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肿瘤生物学特性认识的逐渐深入,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影像学技术为颅脑肿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1991年,Miles等学者提出了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的概念。CT灌注成像是指在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对选定的层面进行连续多次扫描,获得对比剂首次通过靶组织的时间-密度(time-density curve,TDC)曲线,根据该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靶组织的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对比剂的通过时间(mean transis time,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研究头颈部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脑灌注特征的短期变化。方法:对15例行头颈部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行术前及术后的脑CTP。通过与参考区域灌注值比较的方法分别计算支架血管直接供血区和非直接供血区的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及相对达峰时间(relative time to peak,rTTP)。分别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相对灌注参数。结果:直接供血区组术前术后rTT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rTTP较术前低;非直接供血区组r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P方法可成为头颈部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无创性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癌CT灌注成像与病理分期、肿瘤组织内免疫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对72例食管癌患者进行CT灌注扫描,分析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动态增强灌注成像对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的诊断价值,提高SHCC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使用多排螺旋CT对23例小肝癌患者行动态增强灌注成像,生成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测量肝癌病灶及肝实质的CT灌注值包括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肝动脉分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in,HA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血管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face,PS)和对比剂到达时间,并获得相应的灌注伪彩图.分析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ic curves,ROC).结果 小肝癌血流量、血容量及肝动脉分数值均明显高于肝实质(P<0.05),其它的灌注值在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肝癌T-DC为速升型,峰值明显早于肝实质.肝动脉分数的测定,ROC临界值设为0.31时敏感度与特异度可分别达到100%和90%.结论 肝脏CT灌注成像对小肝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病理和手术已证实的70例脑胶质瘤患者,均无对比剂过敏史;肝、肾功能正常、无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哮喘等经患者本人同意条件下,进行脑颅CT灌注成像进行检查.结果 在常规CT中,从脑胶质瘤患者的影像图中,可以发现很多不同的块影.CT灌注成像的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mit time,MTT),与大脑健侧处的CBF、CBV、M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CT灌注成像于脑胶质瘤的手术,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和分析手术方案,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目前我国已超过300万人,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3/4。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e)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非创伤性检查技术,获得的灌注图像可鉴别缺血性脑卒中和慢性大动脉阻塞,对确定治疗方案帮助很大。1 CT灌注成像技术的基本理论定义:CT灌注成像是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对选定层面(一层或多层)进行同层动态扫描,以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根据该曲线利用数学模型计算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对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头颈部肿瘤CT灌注成像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探讨其在评价肿瘤血管丰富程度及鉴别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1例头颈部肿瘤分成3组:A组16例,良性乏血供肿瘤;B组13例,良性富血供肿瘤;C组12例,恶性肿瘤。术前对所有肿瘤行CT灌注检查,用后处理软件绘制时间 密度曲线(time density curve,TDC),并计算感兴趣区的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血流量(blood flow,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毛细血管通透性(capillary permeability,CP)等参数。同时切取与CT灌注相同层面的组织切片,行CD34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分析各CT灌注成像在3组肿瘤之间表现的差异及其与MVD的相关性。 结果 头颈部肿瘤CT灌注成像TDC显示,良性肿瘤(A组+B组)出现I型TDC的频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C组)(P=0.003),恶性肿瘤中以Ⅱ型和Ⅲ型TDC为主。B组和C组的MIP、BV及BF均比A组明显高(P<0.01)。MVD在3组肿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在3组肿瘤中MVD与MIP、BV均呈正相关(P<0.05,r值分别为0.41,0.352)。结论 CT灌注成像的TDC形态、MIP和BV等可间接反映头颈部肿瘤血管生成情况,结合MVD有助于鉴别良性乏血供肿瘤、良性富血供肿瘤及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甲状腺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本院2007年1月-2011年4月病理切片证实甲状腺疾病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作为对照组,先对两组进行CT常规平扫,然后再进行灌注成像,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强化峰值的平均值。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BF、BV、MTT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CT灌注成像发现甲状腺疾病时甲状腺组织局部血流的灌注变化,这对临床的诊断治疗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常规CT平扫及增强检查可提供大体形态学影像,将其与CT灌注成像技术联用,产生功能影像[1-3].CT灌注成像是指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同时对选定的层面进行连续多次扫描,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根据该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3 例无肝脏疾病的患者和46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肝脏疾病患者.所有病例均依次常规行全肝平扫,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所得数据经灌注软件处理后,自动生成时间密度曲线(TDC)和灌注参数,包括肝血流量(HBF)、肝血容量(H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射血分数(HAF)、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对比剂到达时间(IRFTO)和基础图像(Base). 结果 3组样本资料的HBF、HBV、MTT、HAF、PS差异各组间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肝癌组、海绵状血管瘤组HBV、HAF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而肝癌组﹑海绵状血管瘤组间无显著差异.肝癌组HBF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海绵状血管瘤组与正常肝组织组无显著差异. 结论 CT灌注参数和函数图可定量评价正常和病变肝组织血流状态,血管通透性和肝动脉供血的比例.HBV、HAF 升高对鉴别正常肝组织和肝癌﹑肝血管瘤具有显著意义.HBF升高对肝癌的诊断具有显著意义.MTT缩短、PS升高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CT灌注成像的诊断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亮  王钧 《吉林医学》2010,31(7):943-944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肝细胞癌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肝细胞癌CT灌注成像情况。结果:治疗后肝脏血流量(BF)、肝脏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肝动脉供血分数(HAF)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平均通过时间(MT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肝动脉灌注值(HAP)、门静脉灌注值(HPP)、肝动脉灌注指数(HA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可以明显反映肝细胞癌血供情况,为肝细胞癌临床诊断及预后观察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兔VX2肝癌血供的评价价值.方法:采用开腹瘤组织块直接包埋法将VX2肝癌移植瘤植入30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并于种植后第21天行多排螺旋CT增强及灌注扫描,观察其CT征象,并对比肿瘤边缘区、瘤旁肝组织以及对照肝组织的CT灌注参数(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表面通透性、肝动脉分数以及肝...  相似文献   

13.
李晨  周智鹏 《广东医学》2023,(11):1448-1452
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技术(territorial ASL,t-ASL)不同于常规磁共振灌注技术,是一种不需要注射对比剂的新型磁共振脑灌注技术。在动脉自旋标记的基础上,针对性地选择标记单支血管,描绘每个供血动脉的区域,从而反映一定区域的脑灌注分布图像。随着t-ASL无需对比剂、无电离辐射、禁忌证少等优势的突出,近年来t-ASL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并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本文就t-ASL的成像原理及其在颅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面及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CT灌注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病理组织结构染色分析兔肝脏转移瘤(liver metastases,LM)血供来源,为LM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5只,将兔间变表皮鳞癌瘤株(VX2)种植于脾脏,通过脾脏形成LM,两周后行CT平扫,确认兔LM形成后行CT灌注扫描,分析兔LM灌注参数;DSA下行直接肝动脉及间接门静脉造影,分析兔LM的血供;分离荷瘤兔LM行HE染色,分析兔LM组织结构构成。结果兔LM的CT灌注扫描表现为环形强化,环形强化区的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arterial index,HPI)、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HAP)、肝动脉供血分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ion,HAF)、总血量(blood volume,BV)、组织血流量(blood flow,BF)明显大于癌旁正常肝组织(t=5.189、5.836、6.446、6.587、5.457,P0.05),门静脉灌注指数(portal venous perfusion index,PPI)、门静脉灌注量(portal vein perfusion,PVP)明显小于癌旁正常肝组织(t=-6.092、-2.26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兔LM的DSA直接肝动脉造影表现为环形染色,瘤组织中心无或有轻微染色,间接门静脉造影显示肿瘤区域为环形缺损,未见瘤内供血征象。兔LM的HE染色表现为中心区域有大量坏死的肿瘤细胞,周围为正常的肿瘤细胞、纤维结缔组织及炎性细胞。结论兔LM中心由大量坏死的肿瘤细胞,CT灌注或DSA表现为中心区域无强化或染色,LM周围由生长活跃的肿瘤细胞、结缔组织、炎性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构成,CT灌注或DSA表现为周边的环形强化或环形染色,LM病理表现与CT灌注及DSA表现一致,肝动脉参与LM供血,门静脉不参与供血。  相似文献   

15.
燕平 《西部医学》2011,23(4):643-64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方法对25例原发性肝癌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动态电影模式扫描,所有数据经工作站软件处理并计算组织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time,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肝动脉供血分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ion,HAF),比较肿瘤组织、瘤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各灌注参数的变化。结果肝癌组织BF、HAF明显高于瘤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而MTT明显降低,且具有显著性差异;BV和PS值与正常组织无显著差异。结论肝癌CT灌注参数(BF、HAF和MTT)可有效的评价原发性肝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56层容积CT血管造影灌注成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CT室采用256层螺旋CT检查的27例烟雾病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DSA诊断资料,图像后处理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aximal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 R)、多平面重建(M u l t i p l a n a r Reformatting,MRP)等方法,观察对血管异常狭窄及闭塞的诊断效果;同时观察灌注成像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 CBV)、达峰时间(time to peek,TTP)对烟雾病患者颅内血供的评价效果。结果 27例患者CTA图像均能显示异常血管狭窄、闭塞影像,与DSA比较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为100%,同时灌注成像发现,在血供丰富和血供减少的血管网区与对侧参考区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25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颅内的异常血管网及血管狭窄、闭塞等能够进行良好的显示;脑组织灌注成像能够清晰显示脑内血流灌注状态,有效评价血流的动力学改变,本方法在针对烟雾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常规CT检查难以获得脑梗死的血流动力学信息,CT灌注成像可反映脑梗死患者脑组织血流异常灌注情况。文中探讨联合应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和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临床疑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脑CTP联合头颈部CTA扫描检查,用CT灌注软件和血管软件进行评估。结果梗死区与对侧脑区相比,灌注值(perfusion)、强化峰值(peak enhancement,PE)、达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灌注值(relative perfusion,rP)、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BV,rCBV)呈下降趋势。梗死区TTP值显著延长。CTA显示38例患者中8例(21.1%)病灶侧大血管大致正常,12例(31.6%)发现病灶侧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5例(13.2%)病灶侧大脑前动脉狭窄、闭塞;5例(13.2%)病灶侧大脑后动脉狭窄、闭塞;8例(21.1%)病灶侧颈内动脉狭窄、闭塞。所有病例均未发现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颅内占位病变。结论 CTP及CTA联合检查具有快捷、经济的特点,可同时观察急性脑梗死血液动力学改变并分析病变区供血动脉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病理生理学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研究甲状腺癌供血动脉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101例(正常组65例,甲癌组36例)符合本研究并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病例的颈部原始图像,将数据在AW4.2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及高级血管分析(advanced vessel analyze,AVA)等多种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综合分析甲状腺癌供血动脉特征.结果 甲状腺癌组36例肿瘤均由甲状腺动脉(共76支腺体支或非腺体支)供血,所有供血动脉的起源、数目、内径等三维形态学特征均得到清晰显示.将供血动脉来源统计为3型:仅甲状腺上动脉供血型18例(50%);仅甲状腺下动脉供血型6例(16.67%);甲状腺上下动脉均供血型12例(33.33%).结论 甲状腺癌均由甲状腺动脉供血,64层螺旋CTA能较好评价其三维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双源CT灌注成像观察肝转移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肝转移瘤灌注参数特征和改变,以及双源CT灌注成像评价TACE的效果。方法应用第二代西门子双源CT对28例肝转移瘤患者在TACE前和TACE后25~35d行CT灌注扫描检查。测量治疗前后肝转移瘤和周围正常肝实质的CT灌注参数。结果 TACE前肝转移瘤CT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ALP)、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perfusion index,HPI)、门静脉灌注量(portal vein perfusion,PVP)均大于周围正常肝实质,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n,BV)、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MB)均小于周围正常肝实质(P<0.05)。TACE后肝转移瘤CT灌注参数BF、BV、PMB、ALP均较TACE前减低,PVP、HPI均较TACE前增高(P<0.05);TACE后肝转移瘤PVP、HPI均大于周围正常肝实质,BF、BV、PMB、ALP均小于周围正常肝实质(P<0.05)。结论第二代双源CT灌注成像能够客观反映肝转移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并能够评价TACE前后肝转移瘤的血供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评价在甲状腺病变中应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需手术治疗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甲状腺CT平扫定位检查以及灌注成像检查,对比分析良恶性结节患者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灌注达峰时间(TTP)等各项灌注参数平均值以及时间-密度曲线(TDC)波形差异。结果良性结节患者BF及BV灌注参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良性结节患者PS水平明显低于恶性结节患者,但TTP水平明显高于恶性结节患者,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