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临床报道,手术后的胃癌患者仍有40%~50%因腹膜转移而死亡。在近年来,腹膜间皮细胞的损伤及形态、功能的改变,成为了胃癌腹膜转移研究的新的突破点。中医药在抗肿瘤方面方兴未艾,临床报道及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抑制胃癌腹膜转移中有一定的成效,并能间接的保护腹膜间皮细胞。对于中医药保护腹膜间皮细胞,在胃癌腹膜转移研究领域中将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喜平  李沛清  张炜 《中医杂志》2012,53(4):288-290
胃癌腹膜转移是多阶段、多因素的复杂病理过程,中医药防治胃癌腹膜转移多从肿瘤血管生成角度认识,大多集中在单味药物或提取物的研究,没有阐明中医治法和相应方剂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认为升降失常是胃癌腹膜转移的关键病机,虚实夹杂、寒热互结是其重要的病理演化特征,辛开苦降法是防治胃癌腹膜转移的关键治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中医药防治胃癌转移作用及机制。方法:查阅总结近年文献。结果:胃癌是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易经淋巴、血液循环播散,发生肝、肺等远处转移,目前研究显示,中医药防治胃癌转移的作用机制可以概括为抑制胃癌细胞转移能力,激发失巢凋亡,抑制上皮间质转化、细胞外基质降解以及血管与淋巴管生成等。结论:中医药在防治胃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肿瘤中均较高,我国因为胃癌死亡的人数每年高达49. 8万人。由于早期胃癌的发病特征不明显,多数到医院治疗的患者均已是中晚期胃癌,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晚期胃癌的术后生存期显著低于早期胃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胃癌的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进展期胃癌的淋巴转移率高达70%左右,早期胃癌也可有淋巴转移。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和癌灶的浸润深度呈正相关。目前的治疗手段除手术切除、淋巴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外,中医药因其中毒性低、治疗效果好、价格低的优势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胃癌的发生多因饮食不洁、情志失调、素体亏虚而致痰凝、气阻、血瘀与胃发为本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临床中医治疗多以化痰解毒、健脾益气、温中散寒为主。近年来,多项研究证明中医药治疗胃癌淋巴转移在临床中疗效显著、作用广泛,其可能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对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ECM)的水解,激发肿瘤失巢凋亡,抑制淋巴管新生,调控与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等途径来治疗胃癌淋巴转移。文章从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胃癌淋巴转移中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以及临床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揭示中药作用的机制及其作用靶点,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胃癌淋巴转移的深入研究以及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和胃双重造影对胃癌的分期诊断及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法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4例胃癌病人的CT和胃双重造影影像资料及手术、非手术的治疗方法。结果早期癌28例,行R0、R1手术;胃周围淋巴结转移胃癌82例,行绝对根治术及扩大根治术;腹膜转移广泛粘连、脏器转移胃癌30例,2例梗阻症状严重者行姑息手术,其它支持疗法;14例出现腹水者,选择中医药治疗。结论CT和胃双重造影方法是诊断胃癌准确、全面的方法,对胃癌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黄海燕  张慧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1):4727-4727,4742
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目前胃癌根治手术的普及,以及新TNM分期对术后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手段的选择与指导的综合运用,已使胃癌5 a生存率逐年升高[1]。但由于胃癌根治性手术率仍偏低,较普遍存在复发及转移的问题。伽玛刀是目前治疗胃癌术后后腹膜淋巴结转移较为先进  相似文献   

7.
李颖  孔令彪 《北京中医药》2018,37(9):858-860
饶燮卿老中医认为,中医药治疗可应用于各期胃癌以及胃癌治疗的各个阶段。胃癌发病的根本病机是正气虚损、邪气内实。治疗时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顾护胃气、攻补兼施为原则,主张分期、分型治疗。将中医药治疗与手术、放疗、化疗等相结合,促进手术后机体恢复,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预防胃癌转移及复发,提高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胃癌的现代医学治疗以手术为首选,并结合辅助化疗以及放疗、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中医药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手术创伤的恢复、减少化疗毒副反应、预防肿瘤复发转移、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等方面,正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胃癌在防治领域仍然存在许多难点问题,需要中西医共同寻求应对方法。当前,许多学者从不同的临床角度研究报道了中医药治疗胃癌的方法和经验,显示出中医药良好的特色和优势。我们提倡在肿瘤病证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总结辨治规律,创新理论,研究有效方药,建立符合循证医学的疗效评价方法和体系,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临床水平。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已经成为了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回顾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相关实验研究,从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调节免疫、抑制端粒酶的表达、抑制血管新生、抗侵袭转移及逆转多药耐药等方面阐述中医药治疗胃癌的机理,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胃癌社区中医药全程管理着眼于对胃癌患者从预防、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康复随访到临终关怀的一系列疾病发展过程的介入、干预和指导,其根本目的就是为胃癌患者制定一整套个体化中医药诊疗方案,以期使胃癌患者获得综合有效的治疗和监管,实现个体化、全程化、动态化疾病管理。胃癌社区中医药全程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优势,在逆转癌前病变、减毒增效、抗转移复发、姑息治疗四个阶段起到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以胃癌社区中医药管理和效果评价系统为模板,辐射其他肿瘤,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肿瘤中医药全程管理模式,实现以社区医院为抓手的肿瘤三级预防模式,减少恶性肿瘤发病率,降低肿瘤转移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国家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1.
王超  沈克平  胡兵 《中医药学刊》2014,(9):2243-2245
中医药是我国特有的治疗手段,在胃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复方是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研究发现中药复方可以抑制增殖,诱导凋亡,抑制转移,抑制端粒酶活性,调节免疫,逆转耐药等。  相似文献   

12.
胃癌是全球高发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早期发现困难,临床预后差,一旦确诊往往已达中晚期病程,治疗难度大。手术、放化疗、免疫疗法、姑息疗法等常规疗法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中医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胃癌的治疗中,在疾病发展早期、进展期、晚期或术后等多个阶段,中医药疗法的单独或联合运用,都展现较为显著的疗效。在现代科技手段助力下,越来越多的中药活性成分被证实,在调节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抑制胃癌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胃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调节机体免疫、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表明中医药参与胃癌治疗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胃癌的侵袭转移是胃癌治疗失败的根本原因,也是晚期胃癌的重要特点。如何有效的抑制胃癌的侵袭转移已成为胃癌的研究热点。文章从胃癌侵袭转移的中医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方面进行总结,分析胃癌侵袭转移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是我国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特色优势。本文基于"痰"是贯穿胃癌全过程的核心病机,结合实验和临床研究,构建和阐释胃癌病机的"胃癌痰证"理论。临床观察发现,应用该理论进行干预可明显提高胃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等。另外,还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表观遗传学异常、侵袭转移、肿瘤微环境等角度,阐释了消痰散结方药治疗胃癌的可能分子机制,深化了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5.
腹膜转移是多种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远处转移,目前治疗手段有限,预后极差。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腹膜转移疗效优于单纯化疗,但存在理论基础尚不完备、临床应用不全面的不足。三焦具有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之能,近现代逐渐发现其"形"与腹膜联系密切,其"能"与阳气流转相关。从三焦的"形""能"及与腹膜的联系入手,分析阳虚通过三焦促进腹膜转移的原因,并提出温补肾阳、通利三焦降低腹膜转移发生率的观点,期望对临床中恶性肿瘤腹膜转移的治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第2位。近年来研究显示,肿瘤炎症微环境在胃癌的发生、侵袭及转移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胃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联合化疗为主,但其5年生存率仍较低,且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中医药在提高患者免疫力及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从中医药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调节性T细胞及髓源性抑制细胞等胃癌炎症微环境的调节作用方面作一综述,为探讨中医药预防及辅助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医胃癌病机与治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中医药在抑制胃癌,防治转移复发,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延长患者寿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胃癌的病因病机、辩证以及胃癌中医治法的基础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称植瘤模型,研究温郁金对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对MVD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裸小鼠12只,以荷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为材料,通过手术将癌组织转移到裸小鼠胃壁建立胃癌原位称植模型;原位移植24h后开始灌胃。当动物出现明显消瘦、弓背、神萎等衰竭征象(约9周)时处死动物,观察和比较两组肿瘤抑制率和肿瘤转移情况。用免疫组织化法检测两组移植瘤瘤体中MVD的表达。结果:所有荷瘤鼠胃壁均有肿瘤生长,治疗组瘤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抑瘤率为42%;模型组腹膜转移6/6、肝脏转移5/6、腹水1/6,治疗组腹膜转移2/6、肝脏转移1/6、腹水0/6,其中腹膜及肝脏转移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郁金治疗组瘤体中MVD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温郁金可能通过减少瘤体内MVD抑制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以人为本的个体化综合治疗、中医药治疗老年胃癌、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中医药治疗晚期胃癌、中医药对胃癌多药耐药的研究等为切入点,论述了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优势、困难及发展机遇,旨在为中医药防治胃癌的t临床应用和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虽然针对胃癌的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其防治工作仍是棘手的问题。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延至今日对临床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根据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中医药应用于胃癌防治的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中医药在预防胃癌发生、防治胃癌治疗引起的并发症、控制疾病进展、维持带瘤生存状态、预防胃癌复发转移等方面已取得良好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