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胸腺肽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IL-6、TNF-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腺肽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重度颅脑损伤病人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加用胸腺肽治疗)与对照组(39例,不加用胸腺肽),分别采用ELISA法、放射免疫法测定所有病人入院后第2天、第8天血清中IL-6、TNF-α含量,并于伤后1年按GOS分级评价预后。结果两组病人入院后第8天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明显低于入院后第2天(P<0.05),在入院后第8天治疗组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伤后1年病人预后按GOS分级,治疗组良好17例(51.52%),中残7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对照组良好7例(17.95%),中残19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两组预后良好率相差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胸腺肽可有效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血清中IL-6、TNF-α含量,并可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70例颅脑损伤的患者,根据GCS评分分为轻、中、重型三组,以放免法测定患者血清CRP在伤后第1、3、7、14天上午6时的浓度。结果中、重型组在受伤后当天的CRP即升高,第3天达到最大值;而轻型组除伤后第3天CRP高于正常值外,其他时间均在正常范围。伤后第1、3、7和14天轻、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RP浓度均相差显著(P<0.05)。出院半年后按GOS评分评定预后,良好45例,中残7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9例。预后良好(含良好和中残)者伤后1、3、7和14d血清CRP浓度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含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者(P<0.05)。结论血清CRP的浓度对颅脑损伤程度及其患者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与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06—2016-01我院收治的96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选取同期门诊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样本IL-1β及NSE的含量,比较实验组发病入院后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血清与脑脊液IL-1β及NSE的水平。依据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n=36)、中度组(n=32)和重度组(n=28),对比各组患者血清与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入院1d、3d,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均呈升高趋势(P0.05),且在发病后第3天达到高峰;发病入院后第7天,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均轻微下降。轻度、中度、重度组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均呈升高趋势,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脑脊液中IL-1β及NSE水平均高于血清(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NF-α、IL-1、IL-6、IL-8含量变化及其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颅脑损伤患者53例(颅脑损伤组),并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l、3、7d的血清TNF-α、IL-1、IL-6、IL-8含量,对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与血清TNF-α、IL-1、IL-6、IL-8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NF-α、IL-1、IL-6、IL-8早期即有升高,伤后第3天达到高峰,第7天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IL-1、IL-6、IL-8含量在各个时间点重度组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及对照组(P<0.01)。重型颅脑损伤组在病程第1、3、7天3个时间点血清TNF-α、IL-1、IL-6、IL-8水平较轻、中型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血清TNF-α、IL-1、IL-6、IL-8水平与急性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内皮素(ET)分泌的调控作用。 方法选取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血浆ET表达、颅内压(ICP)及临床预后。 结果治疗后第1~5天,观察组患者血浆E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第1~5天,观察组患者IC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预后良好7例、轻残8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对照组预后良好3例、轻残4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5例,观察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亚低温治疗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ET分泌,降低ICP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7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按损伤程度分组(轻、中、重及特重型组),检测血清及脑脊液中IL-1β及IL-6水平,并对比了不同程度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上述因子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轻型、中型、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IL-6水平均显著增加,而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两种因子水平要显著高于其他患者,死亡患者IL-1β及IL-6水平高于其他所有患者。结论血清及脑脊液中IL-1β及IL-6水平与颅脑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能够作为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IL-6、IL-8的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4-01—2016-01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02例(研究组),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度(n=40)、中度(n=32)、重度组(n=30),分别于入院后1、3、7 d检测血清TNF-α及IL-6、IL-8的水平,以我院同期门诊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TNF-α及IL-6、IL-8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关系.根据治疗后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64)与预后不良组(n=38),比较2组血清TNF-α及IL-6、IL-8水平,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入院后第1天,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及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1、3、7 d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同时间点血清TNF-α及IL-6、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与中型组患者血清TNF-α及IL-6、IL-8水平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水平逐渐升高,至发病第3天到达高峰,至发病第7天下降,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患者血清TNF-α及IL-6、IL-8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TNF-α及IL-6、IL-8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脑损伤程度(GCS评分)与血清TNF-α及IL-6、IL-8水平有显著相关性(r=-0.52、-0.62、-0.69,均P<0.05).结论 血清TNF-α及IL-6、IL-8水平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可有效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同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6~2010年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0例,其中80例行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A组);50例行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时,按GOS评分评定预后。A组:良好29例(36.3%),中残20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14例(17.5%);B组:良好9例(18.0%),中残11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17例(34.0%)。A组良好率明显高于B组(P<0.05),而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手术能达到彻底解除或减轻高颅内压,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102例,采用常规颞顶骨瓣开颅术治疗51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51例(观察组)。结果术后6个月,按GOS评分评估预后,对照组恢复良好12例,中残11例,重残13例,植物生存11例,死亡4例;观察组恢复良好26例,中残12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例;观察组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9.2%)明显高于观察组(17.6%;P0.05)。减压术前,两组颅内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减压术后1、5、10 d,两组颅内压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与常规颞顶骨瓣开颅术相比,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显著地降低颅内压,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颅脑损伤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4-11月神经外科住院急性颅脑损伤患者41例及对照组25例,对照组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分别在伤后第1、3、7天取外周静脉血3mL。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TNF-α、IL-6、IL-8,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分级与血清中TNF-α、IL-6、IL-8含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IL-6、IL-8早期即有升高,伤后3、7d升高显著,且有继续上升趋势;TNF-α于伤后第3天达高峰,第7天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组在病程第1、3、7天三个时间点的血清TNF-α、IL-6、IL-8的水平较轻、中型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血清中TNF-α、IL-6、IL-8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水平在重型颅脑损伤中显著增高,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并可能在继发性脑损害中起重要作用。其测定对于早期评估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83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39例(对照组),采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44例(观察组);术后6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价预后;术后48 h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恢复良好21例,中残8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对照组恢复良好10例,中残8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9例,死亡3例;观察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脑膨出发生率(15.91%)明显低于对照组(30.90%;P0.05)。术后48 h,观察组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搏动指数、阻抗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近期预后及术后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02—2014-08收治的于发病24h内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82例,按损伤的程度分组,轻、中型颅脑损伤组44例,重型颅脑损伤组38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入院后24、72h和7d时的血清IL-1β及ICAM-1水平,并检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1β及ICAM-1水平作对照。结果各颅脑损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IL-1β及ICAM-1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水平在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入院后24h处于上升趋势,入院后72h时达高峰,后又逐渐下降;ICAM-1水平在患者入院时有所升高,在入院24h时达高峰,持续72h时逐渐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组患者血清IL-1β及ICAM-1水平在各个时段均高于轻、中型颅脑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血清IL-1β及ICAM-1水平可反映颅脑损伤患者的炎症损伤程度,其水平变化与病情程度有密切关系。急性期监测这些指标的水平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TNF-α,IL-1,IL-6,IL-8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1,IL-6,IL-8,TNF-α含量的变化,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分级与血清中IL-1,IL-6,IL-8,TNF-α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变化趋势。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组在病程第1、3、7天三个时间点的血清TNF-α,IL-1,IL-6,IL-8的水平较轻、中型组明显升高(P<0.01),IL-6,IL-8早期即有升高,伤后3,7d升高明显,且有继续上升趋势;TNF-α,IL-1分别于伤后第3天达高峰,第7天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血清中TNF-α,IL-1,IL-6,IL-8水平在重型颅脑损伤中明显增高,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并可能在继发性脑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颅脑损伤后脑积水发病率高以及预后差的原因。方法对480例Ⅱ级以上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糖尿病的患者Ⅱ级以上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发生率是24%(18/75),而无糖尿病的患者脑积水的发生率是2.96%(12/405),两者差异显著(P<0.05)。伤后1年按GOS评分,合并糖尿病的脑积水患者18例中,恢复良好5例(27.8%),轻残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6例(33.3%);无糖尿病的脑积水患者12例中,恢复良好5例(41.7%),轻残2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8.33%),两者恢复良好率及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颅脑损伤后脑积水发生率高于无糖尿病患者,并且死残率较高,应早期控制血糖及对症综合治疗,可降低死残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血清TNF?α、IL-6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06—2015-06收治的7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给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随机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7),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术前及术后第1、3、7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6含量;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Fugl-Meyer评分评定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术前2组血清TNF?α、IL-6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血清TNF?α、IL-6含量逐渐升高,第3天时达最高峰,后逐渐降低;观察组术后第1、3、7天血清TNF?α、IL-6含量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疗法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组织的微循环和有氧代谢,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脂多糖在创伤性颅脑损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来本院就诊的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患者3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所有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值分为轻度、中度、重度颅脑损伤组,每组12例患者,并且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2例作为对照组。在所有患者伤后1、2、3、5、7、14 d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3 m L,分离获得血清。使用ELISA方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使用GREISS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NO水平。结果重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患者1、2、3、5、7、14 d的血清中TNF-α和IL-6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轻度损伤组患者1、2、3、5、7 d的血清中TNF-α和IL-6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而轻度损伤组患者14 d的血清中TNF-α浓度和IL-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重度损伤组患者1、2、3、5、7、14 d的血清中NO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患者1、2、3、5、7 d的血清中NO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而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患者14 d的血清中NO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脂多糖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炎症反应中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采用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2013年我院收住的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45例采用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改良组),40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对比2组病人的预后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改良组中恢复良好/中残26例,重残/植物生存12例,死亡7例;对照组中恢复良好/中残23例,重残/植物生存11例,死亡6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与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外伤性脑梗死(PTCI)早期诊断及患者预后判定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PTC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常规头部CT及CTA动态检查。结果伤后CT诊断PTCI 10例,查出时间为伤后(49.5±9.2)h;CTA诊断PTCI 20例,检出时间为(27.7±5.3)h;两者检出时间差异显著(P〈0.05)。按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CTA示动脉闭塞14例中,中残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6例;CTA示颅内动脉穿支减少8例中,中残2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CTA示静脉闭塞8例中,中残1例,重残2例,死亡5。结论 CTA可用于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PTCI的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  相似文献   

19.
血清补体C3、C4在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补体C3、C4的动态变化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抽取65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第1、3、7、14天的静脉血,检测其血清中补体C3、C4的浓度,根据入院时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型三组,再按出院时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预后不良和死亡三组,分析补体C3、C4的浓度与病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中型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和死亡患者血清中补体C3、C4在伤后第3、7天显著升高(P0.05),第14天降至正常;中、重型和轻型组以及预后不良、死亡组和预后良好组之间在伤后第3、7天血清补体C3、C4浓度差异显著(P0.05),且和GCS、GOS评分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血清C3、C4过度升高与病情及预后相关,C3、C4的升高提示患者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20例)与非激素治疗对照组(22例),激素组给予地塞米松10mg/d,共7d。正常组选择健康体检者15例。采用ELSIA法检测两组患者伤后第1、2、7、14天血浆中TNF一仪、IL-1β含量。结果 在颅脑损伤第1、2天激素组血浆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在第7、14天明显低于非激素组(P(0.01),但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非激素组血浆TNF-α、IL-1β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对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血浆TNF-α、IL-1β水平具有明显的延迟性,使损伤早期因TNF-α、IL-1β显著升高引起的有害作用未能消除,至恢复期又使TNF-α、IL-1β明显降低,其神经保护作用不能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