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UVB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丽萍 《吉林医学》2009,30(7):605-606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UVB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并应用UVB隔日照射,对照组单用UVB隔日照射。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有效率为71.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UVB治疗玫瑰糠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刘纯卉 《中国热带医学》2008,8(9):1552-155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3次/d,2片/次,同时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隔日1次。对照组仅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隔日1次。6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4.38%,有效率96.88%,对照组治愈率60%,有效率80%,两组治愈率、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50mg,每天3次,同时采用NB-UVB照射;对照组予NB-UVB照射;两组均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外用,每天2次,疗程14天。结果两组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NB-UVB联合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有较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小,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皮下注射氧气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0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1次/d,维生素C丸200mg,3次/d,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外用,2次/d,皮下注射氧气100mL,5d1次皮下注射。治疗组4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1~2粒,3次,d,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皮下注射氧气治疗玫瑰糠疹疗效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UVB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滴注联合窄谱UVB照射。对照组51例仅用窄谱UVB照射,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38%,对照组有效率为50.98%。两组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9.37,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UVB治疗玫瑰糠疹疗效高、疗程短,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静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和对照组(34例,仅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有效率为38.24%,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7.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8):1068-1069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以窄波UVB照射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予阿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6%,对照组为5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波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陈萍  张萍  李顺凡 《吉林医学》2013,(28):5774-5775
目的: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玫瑰糠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NB-UVB光疗,3次/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3次/d,2片/次,疗程2周;对照1组患者NB-UVB光疗,3次/周,疗程2周;对照2组患者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3次/d,2片/次,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95%;对照1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75%;对照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803 9,P=0.028 4;χ2=7.439 7,P=0.006 4);对照1组与对照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0.064 6,P=0.799 4)。三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NB-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郁金银屑片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芳  李文竹 《甘肃医药》2010,(5):509-510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郁金银屑片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门诊银屑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郁金银屑片;对照组40例单用郁金银屑片,10天为1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为45%,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总有效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郁金银屑片治疗银屑病疗效较好,副作用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蓝科肤宁止痒脱敏膜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内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蓝科肤宁冷湿敷治疗,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40例,采用蓝科肤宁止痒脱敏膜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皮肤出现干燥、脱屑时,均配合使用维生素E乳膏润肤。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6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蓝科肤宁止痒脱敏膜湿敷治疗急性湿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皮肤科自2011年1月~2012啤1月收治的76例玫瑰糠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0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非索非那定,对照组36例给予非索非那定。两组均以14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5%(37/40)、80.5%(29/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8,P〈0.05)。两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6/40)、11.1%(4/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非索非那定辅助治疗玫瑰糠疹效果理想,并不增加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消银颗粒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效果。方法:玫瑰糠疹患者60例分为3组:A组30例采用消银颗粒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B组15例单用消银颗粒治疗;C组15例单用氯雷他定片治疗。结果:A组止痒所需时间短于B组(P<0.01);A、B组在无新疹、止痒、皮疹消退所需时间及全病程天数均短于C组(P<0.01)。结论:消银颗粒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王元秋 《大家健康》2013,(14):115-116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百止痒洗液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我院56例慢性湿疹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片口服联合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外敷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百止痒洗液治疗,以四周为一疗程,每两周对药效进行观察。对照组(咪唑斯汀片口服联合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外敷治疗)中痊愈9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3%,观察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百止痒洗液治疗)中痊愈8例,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28%。两组相比较具有临床效果差异(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百止痒洗液在临床上对治疗慢性湿疹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白芍总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23例单独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每日3次;观察组23例,除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每日3次外,加服白芍总苷胶囊0.6 g,每日2次。结果:治疗后8周疗程结束时观察组显效率为82.61%,对照组显效率为52.17%,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白芍总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无明显不良反应,比单用复方甘草酸苷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复方甘草酸苷与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剂对于玫瑰糠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剂,观察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8%和78.6%,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和1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对于玫瑰糠疹的治疗效果较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剂好,能够提高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采用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外用联台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100mg及维生素B120.5mg肌内注射,并口服吲哚美辛(消炎痛),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毕连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476-2476,2475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玫瑰糠疹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给以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对照组43例,给以口服氯雷他定10mg,1次/d,阿昔洛韦片200mg,5次/d,连续2周。两组均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有效率为46.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玫瑰糠疹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辅助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伟团 《当代医学》2010,16(21):142-14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辅助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玫瑰糠疹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53例,治疗周期均为7d,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31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75.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总计发生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对照组总计发生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两组比较差异不大(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辅助治疗玫瑰糠疹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骆泽宇  吴栋杰 《广西医学》2010,32(2):203-204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8例临床确诊为玫瑰糠疹的患者按单双日就诊随机分两组,实验组120例: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100 ml中静滴,1次/d,治疗期间不用其他抗组胺药物。对照组98例:口服赛庚定片1 mg/次,2次/d;维生素C2.0 g,葡萄糖酸钙10 ml,病毒唑50 mg/次,均3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2周后评估疗效。结果实验组治愈率75.0%,总有效率90.83%,对照组治愈率41.84%,总有效率73.47%。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是治疗玫瑰糠疹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20.
杨芝香  汪守亚 《黑龙江医学》2019,43(12):1480-1481
目的研究调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黄褐斑患者7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予调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每6周1次,共治疗5次);观察组在使用调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片)每日3次,每次3片,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总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观察组治愈15例,有效37例,治愈率为39.47%,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治愈11例,有效34例,治愈率为26.83%,有效率为80.4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有5例患者诉全身有轻度浮肿,3例出现轻度乏力,停药后症状消失。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激光术后分别有12例、16例患者面部出现红斑,该症状在冷敷治疗后缓解消失。随访6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复发情况:观察组有6例复发(15.79%),对照组有14例复发(34.15%)。结论使用调Q开关+1064激光联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黄褐斑的疗效高于单纯调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