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院2011年胺碘酮注射液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胺碘酮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胺碘酮注射液(n=396)的使用情况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导致的肝功能异常、需干预的低血压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及尖端扭转型室速等不良反应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胺碘酮注射液致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14.6%,第一个24h静脉胺碘酮总量越大肝功能越易受损伤。需干预的低血压8例,需干预的严重心动过缓4例,尖端扭转室速2例。结论在密切监测下,胺碘酮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胺碘酮急诊应用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急诊收治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22例,均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2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9%,其中房颤的总有效率最高(94.3%),其次为频发室性早搏(91.8%),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无一病例出现死亡。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用药过程中对患者血压、心率密切监测下,胺碘酮可作为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索他洛尔与胺碘酮在治疗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中的疗效对比。方法我院收治100例多源性室性早搏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索他洛尔治疗,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种药物对患者室性早搏、心率、PR、QRS、QT间期的影响。结果 2种药物均能降低患者室性早搏的发生率,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索他洛尔在减慢患者心率方面有明显优势,胺碘酮对QT间期延长程度>索他洛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他洛尔与胺碘酮在治疗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治疗中要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84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和频发室性早搏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控制室性心律失常,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治疗组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90.48%(38/42),利多卡因治疗组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80.95%(34/4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张同强 《北方药学》2018,15(4):59-60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运用盐酸胺碘酮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入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8例根据方法不同分为普罗帕酮组、胺碘酮组各44例.普罗帕酮组采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胺碘酮组运用盐酸胺碘酮片治疗.比较两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心率和QTd.结果:胺碘酮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比普罗帕酮组高(P<0.05);胺碘酮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次数比普罗帕酮组少,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心率和QTd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胺碘酮组心率和QTd优于普罗帕酮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运用盐酸胺碘酮片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胺碘酮治疗急诊PCI术后患者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6年间急诊93例急性心肌梗死予PCI术处置的病患设为两组,45例为常规治疗后予胺碘酮治疗称之为胺碘酮组,48例常规治疗称之为未处置组,观察这两组93例患者的手术后的心率失常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胺碘酮组急性心肌梗死予PCI术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1例(2.22%);频发性的室性早搏2例(4.44%);心律失常共发生3例(6.67%),死亡1例(2.22%).未处理组PCI术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7例(14.58%);频发性的室性早搏14例(29.17%);心律失常共发生21例(43.75%),死亡7例(14.58%)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予PCI术后,出现心率失常发生率等相比未处置组,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患PCI处置后予胺碘酮治疗后发生心律失常或死亡的几率远远低于未予胺碘酮处置的病患.有在临床上普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询诊热线     
>>频发室性早搏应服什么药2006年6月,我因频发室性早搏住院。除静脉注射丹参酮、钾镁溶液外,还口服胺碘酮17天。后因看到有资料说胺碘酮不良反应太大,而自行停药。向经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胺碘酮片口服,治疗组则联合稳心颗粒,4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0.73%,治疗组有效率91.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可显著减少室性早搏的发生,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用胺碘酮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胺碘酮0.2 g,3次/d,疗程2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 g,3次/d,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胺碘酮,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侯名周  袁莉 《海峡药学》2016,(4):181-182
目的 观察胺碘酮和普罗帕嗣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原则分为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各35例.两组在常规吸氧、支持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胺碘酮和普罗帕酮静脉推注.结果 两组的复律率相比来见显著性差异(P>0.05);胺碘酮组的平均复律时间显著长于普罗帕酮组(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3%与91.4%,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胺碘酮组共发生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普罗帕酮组出现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普罗帕酮组显著高于胺碘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复律率与临床有效率并无显著差异,但普罗帕酮起效更快,同时不良反应多,因此适于耐受性较强的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胺碘酮起效慢,但同时不良反应少,可作为心功能较差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对室性心律失常患儿血清脑型利钠肽(BNP)、超敏C 反应蛋白(hs鄄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 年4 月至2018 年3 月我院收治的90 例室性心律失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胺碘酮组和索他洛尔组各45 例,两组患儿分别给予胺碘酮和索他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BNP 和hs-CRP 水平,心电图PR 间期和QT 间期,复律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郾89%,与索他洛尔组的84郾44%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胺碘酮组血清BNP、hs鄄CRP 水平低于索他洛尔组(P<0.05),心电图PR 间期、QT 间期与索他洛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律时间短于索他洛尔组(P<0.05)。胺碘酮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索他洛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对室性心律失常患儿均有一定治疗效果,其中胺碘酮更能有效改善患儿血清BNP 和hs鄄CRP 水平,促进心律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配合。方法: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72例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全体患者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记录静脉炎、心律不齐、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不良反应发生率1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同时给予护理配合能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Potential hepatotoxicity related to amiodarone therapy is often a concern when deciding whether to initiate or continue treatment with this medication. While mostly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drug, toxicity has also been reported early during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and months after discontinuation of therapy. In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it is discovered incidentally during routine testing of liver biochemistry and rarely do the hepatic effects develop into symptomatic liver injury or failure. Despite the widespread use of amiodarone,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ies have been sparse and there has been little consensus among experts in the field regarding optimum monitoring for adverse effects in patients receiving this drug.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surrounding the incidence, pathogenesis and mechanism of liver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amiodarone,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was reviewed,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clin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14.
胺碘酮与心律平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比观察胺碘酮和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56例频繁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患随机分为胺碘酮组(28例)和心律平组(28例)。胺碘酮用法为:0.2g,每天3次,7~10d;0.2g,每天2次,1wk;维持量0.2g,每天1次或0.2g,每2天1次。心律平:0.15g,每天3次或0.15g,每天4次,14d;维持量0.1g,每天3次。服用负荷量期间每周就诊1次,维持量期间每月就诊1次。结果:随访6mon,胺碘酮组和心律平组分别有4例和2例因出现难以耐受的副作用而终止治疗,无危及生命的副作用。胺碘酮组总有效率82.1%,心律平组为57.1%(P<0.05)。结论: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高于心律平,但其长期疗效可能会受到心脏外副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2012年急诊收治8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资料,根据其转复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普罗帕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转复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12h内转复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转复时间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急诊科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心内科治疗的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使用胺碘酮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有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有效67.2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率、房颤次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A峰峰值流速(VA),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左心房内径(LAd)之外与治疗之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不良反应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较为明确并且优于一般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有无差别。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65例PSV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普罗帕酮治疗患者31例(普罗帕酮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患者34例(胺碘酮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窦性心律转复成功率、转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无差别。结果普罗帕酮组与胺碘酮组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分别为25(25/31)例和28(28/34)例,两组患者成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帕酮组转复时间为8.02±3.21min,胺碘酮组为14.66±5.29min,胺碘酮组转复时间显著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PSVT临床有效率及副反应无明显差别,但胺碘酮组转复时间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8.
戴仁森 《中国药业》2012,(20):101-102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的胺碘酮治疗,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和早搏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0.00%和70.00%,治疗组为92.00%和88.00%;不良反应对照组有9例,治疗组有4例。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衣桂燕  张彩云  张萱  彦青 《中国医药》2013,8(3):353-355
目的探讨短时(12h内)静脉滴注胺碘酮致急性严重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12h内静脉用胺碘酮患者908例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8例患者中发生急性严重肝损害者7例,发生率为0.8%,病毒性肝炎指标均未见异常。静脉使用胺碘酮时间为1.0~10.0h,平均使用时间(6±4)h;胺碘酮使用总剂量为210~1150mg,平均(733±312)mg。静脉使用胺碘酮前有5例患者肝功能正常,2例轻度升高,A坍为15~78U/L,平均(39±21)U/L,AST为22~65U/L,平均(37±15)U/L。用胺碘酮后次日ALT为820~4845U/L,平均(2604±1295)U/L,AST为758~3962U/L,平均(2069±1091)U/L。肝功能恢复时间为7~15d,平均(10±3)d。肝功能恢复后继续随访至少3个月,未再出现肝损害。结论短时静脉滴注胺碘酮可导致急性严重肝损害,其发生较早,及时停用胺碘酮后可较快恢复。在静脉用胺碘酮过程中应监测肝功能,尽量避免或及时治疗肝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