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头颈部神经鞘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头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77~2006年收治的23例头颈部及颅底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头颈部神经鞘瘤主要表现为鼻塞、面瘫和声嘶等症状.20例患者术前行CT或MRI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和20%.全部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18例患者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明确诊断.19例完整切除肿瘤,4例切除大部分肿瘤.共有19例术后随访,随访期3个月~10年,15例完整切除者无1例复发,4例部分切除者1例复发.术后并发持续性动眼神经麻痹3例,听力下降1例,声嘶1例.结论 头颈部及颅底神经鞘瘤不易早期诊断,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手术完整摘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B超诊断头颈部错构瘤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经B超诊断并与手术所见及病理检查结果相一致的头颈部错构瘤4例,三种不同病理类型的错构瘤声象图均有现出相应的特征:①以脂肪等为主者可见中至高或中弱回声区,包块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其内有多个片状光团相互融合;②以囊性为主者可见回声区内较强的分布不均匀的光点,伴多个不等圆形无回声区;④以血管成分为主者可见较强的分布不均的光点,以及少许无回声区或点状元回声区。认为:B超检查对头颈部构瘤的诊断和鉴别有一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氟 脱氧葡萄糖 (18 fluorinefluorodeoxyglucose ,18F 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 ,PET) CT融合显像在头颈肿瘤的原发灶诊断、复发的检测和诊断分析未知原发肿瘤转移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 7例已确诊头颈部原发肿瘤或转移癌 ,进行18F FDGPET CT全身显像 ,并与临床资料对照。结果 鼻咽癌组治疗前 4例PET CT均查出原发灶 ,其中 2例确诊有颈淋巴结转移 ,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鼻咽癌放疗后 12例中 4例PET CT检查鼻咽部及颈部淋巴结均为阴性表现 ,符合临床和病理诊断 ;2例放疗后原发灶复发经病理检查证实 ,其中 1例查出颈部淋巴结及全身多处转移经随访证实 ;6例鼻咽原发灶PET CT检查阴性表现 ,但 4例颈部显示淋巴结转移经病理检查证实 ,2例肺部、纵隔等有转移灶未经病理检查证实。未知原发肿瘤颈淋巴转移组4例患者PET CT均检出原发灶 ,3例病理检查证实 ,另 1例未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他头颈肿瘤组 7例治疗后患者中 ,2例患者无复发转移表现 ,5例不同部位肿瘤检出原发部位复发或颈淋巴结转移 ,有 4例经病理检查证实 ,1例放弃治疗未经病理检查证实。结论 18F FDGPET CT将PET提供的肿瘤代谢图像和CT提供的解剖图像结合 ,对头颈原发肿瘤诊断 ,检测治疗后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发生于鼻腔的呼吸上皮腺瘤样错构瘤(respiratory epithelial adenomatoid hamartoma,REAH)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21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鼻过敏科收治的24例鼻腔REA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L-K)评分、鼻窦CT影像Lund-Mackay(L-M)评分以及病理特征。结果 VAS评分以鼻塞和嗅觉得分最高,均为6分;L-K评分以鼻息肉和嗅裂(olfactory cleft,OC)阻塞为主;L-M评分总分8.75,筛窦、窦口鼻道复合体、OC得分较高。24例患者鼻窦CT冠状位OC宽度(10.5±1.5)mm,水平位(11.5±1.5)mm。病理结果显示发生于鼻腔REAH常与鼻息肉同时存在。结论 发生于鼻腔的REAH常与鼻息肉同时存在,症状、内镜以及影像学诊断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REAH是否可以定义为错构瘤、炎症反应过程或肿瘤性病变仍有待确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在耳鼻喉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CT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12月~2020年10月期间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4例耳鼻喉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CT检查,将所有患者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将检查准确率与患者实际病理状况进行比较,同时将检查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进行对比。结果最终病理证实74例患者中患有咽喉肿瘤患者21例,鼻肿瘤患者19例,内耳肿瘤患者15例,外耳肿瘤19例,通过CT检查发现咽喉肿瘤患者19例,鼻肿瘤患者17例,内耳肿瘤患者14例,外耳肿瘤18例,其诊断准确率为91.89%,与最终病理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且经过检查后,所有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高于检查前(P<0.05)。结论在耳鼻喉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CT检查能够提高患者的检查准确率,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增强治理的时效性,但极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颈淋巴廓清(END)是用来处理头颈部恶性肿瘤中颈部有高危转移的患者。但长期以来对此一直有争论。为了更合理的行END,使END有可循的客观指标,作者对182例头颈部鳞癌术前临床、CT和MRI检查和行根治性和改良性颈廓清术后标本病检结果作回顾性比较分析。182例中有150例术前行CT检查。32例行END检查,以上检查均在术前1月内进行。每一患者颈部淋巴结均经仔细的临床检查,无论是CT或MRI扫描显示淋巴结中心坏死、血管受侵犯、脂肪平面消失,或淋巴结大于1cm者应考虑为淋巴结异常。上述扫描结  相似文献   

7.
头颈部错构瘤的病理临床分析--附3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提高头颈部错构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我科诊治 30例头颈部错构瘤的病理和临床资料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 :本病临床误诊率高 ,本组误诊构成比 6 3.3%。病因及病理为瘤样增生 ;倾向先天性 ,极少部分为炎性结果。本病手术彻底切除效果满意。本组病理类型可分为 5型 ,B超声像图分 3类 ,临床特点尤其是手术见到的部位形态特征 ;位于皮下 ,粘膜下肌层、肌间、颊肌垫或深筋膜浅层之上呈血管瘤样 /脉管瘤样 /脂肪瘤样 ,无或包膜欠清肿块。三者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病理五型及 B超声像图三征的分类法是可行的。临床征象特别是手术所见部位和形态与病理五型及 B超声像图三征相符合 ,可为头颈部错构瘤的诊断提供参考。并就头颈部错构瘤的诊断标准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头颈部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原发头颈部淋巴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年龄、性别、肿瘤部位、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及预后等进行分析。 结果 84例患者中,男性45例(53.6%),女性39例(46.4%),男女比为1.15∶1,年龄19~80岁。病理类型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 有80例(95.2%),霍奇金淋巴瘤4例(4.8%);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9例(48.7%),NK/T淋巴瘤21例(26.3%)。发病部位广泛,依次为:颈部28例(33.3%),鼻腔鼻窦26例(30.9%),扁桃体14例(16.7%),舌根7例(8.3%)。原发于颈部淋巴结及Waldeyer 淋巴环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原发于鼻腔鼻窦以NK/T细胞淋巴瘤为主。头颈部NK-T细胞淋巴瘤1年生存率为90%, 5年生存率47.6%;头颈部弥漫大B淋巴瘤1年生存率为97.3%,5年生存率58.3%。 结论 原发头颈部淋巴瘤发病率高,临床及影像学无特异性,需及早行组织病理检查,减少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头颈部肿瘤治疗后复发及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经治疗、且临床无法确诊是否复发和转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所有病灶都进行临床随访或病理学检查,以诊断是否符合随访结果作为判断标准.将PET-CT诊断结果与同期CT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PET CT诊断异常病灶103个.CT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55%、42.11%和84.07%,PET CT分别为100.00%、52.63%和92.04%.PET-CT与CT检查的敏感度、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对头颈部肿瘤的主要优势在于鉴别治疗后瘢痕与肿瘤复发、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PET-CT诊断之前需详细了解临床资料以及形态学检查结果,并且治疗与检查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6周.  相似文献   

10.
头颈部肿瘤针吸细胞学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摘要)陆地红,张琨龄为了研究针吸细胞学检查(FNA)与肿瘤组织病理诊断的差异,对117例患者(病理诊断头颈部恶性肿瘤58例,良性肿瘤54例,炎症5例)在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的同时,进行FNA检查,就其结果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头颈部韧带样瘤手术及放疗等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987-2002年期间收治的44例头颈部韧带样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评估外科治疗和放疗的疗效.结果 根据患者病情分为3组:单纯手术组15例,均为术后病理检查显微镜下证实切缘均为阴性者,随访12-156个月,局部复发率26.7%(4/15).手术+术后补充放疗12例,均为术后肿瘤残留患者,其中显微镜下病理检查切缘阳性5例,肉眼可见肿瘤残留7例,随访时间16~164个月,均无复发;外院手术后复发再放疗组17例,放疗后肿瘤残留率23.5%(4/17),随访时间15~136个月,局部复发率17.6%(3/17).所有患者未发现远处转移,也没有与此病相关的死亡.结论 对于头颈部韧带样瘤,外科手术难以切除彻底,应尽可能地保留患者的外形与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术后须补允放疗,能取得满意疗效.对于初次手术复发的患者,再行放疗,也能获得较佳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nuorinenuorodeoxyd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融合显像在头颈肿瘤的原发灶诊断、复发的检测和诊断分析未知原发肿瘤转移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7例已确诊头颈部原发肿瘤或转移癌,进行^18F-FDGPET-CT全身显像,并与临床资料对照。结果鼻咽癌组治疗前4例PET-CT均查出原发灶,其中2例确诊有颈淋巴结转移,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鼻咽癌放疗后12例中4例PET-CT检查鼻咽部及颈部淋巴结均为阴性表现,符合临床和病理诊断;2例放疗后原发灶复发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1例查出颈部淋巴结及全身多处转移经随访证实;6例鼻咽原发灶PET-CT检查阴性表现.但4例颈部显示淋巴结转移经病理检查证实,2例肺部、纵隔等有转移灶未经病理检查证实。未知原发肿瘤颈淋巴转移组4例患者PET-CT均检出原发灶,3例病理检查证实,另1例未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他头颈肿瘤组7例治疗后患者中,2例患者无复发转移表现,5例不同部位肿瘤检出原发部位复发或颈淋巴结转移,有4例经病理检查证实,1例放弃治疗未经病理检查证实。结论^18F-FDGPFT-CT将PET提供的肿瘤代谢图像和CT提供的解剖图像结合,对头颈原发肿瘤诊断,检测治疗后肿瘤复发,不明原因转移癌原发灶的诊断及远处转移灶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熟悉咽旁间隙解剖与肿瘤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咽旁间隙肿瘤中病理类型较多,但以神经鞘膜肿瘤比例较大,占41.9%,混合瘤22.6%,畸胎瘤、错构瘤、脊索瘤、恶性淋巴瘤及脑膜瘤等共占35.5%。进行以颈侧入路为主的4种手术入路,2例肿瘤复发(1例神经鞘膜瘤,1例转移癌),再次手术治愈,其余均一次性手术治愈。结论:咽旁间隙肿瘤临床表现复杂,病理类型多样,肿瘤预后较好。其诊断较难,除症状体征外,CT、MRI及B超对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手术径路是根据患者体征、影像学特征结合肿瘤位置、大小及性质而最终确定。颈侧入路为主要手术途径,气管切开为预防窒息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头颈部Castleman病的病因及病理学特点,并总结其临床表现、诊疗经验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2013年1月~2019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例头颈部Castleman病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头颈部Castleman病患者中,以头颈部单发或多发无痛性肿物起病,临床分型7例均为局灶型;病理分型6例为透明血管型,1例为混合型。治疗上均行手术切除肿物。随访9~87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头颈部Castleman病确诊需通过病理学检查;临床分型以局灶型为主,病理分型多为透明血管型,手术切除肿物可有效治疗,若出现复发可辅以药物治疗;局灶型患者预后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5.
王炳良  黄观有等 《耳鼻咽喉》2002,9(5):281-283,W001
目的:为提高头颈部错构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我科诊治30例头颈部错构瘤的病理和临床资料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本病临床误诊率高,本组误诊构成经63.3%,病因及病理为瘤理为瘤样增生;倾向先天性,极少部为为炎性结果,本病手术彻底切除效果满意。本组病理类型可分为5型,B超声像图分3类,临床特点尤其是手术见到的部位形态特征,位于皮下,粘膜下肌层,肌间,颊肌垫或深筋膜浅层之上呈血管瘤样/脉管瘤样/脂肪瘤样,无或包膜欠清肿块,三者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病理五型及B超声像图三征的分类法是可行的,临床征象 手术所中位和记与病理五型及B超声像图三征相符合,可以为头颈错构瘤的诊断提供参考,并就头颈部错构瘤的诊断标准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头颈部髓外浆细胞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年1月~2008年12月14例头颈部髓外浆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发生于单侧鼻腔鼻窦8例,双侧鼻腔及上颌窦1例,鼻咽部3例,口咽以及喉部各1例,结合14例病例的临床特点,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髓外浆细胞瘤,其中3例死亡;2例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3例局部复发,其中2例再行手术切除;5例无瘤生存;2例失访。平均随访42个月,随访率85.7%(12/14)。结论头颈部髓外浆细胞瘤是头颈部罕见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以手术加放疗为主。  相似文献   

17.
神经鞘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神经元性肿瘤,极少恶变。CT、MRI、超声、病理等辅助检查对头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手术治疗目前是治疗头颈部神经鞘瘤的首选方法。手术入路一般依据肿瘤生长的部位、大小和术者习惯进行选择。本文通过对现有国内外头颈部神经鞘瘤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复习,对这一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喉错构瘤(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错构瘤发生在头颈部十分少见,发生在喉部环状软骨的错构瘤尚未曾见于报道。临床容易误诊,当其出现在重要器官部位时,须正确诊断和恰当的手术治疗以力求保证患者的重要功能。本文介绍2例喉错构瘤的临床过程,并对有关文献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9.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在头颈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18F 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PET)在头颈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18F FDGPET检查的 75例头颈部肿瘤患者 (鼻咽癌 36例 ,食管癌 18例 ,甲状腺癌 13例 ,喉癌 6例 ,下咽癌 2例 )的临床资料 ,其18F FDGPET显像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 ,部分与CT、MRI比较。结果 :18F FDGPET显像结果与病理结果相符率极高 ,鼻咽癌的灵敏度为 91.30 % ,特异度为 76 .92 % ,准确率为 86 .11% ;食管癌的灵敏度为 10 0 .0 0 % ,特异度为 83.33% ,准确率为 94 .4 4 % ;甲状腺癌、喉癌和下咽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为 10 0 %。结论 :18F FDGPET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诊治咽旁间隙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咽旁间隙肿瘤89例.术前为32例患者行针吸活检术,50例行CT检查;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经腮腺入路29例,经颈入路45例,经颈-下颌骨外旋入路15例,术后全部标本作病理检查.结果针吸活检32例中27例诊断正确,CT检查50例中46例可准确判断肿瘤的位置;组织学检查良性肿瘤72例(81%),以恶性肿瘤、混合瘤多见37(42%).良性肿瘤术后10例复发(14%),恶性肿瘤12例复发或转移(74%).结论术前针吸活检和CT检查对诊断咽旁肿瘤有意义,经腮腺和经颈部入路是最常用手术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