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管美珍 《中外医疗》2011,30(30):70-70
目的探讨儿童营养性疾病患儿矿物质元素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83例儿童营养性疾病患儿进行血清矿物质元素测定,并与200例健康体检儿童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佝偻病患儿血清钙和血清锌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血铅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营养不良患儿血清铁和锌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营养性贫血患儿血清铁、铜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血铅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儿童体内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异常与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是预防儿童营养性疾病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钙浓度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月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孕周分为观察A组45例(≤34周)和观察B组55例(〉34周),选择同期正常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钙浓度的指标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孕产次无明显差异情况下,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钙浓度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孕妇,因此,在孕中期合理补充钙剂对子痫前期疾病的预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128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血清中钾,钠,钙,镁的含量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血糖正常组和高血糖组患者血清钙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病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镁水平随病情加重而降低,高血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血清钾水平则随病情加重而升高,高血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血清钠水平在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清尿素氮、尿酸与血清钙浓度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50例正常孕妇及50例妊高征患者血清尿素氮(BuN)、尿酸(UA)和血清钙(Ca^2+)值,并进行比较。结果妊高征孕妇组血清尿素氮及尿酸浓度明显升高,与正常孕妇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妊高征孕妇组血清钙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孕妇组,且差异显著(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尿素氮、尿酸及血清钙浓度可作为预测与判断妊高征发生的监测指标,对妊高征的诊断和治疗也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钙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钙磷乘积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影响及临床应用适应症。方法 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给予低钙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为1.25mmol/L),对照组给予常规钙透液(钙离子浓度为1.5mmol/L),疗程6个月,观察血钙、血磷、钙磷乘积、i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血清钙、钙磷乘积降低,iPT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CRP为(2.96±0.61)mg/L;对照组hsCRP为(6.56±0.91)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钙透析液能降低血清高钙负荷,改善被过度抑制的甲状旁腺功能,具有更好的达标率,适用于iPTH正常或偏低而透析前无严重低钙血症的血液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伴低钙血症的血清钙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96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钙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80例)比较。结果:肝硬化组的血清钙水平(2.02±0.035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2.33±0.023m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1),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法分为A、B、C级3个亚组,A、B、C级的血钙水平分别为2.196±0.154mmol/L,2.02±0.196mmol/L,1.82±0.144mmol/L,C级患者的血钙浓度明显低于A级和B级,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不同年龄段肝硬化患者低钙血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钙血症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血清钙水平随肝功能级别的递增而逐渐降低。故应加强对肝硬化患者血清钙的监测,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肝硬化患者并发的低钙血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钙透析液(钙1.25mmol/L)、标准钙透析液(钙1.5mmol/L)对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接受标准钙透析液(钙1.5mmol/L)、治疗组;治疗组接受低钙透析液透析,透析当天晚餐中均嚼服碳酸钙600毫克。检测指标为检测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测定。具体为每位患者每1个月测血磷、血钙,每2个月测血甲状旁腺激素,每3个月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膜厚度及斑块情况,共观察1年,并总结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对照组血钙和血磷水平逐步上升,12个月时检测值与初始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组血钙和血磷水平有所下降,但12个月时检测值与初始值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两组间血钙和血磷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iPTH均值有下降趋势,但12个月时检测值与初始值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iPTH降低,12个月时检测值与初始值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内中膜厚度(mm)、斑块例数(例)均出现改善,其中12个月时检测值与初始值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两项检查结果的12个月时检测值要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低浓度的钙透析液有助于解决异位血管钙化,延缓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8.
刘志江  陈展泽 《微创医学》2004,23(2):147-148
目的了解ICU重症病人血中总钙与离子钙的浓度的变化,并比较ICU重症病人中输血和未输血病人的差异.方法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方法测定100例ICU重症病人血中离子钙及总钙,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ICU重症病人血中总钙与离子钙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曾输过血与未输过血的ICU病人中,离子钙的浓度变化,输血病人比未输过血的病人低(P<0.01).结论 ICU重症病人由于生理和病理原因都有不同程度的低血钙,且曾输血病人较未输血病人明显,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9.
欧文新  戚子惠 《广东医学》2006,27(7):1068-1069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血清中钙、磷、镁的代谢改变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测定53例初诊为甲亢患者治疗前后及53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钙、磷、镁的水平及甲状腺激素(FB,FT4,sTSH,TT3和TT4)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甲亢患者治疗前的血清钙、磷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水平(P〈0.05),血清镁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水平(P〈0.05)。并且甲亢组的血清钙和磷的测定值与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血清镁与甲状腺激素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甲亢患者的血清钙、磷的增高和血清镁的降低与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对骨骼系统的作用有关,因此造成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如何应用低钙透析液。方法:将43例试验前长期应用1.25 mmol/L低钙透析液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T组)(20例)和对照组(C组)(23例)。根据入组时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水平〈500 ng/L或≥500 ng/L,T组和C组又分别分为T1组(9例)、T2组(11例)和C1组(15例)、C2组(8例)。入组后T组改用1.50 mmol/L钙浓度血液透析液,C组继续应用1.25 mmol/L钙浓度血液透析液。分别在入组时和入组6个月后检测T组和C组透析前血iPTH水平、血钙及血磷水平,计算钙磷乘积,并进行入组前后和组间的比较。结果:T1组的血iPTH水平有下降的趋势,但与入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组的血钙、血磷及钙磷乘积水平与入组前比较变化均不明显(P〉0.05)。T2组的血iPTH水平显著下降(P〈0.01),血磷水平也有明显下降(P〈0.05);而T2组的血钙和钙磷乘积水平无变化(P〉0.05)。C1组和C2组的血iPTH水平、血钙、血磷及钙磷乘积水平与入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中重度继发性甲旁亢(iPTH水平≥500 ng/L)、血钙正常或偏低的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应用1.25 mmol/L钙浓度透析液可能加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这类患者选择1.50 mmol/L钙浓度的血液透析液有利于降低血iPTH水平,还可降低血磷水平,而不会升高血钙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FC)患儿血清钠、钾、氯、钙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测定50例FC患儿,其中惊厥1次30例(FCⅠ组)、惊厥2次20例(FCⅡ组),对30例发热患儿(发热组)和30例正常儿(对照组)的血清钠、钾、氯、钙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FCⅠ组、FCⅡ组、发热组及对照组4组间血钾、血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C组血钠、血钙明显低于发热组和对照组(P〈0.05);FCⅡ组血钠明显低于FCⅠ组(P〈0.05)。结论:小儿FC存在低血钠、低血钙,惊厥次数越多,血钠越低;在常规治疗时应注意纠正电解质,以减少FC的复发,减轻脑组织和其它重要脏器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骨形态蛋白-7(BMP-7)与钙磷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不同分期阶段的CKD患者和20例健康正常人的血清BMP-7、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水平及临床资料。结果 BMP-7在CKD3、4、5期患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CKD1、2期患者,iPTH在CKD3、4、5期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CKD1、2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4期和5期患者血钙、血磷紊乱明显增加,钙磷乘积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1和CKD2期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BMP-7与钙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BMP-7与磷、钙磷乘积、iPTH呈显著负相关性(P〈0.01)。结论 CKD3期以后血清BMP-7表达减少,且BMP-7与磷、钙磷乘积、iPTH存在显著负相关性,检测CKD患者血清BMP-7水平可能有助于CKD矿物质和骨异常(MB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观察。  相似文献   

13.
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我院职工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及来我院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进行血RBP、血尿素(Urea)和血肌酐(Cr)的检测。结果: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RBP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血Urea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Cr方面,糖尿病合并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无肾病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此组血RBP的阳性率高于血Cr的阳性率。结论:检测血清中的RBP浓度能反映早期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对于预防糖尿病肾病有积极意义,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监护治疗的一项有用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卢银红  倪兰 《实用医技》2007,14(35):4839-484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对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7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锌、铜、钙、铁、镁五种元素及血糖进行测定比较。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处理。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铜、铜/锌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血糖呈正相关;血清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血糖呈负相关,血清钙、铁、镁两组无差异。结论:血清微量元素,与糖尿病有着密切的关系,适当的补充微量元素对糖尿病患者纠正糖代谢紊乱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志江  陈展泽 《医学文选》2004,23(2):147-148
目的 了解 ICU重症病人血中总钙与离子钙的浓度的变化 ,并比较 ICU重症病人中输血和未输血病人的差异。方法 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方法测定 1 0 0例 ICU重症病人血中离子钙及总钙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ICU重症病人血中总钙与离子钙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 P <0 .0 1 ) ,曾输过血与未输过血的 ICU病人中 ,离子钙的浓度变化 ,输血病人比未输过血的病人低 ( P <0 .0 1 )。结论  ICU重症病人由于生理和病理原因都有不同程度的低血钙 ,且曾输血病人较未输血病人明显 ,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6.
血清1,25-(OH)2VitD3与钙磷水平在COPD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1,25-(OH)2VitD3与钙磷水平变化及其与肺功能、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COPD患者、健康对照者各30例,分别测定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及对照组的血清1,25-(OH)2VitD3与钙磷水平,并测定肺功能(FEV1、FEV1/FVC)及BMI等指标。结果: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血清1,25-(OH)2VitD3及钙磷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中各组血清1,25-(OH)2VitD3、钙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磷水平于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急性加重期和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加重期和对照组中,血清1,25-(OH)2VitD3水平与BMI、肺功能指标成正相关,血清钙水平与BMI成正相关。结论:COPD患者不论急性加重期还是稳定期血清1,25-(OH)2VitD3与钙磷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并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影响预后,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的钙、磷的含量,探讨血清和C.S.F中钙、磷在T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测定原发性TN患者和对照组C.S.F和血清中钙磷含量。结果:原发性TN患者与血清中钙磷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原发性TN患者C.S.F中钙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磷的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TN患者血清钙磷含量明显降低,可能引起其下颌骨骨密度下降;原发性TN患者C、S.F和血清中钙、磷含量的改变可能与TN患者C.S.F和血液中内环境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脂检测的价值。方法测定110例糖尿病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血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L)水平。结果正常尿白蛋白组血脂各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微量白蛋白组TG、LD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血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大量白蛋白组TG、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P〈0.01)。血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1),血T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血脂水平随糖尿病肾病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糖尿病肾病脂代谢紊乱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且随病程迁延而加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总钙水平变化和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予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286例PD患者为PD组,选择年龄、性别、民族与PD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290名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总钙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PD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为(80.30±20.62)U/L,对照组为(83.49±15.84)U/L,两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D组血清总钙水平为(2.26±0.10)mmol/L,对照组为(2.37±0.06) mmol/L,两组血清总钙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群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总钙浓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D组的不同分期中,H-Y1、H-Y2、H-Y3患者和对照组比较,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钙水平在H-Y分期1~5患者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1~<71岁的PD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与同年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D组中血清总钙水平在所有年龄段与同年龄段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总钙水平均低于健康者,PD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总钙水平可能作为PD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同美荣 《实用医技》2008,15(1):49-50
目的:观察血钙、镁、尿酸水平与妊高征孕妇及的关系。方法:用Olg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0例妊高征组与50例同孕周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的血清钙、镁、尿酸水平。结果:妊高征孕妇血清钙镁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而血清尿酸水平与对照组比显著增高(P〈0.01),且血清钙、镁浓度的降低和尿酸水平的增高与妊高征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结论:妊高征患者的血清钙、镁、尿酸测定有助与对疾病的诊断,低钙、镁可能是妊高征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