经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有远处孤立转移灶时可从手术治疗中获益, 取得较长时间生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出现的时机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择1999/2006年在我院死亡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238例,男159例,女79例。腺癌162例,鳞癌76例。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初诊时出现脑转移对生存有显著影响,中位生存(12±1)个月,P=0.000 4,在患病期间出现脑与非脑转移对生存期影响差异无显著性,首发转移时有无脑转移都对生存期影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初次诊断时出现脑转移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Breast cancer: metastatic patterns and their prognosis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From 1969 to 1977, metastatic disease developed in 145 of the 558 patients treated for breast cancer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Medical System. The most common first site of distant spread was bone (51%), followed by lung (17%), brain (16%), and liver (6%). The remaining 10% of patients had multiple metastatic sites. Fewer than 10% of the entire group received adjuvant chemotherapy after primary treatment. When metastatic disease appeared, most patients had palliative systemic chemotherapy and/or irradiation. In general, patients with initially negative axillary nodes had a longer median time until relapse (development of metastatic disease) and a longer survival time after diagnosis of metastases than patients with initially positive nodes. Liver was the least common initial metastatic site; while liver metastasis was seen only i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axillary nodes, it carried the worst prognosis. The overall median survival time after metastasis was 12 months for bone and lung lesions, three months for brain lesions, and only one month for liver metastasis. The median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etastatic sites was 7.5 months.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ime until relapse and survival after metastasis. Patients in whom distant metastases developed relatively soon after the initial diagnosis had the same postmetastatic prognosis as patients whose disease metastasized later.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age at initial diagnosis and metastasis-free interval or survival after metastasi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影响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MWA)治疗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60例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均采用CT引导下MWA治疗,分析患者术后3年生存情况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60例CT引导下MWA术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2.00(18.204~25.796)个月。COX多因素分析显示,DFI是影响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CT引导下MWA术后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转移灶直径、数目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预后生存时间可达22个月,且预后情况与DFI、转移灶直径、转移灶数目密切相关,临床需对高危患者加以重视,尽早采取抗肿瘤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脑转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探讨局部切除的作用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9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肾细胞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随访,并绘制生存曲线。 结果8例肾细胞癌脑转移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42~70岁,中位年龄63岁。脑转移发生距肾癌根治时间7~103个月,中位时间41个月。8例患者共行9次手术,切除10个颅内转移灶。随访时间为38~20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5个月。8例患者中死亡3例,生存5例。脑转移手术后总生存时间为6~8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 结论肾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手术局部切除结合放疗能够达到满意的局部控制,并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胸膜侵犯(VPI)程度对肺癌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10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VPI程度分为PL0组(n=40)、PL1组(n=38)、PL2组(n=22) 3级。比较不同程度的VPI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肺癌手术治疗患者TNM分期、T分期及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与VPI程度显著相关(P <0. 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T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VPI程度与肺癌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相关(P <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肿瘤直径、VPI程度是肺癌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显示,患者的平均总生存时间(OS)、无病生存时间(DFS)分别为31. 8个月(95%CI:29. 7~33. 9)、23. 3个月(95%CI:21. 3~25. 4),随着VPI程度的增加,患者OS、DFS均显著缩短(χ~2=52. 61,64. 46,P <0. 05)。结论 VPI程度与肺癌肿瘤TNM分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导致肺癌手术治疗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根治性切除21例,其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52.4%、33.3%。根治术组和姑息术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4.5(12-84)个月和12(3-21)个月。结论:局部复发性直肠癌积极手术治疗并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