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在原发性面肌痉挛(EHFS)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6例面肌痉挛患者术前行MRTA检查,了解责任血管的来源及走向。结果 36例共72侧面神经,MRTA检查发现非症状侧血管压迫或接触4例,阳性率11%,而症状侧血管压迫或接触27例,阳性率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管明确接触或压迫面神经征象与临床发生EHFS症状之间有密切关系,对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有重要的术前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面神经根解剖变异与原发性面肌痉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06年6月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的787例面肌痉挛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0.6%)术中探查时发现面神经根存在解剖变异.面神经根出脑干区距离听神经根进脑干区均大于10mm。均成功行MVD治疗。其中2例采用责任动脉悬吊法。结果5例病人术后面肌痉挛均立即消失。分别随访2、7、14、50、63个月,均无复发。术后并发症:中度面瘫1例,随访期间恢复为轻度:展神经麻痹致复视2例.随访期间恢复正常1例,好转1例。结论桥小脑角面神经根出脑干区异位至距离听神经根进脑干区大于10mm者罕见.动脉性血管压迫仍然是此类病人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主要病因.采用MVD治疗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面肌痉挛及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影像学研究、外科治疗等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面肌痉挛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指出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合理性,为进一步探讨面肌痉挛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与手段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2组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效果,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a,观察组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降低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面肌痉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由于面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的同侧面部肌肉非自主性痉挛收缩。通常情况下痉挛仅限于一侧.故义称为偏侧面肌痉挛。发病率为0.78/10万,女性发病率(14.50/10万)高于男性(7.40/10万)。亚洲人群患病率似乎高于欧美人群,但目前缺乏大宗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支持。面肌痉挛虽不危及生命,但可以对患造成心理负担,影响生活、工作和社交。笔仅就面肌痉挛的病因、电生理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PHFS)的手术效果。方法 21例PHFS患者均采用MVD治疗,术中显露面神经出脑干区,明确责任血管后,将Teflon棉垫于责任血管与脑干之间,以解除责任血管对面神经出脑干区的压迫。结果本组最常见的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占42.9%。术后3月,总体治愈率为95.2%。术后出现可逆性面神经麻痹1例,听力减退1例。结论 MVD治疗PHFS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娴熟的显微操作技巧、准确地识别责任血管以及最大限度地保护神经血管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mpression,MVD)已经成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msm,HFS)有效、安全的首选方法.我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0月至2011年5月对292例HFS患者行MVD手术治疗,现对治疗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以一侧面部肌肉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为特征,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等[1-2]。据美国的流行病学研究估计,面肌痉挛的患病率为男性7.4/10万,女性14.5/10万,主要分布于40~79岁人群,随着年龄  相似文献   

10.
面部联带运动是指一侧面部某区域自主运动时出现面部其他区域的不自主运动.作为最常见的面瘫后遗症临床表现之一,严重的联带运动可对病人的面容形象、面部肌肉生理功能和自身心理状态造成严重损害.联带运动的治疗现状不佳,如何改善联带运动仍是一个非常棘手的临床难题.本文拟从联带运动的发病机制、临床评估和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并重点...  相似文献   

11.
此病在开始发病时,通常先是眼轮匝肌阵挛性收缩,以后扩展到整个一侧面部肌肉阵挛性收缩。可因某种面肌运动,如讲话、吃饭、谈笑而诱发或加重,当情绪紧张时也可加重,而休息时则减轻。因为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因此以往所采用的内科和外科治疗,效果均不够满意。作者全面地复习了有关文献,关于病因争论很多,治疗方法亦各不相同。在作者的8例病人中6例有面神经水肿,即在面神经岩骨段中的一部分神经发生水肿。因此,作者认为面神经水肿是此病的主要发病机理。因为在手术前尚无法确定岩骨段中神经水肿的部位,因此从内耳道至茎乳孔作面神经的岩骨内段全程减压术很有必要。实践证明,手术效果良好,不但能缓解面肌的阵挛,而且不致引起面瘫和听力的减退。作者所采田的手术方法有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方法对68例面肌痉挛实施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手术发现压迫的血管有33例小脑前下动脉,18例小脑后下动脉为单根血管压迫;17例椎动脉分别和小脑前下或后下动脉构成双重压迫。术后脑脊液漏1例,经漏液处皮肤切口加缝后消失。暂时性面瘫2例,分别于术后4天和14天出现,治疗后恢复;耳鸣2例,分别于术后1天和4天出现,经治疗1例恢复1例好转。术后3~4天发热,体温持续超38.5℃7~10天2例,有脑膜刺激征且血象高,抗菌素静滴治疗痊愈。结果患者术后症状完全消失49例,术后两周内消失18例,半年消失1例,1年内轻度复发1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有效手段,手术操作细致、术后严密观察并积极治疗并发症可以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HFS)患者的疗效和术后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01—2017-02在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接受MVD治疗的HFS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术后1a面肌痉挛有无缓解,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2组年龄、性别、痉挛部位、病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责任血管与预后的关系,并收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资料。结果 1a后96例(91.4%)患者面肌痉挛明显缓解或治愈。在无效组中,患者多与病程长和合并椎动脉复合血管压迫有关。术后发生面瘫5例,听力下降4例,眩晕2例,皮下积液10例,颅内感染2例,无颅内出血和死亡病例。结论 MVD是面肌痉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在药物或肉毒素治疗无效或反复时,需及时考虑MVD治疗的可能。术前准确的评估和熟练细致的操作可以提高有效率,并且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面肌痉挛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显微血管减压术为目前面肌痉挛的首选治疗方法。熟练的手术技巧和解剖知识,是疗效的保证。就术中的局部显露、责任血管的识别、垫开物的选择及置入、治疗效果的判定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和预防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电生理监测在原发性面肌痉挛(HFS)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9月MVD治疗的304例HFS的临床资料。103例(监测组)术中监测侧方扩散波(LSR)、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面神经自由肌电图(EMG),201例(对照组)术中未使用电生理监测。术后6个月按照Cohen痉挛强度分级评估疗效;术后1周、6个月记录面瘫、耳鸣、眩晕、听力受损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103例中,95例面神经充分减压后,LSR完全消失,7例LSR波幅下降>50%,1例LSR波幅下降不明显;2例BAEP出现Ⅰ波波幅下降>50%,1例出现Ⅲ波潜伏期延长超过20%;61例术中监测到面神经EMG,其中波幅<100μV有54例,100~200μV有7例。术后6个月,监测组有效率(93.03%)与对照组(94.17%)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对照组面瘫(12.43%)、耳鸣(13.43%)、眩晕(20.40%)、听力受损(13.43%)发生率明显高于监测组(分别为4.85%、5.83%11.65%、4.85%;P<...  相似文献   

16.
微血管减压辅助神经梳理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辅助神经梳理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44例患者采取显微血管减压辅助神经梳理手术,并对手术径路、神经梳理平面及神经血管隔离方法进行改良。术后追踪随访1~9年,平均(4±3.5)年。结果手术总有效率为100%,除1例听力明显下降外,未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出血、永久性面肌瘫痪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血管减压辅助神经梳理是治疗面肌痉挛较为理想的方法,手术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pHFS)合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MVD治疗的11例pHFS合并PTN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现10例与椎动脉压迫密切相关.11例术后随访24年;面部抽搐术后即刻治愈9例,延迟治愈2例;面部疼痛术后即刻治愈10例,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原发性面肌痉挛(HFS)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探讨病情与心理状态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至2015年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肌张力障碍专科治疗门诊的120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并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相关性。结果女性患者中平均SAS标准分、平均SDS标准分均大于男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4%的女性患者存在焦虑症状,15.4%的女性患者存在抑郁症状,两者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0年及以上的患者平均SAS/SDS标准分高于病程10年以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强度为重度的患者平均SAS/SDS标准分高于痉挛强度为轻中度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程度为重度的患者平均SAS/SDS标准分高于痉挛程度为轻中度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面肌痉挛患者的病程长短、痉挛强度以及痉挛程度为面肌痉挛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更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性别无关,与病程长短、痉挛强度、痉挛程度呈现一定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神经痉挛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2014年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8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显微血管减压术与传统神经切断手术。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a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与传统手术比较,临床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可有效控制疾病复发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面肌痉挛( hemifacial spasm,HFS)具有完全保留神经功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特点,但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并不少见,且责任血管的类型也影响临床疗效.本院2003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HFS患者758例,对其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3年1月至2011年6月完成MVD手术的758例HF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药物治疗、封闭治疗、射频热凝术和针灸治疗等其它治疗方法无效的难治性患者.其中,男235例(31.0%),女523例(69.0%),男、女比例为1∶2.2;年龄为16~73岁,平均年龄45.8岁;病程6个月至23年,平均为5.4年;疼痛位于左侧380例(50.1%),右侧378例(4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