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用单味动物药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分为急性创面组、模型组、贝复济组、美洲大蠊提取液组,用RT-PCR实验方法,观察大鼠皮肤修复组织VEGFmRNA的表达。结果:VEGFmRNA的表达在第5、7、11天,急性愈合创面组VEGF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美洲大蠊提取液组、贝复济组及模型组(P0.01);在第5、7、11天,美洲大蠊提取液组、贝复济组VEGF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在第5、11天,美洲大蠊提取液组与贝复济组VEGFmRNA的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7天,肉芽组织生长期,美洲大蠊提取液组与贝复济组VEGFmRNA的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美洲大蠊提取液通过提高VEGFmRNA的表达来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液对难愈合创面TGF-β1/Smads通路调控机制的研究。方法:选取SPF级Wistar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组(急性全层皮肤缺损组)、模型组、对照组(贝复济组)、实验组(美洲大蠊提取液组),每组15只。空白组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开放性创面,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建立全层皮肤难愈合创面。造模后3天、8天、15天、20天留取创面新鲜肉芽组织,运用免疫组化观察TGF-β1、Smad3、Smad7的表达,Western blot观察TGF-β1,Smad3、Smad7及其磷酸化的表达。结果:两种实验方法均显示空白组创面愈合速度最快,模型组愈合缓慢。免疫组化发现实验组与模型组TGF-β1、Smad7的表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mad3的表达结果显示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3d无明显差异(P > 0.05),8天、15天、20天有统计学意义(P < 0.05)。Western blot实验显示TGF-β1、Smad7、psmad3的表达,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组间Smad3的表达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smad7的表达结果显示,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3-8天无统计学意义(P > 0.05),15-20天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美洲大蠊提取液下调Smad3表达水平的现象不显著,但能引起Smad3的磷酸化;其能有效降低Smad7的表达,减少Smad7的自身磷酸化,从而减弱Smad7对TGF-β1信号转导的抑制,提高TGF-β1的表达而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养阴生肌散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以STZ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模型,成模27只糖尿病大鼠切除皮肤制备皮肤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养阴生肌散组,每组9只,另取10只大鼠作空白对照。分别于给药3、7、14 d记录皮肤愈合面积,计算愈合率;于第14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肤创面组织TGF-β1、b FGF和VEGF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提高,在给药第7、14d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养阴生肌散组在第14 d愈合率明显高于美肤宝对照组(P0.05)。模型组大鼠皮肤溃疡组织TGF-β1、b FGF和VEGF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给药组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养阴生肌散组表达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生肌散通过增强皮肤组织TGF-β1、b FGF和VEGF蛋白的表达促进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麝香促进骨缺损愈合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00只SD大鼠以颅骨钻制备颅骨骨缺损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50只。两组再按照给药时间分为第7、14、28天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0只。实验组大鼠每天灌服天然麝香4.2 mg/100 g,模型组每天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均每日灌胃1次。分别于灌胃第7、14、28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大鼠骨缺损处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实验组第7、28天TGF-βmRNA及第28天VEGF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第28天TGF-β、VEGF mRNA表达明显高于本组第14天(P0.05)。结论麝香可有效促使大鼠颅骨骨缺损区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缺损处骨组织TGF-β、VEGF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象皮生肌膏对2型糖尿病大鼠溃疡肉芽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含量的影响,探讨象皮生肌膏对2型糖尿病大鼠溃疡愈合的相关机制。方法:从160只SD雄性大鼠中随机选取40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120只SD大鼠经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后,尾静脉采血加链脲佐菌素注射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从造模成功的大鼠中按照血糖、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40只。120只糖尿病大鼠背部打孔制备糖尿病溃疡模型,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纱布外敷,阳性对照组予水胶体敷料外敷,实验组予象皮生肌膏敷料外敷。分别于1 d、7 d、14 d、21 d后手术取溃疡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制成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GF-1、TGF-β含量。结果:4组愈合率比较,实验组高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其余3组创面IGF-1的表达逐渐增加,至第14天达高峰后降低,第14天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IGF-1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含量:除空白对照组,其余3组均渐增至第7天达峰值后逐渐下降,实验组TGF-β含量在各个阶段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象皮生肌膏能有效促进2型糖尿病大鼠溃疡愈合,增加创面TGF-β的表达,对创面IGF-1的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促愈熏洗方外用对大鼠模拟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作用,并检测创面组织及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促愈熏洗方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的机制。方法 选取54只SD大鼠,制备模拟肛瘘术后创面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8只。造模后分别予0.9%NaCl溶液、乳酸依沙吖啶(利凡诺)溶液、促愈熏洗方外用换药处理,每日1次,连续14 d。分别于第3天、第7天、第14天观察各组创面的愈合率,Western blot检测创面组织中TGF-β1、VEGF、bFGF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VEGF、bFGF表达的变化。结果 (1)创面愈合率:3个时点实验组创面愈合率均优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第3天优于对照组(P<0.01)。(2)Western blot结果:3个时点实验组创面组织中TGF-β1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及对照组(P<0.05)。3个时点各组创面组织中VEGF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时点实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象皮生肌膏对糖尿病足溃疡大鼠创面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纤维结合蛋白(FN)表达的影响,以及在愈合过程中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建立溃疡大鼠模型,其中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30只大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比较各组大鼠第7、14天创面愈合情况;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qPCR)检测各组第7、14天TGF-β1、IGF-1、FN的mRNA表达情况; 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第7、14天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纤连蛋白( Fibronectin)蛋白表达情况; 酶联免疫反应法测定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干预第7天,空白组、实验组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模型组; 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实验组E-cadherin表达降低,Fibronectin表达升高,而TGF-β1、IGF-1、FN的mRNA表达均高;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Fibronectin蛋白表达升高; 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的VEGF含量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第14天,模型组的创面愈合率低于其他组; 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实验组E-cadherin蛋白表达较低,Fibronectin蛋白表达较高,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FN mRNA表达均高,空白组、实验组TGF-β1的mRNA表达均高。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的VEGF含量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第14天,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的IGF-1的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象皮生肌膏能促进EMT过程,加快愈合速度,其途径可能是通过促进TGF-β1表达,介导IGF-1,调控FN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矾冰纳米乳对大鼠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中TGF-β1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肛瘘术后模型,将造模后的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矾冰纳米乳组(A)、湿润烧伤膏组(B)、凡士林组(C),每组各10只。采用相应药物局部涂抹,2次/d,连续用药14天。每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记录创面愈合时间,于第8、14天计算创面愈合率。分别于术后第8、14天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创面中TGF-β1表达水平。结果:矾冰纳米乳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润烧伤膏组、凡士林组;矾冰纳米乳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早于湿润烧伤膏组、凡士林组(P0.05)。术后第第8、14d矾冰纳米乳组TGF-β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湿润烧伤膏组、凡士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矾冰纳米乳可明显提高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其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创面愈合中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痔愈喷剂对大鼠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痔愈喷剂组、空白对照组、湿润烧伤膏组。按照制备大鼠皮肤创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1天,取创伤周围少量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创面肉芽组织中TGF-β1表达的变化。结果:造模术后第7、14、21天痔愈喷剂组TGF-β1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湿润烧伤膏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痔愈喷剂可增加术后创面TGF-β1表达量,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愈液对大鼠深Ⅱ°烧伤模型创面不同时间点组织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创愈液组、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24只。空白对照组大鼠仅作脱毛处理,创愈液组和模型对照组建立大鼠深Ⅱ°烧伤模型。创愈液组将创愈液纱布外敷于创面上,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湿纱布,纱布以2层为宜,直接外敷于大鼠创面,固定包扎,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饲养。于用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用数码照相机记录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应用Image Pro Plus(IPP)软件图像半定量分析技术,测量创面组织中TGF-β1、EGF的分布面积及棕黄色阳性表达颗粒的平均数。结果:创愈液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TGF-β1、EGF的分布面积及含量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愈液对大鼠深Ⅱ°烧伤模型创面组织的TGF-β1及EGF的表达增强,使创面愈合加快,从而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人参对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及血清TNF-α、IL-1β、TGF-β1的影响.方法:30只SPF级8周龄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安静组、模型人参组,雌雄各半.麻醉及消毒后切除大鼠背部2 cm方形全层皮肤造模.伤后第3天开始人参灌胃,持续14 d.常规观察和测量创面愈合情况;伤后第10天、第17天断尾取血备血清,ELISA法测IL-1β、TNF-α、TGF-β1.结果:人参使皮肤创面愈合时间加快(2±0.5)d,愈合质量较好;伤后第10天、第17天人参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安静组(P<0.05);TGF-β1水平在第10天明显高于模型安静组(P<0.05),第17天与模型安静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参可能通过改善创面炎症免疫反应及TGF-α、IL-1β、TGF-β1相关通路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溃愈灵膏对愈合大鼠创伤性皮肤溃疡的促进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通过手术形成皮肤溃疡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美宝湿润烧伤膏组、溃愈灵膏组,每组24只。于敷药第3、7、14天测量并计算溃疡创面愈合率,HE染色观察创面肉芽组织及毛细血管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Ang-1、Ang-2、Tie-2蛋白定位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Ang-1、Ang-2、Tie-2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1β含有量。结果第7、14天,美宝湿润烧伤膏组、溃愈灵膏组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3、7、14天,溃愈灵膏组Ang-1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美宝湿润烧伤膏组、对照组(P0.01);美宝湿润烧伤膏组、溃愈灵膏组Ang-2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各组Tie-2阳性细胞表达率依次为溃愈灵膏组美宝湿润烧伤膏组对照组,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7天,溃愈灵膏组、美宝湿润烧伤膏组IL-1β含有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溃愈灵膏组更显著;第14天,溃愈灵膏组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愈灵膏可能通过促进Ang-1、Tie-2表达,降低Ang-2表达水平和血清IL-1β含有量来促进大鼠溃疡创面新生毛细血管生成,从而促进皮肤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创愈膏在对大鼠溃疡创面愈合不同时间点肉芽组织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含量表达,为进一步验证临床疗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0只SD大鼠复制成背部感染溃疡创面模型,并随机平均分为创愈膏组、湿润烧伤膏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外敷创愈膏、湿润烧伤膏和生理盐水纱条换药,并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取创面肉芽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量TGF-β1,以阳性细胞数反应其含量变化。结果: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创愈膏组、湿润烧伤膏组肉芽组织TGF-β1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而生理盐水组在同一时间点TGF-β1也达到高峰,但明显低于前两组。各时间点创愈膏组高于湿润烧伤膏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gt;0.05)。结论:创愈膏能增加大鼠溃疡创面肉芽组织细胞中TGF-β1的含量,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象皮生肌膏对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肛瘘术后创面造模,随机分为象皮生肌膏组、湿润烧伤膏组和凡士林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创面换药。动态观察各组治疗后创面修复情况及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象皮生肌膏组第8天、第14天创面愈合率及TGF-β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P均0.05),第14天创面愈合率湿润烧伤膏组高于凡士林组(P0.05);创面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其他2组(P均0.05),而湿润烧伤膏组低于凡士林组(P0.05);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其他2组(P均0.05),而湿润烧伤膏组短于凡士林组(P0.05)。结论象皮生肌膏可明显提高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其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创面中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美洲大蠊水提取物对小鼠实验性烫伤模型创面愈合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ICR雌性小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康复新液组、美洲大蠊水提取物低、中、高(0.327,0.490,0.653 g·kg-1)剂量组,采用(82±2)℃砝码烫伤小鼠背部脱毛区皮肤制备模型,观察药物外用5,10 d对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进行烫伤创面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美洲大蠊水提取物各剂量用药5,10 d均显著提高烫伤小鼠创面愈合率(P0.05,P0.01);中剂量组用药5 d明显提高小鼠血清TGF-β1水平,用药10 d则降低TGF-β1,IL-6含量,低剂量用药10 d亦降低TGF-β1含量(P0.05)。美洲大蠊水提取物能促进烫伤小鼠皮肤纤维母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等增生,并能促进表皮、真皮及肌层损伤和真皮胶原纤维束排列紊乱的修复,尤以中剂量的修复作用明显。结论:美洲大蠊水提取物外用能明显促进烫伤模型小鼠创面的愈合,促进损伤表皮、真皮等的修复,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释放(早期促进,后期抑制)、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有关,发挥既可促进修复但又避免瘢痕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用中药复方芪竭膏(Compound-QiJie Cream,COJC)促边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取SD大鼠60只,建立大鼠创伤模型。实验分成A、B、C共3组,每组20只。A组为模型组,B组为京万红对照组,C组为复方芪竭膏组。分别于伤后3、7、10、14天时间点观测创面愈合率;HE常规染色显微镜下测新生肉芽组织厚度;分别在第1周、第2周时取肉芽组织,测EGF、TGF-β1、Collagen-I的含量;最后观测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等。结果:B、C组第7、10、14天创面愈合率均优于A组;C组第7、10、14天创面愈合率较B组优(P〈0.01);B、C组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A组(P〈0.01):C组创面愈合时间较B组优(P〈0.01)。伤后第7、10、14天,B、C组肉芽组织厚度均较A组厚(P〈0.01),伤后第14天,B组与C组肉芽组织厚度无差异(P〉0.05)。造模1周、2周后,C组EGF、TGF-β1、Collagen-I含量明显升高,与其余各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中药复方芪竭膏能促进皮肤创面愈合,其可能机制是通过提高EGF、TGF-β1、Collagen-I的含量来提高胶原蛋白的含量以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验证前列灌洗液的抑菌、促愈作用,探讨其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对前列灌洗液进行体外抑菌试验;SP法检测烫伤大鼠模型伤后第1、4、7、14天创面TGF-β1、TGF-β3表达,并观察第7、14天创面上皮细胞覆盖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金葡菌抑菌圈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抑菌圈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链球菌抑菌圈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烫伤大鼠模型伤后第1、4天对照组和观察组TGF-β1和TGF-β3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7、14天两组TGF-β1和TGF-β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7、14天两组创面上皮细胞覆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灌洗液对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和金葡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能促进TGF-β3的表达,抑制TGF-β1的表达,从而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橡皮生肌膏对大鼠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综合法构建肛瘘术后创面大鼠模型,将3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5)与实验组(n=15);另选15只仅造成创口,不敷粪液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予橡皮生肌膏外敷;对照组与模型组予无菌生理盐水纱布外敷,均2次/d,连续干预14 d。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创面动态血流值;采用HE染色与Wb法检测创面组织病理学特点与VEGF、TNF-α、IL-6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显著升高(P0.05);在干预第3、7、14天,模型组与实验组大鼠创面动态血流值逐渐升高,但模型组低于对照组,实验组高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创面组织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实验组高于模型组;TNF-α、IL-6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实验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橡皮生肌膏可促进大鼠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改善创面局部血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创面组织TNF-α、IL-6表达,促进VEGF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9.
刘钰  何永恒 《天津中医药》2018,35(2):134-138
[目的]研究专利方四妙君逸软膏促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龙珠软膏组和专利方四妙君逸软膏组5组。建立大鼠皮肤创伤模型后,从宏观整体水平观察不同时相点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组织病理学以及最终创面愈合时间;从微观分子水平观察不同时相点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含量、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白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1)专利方四妙君逸软膏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P0.01),提高创面愈合率。2)专利方四妙君逸软膏能提高大鼠创面EGFR(P0.01)和血清中TGF-α表达(P0.01),降低血清中IL-1β的表达(P0.01),且在第7天时作用最显著。[结论]1)专利方四妙君逸软膏具有良好的促愈作用,且作用与龙珠软膏相当。2)专利方四妙君逸软膏的促愈机制可能与TGF-α、IL-1以及EGFR表达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十伤灵促进难愈性创面愈合的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贝复济组、十伤灵组,每组12只。3组均采用外科手术联合腹部注射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的方法制备难愈性溃疡模型,术后十伤灵组和贝复济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和十伤灵、贝复济行常规换药处理,生理盐水组行常规生理盐水冲洗,均2次/d,连续14 d。分别于造模7 d、14 d后通过数码相机结合Image J软件计算各组的溃疡愈合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新鲜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大鼠造模14d后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造模7 d后(P均0.05),且十伤灵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贝复济组和生理盐水组(P均0.05)。造模7 d后,十伤灵组大鼠创面组织中TGF-β_1和PDGF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均0.05),且十伤灵组创面组织中PDGF表达量明显高于贝复济组(P0.05)。造模14 d后,十伤灵组大鼠创面中TGF-β_1和PDGF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及贝复济组(P均0.05)。结论十伤灵能提高大鼠难愈性创面的愈合率;肉芽组织生长期十伤灵可通过增加TGF-β_1和PDGF的分泌,促进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生长,促进创面愈合;成熟期十伤灵可减少TGF-β_1和PDGF的合成,防止创面过度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