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张仲景对牡蛎的应用及配伍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方法:根据《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关于牡蛎的经典条文,结合张仲景用药特点,进行临床配伍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张仲景擅长用含有牡蛎方剂治疗少阳病、中风历节病、疟病、水气病等疾病,配伍有明显规律性,药对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张仲景用含有牡蛎方剂治疗疾病,更好地发挥牡蛎的功效,并且临床配伍及药对配伍有一定规律性,值得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112方中用龙骨的3方,用牡蛎的12方,龙骨牡蛎合用3方。《金匮要略》205方中,用龙骨的5方,用牡蛎的8方,龙骨牡蛎合用的3方。笔者对仲景运用龙骨牡蛎的特点初探如下。  相似文献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妍 《陕西中医》2009,30(2):218-218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张仲景在《伤寒论》用于治疗外感伤寒而误下,邪热内陷,表里俱病,虚实互见的复杂症情而设。它集大、小柴胡桂枝汤和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于一方,对上、中、下三焦之余邪、积热、肝郁、气滞、痰结所致之疾均有治疗作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虽然包含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大部分药味(无甘草),但二者在临床应用方面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源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具有和解少阳枢机、清解里热、重镇安神之效。刘玉洁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不寐、胸痹、经断前后诸症、郁证、心悸、儿童多动症、眩晕等内科疑难病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张仲景用药法度严谨 ,配伍精当 ,且疗效卓著 ,故一部《伤寒杂病论》为后世崇奉为“医方之祖”。其16 8种用药 ,每一味药物的配伍都蕴涵深刻妙义 ,如牡蛎为临床常用药 ,性味咸、微寒 ,归肝、肾经。今人多以其潜镇、软坚、敛涩之功而治疗阳亢神扰、痰核结块及体虚滑脱诸症。然在张仲景方中 ,其配伍则更具匠心 ,兹据张仲景所论结合历代本草文献的有关阐释浅述于下 ,冀对开拓牡蛎的临床应用有所裨益。1 化解湿热牡蛎性微寒有清热之功 ,味咸有破溃之力 ,故适用于湿热互结之证。《注解伤寒论》曰 :”牡蛎……咸以泄水气。”《本草纲目》云其 :“…  相似文献   

6.
对张仲景经方中含龙骨方剂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各家方论和文献资料,揭示张仲景辨证组方中龙骨的配伍特点,其中以配桂枝最为常见,占含龙骨方的85.74%,二药配伍可以在补阳固阴、解外安内等方面起到协同促进疗效的作用;其次是以之配牡蛎,占含龙骨方的71.4%,二药配伍可以在镇惊安神、收敛固涩、平肝潜阳等方面相须为同;还有以龙骨配蜀漆者,其配伍之奥义足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脏腑与六经辨证及辨方证三种方法相结合,应用张仲景《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斑秃、荨麻疹、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等皮肤科常见病的经验,并举隅个案,阐明方证相应病机特点和应用经方治疗皮肤病的心得体会,对临床皮肤病辨证论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论》是一部记述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的专书,其中方药之临床价值为各代医学家所赞许,历经古今临床验证,药少力专,方义精卓,至今在中医各科临床上仍广泛运用,迄历千余年而不衰。余在临床上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疗高血压病,每每得心应手,疗效甚佳,兹述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9.
《光明中医》2021,36(11)
《伤寒论》向有"方书之祖"之誉,张仲景的辨证思想极为丰富,察证细微,组方用药精当,《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法"是张仲景用药的一大特色。其作为一种重要的配伍、治疗法则,具有很高的理论指导意义以及实践应用价值。此文通过对《伤寒论》中较为典型的方剂进行剖析,探寻仲景治疗寒热错杂证之辨证方法、用药配伍原则与机理。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历来重视情志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早在《内经》时期即对情志病证名、病因病机及治疗有初步的认识,汉代张仲景对于情志病的治疗就已经有着诸多论述,虽然张仲景对于情志病并没有一个专编,但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条文中我们已经知道张仲景所述的许多病证已经符合情志病。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外感病引起的多寐﹑烦躁﹑不得眠等均有较为细致的观察,并提出药物和针刺的方法;《金匮要略》中记述了数种精神疾病,其中对奔豚﹑梅核气﹑脏躁﹑百合病﹑狐惑﹑产后各种精神障碍等都有详细的记载和相应的治疗方案,其代表方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半夏厚朴汤﹑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等,而今日应用张仲景之方治疗抑郁症更是验之有效而且备受肯定。  相似文献   

1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俊仙 《光明中医》2010,25(3):365-367
<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原文107条记载: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其方药组成为: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洗),  相似文献   

1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于张仲景《伤寒论》第107条,原文为:"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该方具有和解清热、镇惊安神之功,临床中若能抓住"胸满烦惊"的主证特点,应用于头痛、颤病、痫病、郁证、不寐、眩晕等多种中医脑系疾病的治疗,可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不断拓宽该经方的临床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107条曰:“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条病机为太阳表证误下后所致邪气弥漫、虚实夹杂、表里俱病的变证。伤寒时已八九日,本已暗伏内传之机,而反误下伤其正气,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曰:“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关于此条提及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药物组成,目前诸版本《伤寒论》及教科书,均指为小柴  相似文献   

15.
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于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方中柴胡、黄芩舒肝解郁,清热泻火;人参、茯苓、大枣益气健脾,养心安神;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去痰镇惊;半夏、茯苓化痰宣窍安神;大黄、桂枝破瘀血,通脑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具有疏肝利胆、调气和血、化痰解郁、镇惊安神之效。张士卿教授是首批甘肃省名中医、主任医师、南  相似文献   

16.
温潜法,是指温阳药与潜镇药同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常将温阳的附子、肉桂、桂枝与潜镇的龙骨、牡蛎、龟版、鳖甲、磁石等药组方,具有引火归原、导龙入海的作用,以治疗阳浮于上、上盛下虚之病症。温潜配伍之法,可上溯至张仲景。《伤寒论》第118条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使用温阳药加重镇安神之品。清代郑钦安、近代祝味菊发展了温潜法治法和方药。现代李可老中医自创破格救心方以温潜为方义,重用附子等补阳之品配伍磁石等潜镇之品治疗心衰、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而被邓铁涛国医大师称为"中医脊梁"。李可老中医在南方讲学时提出岭南人因普遍使用空调及生活节奏的不规律等致阳虚  相似文献   

17.
正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临床主要用于心率失常、失眠、心血管神经症等治疗,运用该方治疗疾病副作用少,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其临床上的应用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的方剂简析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以下简称桂甘龙牡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1]:"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本方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阳虚所致的烦躁不安、心悸、乏力、心胸憋  相似文献   

18.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乃《伤寒论》方。《伤寒论》第118条云:“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原方有桂枝一两.炙甘草二两.牡蛎二两.龙骨二两组成。是仲师为太阳病因误治而损伤心阳、心神被劫出现烦躁不安等证而设。余在临证中.不囿于因烧针而出现的变证;  相似文献   

19.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于张仲景《伤寒论》107条,是治疗精神情志类疾病的良方,具有和解少阳枢机不利,调解脏腑气血阴阳之功效。王致道主任医师临床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脑病时注重辨病、辨证,强调“方证相应”,即理、法、方、药应为一体。并认为即使异病,倘若病机相同,也可用同一方药随诊灵活增减治疗。  相似文献   

20.
肖存书 《光明中医》2016,(16):2321-2323
笔者在两个医案的亲身治疗经历中,合理运用了经方桃核承气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效如桴鼓,遂以此而思之,从中探析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106条、107条前后两条条文之间病因病机之联系、症状及用药之异同、临床应用等,感受到了中医经典之博大精深,感悟到了中医经典之魅力与底蕴,从中获益良多,以此指导今后的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