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为观察急性脑梗死应用rt 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的预实验。资料和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4月至 9月在我中心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78例。入选标准 :年龄≤ 75岁 ,发病时间在6h以内 ,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及明显低密度等脑梗死改变 ,严重肢体瘫痪 (肌力 0~ 3级 )。无昏睡、昏迷等严重意识障碍。排除标准 :活动性出血和已知出血倾向 ;脑出血史和近 6个月脑梗死史 ;血压 >180 / 110mmHg(2 4 0 / 14 7kPa) ;颅内动脉瘤 ,动静脉畸形 ;正在使用抗凝剂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将入选病人分为 2组 :溶栓治…  相似文献   

2.
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3 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各30例.溶栓组给予rt-PA总量0.9 mg/kg,最大剂量90 mg,10%剂量,2 min一次性静脉注入,其余1 h静滴;24 h经头颅CT证实无出血者,用奥扎格雷钠80 mg,2次/d静滴,连续14 d;对照组应用奥扎格雷钠80 mg,2次/d静滴,连续14 d;2组均辅以脑保护剂(银杏叶、血塞通、胞二磷胆碱等).结果 溶栓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96.6%,对照组有效率83.3%.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发病3 h内)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12所医院202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经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静脉溶栓治疗后的疗效及其不良事件,探讨使用rt-PA的最佳剂量及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287例发病6h以内的脑梗死患者,男201例,女86例,年龄38~80岁,平均64岁。所有患者均伴有偏瘫,头颅CT未见出血及责任梗死灶,无溶栓禁忌证。202例接受rt-PA治疗,分为A组与B组,A组88例,给予rt-PA 0.9 mg/kg。B组114例,给予rt- PA0.6~0.8 mg/kg。C组(对照组)85例患者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等治疗。分别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11d、21 d、90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A组、B组分别与C组90 d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相比有显著差异。A组、B组及C组的基本痊愈及显著改善率分别为69%、77%及40%.A组、B组分别与C组脑出血的发生率为7.96%、4.38%及0%。症状性出血(4.55%、2.63%及0%),非症状性出血(2.63%、1.75%及0%)。结论超早期脑梗死静脉应用rt-PA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不同剂量的rt-PA均减轻了脑梗死的致残率,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中国人rt-PA溶栓治疗最佳剂量尚需要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4.
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评价应用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注射用国产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16例,用法:尿激酶150万U溶人生理盐水150ml内,30min滴完。分别在溶栓前、溶栓后2h、24h、3d、7d、14d时间点,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价。结果 75%(12例)的患者ESS分值在溶栓后24h内迅速增加。截止溶栓后14d,ESS分值仅有1例无变化,2例下降。其中时间窗<4h者ESS分值增加的速度明显高于4—6h,而后者又明显高于>6h。本组非症状性脑内出血2例(12.5%),症状性脑内出血1例(6.25%);全身性出血4例(25%);死亡率1例(6.25%),死因为脑内出血;再瘫痪1例。结论 本研究提示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如能严格掌握溶栓时间窗及适应症,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使闭塞的血管再通,重建血流并恢复缺血半暗带区域的血供, 避免神经功能的损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我科于2008-01以来,采用经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于动脉内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心源性脑栓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心源性脑栓塞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1—2013-12超早期心源性脑栓塞患者47例,其中接受小剂量rt-PA静滴溶栓治疗24例为溶栓组,接受常规二级预防23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及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2组治疗前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BI、mRS上升,2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mR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例出现无症状性脑出血。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mR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心源性脑栓塞是安全的,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急性期脑梗死TOAST分型对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8—2016-05本院收治的超早期脑梗死(发病时间4.5h)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TOAST分型分为CE组、SAA组和LAA组,所有患者均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LAA组、CE组治疗后2h、7d其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组治疗前后其BI指数、NIHSS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CE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LAA组、S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TOAST分型的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以CE、LAA患者疗效最为显著,而SAA患者多表现不佳,治疗过程中,对CE患者应加强病情观察和护理,以预防出血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等剂量尿激酶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在6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一次性应用尿激酶75万~100万U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后1d、7d、14d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以溶栓后出血转化、24h内再梗死及死亡等作为安全指标。结果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24h内出血转化1例,对照组再梗死1例,死亡1例。结论中等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期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急性期治疗在于挽救可逆性缺血性脑组织 ,而最初的缺血与组织损伤的每个小时都将增加不可逆性脑组织的损害程度。因此 ,超早期溶栓复流被认为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根本而有效的方法。现将我院应用尿激酶治疗早期脑梗死 11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病例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发病4.5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 2015-06—2016-12收治的发病4.5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125例,分为溶栓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溶栓组给予rt-PA静脉溶栓及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及其他常规治疗。2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h和7d进行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后溶栓组的NIHSS评分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在4.5h内应用rt-PA静脉溶栓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流程及临床疗效。方法以2011-02—2013-07我院收治的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溶栓前、溶栓后12h、7d、14d2组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及病死率。结果溶栓组17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24例,总有效率83.33%。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2h、7d、14d2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泌尿道出血及牙龈出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非症状性灶内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患者NIHSS评分得到明显改善,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美国及欧洲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建议0.9mg.kg-1为重组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标准治疗剂量。鉴于国人尤其是我国南方人在种族、体质及脑梗死危险因素等方面的不同,也按0.9mg.kg-1国际标准剂量治疗是否完全适合,有很大争议。本试验比较小剂量rt-PA 0.7mg.kg-1与0.9mg.kg-1标准剂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方法 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窗为4.5h内,具有溶栓指征,无溶栓禁忌症。随机分为小剂量组rt-PA(0.7mg.kg-1,最高剂量50mg)和对照组(0.9mg.kg-1,最高剂量90mg)。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h及14d的NIHSS评分,颅内出血率、死亡率以及90d mR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均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各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但治疗后24h及14d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90d 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剂量0.7mg.kg-1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7.1%,0.9mg.kg-1组为1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mg.kg-1组死亡1例,小剂量组无死亡病例,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t-PA静脉溶栓0.7mg.kg-1剂量安全有效,该剂量可能更适合国人,尤其是南方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rt-PA静脉溶栓与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巩义市人民医院2015-01—2018-02收治的24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rt-PA静脉溶栓组210例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30例。观察2组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时间(TT)情况,对比2组血管再通率、总有效率。结果 2组溶栓前NIHSS评分、FIB、PT、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溶栓6 h、3 d、7 d NIHSS评分、PT、TT均低于rt-PA静脉溶栓组,FIB均高于rt-PA静脉溶栓组,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血管再通率、总有效率均高于rt-PA静脉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改善,血管再通率、总有效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安全性及溶栓的时间窗。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病例,按发病到开始溶栓的时间分为≤2 h、≤4 h、≤6 h组,均于30 min~1 h内静滴UK 100万~150万U。结果≤2 h溶栓治疗组在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溶栓治疗前(P<0.001);而≤4 h及≤6 h组直到第7天开始NIHSS评分才有显著降低(P<0.05)。30 d的总有效率70.37%;其中,≤2 h组各观察点的有效率与其他2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3个月后各组的mRS转归良好率分别为60%、0.9%、0。安全性:≤2 h组无颅内出血及死亡病例,≤4 h组2例颅内出血,2例死亡;≤6 h组3例颅内出血,2例死亡。结论大面积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有效、安全,最佳溶栓时间窗为发病后2 h内。  相似文献   

15.
低剂量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rt-PA组、尿激酶组和对照组各25例。比较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疗效、脑出血发生率及再梗死率。结果治疗后,各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rt-PA组及尿激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联合组、rt-PA组及尿激酶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ADL评分显著提高(P0.05),且联合组、rt-PA组及尿激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联合组、rt-PA组及尿激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rt-PA组及尿激酶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联合组、rt-PA组及尿激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再发脑梗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脑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rt-PA组、尿激酶组(P0.05)。结论低剂量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安全有效,并可有效降低脑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2组,2组患者在溶栓前均行TCD检查确定责任血管为大脑中动脉,设TCD联合小剂量rt-PA(0.6 mg/kg,最高总剂量50 mg)静脉溶栓组30例,在溶栓开始后TCD持续监测2 h,单纯rt-PA标准剂量0.9 mg/kg(最高总剂量90 mg)溶栓组30例,仅在溶栓前行TCD监测确定责任血管为大脑中动脉; 2组患者根据TCD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判断血管再通情况,临床随访评定溶栓前后不同时间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结果 TCD辅助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组血管再通率为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溶栓后2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TCD持续监测联合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护理方式,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观察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功能评分情况、治疗效果以及脑梗死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且2组脑梗死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神经功能评分,减轻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压力,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疗效的因素。方法将尿激酶静脉溶栓后24h CSS评分判定为基本痊愈及显著进步者27例设为观察组,其他进步、无变化及恶化者共60例为对照组,从一般资料和OCSP分型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既往合并心房纤颤及溶栓前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TACI明显少于对照组,而POCI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超早期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成功病例多见于轻中度脑梗死,尤其后循环梗死、不合并心房纤颤者,属于TACI者溶栓成功几率低。  相似文献   

19.
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9年7月至2001年7月我科应用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男10例,女11例,年龄42~80岁,平均56.7岁.安静状态下起病12例,活动状态下起病9例.临床表现:意识障碍8例,其中昏睡2例,嗜睡5例,浅昏迷1例;双眼向一侧凝视9例;双瞳孔不等大1例.失语15例;全部病例均偏瘫,左侧7例,右侧14例.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1999-07-2003-11对35例脑梗死患者实施尿激酶 (UK)静脉溶栓治疗,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组35例患者中,男19例,女16例,最小 39岁,最大75岁,平均62.3岁。既往有高血压病28例,糖 尿病6例,心房纤颤3例,有高血脂症16例,其中34例为首 次发病,1例为再发病例,均经过头颅CT扫描确诊为急性脑 梗死,并符合下列标准:(1)年龄<75岁;(2)神志清晰或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