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冬梅 《吉林医学》2011,(24):5000-5000
目的:探究酶联免疫法和金标法检测HIV抗体的检测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行输血治疗的患者5 675例,在给予患者输血治疗的同时对受血者血液进行酶联免疫法及金标法两种手段检测HIV抗体。结果:酶联免疫法初筛检测出阳性患者9例,复查阳性患者7例,筛选阳性率为0.123%,假阳性率为0.035%,经金标法检测出阳性患者13例,复查阳性患者10例,经市疾控中心蛋白印迹确诊5例,筛选阳性率为0.176%,假阳性率为0.088%,两种检测方法的筛选阳性率和假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测HIV抗体时,酶联免疫法和金标法各具有优势和劣势,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必要时可联合应用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贺敏 《大家健康》2016,(10):55-55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用于受血者HIV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住院患者2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准确性。结果:酶联免疫法的初筛检测有10例呈阳性,复查有6例呈阳性,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分别为0.125%、0.036%;而金标法检测出15例呈阳性,复查有12例呈阳性,通过疾控中心确诊有6例,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分别为0.186%、0.086%;通过两种检测方法的筛选阳性率与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HIV抗体检测的时候,酶联免疫法与金标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在临床检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法,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金标斑点法与酶联免疫试验对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测定效果.方法 将本院于2013年3月~2015年9月期间进行从业人员体检的14000例受检人员纳入此研究中,同时在输血前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查,随后所有受检人员均采用金标斑点法与酶联免疫试验检测,比对其两种检测效果.结果 30例HIV已经知道结果的血清样本分别采用金标斑点法和酶联免疫试验进行检测后10例结果呈现阳性,同时14000例受检人员中,酶联免疫试验初筛检测出阳性例数为9例,金标斑点法初筛检测出阳性例数为12例,经艾滋病中心实验室检测可知,共有6例为确定阳性,阳性率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分析可知,金标斑点法对急症患者和小型HIV实验室抗体筛查更为适用,而酶联免疫试验则对样本量过大检测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筛查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的艾滋病(AIDS)诊断效果。方法:选择该中心10000份待检测样本作为研究样本,实施 HIV 抗体筛查,采取的方法包括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筛出 HIV 阳性情况,初筛 HIV 阳性品再送到省疾控中心实施补充实验,明确诊断HIV 抗体阳性,比较两种方法筛查结果。结果:10000份标本经金标法筛查初筛 HIV 抗体阳性标本52份,而酶联免疫法筛查初筛 HIV 抗体阳性标本35份,最终经实验室诊断结果显示 HIV 抗体阳性30份,金标法筛查假阳性率为42.31%,显著高于酶联免疫法14.29%(P <0.05)。结论:金标法筛查 HIV 抗体敏感度较高,但同时也存在假阳性率较高的缺陷,而酶联免疫法尽管敏感性不及金标法,但其假阳性率低,临床筛查及诊断建议采取酶联免疫法。  相似文献   

5.
朱子平 《中外医疗》2011,30(34):3-4
目的 研究使用不同检测方法对HIV抗体进行初筛检测,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方法 通过使用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对2794份相同的艾滋病高危人群人员的血清样品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对2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为阳性47份,阴性2747份,阳性率为1.682%,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为阳性55份,阴性2739份,阳性率为1.968%,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阳性而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阴性的样品有11份,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阴性而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阳性的样品有19份,经配对χ2检验,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初筛检测HIV抗体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2种检测方法初筛检测结果共同阳性有36份,共同阴性有2728份,总符合率为98.93%。结论 提示初筛检测HIV抗体时,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可互相参考,也可互相替代。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探讨检测结果有无差异.方法:对就诊患者的1936份血清标本,使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结果:酶联免疫与胶体金两种不同方法检测HIV抗体初筛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IV抗体初筛可选用酶联免疫或胶体金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及比较抗-HIV检测中分别应用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科室2017年1月-2017年6月间接收的有不洁性生活的门诊自愿检查者120例,均施行金标法、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以检测血样的HIV抗体,总结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本组120例患者检测明确诊断阳性患者共1例,阳性率为0.83%。酶联免疫法的假阳性率与金标法相比显著更低(P0.05)。结论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在抗-HIV检测中的优缺点不一,临床应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陈迈  杨金桂 《当代医学》2013,(18):21-21
目的对比分析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定抗-HIV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12年9月收治的2500例输血,接受手术或有创检查的患者的血液样本,分别使用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对所有患者的样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初筛实验中,金标法的阳性率为0.48%,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率为0.32%;确诊实验中,金标法的阳性率为0.36%,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率为0.24%。最终经免疫印迹法确诊的例数为8例,金标法的约登指数(0.996)要高于酶联免疫法(0.750)。结论相比酶联免疫法,金标法测定抗-HIV有着更高的准确性,且方便、快捷、可行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HIV抗体初筛检测结果的因素,提高AIDS初筛实验室检测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HIV抗体检测可能出现的错误和误差。方法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和免疫层析快速诊断试剂(金标法)测定血清中的HIV抗体。结果经重复试验和确诊试验,ELISA法和金标法检测HIV抗体假阳性率分别为30.0%和5.2%,敏感性为73.3%和90%。结论初筛试验存在假阳性结果,HIV抗体结果的报告必须以确认结果为准,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提高实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HIV抗体初筛检测结果的因素,提高AIDS初筛实验室检测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HIV抗体检测可能出现的错误和误差。方法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和免疫层析快速诊断试剂(金标法)测定血清中的HIV抗体。结果经重复试验和确诊试验,ELISA法和金标法检测HIV抗体假阳性率分别为30.0%和5.2%,敏感性为73.3%和90%。结论初筛试验存在假阳性结果,HIV抗体结果的报告必须以确认结果为准,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提高实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蒋丽娟 《中外医疗》2011,30(34):183+185-183,185
目的 了解不同试剂对无偿献血者HIV抗体进行初筛检测有无差异,以评价其质量及实用性,确保血液质量。方法 通过使用国产和进口试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30125份相同献血者样本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对2种试剂的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种试剂初筛检测结果阳性47例,其中国产单种试剂初筛检测阳性25例,进口单种试剂阳性18例,国产与进口双试剂阳性4例,经送检CDC确认实验室确认有3例样本为抗-HIV抗体阳性。这3例样本均为国产与进口双试剂检测阳性的样本。通过以上数据对比,经配对χ2检验,国产试剂和进口试剂初筛检测HIV抗体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提示有必要提高目前国产与进口酶联免疫法试剂的特异性,减少假阳性反应,减少血液浪费与血源流失。  相似文献   

12.
侯娟  叶峰山  陈焕文  陈成塔 《当代医学》2021,27(30):153-154
目的 对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化学发光法检测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的可靠性.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本院检测确诊为HIV的143例患者,采集血液样本,分别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化学发光法检测,对比HIV抗体的检测结果.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抗体灵敏度为92.78%,特异度为93.48%,准确率为93.01%;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HIV抗体灵敏度为91.75%,特异度为84.78%,准确率为89.51%;化学发光法检测HIV抗体灵敏度为98.97%,特异度为95.65%,准确率为97.90%;化学发光法检测HIV抗体的灵敏度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学发光法检测HIV抗体的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学发光法检测HIV抗体效能更高,疾病筛查时可有效避免漏检发生,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张海军 《河北医学》2013,(6):958-960
目的:研究分析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假阳性情况。方法:对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结果为阳性的1500例血清标本用金标法验证,并用化学发光仪微粒子捕捉免疫发光法(MEIA)定量检测HBsAg的含量,以确认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假阳性。结果:1500例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其中1479例为真阳性,真阳性率为98.6%(1479/1500);2l例为假阳性,假阳性率为1.4%(21/1500)。结论: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有一定的假阳性,临床检测时应高度注意,避免错报误诊。  相似文献   

14.
黄位强 《吉林医学》2013,34(5):877-878
目的:了解检查的1 478名犯罪嫌疑人HIV、吗啡、甲基安非他明的阳性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IV,用胶体金法检测吗啡和甲基安非他明。结果:1 478例检测样品中,HIV抗体阳性9例(经查都是吸毒者),HIV抗体阳性率为0.61%;吗啡阳性88例,阳性率为5.95%;甲基安非他明阳性75例,阳性率为5.07%;吗啡和甲基安非他明均阳性51例,阳性率为3.45%。结论:1 478名犯罪嫌疑人中吸毒者112人,吸毒者在犯罪嫌疑人中占7.58%,HIV感染者占吸毒人员比例为8.0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与胶体金免疫分析法(GIC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一HCV)在实际检测中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北京万泰酶联免疫法与英科新创胶体金法进行配对检测分析。结果我院依赖药物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211例,共检出阳性标本183份,阳性率86.73%。北京万泰酶联免疫法阳性181例,阳性率85.78%。英科新创金标法阳性178例,阳性率84.36%。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两种丙肝病毒检测方法经过对比分析,无显著差异,均为可采用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覃军 《广西医学》2010,32(11):1418-1419
目的了解柳州市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加强对献血者的筛选和HIV抗体检测,预防输血后艾滋病的传播。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柳州市149521例无偿献血者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艾滋病抗体初筛阳性反应351例,阳性率为0.23%;确证试验阳性107例,确证阳性率为30.48%。各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性病防治知识者,为艾滋病传播高危人群,但并未见有快速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肺炎支原体用被动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8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被动凝集法分别对88例患者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比较血清支原体抗体阴、阳率。结果:被动凝集检测法检测出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18.19%,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出的阳性率为3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凝集法检测为阳性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均为阳性,72例被动凝集法检测为阴性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有3例阳性,被动凝集法检漏率为3.4%。结论: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初筛可用被动凝集法进行检验,但两法联合运用,可降低漏检率,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8.
应用金标法检测抗-HCV假阴性和假阳性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金标法快速检测抗-HCV的假阴性和假阳性原因进行分析。方法:以酶联免疫法(ELISA)为标准,与胶体金法进行比较及倍比稀释试验。结果:检测我院门诊患者13400例,ELISA法阳性320例,阳性率2.4%;胶体金法阳性330例,阳性率2.5%;金标法假阴性率6.2%,假阳性率为0.2%。结论:胶体金法检测抗-HCV,具有操作简便,观察直观、快速、省时的特点,但有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率,其原因可能由人为因素及环境因素以及本身试剂原因造成的,但金标法可为筛查健康人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重要手段,对丙型肝炎的早期发现,预防及控制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LISA法在HIV抗体检测中的应用及检测影响因素。方法:初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确认由省疾控中心采用免疫印迹法(WB)。结果:2010年5月~2012年5月,共检测76450例一般住院患者HIV抗体,确认阳性8例,阳性率0.01%。结论:一般住院患者中仍混杂有感染者,利用ELISA法可以达到较好的HIV抗体检测效果。临床要注意控制各检测影响因素,做好HIV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对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影响。方法:对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结果为阳性的148例类风湿因子(RF)含量在500.00~8680.00 IU/ML(RF正常参考值<20.00 IU/ML)之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标本用金标法进行验证,并用化学发光仪微粒子捕捉免疫发光法(MEIA)定量检测HBsAg的含量,以确认因为类风湿因子的影响而导致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出现假阳性结果的情况。结果:148例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阳性的类风湿因子含量在500.00~8680.00 IU/ML之间的血清标本,其中127例为真阳性,真阳性率为85.8%(127/148);21例为假阳性,假阳性率为14.2%(21/148)。结论:类风湿因子对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有一定的干扰影响,可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临床检测时应引起高度注意,避免错报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