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齐齐哈尔市新化社区居民接受健康教育状况及对健康教育活动的需求,为进一步在社区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在社区内随机抽取300名居民作问卷调查,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居民获取健康教育的方式以讲座及宣传品居多(占71.67%),实施者以医疗单位和社区居民为主占85%;只有54.33%的居民对组织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能力持满意评价;92.67%的居民对参加健康教育活动有兴趣,71.33%的居民愿意来组织健康教育活动. 结论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存在着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发展志愿者是未来的工作方向,调整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加强对组织人员的培训,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是今后开展有效健康教育活动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居民健康教育需求,为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泰兴辖区30个村9 096名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健康或保健知识的需求,健康教育的形式及途径等。结果城乡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位居前5位的分别为:高血压、健康生活方式、糖尿病、家庭保健及恶性肿瘤相关知识;对高血压、健康生活方式及控烟相关知识的需求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对预防接种、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及家庭保健相关知识的需求率则为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龄段、学历及经济水平城乡居民对健康知识需求均有明显的侧重;居民最希望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依次为广播电视(28.36%)、健康知识讲座(24.16%)及报刊杂志(15.71%)。结论应根据社区居民的不同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社区居民及外来工对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实际需求。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龙岗区社区居民和外来工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公众认为疾病防治知识需求前3位是传染病(41.81%)、免疫接种(39.22%)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0.60%),最希望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37.93%),最感兴趣的健康教育传播方式是免费宣传小册子(30.17%);外来工认为疾病防治知识需求前3位是传染病(26.56%)、劳动保护和职业病(23.96%)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9.79%);最希望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28.65%),最感兴趣的健康教育传播方式是免费宣传小册子(28.13%)。结论对不同对象提供疾病防治知识的内容和方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应有针对地开展健康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和医生对合理使用抗菌素的健康教育需求,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以期待提高社区居民和医生对合理使用抗菌素的"知、信、行"。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喀什市4个社区及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调查适龄社区居民1,735名和社区医生200名。结果居民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主要是医务人员(61.3%),关于获得合理使用抗生素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形式主要是社区健康讲座(39.4%)。医生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主要是医院岗位培训或继续教育(31.7%),培训方式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小范围针对性互动教育(30.5%)。结论针对居民和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健康教育需求,在社区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和培训,以减少社区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城市居民社区健康教育服务认知与需求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湖北省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健康教育服务的认知与需求状况。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湖北省社区健康教育方面有代表性的3个城市随机选择120名居民进行访问式问卷调查,并进行6组居民小组访谈。结果 120名调查者中有80.0%知道所在社区有健康教育服务,有64.7%的人接受过健康教育服务。接受最多的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是医护人员面对面咨询、街头宣传活动和宣传栏,最喜欢的形式是医护人员面对面咨询、健康知识讲座和街头宣传活动;接受最多的健康教育内容是传染病、慢性病防治及计划生育,最希望接受的是食品卫生与营养、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87.5%的居民认为健康教育有用或很有用。结论湖北省城市居民社区健康教育认知率较高,参与度有待提高;健康教育提供方需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调整其内容及形式。  相似文献   

6.
珠海社区居民健康教育需求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社区卫生健康教育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试点街道办所辖12个社区居委会的434名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包括6个方面共22项健康需求内容。结果不同性别对健康需求序位及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两性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需求均排在首位(男53.9%、女60.4%);男性对自身健康相关知识的重视程度较高(47.0%);而女性对如何预防和应对家庭意外伤害的相关知识重视程度高于男性(χ2=4.472,P〈0.05)。男、女两性对自身健康相关知识的需求明显高于对异性的需求(χ^2=13.853、27.298、9.228,P〈0.05)。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需求在各年龄段均位列前三位。20岁年龄段的居民以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需求为主;21-40岁以如何预防和应对家庭意外伤害及家庭的健康管理相关知识的需求为主;41岁以上的则以身体健康的主要指标及慢性病防治相关知识的需求为主。结论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需求迫切,对不同年龄段居民提供健康知识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今后长期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教育需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北京市农村居民慢性病知识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方法]对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需求进行抽样调查。采用Epidata2.0建立数据库,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左右的居民能够正确识别3个及以上慢性病危险因素;40%左右的居民采用患病后自己购药、服药的方式;30%左右的居民从没有进行过健康体检;60%~70%左右的居民需要提供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资料;90%左右的居民希望得到定期的义诊筛查常见慢性病;慢性病患病群体中50%以上强烈需求用药指导。[结论]目前北京市农村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低,三级预防各阶段健康教育需求大,农村居民慢性病的健康教育亟需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社区高血压人群的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教育需求。方法对社区200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知识现状、健康教育内容需求和健康教育方式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知识不够全面。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足,保健知识缺乏;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希望得到疾病基本知识、中医食疗、药物和运动等方面的指导;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更加喜欢医护人员一对一的讲解。结论社区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健康知识状况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龙岗区居民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实际需求,为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对龙岗区社区居民232人和外来工19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社区公众而言,95.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需要接受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对疾病防治知识需求前3位是传染病(22.1%)、免疫接种(20.7%)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2%),最希望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16.4%)、消毒隔离措施(12.3%)和疾病预防(12.3%),最感兴趣的健康教育传播方式是免费宣传小册子(16.2%)、网络知识(14.4%)和书籍(12.7%);对外来工而言,87.5%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需要接受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对疾病防治知识需求前3位是传染病(22.7%)、劳动保护和职业病(20.5%)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9%),最希望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18.6%)、预防措施(13.9%)、危害程度(12.8%)和合理饮食及注意事项(12.8%),最感兴趣的健康教育传播方式是免费宣传小册子(21.9%)、墙报宣传栏(13.0%)、书籍(12.2%)。结...  相似文献   

10.
社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门诊病人和入户调查方式、以问卷形式进行,共对331名7~70岁的居民进行了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史,对健康或保健知识内容的需求,对健康教育的形式、媒介、健康教育的目的等需求,初步了解社区群众对健康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戎志东  谢贝闰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3):210-211,217
目的了解本地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知识需求现状,探索制作适合不同人群的相关资料及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形式。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地户籍农村居民400名、本地户籍城市社区居民200名及外来务工人员2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0.5%的外来务工人员及91.2%的本地居民需要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电视是当前不同人群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占75.0%。40.1%的农村居民从广播获得相关知识。42.3%外来务工人员靠人际传播获得相关知识。分别有22.0%、19.4%和13.1%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外来务工人员从健康教育机构获取健康知识。结论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对健康知识的需求量大;电视仍然是不同人群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3种人群从健康教育机构获得健康知识的比例均较低,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逐步提高健康教育机构传播健康知识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部分社区居民健康教育资料需求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浙江省社区居民健康观念及健康教育资料需求情况,为健康教育资料制作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采用分层后系统抽样的方法,在浙江省所辖的11个市各抽取1个社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抽取的社区分别调查100名居民,其中男女各半。结果70.5%的居民认为自己的预防保健知识已经比较多,并肯定疾病的发生与预防保健知识了解程度有相关性,有85.7%的居民对健康知识有需求。电视和报纸仍然是居民获得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最主要的渠道,也是居民最喜欢的获取知识途径,而常用的小册子形式并不太受欢迎。结论居民对预防保健知识有明显的需求,但信息传播的方式与居民需求方式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柳州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本市500名15~69岁城市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柳州市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是8.4%,社区居民有关健康的理念和基本知识知晓率为63.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率为62.9%,健康技能率为65.5%。结论本市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仍属较低水平,需加大健康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促进公民健康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社区妇女对乳腺疾病知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娅莉  朱跃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2932-2934
目的:了解社区妇女对乳腺疾病知识的需求,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社区妇女的乳房保健意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00名社区妇女进行乳腺疾病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需求调查。结果:社区妇女对乳腺疾病的知识了解甚少,其知晓率均低于42%,特别是对生育和哺乳的必要性、科学合理的用药原则、乳腺癌的临床表现、高危人群及预防措施、乳腺自查的方法、乳腺疾病的预防和乳腺保健知识更缺乏。社区妇女对乳腺疾病的相关知识有着强烈的需求,希望通过定期、分批举办专题讲座、观看VCD科普片、发放健康教育图书和手册等方式获取健康知识,少数希望通过个别指导、定期随访获取保健知识。结论:社区妇女对乳腺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健康教育亟待加强,且应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在社区对居民开展饮水与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13个乡镇(街道)26个社区(村)的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对居民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居民饮水与健康相关基本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从51.09%提高到81.09%(P<0.01,);居民饮用水源选择、饮水量、饮水加热方式、饮水机的消毒等饮水习惯平均从60.2%提高到81.68%,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在社区对居民开展饮水与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居民饮水与健康相关知识,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同时还应该与政府部门合作,健康教育资源共享,开展教育的方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一作重要内容之一。健康教育工作对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卫生知识水平,促使人们采纳有益于健康行为的生活方式,对提高身体素质和预防疾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状况和健康教育需求,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参考,2009年5月笔者组织了本次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社区居民开展慢性病及健康生活方式为内容的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并进行效果评价,探讨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工作模式。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柳州市某社区作为干预活动社区试点,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并随机抽取360名40~60岁居民在干预前后开展健康知识与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在社区开展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干预前后居民健康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43.4%和69.3%,总的健康行为形成率干预前后分别为45.3%和6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是普及健康知识促进健康行为形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健康教育需求及其现状,为科学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用问卷对社区居民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社区居民最需要的健康信息前3位依次是:中医养生、合理膳食、高血压防治,需求比例分别为53%、51.5%、48.7%。最希望参与的健康教育活动前3位是:健康教育讲座、海报折页、健康教育视频,所占比例分别是65.7%、54.8%、45.5%。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的调查对象获取健康保健知识的渠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讲座是社区居民最喜爱的卫生保健知识获取途径。应针对不同年龄、学历、职业的社区居民采取有区别的健康传播方式,以提高居民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天门市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政府制定健康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法,在全市784个行政村和42个社区随机抽取15~69岁居民1 652人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2016年天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41%,其中男性11.16%,女性9.15%,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34岁年龄组、大专/本科及以上人群、城区居民素养水平较高,分别为18.00%、21.05%、21.94%。年龄不同、居住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表现在素养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健康问题素养水平,最高为安全与急救素养(47.46%),最低为慢性病防治素养(5.57%)。调查对象首要的健教需求是慢性病防治知识(55.87%),其次为营养膳食(53.21)和科学就医(51.33%)。结论 天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低,应当提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针对性,加强对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的干预力度。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创新健康教育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杭州市城区居民和医护人员对健康教育场馆建设的需求情况,为有效建设健康教育场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通过自制需求调查表,现场调查499名居民和177名医护人员,了解场馆建设的必要性和健康教育的内容及形式。结果 86.37%的居民和87.57%的医护人员认为有必要建设健康教育场馆。对场馆内开展科学生活方式、疾病防治、急救常识、常见医疗仪器使用等健康教育的需求率均在80%以上。当前,讲座、宣传片和专家咨询仍是比较受欢迎的健康教育形式,模拟、互动等新颖形式有待进一步开发。结论卫生等部门应积极建设健康教育场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需丰富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