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娄思权  刘岩 《中国骨伤》1992,5(5):35-36
刘××,女,31岁,于1970年9月因坠楼致多发性损伤伴右股骨颈骨折(轻度移位,稍有嵌插),在处理其他创伤后,于伤后48小时行右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三翼钉内固定术。1972年3月骨折愈合,拔钉。1974年3月(即骨折后三年半)因右髋疼,X线显示右股骨头变形、不光滑、坏死而做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983年10月(即人工头置换术后九年半)因患髋疼痛、肢体短缩、右髋活动受限做闭孔神经关节囊支切断术。1984年12月因上述疼痛未减轻,做右全髋关节置换术。1991年4月因又出现疼痛、跛行,故取出原人工全髋关节再次置换新的人工关节。患者在20年间先后共进行六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异位骨化一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病例报告患者,男,70岁。因左髋疼痛伴活动受限4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在外院因左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左髋运动与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无疼痛。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髋疼痛,初与活动左髋有关,逐渐加重,休息时也有疼痛,左髋活动明显受限,行走、站立均感困难。体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2岁,因跌倒致左股骨颈骨折、行走跛行、髋部酸痛20年于1990年5月17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及腹检无异常.左髋呈内收位,不能外展,在大粗隆位于髋坐线上方,左下肢较右下肢短6cm,行走跛行,肢体感觉和肌力正常.X线摄片示左股骨颈骨折,骨折端硬化不连,大粗隆向后上方移位.5月19日行左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松解髋部软组织,人工股骨头仍不能复入髋臼,放弃复位.术后行胫骨结节牵引.6月4日行左人工股骨头复位,术中见人工股骨头位于髋臼上方4cm,经反复牵引下肢和用力推压股骨头,才勉强将股骨头复入髋臼.当日中午麻纺退后患者左下肢感觉和运动消失.6月5日上午行左股骨上端缩短和股骨头复位,术后2个月左下肢感党和运动均无恢复.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因右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活动受限1年、加重5d于2002年8月入院。一年前因车祸致“右侧股骨颈骨折”,当时X线片示髋臼未见骨质破坏(图1),入院后摄X线片示:右人工全髋置换术后,髋臼杯呈中心性脱位,突入骨盆约5mm,髋臼前缘耻骨区骨质有部分溶解;  相似文献   

5.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3月~2009年4月,我们对2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效果满意.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75~93岁.左髋16例,右髋9例.均为外伤后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移位明显,轻度骨质疏松症.Garden分型: Ⅲ型11例, Ⅳ型14例.致伤原因:跌摔伤19例,车祸撞伤3例,高处坠落伤3例.其中19例分别并存有不同程度的心、肺、脑等内科疾病.伤后至手术时间4~7 d.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96例确诊为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人工全髋置换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每组各48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并发症以及随访2年后Harris评分。结果①与人工全髋置换术组患者相比,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以缩短手术治疗时间(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失血量少于人工全髋置换术,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人工全髋置换术优良率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9.6%vs.75%,P=0.04)。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Harris评分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江门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7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全髋置换组35例和半髋置换组36例。全髋置换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半髋置换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全髋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多于半髋置换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也短于半髋置换组;全髋置换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1.43%,半髋置换组优良率为77.7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但全髋置换组远期并发症低于半髋置换组。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各有优缺点,作者结果符合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门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7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全髋置换组35例和半髋置换组36例。全髋置换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半髋置换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髋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多于半髋置换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也短于半髋置换组;全髋置换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1.43%,半髋置换组优良率为77.7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但全髋置换组远期并发症低于半髋置换组。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各有优缺点,作者结果符合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9.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年化,有不少股骨颈骨折需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以缓解患髋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自1997~2003年对3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性 ,48岁 ,1973年 11月 1日入院。 1年前因乘自行车摔倒 ,致右股骨颈骨折 ,在当地行牵引治疗 2个月后回家 ,半年后扶拐行走时患肢疼痛不能负重 ,故来本院进一步治疗。体检 :右下脚外旋短缩 2 .5cm ,1973年 11月X线片报告 :右股骨颈明显短缩 ,股骨头有旋转 ,下缘边缘下齐 ,颈部骨折处有透亮区 ,髋臼及股骨头无明显密度增高。术前行股骨髁上牵引 2周。于 1973年 11月 2 9日在全麻下行右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MOOR型 )取Smith pertertoin切口 ,术中切开关节囊见股骨头与关节囊粘连 ,取出股骨头 ,常规扩髓后植入人工股骨头 (未用骨水…  相似文献   

11.
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治疗特点,探讨其疗效。方法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56例,其中半髋置换32例,全髋置换24例。骨折按Garden分型,型26例,型30例。结果56例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行翻修术1例,入院期间患者无死亡。随访12~28个月,按Harris标准评分:优39例,良12例,中4例,差1例。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适宜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缜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 ,2 2岁 ,因多发性骨折术后 2年就诊。患者 2年前从三楼坠落 ,致左股骨颈骨折 ,左股骨中段骨折 ,骨盆骨折(图 1) ,右股骨髁上骨折 ,左肱骨中段骨折 ,左髌骨骨折 ,创伤失血性休克于本院就诊 ,行多处骨折内固定 ,其中左股骨颈骨折及左股骨中段骨折予股骨重建钉内固定。因骨折愈合要求拆内固定就诊 ,左髋关节屈曲 15°位强直 ,跛行。X线片示左髋前外侧、外侧、后外侧异位骨化 ,以外侧最为显著 ,异位骨化桥接大粗隆、股骨颈前侧与髋臼外上缘之间 (图 2 )。其余骨折部位均未见异位骨化。碱性磷酸酶 79。入院后术前准备 ,行手术切除异位…  相似文献   

13.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目的了解、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价值和选择。方法从1990年1月~1996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病例中,选择年龄、性别、随访时间均相仿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54例,全髋置换术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两种术式的住院时间相仿,早期并发症均较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中、远期并发症、再手术率较高,全髋置换组手术创伤。假体费用较大,随访功能优良率较高。结论全髋置换术适合于55岁以上、有移位的头下型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合高龄或全身情况较差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股骨颈骨折24例患者施行全髋置换术,随访6个月~3年.结果:在2周左右患者下地行走,基本恢复伤前功能,优良率达83.3%.结论:高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患,男,45岁,司机,车祸致头部、左髋、左股部外伤后昏迷1h入院。入院查体:血压80/60mmHg,中度昏迷状态,Glasgow昏迷评分6分,左侧瞳孔3mm,右侧瞳孔5mm,光反射消失。左髋部肿胀,左大腿畸形,中段外侧有长约3cm的伤口,有断裂的肌肉及骨折断端外露、流血,股骨中段可触及骨擦感及反常运动,足背动脉搏动弱,远端皮温低。颅脑CT扫描示:右额颞顶部硬膜外血肿、脑挫裂伤、颅骨多发粉碎性凹陷骨折。X线片示:左股骨干粉碎骨折、股骨颈骨折,Garden Ⅱ型。入院诊断:a)颅骨多发粉碎凹陷骨折;b)右额颞顶部硬膜外血肿;c)脑挫裂伤;d)脑疝;e)左股骨干粉碎开放骨折并股骨颈骨折;f)创伤失血性休克。入院后经输血、补液、抗休克,积极术前准备。急诊行右侧去骨瓣减压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清除血肿约40mL,左股外侧伤口清创缝合成闭合性骨折,左胫骨结节牵引制动,术后3d患神志清醒。术后第10天病情稳定后行左股骨干粉碎骨折并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及闭合复位加长Gamma钉内固定,左股骨干粉碎骨折并股骨颈骨折分别采用开放复位及C型臂透视下闭合复位Gamma钉内固定。术后第4天应用CPM锻炼,指导病人股四头肌收缩、髋关节伸屈及膝关节伸屈。术后8周开始部分负重。随访9个月,患行走正常,髋、膝关节功能满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青年股骨颈骨折三次全髋关节置换随访观察一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病例报告患者,女,59岁。1979年11月3日因右股骨颈骨折,行右全髋陶瓷人工关节置换术,当时33岁。1990年6月14日陶瓷头碎裂,本院作第一次右全髋关节翻修术(年龄44岁),使用国产多孔表面全髋关节,术后10年内关节功能良好,能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防止髋部神经肌肉病变的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方法。[方法]4例偏瘫侧、1例儿麻后遗症股骨颈GardenⅣ型骨折,1例儿麻股骨粗隆间骨折全髋置换术后脱位,1例股骨近端骨囊肿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脱位,分别行关节置换或翻修,通过大直径股骨头、长股骨柄恢复下肢长度和软组织张力,1例阔筋膜张肌代替臀中肌,复位后drop-kick试验判定软组织张力。[结果]1例1年后摔倒右股骨Vancouver A型骨折、保守治疗;1例术后半个月脱位,闭合复位、右髋人字石膏固定;随访时间24~60个月,所有病例未出现脱位、感染、松动征象。[结论]髋部神经肌肉病变、髋外展无力患者可以行髋关节置换,选择合适假体,强调外展肌功能恢复或重建可以防止脱位发生。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资料患者,女,62岁,因“右髋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6年余”于2010年11月27日入院,患者于1987年因“右侧股骨颈骨折”,于当地医院行“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查体:右髋部见一20 cm的手术瘢痕,右下肢短缩外旋畸形,患肢较对侧缩短约10 cm.右髋部压痛感明显,右侧髋关节活动受限,右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减退(Ⅲ级).其余肢体关节无畸形,活动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X线片及CT提示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周围骨质破坏(图1、2).于2010年12月6日行“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翻修术”.  相似文献   

19.
xx.男,39岁,农民。因乘拖拉机侧坐于驾驶员一旁被后面汽车撞伤左髓部,掉下后又被拖拉机压伤左小腿1小时入院。查体:双侧髋关节局部肿胀,活动受限,左腿呈内收、外旋、短缩畸形,左小腿中段有一长12cm伤口,胜胖骨骨折断端外露。X线片示左够关节中心性脱位,髋自前往、后柱骨折,股骨头骨折,股骨颈骨折为头下GardenIV型;右髓日日预裂纹骨折,左胫腓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治疗 在硬膜外麻醉下,左腔胖骨开放性粉碎骨折行清创、切开、复位、钢扳内固定术;右股骨颈骨折在X线控制下行闭合复位,4枚斯氏钟内固定术,术后穿防旅鞋固定2…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66岁,1991年12月28日因在雪地行走时滑倒,右髋受伤3h入院.右下肢内收外旋短缩畸形,髋周压痛.摄片示:右股骨颈头颈型骨折,即行胫骨结节牵引.7天后床边摄片证实牵引复位不满意,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开复位,术中见头颈型骨折,股骨颈后上方压缩缺损,复位后加压螺纹钉内固定,股方肌肌骨瓣移植,术后2周切口一期愈合,4周膝髋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正常,拄拐不负重行走,6周时因室内弃拐行走再次滑倒,右下肢内收外旋位着地,当即右大腿部剧痛畸形,不能站立.摄片示:右股骨骨质疏松,股骨颈内固定可靠,骨折端未见骨痂生长,右股骨粗隆下短螺旋型骨折,移位,再次入院.急诊切开见螺旋骨折线延伸至股骨外侧螺钉孔下缘,螺纹钉无松动.复位后配套鹅头钉钢板固定,术后未行外固定,第2天开始膝髋关节功能锻炼,6周拄拐行走,8周骨折愈合,随访43个月髋关节功能良好,ECT示无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