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小儿癫痫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取丙戊酸治疗,观察组取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2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及癫痫发作频率变化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SE、S100β水平分别为(12.10±2.07)μg/L、(0.48±0.16)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31±3.11)μg/L、(0.68±0.23)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简单部分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频率分别为(8.64±2.58)次、(9.21±1.05)次、(5.31±1.06)次、(5.98±0.87)次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可取得同等的抗癫痫效果,但左乙拉西坦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全面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对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全面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各45例,单独用药组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控制时间、苏醒时间及发作前、发作6h后的CKMB水平。结果单独用药组总有效率为55.56%,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相比起效时间、控制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2组发作2h内与发作前血清CKMB均明显升高(P0.05)。发作后6h与发作2h内相比明显降低,且联合用药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癫痫患者发生癫痫期间可伴有CKMB水平升高,可加强对CKMB检查,采用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对心肌损伤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丙戊酸钠结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5-06—12我院儿科收治的120例小儿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成3组,给予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分别为丙戊酸钠组(40例)、左乙拉西坦组(40例)与联合治疗组(40例).观察3组疗效、相关实验室指标与安全性.结果 丙戊酸钠组治疗总有效率77.5%,左乙拉西坦组为72.5%,联合治疗组为92.5%,联合治疗组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3.92,P均<0.05);3组治疗前后血钙与血磷水平比较,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钙与血磷水平均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钙t=1.14、2.51,血磷t=1.35、1.73,P均<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率5.0%,优于丙戊酸钠组的12.5%与左乙拉西坦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4、1.473,P<0.05).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小儿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丙戊酸钠治疗基础上,对照组联合托吡酯治疗;实验组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5%高于对照组78.3%,治疗前,2组患者血钙和血磷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后实验组血钙水平(2.39±0.36)mmol/L、血磷水平(1.45±0.36)mmol/L均低于对照组(2.07±0.18)mmol/L、(1.21±0.15)mmol/L(均P0.05)。结论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联合用药治疗小儿癫痫疗效显著,且对钙、磷代谢影响较小,安全性高,临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左乙拉西坦治疗妊娠期癫痫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高等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18-01―2019-01收治的妊娠期癫痫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左乙拉西坦治疗)和对照组(丙戊酸钠治疗),每组62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以及妊娠期癫痫发作频率,分析2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发作情况,统计胎儿结局和子代喂养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1.94%,对照组为54.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作、单纯发作、复杂发作、全面发作分别为82.26%、8.06%、6.45%、3.23%,对照组分别为56.45%、17.74%、14.52%、11.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妊娠期抑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围生期癫痫发作发生率分别为11.29%、12.90%、16.13%,对照组分别为29.03%、27.42%、46.7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畸形、低体质量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乙拉西坦治疗妊娠期癫痫能够控制患者癫痫发作,降低新生儿异常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成年期确诊的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JM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5例成年期确诊的JM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例患者43例有误诊经历,最长误诊时间达26年。75例患者均有肌阵挛发作(MJ),其中2例仅有MJ发作,2例合并失神发作(AS),57例合并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TCS),14例三种发作形式均有。EEG检查75例均发现全导广泛性棘慢或多棘慢复合波,23例有局灶性放电。23例既往曾服用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妥英钠或拉莫三嗪出现发作增多现象。随访0.5~4年,51例选择丙戊酸钠、托吡酯或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无发作,8例患者选择两种以上药物方能控制,5例停药后复发。结论JME多见于青少年期,步入成年期后误诊率更高。JME临床表现以MJ为主,常伴有GTCS或AS,EEG为弥漫性3.5~5 Hz棘慢波或多棘慢波,部分有局灶性放电。治疗可选择丙戊酸钠、托吡酯或左乙拉西坦,而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妥英钠可加重临床发作。JME患者停药后复发率高,推荐患者终身服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左乙拉西坦治疗不同类型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03—2015-06收治的81例小儿癫痫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0)。对照组应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比较2组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前发作频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发作频率均降低,组内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发作频率降低幅度更大。观察组不同类型癫痫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37/41),对照组为72.5%(29/40),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13/41),对照组为25.0%(10/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在不同类型小儿癫痫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大幅降低发作频率,利于强化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可长期用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新药左乙拉西坦和拉莫三嗪与传统药物丙戊酸对初发癫痫疗效、脑电图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105例初发癫痫患者分为A、B、C 3组,A组采取左乙拉西坦治疗,B组给予拉莫三嗪治疗,C组行丙戊酸治疗,均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3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同时治疗后随访1a,统计3组癫痫复发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3组(97.14%vs 91.43%vs 8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变化方面,与同组治疗前比较,B组治疗后α波减少0.5Hz、θ波增多、δ波增多比例显著上升(P0.05),且与A组、C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脑电图常规描记、诱发描记痫样波放电率均显著降低(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25.71%,均显著低于C组的57.14%(P0.05)。3组随访1a癫痫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丙戊酸治疗初发癫痫疗效及随访1a复发率类似,均能明显抑制脑电图痫样波放电,但左乙拉西坦、丙戊酸对脑电图背景活动无明显影响,而拉莫三嗪影响明显;同时丙戊酸治疗不良反应明显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生素B_6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应用维生素B_6和左乙拉西坦(观察组),50例单用左乙拉西坦(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行为异常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癫痫发作频率显著降低,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发作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期间的行为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32.00%,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B_6与左乙拉西坦联用能够有效提高小儿癫痫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左乙拉西坦引起的行为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丙戊酸钠、苯妥英钠分别治疗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6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丙戊酸钠片治疗,对照组采用苯妥英钠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内各种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9%,对照组为75.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剂量相关性、慢性不良反应率依次为20.0%,8.6%,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9.4%,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治疗方面,丙戊酸钠可取得与苯妥英钠类似的疗效,同时其各类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托吡酯、卡马西平及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创伤性难治性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1—2016-06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7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依据建档顺序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研究组联合采用卡马西平、托吡酯及左乙拉西坦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个月。统计对比2组临床疗效、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认知功能评分(MoCA)及癫痫发作次数。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9.19%(33例)高于对照组70.27%(2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癫痫发作次数及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联合卡马西平及左乙拉西坦治疗创伤性难治性癫痫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癫痫的效果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儿服用单药左乙拉西坦治疗,对照组患儿服用丙戊酸钠治疗,两组患儿治疗时间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的发病频率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并进行韦氏智力量表测试。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的总体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2认知能力的比较中,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患儿言语(VIQ)、操作(PIQ)及总智商(FIQ)、分类、领悟、背数项目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提高,而对照组中治疗后的各个项目均无明显变化;3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研究组患儿IQ、PIQ、FIQ、分类、领悟、背数项目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癫痫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的降低癫痫的发作次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LEV)添加治疗儿童癫痫性脑病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的临床疗效和脑电图(EEG)改变。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就诊47例LGS患儿,在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添加LEV口服,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4w、8w的癫痫发作控制有效率、EEG改善情况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47例患者,在不同的癫痫发作类型中,强直发作、不典型失神发作、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强直-失张力发作、失张力发作、肌阵挛发作、癫痫样痉挛发作总有效率分别是63.3%、64.3%、50%、60%、50%、60%、61.5%、65%,(P> 0.05)。47例癫痫发作的患者中34例患者视频脑电图(VEEG)有效率72.3%;11例患者(23.4%)无缓解;2例患者(4.3%)EE G恶化。醒睡各期治疗后较治疗前癫痫放电指数均显著减少(P <0.001)。17例(36.2%)患者报道了不良事件,多动症5例(10.6%),疲劳3例(6.4%),嗜睡3例(6.4%),指压性水肿1例(2.1%),食欲不振、呕吐、睡眠欠佳、皮疹等其他不良事件5例(10.6%),所有不良事件均未危及生命。结论 LEV添加治疗儿童癫痫性脑病LG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肌阵挛-站立不能性癫痫(MAE)的临床特点、药物疗效及可能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 根据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癫痫综合征分类标准对自2006年至2008年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MAE患者进行诊断,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DN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直接测序法对电压门控性钠通道α1亚基(5CN1A)基因突变进行筛查,并对其临床治疗情况随访1年以上.结果 共收集10例MAE患者,其中散发8例,有热性惊厥或癫痫家族史者2例;起病年龄介于5~39个月间;有多种全面性发作形式;2例曾出现癫痫持续状态;起病后精神发育迟滞者7例.对其中8例患者进行SCN1A基因突变筛查,均未发现突变.丙戊酸、氯硝安定和左乙拉西坦疗效最好,部分患者托吡酯和拉莫三嗪治疗亦有效.结论 MAE是少见的癫痫综合征,分子遗传学机制不明,丙戊酸、氯硝安定和左乙拉西坦治疗有效,但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难治性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卡马西平治疗,用药6个月时统计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用药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lgA、lgG和lgM)水平、发作频率,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与对照组的81.25%比较显著提高(P0.05);(2)观察组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为(5.14±2.32)次/月,与对照组的(8.14±2.78)次/月比较显著减少(P0.05);(3)观察组治疗后的lgA、lgG、lgM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与对照组的21.88%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儿童难治性癫痫,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具有疗效确切、用药安全的优点,在显著减少疾病发作频率的同时,还能改善患儿免疫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托吡酯治疗癫痫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神经肽Y(NP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癫痫患儿100例,采用SPSS16.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分为托吡酯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各50例,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托吡酯组和左乙拉西坦组患儿的血清NPY、BD-N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托吡酯组的NPY、BD-NF水平均低于左乙拉西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吡酯组总有效率84.00%(42/50),左乙拉西坦组总有效率66.00%(3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吡酯组总有效率78.00%(39/50),左乙拉西坦组总有效率64.00%(3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托吡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6/50),左乙拉西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00%(12/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治疗癫痫患儿的临床效果优于左乙拉西坦,能更显著的降低患儿血清NPY、BD-NF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托吡酯单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时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6个月时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8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时2组癫痫发作月均频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6个月癫痫发作月均频率明显低于治疗3个月(P0.01),治疗3、6个月时联合组癫痫发作月均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联合组为1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可在短期内减少癫痫发作频率,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正>丙戊酸钠用于癫痫治疗可有效控制全身性癫痫的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和强直-陈挛性发作,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指征和良好的耐受性,近三十年来成为神经内、外科医师临床一线抗癫痫药物,尤其在颅脑损伤术后、颅脑损伤后预防和控制癫痫发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报道称[1-2]丙戊酸钠可致高氨血症脑病(valproateinduced hyperammonemic encephalopathy,VHE),是丙戊酸钠少见副作用,患者表现为癫痫发作加重、共济失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患儿,男,3岁11个月。因发作性意识丧失、肢体抽搐3年入院。患儿于9月大时因感冒高热突发意识丧失,双眼向上凝视,四肢强直阵挛,持续时间约10min后缓解。之后反复无诱因出现上述发作,在外院诊断为“癫痫”,接受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丙戊酸钠、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卡马西平)未见明显好转,每月发作4次左右,每次持续5~10min。  相似文献   

20.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5例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随访3~18个月,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总有效率为48.6%,对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的疗效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左乙拉西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难治性癫痫治疗药物,可以用于难治性癫痫的添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