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丽娜 《医疗装备》2023,(10):85-87
目的 探讨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178例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及手术室相关资料,采用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78例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出现16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8.99%。两组年龄、切口类型、层流手术室、术中保温、手术室温度、参观人数、术中湿度、空气菌落数、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切口类型Ⅲ类为影响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无层流手术室、术中未保温、手术室温度不适宜、参观人数≥3人、术中湿度不适宜、空气菌落数≥200 cfu/m3、手术时间≥2 h为影响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手术室高危因素(P<0.05且OR>1)。结论 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与层流手术室、术中是否保温、手术室温度是否适宜、参观人数、术中湿度是否适宜、空气菌落数、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心脏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手术室环节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3年8月-2014年8月129例心脏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探讨手术室环节因素与护理对策。结果 心脏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7.98%,不同手术类型切口感染发生率不同;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5岁、有中重度贫血、切口长度>10cm、手术时间>5h、术中出血>1 500ml、手术部位未保暖、术前住院时间>7d、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有参观人员、患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和有内置物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术前住院时间>7d、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是心脏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结论 根据心脏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环节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术室可诱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并讨论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医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0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将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者病例选出,着重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现病史、术前ASA分级、手术室消毒情况、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时机、手术切口愈合、手术操作时间、手术过程出血量、手术切口类型等,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所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用Backward-LR法进行回归分析,获得相关性较大的因素.结果 8000例患者中感染375例,感染率为4.69%;年龄≥50岁较<50岁、普通手术室较洁净手术室、参观人数≥2人较<2人、手术时间>2h较≤2h、Ⅱ、Ⅲ类切口较Ⅰ类切口、切口长度>10 cm较≤10 cm者感染率均高,糖尿病患者感染率较其他并发症感染率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统计分析,年龄、手术室类型、参观人数、手术时间、切口类型与并发症6类因素为高危因素.结论 严格手术室内空气、环境及物品消毒,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施术者业务能力、强化无菌操作理念可有效控制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并降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室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以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医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1 300例,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室现场记录、术中有无参观人员和医院感染监测报告等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并对手术室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300例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83例,发生率为6.38%;共检出病原菌83株,革兰阴性菌37株占44.58%,革兰阳性菌42株占50.60%,真菌4株占4.82%,检出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19.28%、18.07%,15.66%;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4h、切口≥5cm、急诊手术、术前未给予抗菌药物、术中参观≥3人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及手术室术中参观人数多等是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造成手术患者腹部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并探讨预防其发生的对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医院住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1 5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切口的病原菌;对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 568例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有34例,感染率为2.17%;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急诊手术、普通手术室、参观手术人数≥3人、手术时间≥2h、接台手术是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共检出3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7例占50.00%。结论本研究通过对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引起腹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特点,以帮助临床医师根据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陈少蓉 《临床医学工程》2017,(11):1637-1638
目的探讨手术室择期开腹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手术室择期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随机选取同期120例手术室择期开腹手术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机械通气、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切口长度、基础疾病、抗菌用药方案、引流管留置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感染组年龄≥60岁、体质指数≥28 kg/m2、手术时间≥2 h、手术切口类型为Ⅱ/Ⅲ、切口长度≥12 cm及合并基础疾病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体质指数≥28 kg/m2、手术时间≥2 h、切口长度≥12 cm及合并基础疾病是手术室择期开腹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体质指数≥28 kg/m2、手术时间≥2 h、切口长度≥12 cm及合并基础疾病是手术室择期开腹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在不影响手术治疗的原则下,尽量减小手术切口范围,缩短手术时间,控制基础疾病,加强高龄与肥胖患者切口防护与抗生素的应用,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影响因素与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医院手术室施行手术的3596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手术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性质、手术地点、手术时间、放置引流管、接台手术及参观人员等临床资料,分析引起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影响因素以及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医院手术室施行手术的3596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35例,感染率为0.97%;患者切口感染类型为表浅手术切口感染占71.43%,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占28.57%;年龄60岁、手术性质为急诊手术、手术地点为非层流室、手术时间3h、接台手术、有参观人员均为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影响因素;35例切口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4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株占65.00%,革兰阳性菌11株占27.50%,真菌3株占7.50%。结论患者年龄、手术性质、手术地点、手术时间、接台手术、参观人员均为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影响因素,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上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和病原菌分布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普外科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 605例普外科收治患者的病例资料,筛选出感染者,并按照1∶1的比例,选取同期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血清蛋白≤35g/L、急诊手术、切口长度、切口等级、入侵性操作、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为感染的单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血清蛋白≤35g/L、手术时间长、手术切口为ⅡⅢ类、有侵人性操作、切口长度长等均为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普外科术后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为患者年龄≥60岁、血清蛋白≤35g/L、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手术切口为ⅡⅢ类、有侵入性操作、切口长度≥8cm,应多方面综合处理,加强控制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制定预见性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6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切口感染患者360例(感染组),切口未感染的患者240例(未感染组)。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的方式,分析了手术室切口感染的高危影响因素,之后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手术室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Logistic分析,手术室切口感染高危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有年龄、BMI、预防应用抗生素、夏季手术、备皮至手术时间的长短、多人病房、术中失血量的多少、心理准备的合理性、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两组以上各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之后,表明患者的BMI较高、手术时间较长、年龄较大以及心理准备不佳是手术室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引发手术室切口感染的高危影响因素较多,在为此类患者治疗中应加强预见性护理措施,为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手术室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手术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探讨临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的567例常规外科手术患者,对手术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预防措施。结果 567例手术患者中发生感染69例,感染率为12.17%;共分离病原菌5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8株占88.88%,革兰阴性菌3株占5.56%,真菌3株占5.56%;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哌酮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头孢唑林、克林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室级别、参观人数与手术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室级别、参观人数是手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感染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应对手术室级别和参观人员数量等因素进行干预控制,避免手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医院手术室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收治的3875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与采取预防控制管理措施后2012年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1年共有79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2.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在21~50岁、骨科患者、手术时间>5h、术中发生失血、手术切口长度>10 cm、Ⅲ类手术切口、住院时间>10 d、肥胖患者、留置引流管是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共检出病原菌9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4株占75.51%,革兰阳性菌24株占24.49%;2012年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02%,显著低于2011年感染的发生率2.04%(x2=14.312,P<0.05).结论 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地预防控制管理措施,增强预防意识,加强培训考核;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手术室感染的影响因素,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率,提高医疗安全. 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手术室进行的全部手术例数,采用查阅病例资料调查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分析手术室发生感染的因素. 结果 2009年1月-2010年5月全年完成手术量2 316例,手术室切口感染73例.影响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因素为:手术室种类、参观人数、手术刀使用时间、空气细菌含量、术前患者住院天数. 结论 控制手术室切口感染应减少手术室感染因素,加强手术室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医疗安全。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实施手术患者共4 632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4 632例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46例,感染率为3.15%;手术室切口感染与参观人数、手术间类型、空气细菌含量、手术刀使用时间及术前住院天数有关(P<0.05)。结论为了有效降低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发生,应减少手术室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对手术室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影响因素及采取干预措施后的效果评价,为预防患者术后感染提供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患者2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1026患者未实施干预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12月1184例患者实施干预为研究组,对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及与手术室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手术室因素为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非流层手术、手术参观人数和手术室空气细菌含量;对照组感染率为7.60%(78/1026),实施干预后研究组感染率为2.20%(26/11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7.87±3.060)周、住院费用(10.62±2.39)万元少于对照组的(12.94±5.63)周、(15.32±3.57)万元,(均P0.05)。结论外科手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感染率较高,其中与手术室相关影响因素有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非流层手术、手术参观人数和手术室空气细菌含量,根据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防治策略能够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同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解决方案。方法 对2014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治疗的4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可能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与甲状腺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对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治疗进行探讨。结果 480例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发生感染34例,感染率为7.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基础疾病、切口长度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手术时间>2h、有基础疾病、切口长度>5cm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其感染率(7.69%)远低于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患者(3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为高龄、手术时间>2h、有基础疾病、切口长度>5cm、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通过加大医疗器械的消毒力度,提高手术室无菌等级,恰当的评估患者身体水平及危险因素,合理、安全、主动、预防性的运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手术患者4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同时总结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在所选的458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22例,发生率为4.80%.单因素分析表明,手术性质、手术地点、参观人员、手术时间、接台手术等因素,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急诊手术、非层流室手术、术中有参观人员、手术时间超过3h、接台手术是造成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较为复杂,应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以确保患者术后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妇产科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进一步降低妇产科剖宫产术后切口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六盘水市妇幼保健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47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调查分析产妇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对比发生切口感染和未发生切口感染产妇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妇产科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在该研究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有18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3.81%;BMI指数≥30 kg/m2、双胎、急诊剖宫产、胎膜早破、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指数≥30 kg/m2、双胎、急诊剖宫产、发生胎膜早破、有糖尿病均是妇产科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BMI指数≥30 kg/m2、双胎、急诊剖宫产、发生胎膜早破、糖尿病是妇产科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降低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老年手术患者资料,分析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3例,发生率为15.12%。感染切口共检出3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6株,占53.33%,革兰阳性菌13株,占43.33%,真菌1株,占3.33%。年龄60~80岁、手术为急诊手术、Ⅱ类切口、普通手术室、手术时间>2 h、参与人数>3人以及接台手术的患者有更高的切口感染率。结论 老年患者是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人群,手术性质、手术时间、参与手术的人数以及是否是接台手术,会影响切口感染的发生,应该采取相应预防以及控制的手段以减少老年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手术室感染的风险因素,探讨控制手术室感染的相关措施,以降低术后的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9185例各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类型、参观手术人数的多少、手术室内空气的细菌含量、手术过程中手术刀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患者在术前的住院天数和手术室感染发生情况的关系.结果 普通无菌手术室内进行的手术的患者的感染率为2.74%,层流手术室内进行的手术的患者的感染率为1.46%;参观手术人数<3人的术后感染率为1.52%,而参观手术人数>3人的术后感染率为3.04%;发生感染的患者在使用手术刀的时间、手术室空气的含菌量以及术前住院的天数均明显多于未发生感染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手术室感染风险因素分析总结,并对每一个手术室感染风险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概率,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提高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18-2019年某院普通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特征、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 6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 673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中有78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92%,其中I类切口感染8例,Ⅱ类切口感染29例,Ⅲ类切口感染41例;从切口分泌物中共分离出8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4株占64.29%,革兰阳性菌28株占33.33%,真菌2株占2.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3 h、急诊手术、接台手术、Ⅲ类手术切口、手术切口长度≥10 cm、参观人数≥3人、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10 d是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普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受患者自身、手术室等因素影响,且革兰阴性菌为主要致病菌,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