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化疗与联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时心电图的改变。方法获取开展放化疗患者相关信息,全天候开展动态心电图检测盒了解患者自身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全天平均心率,存在心律不齐、ST段转换盒传导异常的患者,要通过SPSS18.0软件开展相应的研究。结果通过调查发现联合放化疗组最高心率能够保持在156.53次/分钟的水平,最低心率能够保持在69.41次/分钟的水平,全天平均心率基本上保持在78.19次/分钟,都超过了化疗组;产生心律不齐现象的患者共计23人,ST段转换的患者共计14人,传导异常的患者共计25人,总异常率达到了63.27%,远远超过了化疗组。结论通过联合放化疗非常可能给心脏技能造成非常明显的破坏,可能会产生一些其他的并发症,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危险,从化疗结束之后非常可能给心脏造成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氨磷汀减轻表阿霉素心脏毒性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氨磷汀对乳腺癌表阿霉素化疗的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0例,均采用CEF化疗方案化疗,观察组化疗同时加用氨磷汀,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心电图、心肌酶谱以及LVEF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前心电图异常率,CK、CMKB水平及LVEF无差异,化疗后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CK、CKMB低于对照组。结论:氨磷汀能降低表阿霉素化疗的心脏毒性,适合在表阿霉素化疗过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霉素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含有阿霉素的治疗方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检查、心肌蛋白检查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结果化疗前患者存在ST段改变者10例(12.8%)、房性早搏者3例(3.8%)、室性早搏者3例(3.8%)、窦性心律异常者7例(8.9%)、QT延长者2例(2.5%);化疗后上述心电图异常者分别为25例(32.1%)、11例(14.1%)、9例(11.5%)、19例(24.4%)、6例(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患者的平均左室射血分数为(0.91±0.19)显著高于化疗后(0.78±0.13),P〈0.05;化疗前患者肌酸激酶(CK)、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DBH)的水平分别为(51.3±14.2)U/L、(27.1±12.5)IU/L、(8.2±2.7)U/L、(148.3±22.7)U/L分别显著低于化疗后(63.5±19.2)U/L、(33.4±13.1)IU/L、(14.5±3.9)U/L、(210.5±17.4)U/L(P〈0.05)。结论含阿霉素的化疗方案显著增加了乳腺癌患者心电图异常率及心肌损伤的发生,降低了左室射血功能。  相似文献   

4.
张丽媛  林晓卿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29-223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给予化疗和放射治疗后心电图的变化. 方法 对5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了手术治疗,术后对观察组(29例)患者给予化疗和放射治疗,并与单独进行化疗的对照组(29例)进行了心电图变化的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有11例发生心电图异常(37.93%),对照组有2例出现心电图异常(9.52%)(χ^2=8.03,P<0.05).观察组中左侧乳腺癌患者发生异常心电图的比例(7/15)略高于右侧(4/14)(χ^2=1.01,P>0.05). 结论 化疗联合放射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可明显增加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在可以进行手术治疗的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方法以2008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可手术治疗的三阴乳腺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紫杉醇组及常规用药组,每组34例。常规用药组新辅助治疗方案为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组为表阿霉素和紫杉醇,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受益指数和肿瘤标志物 CA15-3转阴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联合紫杉醇组患者总缓解率、临床受益指数和(CA15-3)转阴率与常规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可以在三阴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局部晚期乳腺癌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氟尿嘧啶联合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原发病临床治疗效果及毒性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5%高于对照组的52.9%(P<0.05);观察组患者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辅助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效果显著,毒性反应均可耐受,可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有效治疗手段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武阳 《中国实用医药》2014,(24):155-156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应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取表柔比星、氟尿嘧啶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48例采取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6%显著高于对照组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4.6%显著低于对照组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幅提高其生存质量,治疗安全性高且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阿霉素所致乳腺癌患者相关性心脏毒性损伤的干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III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黄芪加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两组均给予CAF方案化疗6周期,比较两组化疗前后动态心电图(H0lter)、心脏超声、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后治疗组动态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3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4.3%,两组间比较,心肌酶谱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早期与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各项指标的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是预防和减轻阿霉素引起的急性心脏毒性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对乳腺癌表阿霉素化疗中心脏保护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乳腺癌行表阿霉素辅助化疗患者分为实验组(右丙亚胺)30例,对照组(无右丙亚胺)30例。观察两组心脏收缩射血功能及心肌肌钙蛋白T。结果实验组在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率、E峰值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化疗后及化疗后1年期间,心肌肌钙蛋白T(cTnt)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右丙亚胺能够减少心肌受损,维持心脏射血及舒张功能。在不增加相关药物毒副反应的前提下,能够使乳腺癌表阿霉素化疗顺利平稳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对阿霉素(ADM)为主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心脏毒副作用的监控。方法:83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接受以ADM为主的CAF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氟尿嘧啶)。对照组40例,接受以ADM为主的CAF方案化疗的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两组患者在化疗前、后做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ADM化疗后,心电图异常改变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ADM累积剂量相同时出现心电图改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心电图作为临床监控阿霉素为主化疗所致的心脏毒副作用是简便、实用、经济的。参麦注射液对ADM相关心脏毒性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表柔比星联用右丙亚胺和多柔比星脂质体对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右丙亚胺组、多柔比星脂质体组和对照组,三组患者均接受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4周期,通过监测各时期心电图异常率、心脏彩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SF)来评估心脏功能。结果对照组化疗后心电图异常率最高,右丙亚胺组、多柔比星脂质体组均能明显降低心电图异常率,且从化疗后1周期就显示出心脏保护作用;而LVEF及SF的变化在三组患者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柔比星化疗时加用DEX或者使用多柔比星脂质体对减轻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TE)与环磷酰胺联合表柔比星、氟尿嘧啶(FEC)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Ⅱb-Ⅲc期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资料,随机分组,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治疗患者38例为观察组,环磷酰胺联合表柔比星、氟尿嘧啶治疗患者48例为对照组,每化疗2个疗程进行疗效评估及不良反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70.83%,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不良反应以脱发、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高,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中,临床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对男性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放疗的治疗效果。方法21例男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未放疗组和放疗组。未放疗组10例术后实施辅助化疗,对放疗组11例术后实施放疗。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复发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未放疗组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放疗组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放疗组高于未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27%,随访发现,2例死亡,生存率为81.82%。3年内6例复发,复发率为54.55%;5例有远处转移,转移率为45.45%。结论放疗对男性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生存率较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刘洪军  李春  曹芳  王珅  徐方  张博 《安徽医药》2013,17(10):1767-1769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儿童中右丙亚胺(DZR)对蒽环类药物(ANT)所致心脏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观察4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在ANT化疗时合用DZR前后临床表现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ANT使用前有心电图异常者,使用ANT时合用DZR,有2例损害持续时间较长,其余均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ANT累积≥300mg·m^-2再进行化疗时,DZR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例AL患儿第1次使用ANT就联合使用DZR,在其后的多次心电图等检查中未发现心脏损害,与同期患儿未使用DZR者比较,显示了良好的心脏保护作用。无一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其他严重心脏意外的发生。结论DZR对ANT所致急性白血病儿童心脏毒性的发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并且对已经形成的损害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5.
曹杰红  谭华清 《肿瘤药学》2013,(4):290-292,296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注射液对放疗所致肺癌患者心脏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变化、心脏炎性反应的发生率、心脏主要不良症状以及放疗完成率。结果观察组心脏炎性反应的发生率和心电图异常的总发生率、心脏主要不良症状如胸闷、胸痛及心悸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放疗完成率为100.0%和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注射液可有效地预防放疗所致肺癌患者的心脏损伤,有利于放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放疗联合奈达铂加紫杉醇化疗方案的观察组和放疗联合顺铂加紫杉醇化疗方案的对照组,观察肿瘤缓府晴况、分期情况、疗效相关指标及安全性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化疗缓解总有效率57.69%,TNMI期2例、Ⅱ期6例、Ⅲ期11例、Ⅳ期7例,肿瘤缓解情况及分期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化疗效果指标VEGFB以及化疗安全性指标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心功能损害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sFh-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肿瘤分期和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中青年糖尿病酮症患者心肌酶谱以及心电图改变,探讨糖尿病酮症对心脏的损害。方法入选78例中青年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急性期及酮症纠正后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同时观察并比较患者心电图的变化。结果78例酮症期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MB及AST水平与缓解期比较均明显升高;78例急性期患者心电图异常者46例(58.9%),主要异常是ST-T改变32例(41.0%),其中ST段压低8例,ST段抬高1例,T波平坦或倒置23例,窦性心动过速18例(23.1%),缓解期有32例心电图异常的患者好转,其中20例恢复正常;急性期心电图异常患者组血清肌酸激酶、CK—MB及AST水平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组(P〈0.05);78例患者中有3例酮症患者急性期肌酸激酶、CK—MB及AST超过正常值2倍,2例患者ST段压低0.1mV,1例患者ST段轻度抬高,缓解期肌酸激酶、CK-MB及AST恢复正常,3例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2例ST段压低患者升高0.05mV以上,ST段抬高者恢复到基线水平。结论糖尿病酮症患者存在心脏-过性非特异性损害,心肌酶谱可以出现异常升高,酮症期间应重视心脏的监测,酮体纠正后应重视心脏的随访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