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脉搏指示性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及心脏超声指导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容量管理,并探讨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1例。观察组应用PiCCO及床旁心脏超声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对照组根据中心静脉压(CVP)等常规指标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两组疗程均为72h。对比两组患者72h时的液体平衡、肺超声B线评分、血浆脑利钠肽(BNP)及动脉全血乳酸水平;统计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治疗2w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28d病死率。结果治疗72h时,观察组液体正平衡、肺超声B线评分、BNP、乳酸水平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除28d病死率外,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治疗2w GCS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iCCO与心脏超声可以优化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患者的容量管理,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2w GSC评分分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症颅脑损伤行手术治疗后入住重症监护中心60例患者,其中30例行无创性动态颅内压监测为观察组,30例行有创性动态颅内压监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脱水剂用量及应用时间。结果 2组在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脱水剂应用时间和剂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性颅内压检测仪可有效反映颅内压的变化,在指导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压氧早期治疗重症监护室中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01-2014-03我院重症监护室中收治的高压氧早期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32例为A组,同时选取2007-01-2010-01我院其他科室行早期高压氧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28例为B组,观察2组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感染次数、抗生素应用时间、中断治疗次数与时间、GCS评分,并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 )。结果所有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A组感染次数、抗生素应用时间、中断治疗时间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中断治疗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GCS评分、NDS评分均显著好转,其中 A 组较B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中行高压氧早期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患者预后明显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对脑血管疾病的重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收入重症医学科的脑血管病神经重症患者27例,包括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及脑梗塞患者,根据致病因素将患者分为脑出血组(18例)和脑梗塞组(9例);按BIS平均值分为60组(21例)和≥60组(6例);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21例)和死亡组(6例);按照性别分为男性(14例),女性(13例)。入科后予以监测0,24,48小时间期中每小时的BIS数值及患者入院后血清NSE水平,结合患者GCS评分;经积极治疗后,随访患者的转归:死亡/出院后的GOS评分,进行综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在ICU居住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出血组GCS、BISmean均低于脑梗塞组(P0.05);两组血清NSE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BIS60组BISmean、病死率均明显高于BIS60组(P0.01);患者预后评价(GOS评分)两组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病死率及患者预后评价(GO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BIS60时,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病死率及患者预后评价(GO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电双频指数(BIS)可评估神经重症患者的病死率有一定意义,特别是BIS60患者预后较差;脑出血患者的平均BIS监测值低于脑梗塞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于脑血管疾病的重症患者预后的评估无确切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1-01-2013-12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260例行脑室内颅内压监测(监测组)和245例未行颅内压监测(对照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2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病因学、临床症状和相关影像学表现相似,统计学分析得出监测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监测组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监测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进行脑室内颅内压监测,能够及时、准确了解颅内压的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治,从而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为肺部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神经外科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5例神经重症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入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胸部CT等影像检查结果,以及住院时间、抗生素/呼吸机使用情况、有无气管切开等治疗情况,明确影响神经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不同病种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性疾病患者感染率最高,达到50.8%(32/63)。入院GCS评分(OR=2.903,95%CI:1.069~7.881,P=0.037)、血清白蛋白含量(OR=3.690,95%CI:1.157~11.768,P=0.027)、使用呼吸机(OR=15.799,95%CI:6.305~39.591,P=0.000)、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OR=7.036,95%CI:2.913~16.993,P=0.000)、糖尿病病史(OR=2.442,95%CI:1.026~5.809,P=0.043)、预防性使用抗生素(OR=6.021,95CI%:2.340~15.489,P=0.000)是神经重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促进患者意识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气管插管和呼吸机使用,纠正低蛋白血症和糖尿病等并发症能有效防止神经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持续肠内营养疗法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75例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2组患者均予常规对症治疗,并均于发病2~3d内予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持续肠内营养治疗方式,经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制剂能全力,对照组应用静脉营养输入热量方式。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甘油三酯、血糖、血清白蛋白、血清离子、并发症发生情况,NHISS评分、入住ICU时间、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在营养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甘油三酯、血糖、血清白蛋白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在肝肾功能及血清离子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7%、6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HISS评分、入住ICU时间、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持续肠内营养疗法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控制对重症脑梗死肺部感染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8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血糖水平控制在8~11.1mmol/L,观察组控制在4.4~8mmol/L。观察并比较2组在年龄、意识状态、延髓性麻痹、既往史、肺部感染以及病死率等。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血糖水平可有效降低重症脑梗死肺部感染率及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以我院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发肺部感染42例为观察组,未发生肺部感染26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及时采取对症治疗。结果观察组痰培养阳性率71.4%,革兰氏阴性菌占86.7%,对照组痰培养阳性率0,观察组年龄、合并基础疾病、出血量和意识障碍同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总要有效率76.2%,病死率4.8%,治疗后肺部感染症状评分明显好于治疗前(P0.05)。结论革兰氏阴性菌是急性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年龄、合并基础疾病、出血量和意识障碍是其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无糖尿病史神经重症患者血糖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陆军总医院NSICU收治的539例既往无糖尿病史的神经重症患者进行分析,按指血糖值分为应激性高血糖(SHG)组(127例)和血糖正常组(338例),将SHG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4例)和强化治疗组(63例)。分析血糖水平与GCS评分、GOS评分、28d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SHG组GCS评分更低(6.08±1.71,P=0.000),将SHG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后,两者相比,GOS评分无明显差异(P=0.507),住ICU时间(P=0.072)及28d病死率无差异(P=0.52),强化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重症患者强化血糖控制可改善短期结局(机械通气时间),但对长期临床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心脏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进行访视,包括术前护理评估和健康指导,探讨提高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方法将在我院择期进行心脏手术180例患者,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入住前监护室护士访视组和病房护士常规介绍组,ICU护士在手术前1d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评估和健康指导,制定专用于心脏手术患者ICU术前访视记录单,设计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转出监护室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比较2组治疗、护理的依从性。结果对2组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后治疗、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依从性由67.44%提高到95.65%,满意度由88.3%上升到99.6%,常见护理问题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结论对心脏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进行访视,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常见护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选择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清hsCRP、IGF-1及Tau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12—2017-01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根据手术时机分为超早期组(n=13,7h)、早期手术组(n=31,8~24h)及晚期治疗组(n=16,24h);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小骨窗显微手术组(n=29)和大骨瓣血肿清除术(n=31),各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超早期组CSS及NIHSS评分,均低于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治疗组(P0.05);早期手术组CSS及NIHSS评分,均低于晚期治疗组(P0.05);超早期组MMSE评分,高于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治疗组(P0.05);早期手术组MMSE评分,高于早期治疗组(P0.05);小骨窗显微手术组术后CSS、NIHSS评分,均低于大骨瓣血肿清除术组(P0.05);小骨窗显微手术组术后MMSE评分,高于大骨瓣血肿清除术组(P0.05);小骨窗显微手术组术后血清hs-CRP、IGF-1及Tau蛋白水平,均低于大骨瓣血清清除术组(P0.05)。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超早期选择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效果理想,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西医的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治疗,2组治疗周期均为2周。观察2组2周内病死率、住院时间以2周后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病死率为10.3%,观察组为2.6%,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36.4±9.68)d,观察组为(24.8±8.45)d,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59.0%,观察组为87.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可明显降低病死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时机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共9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分别于发病7 h内(38例)和发病7 h后(52例)行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国卒中量表(CSS)和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包括血糖升高、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消化道出血)和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P=0.000)、CSS评分(P=0.000)和GCS评分(P=0.000)低于,BI评分高于(P=0.000)术前;发病7 h内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P=0.000)、CSS评分(P=0.000)和GCS评分(P=0.000)低于,BI评分高于(P=0.000)发病7 h后治疗组。发病7 h内治疗组患者术后血糖升高[21.05%(8/38)对51.92%(27/52);χ~2=8.804,P=0.003]、肺部感染[15.79%(6/38)对46.15%(24/52);χ~2=9.109,P=0.003]、泌尿系统感染[5.26%(2/38)对44.23%(23/52);χ~2=16.618,P=0.000]、消化道出血[10.53%(4/38)对28.85%(15/52);χ~2=4.424,P=0.035]等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13.16%(5/38)对38.46%(20/52);χ~2=7.007,P=0.008]均低于发病7 h后治疗组。结论超早期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脑出血可以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经皮微创气管切开(PDT)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06—2013-06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8例,根据发病后行PDT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PDT组30例(发病后5d内)和对照组28例(发病后10d后)。评估2组患者2周后肺部感染评分(CPIS)、GCS评分、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等。结果早期PDT组2周后肺部感染评分(CPIS)、GC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PDT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对神经危重症患者脑水肿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为临床及时判断脑水肿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开滦总医院神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NICU)住院治疗且存在意识障碍的神经危重症患者127例,应用无创脑水肿监护仪床旁动态监测并记录患者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同时记录患者GCS评分、NIHSS评分,并于发病1个月时记录患者mRS评分,分析各类患者不同监测时间点大脑半球扰动系数的波动情况及双侧半球间的差异,并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重症单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患侧扰动系数在发病14 d内均随着时间延长呈明显上升趋势(F=3.45,P=0.0249;F=3.75,P=0.0225);其患侧与健侧扰动系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重症单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发病2~7 d及7~14 d监测组患侧扰动系数较健侧增高0.3。以患者预后为因变量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症脑梗死患者、GCS评分越低、患侧扰动系数和NIHSS评分越高,以及既往脑出血患者预后越差。结论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可相对准确地反映神经危重症患者脑水肿的轻重程度,并可为脑水肿的临床治疗及其预后的判定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脑电双频指数(BIS)对全麻先心病术患者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01—2012-03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患者BIS监测控制异丙酚泵入的速度让BIS值保持在45±5水平,对照组采用持续静脉泵入异丙酚(每小时2~3mg/kg)。记录2组患者静脉通路开放时(T0)、(HR)以及中心静脉压(CVP)和患者CPB的时间、主动脉阻断的时间、术后拔管的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的时间。结果 2组患者各时点HR、MAP、CVP、CPB、主动脉阻断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以及停留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麻醉过程中,采用BIS监控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拔管时间以及停留ICU的时间,有效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2-03-2014-03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干预组采用预防为主的护理措施。收集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以及2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病死率和咳嗽、咳痰、发热、电解质紊乱、排痰不畅症状的发生率,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病死率和咳嗽、咳痰、发热、电解质紊乱、排痰不畅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老年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显微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02—2019-07在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神经内镜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术后GCS评分、术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颅内血肿、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等总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的27.91%(P0.05)。观察组血肿复发率为0(0/43),低于对照组的13.95%(6/43)(P0.05)。2组患者治疗后1周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1周的NIHSS评分为(7.09±1.93)分,低于对照组的(11.98±2.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显著,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血肿清除率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意识障碍患者的GCS评分、脑电图分级及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的67例急性起病的意识障碍患者分别进行GCS评分、脑电图监测及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检查,采用Synek分级标准进行视频脑电分级,随访3个月用GOS量表进行预后评估。结果 GCS评分、脑电图分级及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N20)与预后具有相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尤其GCS评分、脑电图分级及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对重症监护室意识障碍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