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窦材为宋代医家,托名扁鹊著有《扁鹊心书》一书,其秉承扶阳学说,思想独到,主张"须识扶阳""温补脾肾""灼艾第一"。临证注重扶阳与灸法的运用,并将灸法作为扶阳气、起沉疴、救危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撷取郑钦安扶阳理论治疗失眠症,思考在扶阳理论指导下治疗失眠症的理论基础,认识到失眠症作为临床上常见疾病,在原有的治疗基础上,疗效不佳时,通过郑钦安的扶阳理论,找到以"扶阳"思想获得治疗启示。笔者认为运用郑钦安扶阳理论治疗失眠症宗其"认证只分阴阳""万病皆损于阳气"的思想,治疗思想独树一帜,对临床治疗失眠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阴阳学说,阴为体,阳为用。阳气生,阴亦随之长;阳气衰退,阴亦随之枯萎。阳气不仅对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也参与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应重视阳气。心血管疾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心悸""水肿"等范畴,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故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应以扶阳为本。中医心脏康复尤为重视扶阳,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导引、针刺、灸法、推拿等扶阳措施综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促进心脏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扶阳讲记》扶阳核心在于"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实际上就是以阳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书中内容大部分是有关扶阳为核心的学术讲稿以及与学者、门人如刘力红教授等的对话记录,体现其推崇阳气、重视扶阳思想,善于姜附桂配伍,举隅的临床医案。对于火神派医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值得当代青年中医认真探讨、研究和传承。  相似文献   

5.
清末著名医家郑钦安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常重用大辛大热之姜桂附等温热药品组方,屡起痼疴沉疾,饮誉蜀中,世人尊称其为"扶阳派祖师""姜附先生""郑火神""扶阳派首领",其学术思想的最基本观点,是以辩证论治,阴阳为纲,辨识、治疗临床所见各种病症,同时强调阳主阴从,人身立命阳气为本,形成非常独特的的学术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其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阳虚血瘀为冠心病中医常见证型,因此,扶阳活血法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法之一。通过对经典著述及现代文献的研究,论述扶阳活血理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认为扶阳之法具体可分为温阳、通阳、潜阳。通过总结扶阳活血治法的古今应用及现代研究为冠心病扶阳活血治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扶阳思想"指导下的三焦次第治疗中风病之治疗思路。方法:以中医典籍论著为参考,以现代研究为依据,解析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论述扶阳思想与中风病的关系,对莫雪妮运用"扶阳思想"次第治疗中风病学术思想进行探讨。结果:莫雪妮运用"扶阳思想"次第治疗中风病,在临床上取得疗效显著。结论:莫雪妮运用"扶阳思想"次第治疗中风病的学术思想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CHF)为各种心脏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液体潴留。在治疗CHF时当注重扶阳气。重视阳气的思想在历代中医经典著作中多有体现,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再到温补学派、扶阳学派。慢性心衰扶阳之法包括温阳、通阳、潜阳,同时佐以"引降""纳归""酸敛""调中""反佐"。  相似文献   

9.
介绍唐农教授运用"扶阳思想"次第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的经验。唐教授在《内经》重阳思想及扶阳学派卢氏心法启发下,认为阳虚是慢性心衰的主要发病根源,其病机为"阳虚阴实,元阳虚损为本",治以"扶阳消阴之次第疗法",即先温通中上焦,再温补下焦,最后固本培元。如此达到"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10.
痴呆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快速增长,被称为"21世纪沉默的流行病"。火神派弟子唐农教授受《内经》"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等重阳思想的影响及中医扶阳学派扶阳理念的启发,认为痴呆病病机为"阳虚阴实,阳虚为本",以"扶阳为主,次第治疗"为治则。在治疗上具体提出:"先以温通中上焦;继以温补下焦;再以益精填髓,益气养血之法以养其本"的一般治疗次第,以达到"扶其真元"致"阴阳和"的状态;同时,就唐农教授治疗痴呆病的病案做一举隅。  相似文献   

11.
《扁鹊心书》主张扶阳以灼艾第一,常从肾脾着手,其重视灸法,认为治病用灸非常重要,提出"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列"黄帝灸法""扁鹊灸法""窦材灸法"专篇,举出各种疾病选取的穴位和灸量,并于中、下二卷详述灸法在各疾病中的具体应用,并创睡圣散以减轻艾灸时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仲景论治杂病十分重视阳气的盛衰存亡,认为阳气在疾病发在发展变化中起重要作用。针对阳虚诸证,仲景以甘温扶阳药为主组方治疗,称之为"扶阳法"。本文试就《金匾》一书中有关扶阳法的运用,作以探讨。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撷取郑钦安扶阳思想治疗盗汗,思考扶阳法治疗盗汗的理论基础,以从"扶阳"角度获得对盗汗症的治疗启示。笔者认为运用郑钦安扶阳法治疗盗汗宗其"万病之分阴阳",万病总"在先天立极之元阴元阳上探求盈虚消长"的思想,治疗思想独树一帜,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9):37-40
基于钦安卢氏一派以阳主阴从为核心的扶阳思想,立足内阳外阴本体结构论,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指导下,作者认为大肠癌患者的发病机理是阳虚为本,阴成形太过,阴阳失其本位,元阳失运产生气滞、血瘀、痰浊等病理产物胶着互结于肠而形成"阳虚为本,阴实为标"的病理变化。总结火神派唐农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以"次第治疗"为治疗准则,临证巧用姜、桂、附等中药,即先予桂枝法清宣、温通中上二焦以"去其血脉"复转中枢,继而予四逆法温固下焦,温扶元阳,后益精填髓,培元固本。使阳由下至上、由内至外层层温通,阴由上至下、由外至内层层清通,阴阳复其本位,升降有序。最终维持"阴平阳秘""阴阳自和"的生命常态,中医药对治疗肿瘤独具优势。因此,基于扶阳思想探讨大肠癌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将为大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扶阳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附子为扶阳之要药,古今善用附子者首推张仲景。《伤寒论》一书中无论是三阳证或者是三阴证辨治皆体现了张仲景重视阳气、扶助阳气的思想。本文以《伤寒论》中附子的配伍、剂量、炮制、煎煮为线索,从解表实卫以密阳、驱邪温经以通阳、补火暖脏以温阳、破阴救逆以回阳、引火归元以潜阳、救阴存津以化阳六个方面探讨扶阳法内涵,以期拓展扶阳法的临床运用思路。  相似文献   

16.
导师郭立中教授治疗颞骨肉芽肿善于从内而治,从扶阳论治,辨治颞骨肉芽肿以阴阳为纲、阳气为本,以"阳虚阴盛"立论,治疗以扶阳为大法,治分次第。先以桂枝法开表,打通阴邪外出之道路,消阴、透阴;若中焦不通者,继以丁蔻理中法调畅中州;最后以"扶阳填精"收工。用药颇有火神风格,自立桂枝方发汗开肌表、祛邪气,重用四逆汤以扶阳化阴,加用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等药以扶阳填精、引阳交阴。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医传统理论的重要组成,《扁鹊心书》在运用艾灸治未病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本文主要探析了《扁鹊心书》的治未病思想,其在重视扶阳、补益脾肾、灸药并用方面有其独到见解,对后世"治未病"思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临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500-2502
郑钦安之扶阳思想有其深层的理论依据和临床价值。郑氏在《内经》"阴阳平衡观"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提出阴阳平衡下的"阳主阴从",具体体现在生理观、病理观和元阳为本论上,为其扶阳提供了理论依据。郑氏立论临证,以元阳为本,辨证重视阴阳,又不离六经;善于辨识证之寒热,更善于应用大剂量姜附以救治三阴病和急危重症。  相似文献   

19.
《诸病源候论》一书开创了辨证导引的先河。本文由该书的辨证导引受到启发,对书中导引法条文进行了重新梳理编号,按照病候、功效分别做了统计,书中具有助阳益阳功效的导引法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该书思想为“重阳”。故本文提出了“扶阳导引”的想法,又结合扶阳派思想、八纲辨证和三因制宜思想为当代临床导引处方的应用提出了建议,强调吸气,配合振腹。  相似文献   

20.
胡婷婷  罗向霞  康莉  贾琼  邰银萍 《新中医》2019,51(11):20-2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内分泌和血液系统紊乱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疾病。中医学认为DR是在消渴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故治疗上大多运用益气养阴、滋阴清热之法。但临床上发现,大多数DR患者存在阳虚症状,且随着DR的发展,阳虚的症状愈加明显。笔者结合临床实际及相关文献研究,就扶阳思想的渊源、DR的阳虚病机、扶阳思想治疗DR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使扶阳学说更好地指导DR的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