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抑肽酶(ATG)对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 p65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手术脑尾状核胶原酶注射制备大鼠脑出血(ICH)模型,随机分为ICH组、ATG组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组;分别于制模后6 h、24 h、72 h、7 d应用免疫组化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NF-κB p65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各组NF-κB阳性细胞数制模后24 h明显增加,72 h达高峰,随之下降.NF-κB阳性细胞数在ICH组和ATG组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TC组ICH 24 h~7 d较ICH组和ATG组显著下降(P<0.05~0.001);各组NF-κB mRNA表达在ICH 24 h达到高峰,72 h稍下降,7 d下降至术前水平.ICH组和ATG组 NF-κB mRNA表达各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CH组及ATG组相比,PDTC组ICH 24 h后显著下降(P<0.05~0.001),7 d时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1).结论 ATG对ICH后脑组织NF-κB p65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其抗炎与抗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其他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实验性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的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体不凝血注人大鼠尾状核制备ICH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NF-κB表达;用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CH 6h组血肿周围脑组织NF-κB表达开始明显增加,ICH 48h组达高峰,并持续到ICH 1周(P<0.01~0.05);脑组织含水量ICH 12h组开始增多,24h组显著增高,72h组达高峰;NF-κB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ICH 24h~1周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CH后NF-κB阳性细胞数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644,P<0.01),NF-κB表达从开始到高峰均早于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结论 ICH后脑组织NF-κB表达增加,NF-κB可能通过炎性机制参与了ICH后继发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锌指蛋白A20(A20)在脑和肺组织的表达以及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自体血尾状核注入法构建脑出血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12)和脑出血组(n=72),脑出血组再按时间点分为3、6、24、48、72和168 h 6个亚组(均n=12)。测定肺水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总蛋白浓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出血后脑组织和肺组织的周围炎症反应情况,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脑、肺组织中A20、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脑出血后3 h出现肺水肿、BALF总蛋白浓度增加,48 h达到高峰(P 0. 05);脑血肿周围组织72 h A20、NF-κB表达量达高峰(P 0. 05);肺组织48 h A20、NF-κB表达量达高峰(P 0. 05)。结论 A20在脑出血后脑组织和肺组织中表达均有升高,提示A20可能在脑出血后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NF-κB和细胞凋亡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初步探讨其关系。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6只,将动物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大鼠尾壳核区注入自体非肝素抗凝动脉血建立脑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NF-κB的动态变化;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结果脑出血组各时间点血肿周围组织均有不同程度NF-κB阳性细胞表达,脑出血后3h出血灶周围组织即有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浆,6h出现向细胞核内转移,72h时达最高峰,持续至5d仍有表达;凋亡在脑出血后6h开始增加,12h明显增多,至72~120h仍呈上升趋势。结论脑出血后NF-κB和细胞凋亡的表达均增加,NF-κB的活化可能对凋亡的表达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大鼠脑出血模型,探讨脑出血后不同时期p75NTR的变化规律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鼠脑出血模型,检测血肿周围凋亡细胞的比例,p75NT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血肿周围6h即可见细胞凋亡,72 h达高峰,10d仍可见较高比例的凋亡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及对照组均可检测出p75 NTR蛋白和RNA表达,但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尤以72 h为著(P=0.000).发现除6h组外,其余各组的p75NTR的RNA表达水平与凋亡比例呈正相关(P <0.001).结论 大鼠脑出血模型中血肿周围组织p75NTR蛋白和RNA表达水平增加,且与凋亡规律一致,24 h后RNA表达与细胞凋亡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脑出血大鼠模型出血灶周脑组织中炎症反应的影响,并初步探讨G-CSF抗炎作用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6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G-CSF治疗组,每组各18只大鼠.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h和12h,G-CSF治疗组分别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0μg/kg)皮下注射;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24h、7d、14d每组分别取6只大鼠,处死取脑,免疫组化染色计数TNF-ot、IL-1β阳性细胞;Western blot检测NF-κB/IκBα蛋白含量.结果 脑出血灶周组织中的IL-1β阳性细胞和TNF-α阳性细胞在出血24h后最多,7d、14d较前下降.G-CSF组与对照组相比,IL-1β和TNF-α阳性细胞数在24h和7d时下降明显,差异显著性(P<0.01),而14d下降不明显;G-CSF组与对照组相比,24h时NF-κB表达减少而IκB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SF通过NF-κB途径,减轻血肿周围脑组织中TNF-α、IL-1β的生成,发挥抗炎症作用从而在脑出血后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p65mRNA表达是否影响肺和脑组织中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mRNA的表达,以及能否减轻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所致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自体血尾状核注入法制备ICH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ICH组、二硫氨基甲酸酯吡咯烷(pyrrolidine dithinocarbamate,PDTC)组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组,每组12只,另设假手术(sham-operative,Sham)组12只作对照。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ICH周围脑组织与肺组织的炎症反应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以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F-κBp65mRNA、TFmRNA在脑与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Sham组:术后脑、肺组织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无炎症细胞浸润,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结构相对正常。(2)ICH组:ICH后24-48h脑水肿明显,神经元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生,血肿周围炎症明显。肺组织损伤以间质性肺炎表现为主,肺泡结构破坏明显,血肿周围脑组织和肺组织中NF-κBp65mRNA表达较Sham组增高(P〈0.05)。(3)PDTC组:与ICH组比较,脑水肿明显减轻,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减少,但仍可见红细胞漏出现象。ICH后24、48h脑组织及肺组织中NF-κBp65mRNA和TFmRNA表达均较ICH组明显降低(P〈0.05)。(4)Dex组:与ICH组比较,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及炎症反应减轻,ICH后24、48hNF-κBp65mRNA明显降低(P〈O.05);TF mRNA表达在ICH后24h脑、肺组织内表达下调,而ICH后48h表达上调。结论NF-κBp65mRNA表达可有效减轻ICH所致ALI,PDTC可使TFmRNA在肺和脑组织的表达下调,而Dex则使TFmRNA在肺和脑组织的表达呈先下调后上调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补体激活与炎性反应的关系。方法对30例脑出血患者(实验组)在手术时于血肿旁约1cm处取少许脑组织,按发病到手术的时间将实验组分为<6h组(6例),6~12h组(7例),12~24h组(5例),24~72h组(6例),>72h组(6例)。从前2组中选7例患者(对照组)在手术入颅路径上远离血肿处取少许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观察补体C3和补体抑制剂(Clusterin)的表达与炎性细胞的浸润、胶质细胞增生、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患者C3表达高峰在12~72h(P<0.05~0.01),Clusterin表达于12~72h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炎性细胞浸润从6~12h逐渐明显,12~72h达高峰(P<0.05~0.01);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于24~72h后增生明显(均P<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于12~72h达高峰(P<0.05~0.01),后逐渐降低。RT-PCR显示:TNF-αmRNA的表达与蛋白表达基本一致;白细胞介素(IL)-1β(IL-1β)和IL-6mRNA表达于12~72h达峰值(均P<0.01)。相关因素分析显示:C3表达与炎性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及与细胞因子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2~0.80;P<0.05~0.01),而Clusterin与上述表达无相关性。结论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补体激活与炎性反应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NF-κB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慢性致痫大鼠海马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亚惊厥量的戊四氮(PTZ)来建立慢性癫痫大鼠模型,并将大鼠分为PTZ模型组、PTZ+PDTC干预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实验14d、21d、28d和35d分别取大鼠海马组织检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NF-κB/P65和IL-10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海马组织中IL-10蛋白的表达。结果 PTZ模型组海马组织中NF-κB p65 mRNA的表达于14d开始增高,持续至28d,35d后恢复至14d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PDTC干预后,NF-κB p65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海马组织中IL-10经过PDTC干预后,IL-10 mRNA的表达也明显低于模型组(P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及其血清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8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5名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F-κB的活性,同时采用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蛋白水平和PBMC中IL-1β、IL-6、TNF-α的mRNA表达。结果患者组的NF-κB活性及血清IL-1β、IL-6、TNF-α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PBMC中IL-1β、IL-6、TNF-α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中NF-κB的活性与血清IL-1β、TNF-α水平及二者的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78、0.532、0.536、0.454,P均小于0.05),而对照组中NF-κB的活性与血清IL-1β、TNF-α水平及二者的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6、0.549、0.519、0.513,P均小于0.05)。两组中NF-κB的活性与血清IL-6及其mRNA均无明显相关(P均大于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激活,激活状态的PBMC是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之一;精神分裂症中活化的NF-κB对IL-1β、TNF-α的基因转录起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因子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对30例脑出血患者采取非功能区漏斗式入颅,从入颅路径过程中必须切除的脑组织里取靠近血肿旁约1cm脑组织作为实验组,按发病到手术的时间将实验组分为6h以内组6例、6~12h组7例、12~24h组5例、24~72h组6例、72h以上组6例;取7例远离血肿的脑组织作为对照组(6h以内6例,6~12h1例)。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组织病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和Tunel、促凋亡相关基因(Bax)、抑凋亡相关基因(Bcl-x)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光镜观察显示:对照组、6h以内组血肿周嗣组织基本正常,6~12h组损伤较轻,12~24h组损伤较重,24~48h组损伤严重,以后逐渐好转。免疫组化显示:TNF-α蛋白和mRNA及IL-1β和IL-6mRNA表达于12~72h达高峰(P〈0.01),以后逐渐降低。Tunel、Bax蛋白和mRNA表达在12~72h达峰值(P〈0.05,P〈0.01)。Bcl-x蛋白及mRNA表达在12~72h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TNF-α蛋白和mRNA、IL-1β及IL-6mRNA的表达与Tunel、Bax蛋白和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Bcl-x蛋白和mRNA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并与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实验性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核因子-кB(NF-кB)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的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ICH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NF-кB表达;用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CH6h组血肿周围脑组织NF-кB表达开始明显增加,ICH48h组达高峰,并持续到ICH1周(P〈0.01~0.05);脑组织含水量ICH12h组开始增多,24h组显著增高,72h组达高峰;NF-кB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ICH24h~1周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CH后NF-кB阳性细胞数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644,P〈0.01),NF-кB表达从开始到高峰均早于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结论ICH后脑组织NF-кB表达增加,NF-кB可能通过炎性机制参与了ICH后继发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脑组织中NF-κB(nuclear factor-kappaB)的表达特征及意义.方法 筛选临床脑出血患者死亡病例21例,按出血时间(发病至死亡时间)分为6组:0~6h、6~12h、12~24h、24~48h、48~72h、72~96h.自出血灶边缘13cm处、海马和大脑皮层及出血灶对侧相应部位的脑组织取材,出血灶对侧设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F-κB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脑出血后6h时出血灶周围即有NF-κB蛋白表达(5.27±0.12),6~12h表达增加(8.52±0.66),24~48h时达高峰(34.47±2.81),72~96h表达减少(19.50±2.6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0~6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蛋白还表达于两侧海马和大脑皮层.结论 脑出血后脑组织中NF-κB表达增加,对脑水肿的形成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NF-κB in human brain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 21 human clinical fatal cases with ICH were divided into 6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onset time :0 6h,6 12h, 12 24h,24 48h,48 72h and 72 96h group. The brain tissues were removed frome 1 3cm away from the margin of the hemorrhagic lesion, hippocampus and cerebral cortex of the side of hematoma, as well as tissues from the corresponding areas of other side were taken as controls. NF-κB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 There was little expression of NF-κB at 6h after ICH (5.27±0.12). The expression of NF-κB begun to increase at 6~12h (8.52±0.66), reached the peak at 24~48h (34.47±2.81 ), and gradually decreased at 72~96h ( 19.5±2.69). Ther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alateral regions (P > 0. 05 ), but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0 -6h group (P < 0.05). There was expression of NF-κB in hippocampus and cortex. Conclusion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NF-κB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s probably correlated with the brain edema formation in the brain tissues around the hematoma.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泊洛沙姆188(P188)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等分成3组,每组24只:对照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为急性硬膜下血肿大鼠模型,不予任何治疗;P188组造模成功后,给予P188治疗。各组分别于造模后2h、6h、12h取大鼠血肿区脑组织,测定其含水量;用RT-PCR方法测定造模后12h各组NF-κBmRNA表达水平。结果P188治疗可减轻急性硬膜下血肿模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P188组造模后12h脑含水量为(73.43±0.4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缺血后NF-κBmRNA表达水平增高,而P188治疗后能明显下调急性硬膜下血肿模型大鼠脑组织NF-κBmRNA的表达。结论P188可通过抑制NF-κBmRNA的表达,对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不同时期血肿周围组织中p75NTR的表达规律及与其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右侧尾状核制备大鼠脑出血动物模型,分别于脑出血后6h、24h、72h和10d处死大鼠获取血肿周围脑组织标本,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75NTR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脑出血后6hpp75NTR蛋白和nRNA表达水平即上升,24h继续升高,72h到达高峰,至10d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脑出血后细胞凋亡率的动态变化趋势与p75NTR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一致,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脑出血后p75NTR可能参与介导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观察Necrostatin-1(Nec-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后离子型钙接头蛋白-1(iba-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p)、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探讨Nec-1对大鼠I/R后小胶质细胞活化中的意义和可能的脑保护机制。方法 (1)取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50±1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手术组(MCAO)、DMSO溶剂对照组(DMSO)、Nec-1干预组(Nec-1),每组再分两个亚组,分别为再灌注6 h、24 h,每组6只。Nec-1干预组于缺血前30 min按640 nmol/kg侧脑室注射Nec-1溶液,DMSO对照组于缺血前30 min侧脑室注射等量10%DMSO溶液。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 h再灌注6 h和24 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观察小胶质细胞活化标志iba-1的表达和TLR4、NF-κB/p65的定位和表达。(2)另取SD大鼠48只,方法同上,免疫印迹法(WB)检测TLR4、NF-κB/p65、IL-6蛋白的定位和表达。结果 (1)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TLR4、NF-κB/p65、iba-1的免疫阳性细胞增多,而Nec-1干预组TLR4、NF-κB/p65、iba-1的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减少;(2)与假手术组相比,WB显示手术组TLR4、NF-κB/p65核转位、IL-6蛋白表达明显增多,Nec-1干预组TLR4、IL-6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NF-κB/p65核转位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手术组和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Nec-1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途径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吸入性麻醉药物异氟醚对胶质瘤C57BL/6小鼠的抑瘤作用和机制。方法将3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采用脑胶质瘤立体定向技术进行U251胶质瘤细胞植入造模;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MRI)与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价造模成瘤与异氟醚干预后作用;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查核转录因子-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第20天实验组肿瘤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1.2±0.5mm vs 1.7±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病理表现提示实验组稍好于对照组,可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实验组TNF-αmRNA表达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IL-1β与IL-6表达量亦相对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F-κB p65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降低(0.323±0.011vs 0.512±0.016),但仍然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性麻醉药物异氟醚能够抑制胶质瘤的快速生长,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NF-κB p65的表达,从而减少脑组织T辅助细胞炎症因子,起到负调控NF-κB的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血脑屏障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变化. 方法 将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脑出血组,再按时间因素将脑出血组分为出血后6h、24h、48h、72h、7d、14d6个亚组.采用脑内注入自体血法制作脑出血模型.HE染色观察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紧密连接的超微结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分布状况;定量RT-PCR检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occludin mRNA的表达状况.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出现水肿,在48 h左右尤为明显,局部可见明显脑细胞坏死及炎细胞浸润.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紧密连接发生明显破坏,内皮细胞间出现裂隙.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呈强阳性表达.脑出血后6hoccludin的表达即开始下降,呈阳性表达;脑出血后24~72h occludin的表达维持在较低水平,呈弱阳性表达.定量RT-PCR结果显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occludin mRNA相对含量明显降低,在6~72 h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出血发生后,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的表达下降,这可能是脑出血发生后血脑屏障破坏及脑水肿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9.
背景:核因子κB可能与葡萄膜巩膜房水流出通道的多种细胞信号调控有关。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类曲伏前列腺素药物作用下,体外培养的人睫状肌细胞核因子кB及其抑制因子(inhibitor,IκB)的变化。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5-03/2006-11在中山眼科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供体取自中山眼科医院,摘自死亡 1 h内无眼疾青年尸体眼球。患者家属对实验知情同意,并自愿捐献。 方法:在人睫状肌细胞培养基中加1 μmol/L曲伏前列腺素,根据孵育时间的不同分为4组,即0 h对照组和6,12,24 h组。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real-time RT-PCR、免疫荧光半定量分析和ELISA法分别检测上述时间组核因子κB p65、ⅠκBα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6,12,24 h组 核因子κB p65 mRNA表达均下降(F= 17.068,P=0.001);IκBαmRNA 6 h组、12 h组较对照组改变不明显(P > 0.05),24 h组较对照组表达增加(F=32.742,P=0.000)。②免疫荧光半定量分析表明:核因子κB p65荧光强度6,12,24 h组均较对照组减少(F=17.216,P=0.000);IκBα6 h组较对照组没有明显改变(P=0.134)、12 h组较对照组轻微下降(P=0.032),24 h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F=17.346,P=0.001)。③ELISA法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F=15.4,P=0.001)。 结论:曲伏前列腺素作用于人睫状肌细胞后,核因子κB p65的基因表达下调,核易位抑制,IκBα的基因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单次地塞米松(Dex)治疗对脑出血(ICH)后肺、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自体血尾状核注入法制备SD大鼠ICH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ICH模型组和Dex治疗组.采用HE染色观察血肿周围组织与肺组织的炎症反应情况,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采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NF-кB p65 mRNA及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mRNA在脑与肺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ICH模型组脑水肿明显,血肿周围炎症反应重,肺组织损伤以间质性肺炎表现为主,肺泡结构破坏;Dex治疗组脑水肿较ICH模型组明显减轻,肺组织炎性反应减少.(2)NF-кB p65 mRNA表达,ICH模型组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0.44±0.08)和肺组织(0.69±0.16)均较假手术组(分别为0.27±0.05和0.26±0.04)增高(P<0.01),Dex治疗组脑(0.17±0.14)及肺(0.17±0.03)组织中NF-кB p65 mRNA均明显低于ICH模型组和假手术组(P<0.01);ICH模型组GRα mRNA表达水平,无论在脑组织(0.47±0.07)还是在肺组织(0.49±0.07)均低于假手术组(分别为0.64±0.03和0.65±0.13)(P<0.01),Dex治疗组脑组织(1.01±0.09)和肺组织(0.89±0.08)GRα mRNA表达较ICH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明显增强(P<0.01).结论 ICH后早期、单次给予Dex治疗可减轻脑组织损害,亦可明显改善继发肺损害,其可能作用机制为Dex提高了GRα mRNA水平并抑制NF-кB p65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