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宫内慢性缺氧对成年大鼠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SD孕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宫内慢性缺氧组。观察子鼠生长发育状况,于12周龄每窝随机选取雄性子鼠各1只,采用稳态模式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胰腺切片H-E染色观察胰岛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检测胰岛中胰岛素、Bcl-2、Bax、NF-κB表达。结果宫内慢性缺氧组子鼠出生时及12周龄胰腺质量/体质量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成年大鼠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胰岛多数增生肥大;胰岛胰岛素的表达明显减弱;胰岛Bax、NF-κB的表达高于对照组,Bcl-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内慢性缺氧可导致子代大鼠胰腺发育受损;大鼠成年后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后者可能与胰岛β细胞胰岛素抵抗、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金糖宁(JTN)对链脲霉素(STZ)诱导的糖耐量异常(IGT)小鼠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单次腹腔注射小剂量STZ诱导形成IGT小鼠模型。STZ-IGT小鼠分别饲以含JTN(8或16 g/kg饲料)的高蔗糖(蔗糖:普通饲料为1:1)饲料作为低、高剂量组;实验期间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空腹血糖和非禁食血糖;采用高血糖钳夹技术评价JTN对STZIGT小鼠β细胞功能的影响;胰腺组织切片HE和Gomori染色,观察胰岛形态及β细胞数量的变化;检测胰腺中与β细胞增殖及胰岛素分泌相关因子mRNA的水平改变。结果长期给予JTN后,可显著降低STZ-IGT小鼠的摄食和饮水量,降低非禁食血糖及空腹血糖,降低糖负荷后血糖曲线下面积,改善IGT;增加高血糖钳夹的GIR值和最大胰岛素分泌能力;高剂量组小鼠胰腺病理形态明显改善,胰腺中PDX-1、AKT以及INS-1的mRNA水平均显著上调。结论金糖宁能显著改善STZ-IGT小鼠的糖代谢紊乱和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3.
李佳  陈秋  徐玲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863-866
目的 通过对糖耐量正常者建立Botnia葡萄糖钳夹技术(Botnia钳夹术),评价在一次试验中同时测定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60例糖耐量正常者,分为正常体质量组(30例)和肥胖组(30例),每组又按照钳夹术的不同分为正常Botnia钳夹组、正常正糖钳夹组、肥胖Botnia钳夹组和肥胖正糖钳夹组,各15例.正常Botnia钳夹组和肥胖Botnia钳夹组进行Botnia钳夹术,即将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与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正糖钳夹)试验联合,先进行IVGTT(0~60 min),随后进行正糖钳夹术(60~180 min);正常正糖钳夹组和肥胖正糖钳夹组进行正糖钳夹试验;对两种试验进行比较,评价Botnia钳夹术的价值.以正糖钳夹稳态期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率(Rd)来判定周围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以IVGTT测定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量(FPIR)与Rd值的乘积,即处置指数(DI)来判定β细胞功能.结果 正常Botnia钳夹组和正常正糖钳夹组受试者的Rd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5);肥胖Botnia钳夹组和肥胖正糖钳夹组受检者的Rd值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388);肥胖Botnia钳夹组受试者的Rd值显著低于正常Botnia钳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两组受试者的FPIR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但对其用Rd校正之后,肥胖Botnia钳夹组受试者的DI值显著低于正常Botnia钳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Botnia钳夹术中首先进行的IVGTT并不影响随后进行的正糖钳夹术,Botnia钳夹术能够实现在一次试验中同时测定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及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方法以接受产前检查并于孕24~28周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孕妇1 825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孕妇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相关指标。结果根据75 g 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组)1 291例,GDM组534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GDM组分为GDM1组(n=322)、GDM2组(n=160)和GDM3组(n=52)。NGT组服糖后0.5~1 h血糖水平达峰值,而GDM各组于服糖后1 h血糖水平达峰值;GDM各组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均高于NGT组,且GDM病情越重血糖值愈高(P<0.05)。NGT组胰岛素水平于服糖后1 h达到高峰;各GDM组均于服糖后2 h达到高峰,并明显高于其他时段,且病情越重胰岛素水平升高愈明显(P<0.05)。与NGT组比较,各GDM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负荷后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糖负荷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均明显增高,并且随着GDM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升高(P<0.05);而混合胰岛素敏感度(ISIcomp)降低(P<0.05)。与NGT组比较,各GDM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糖负荷后30 min胰岛素净增值/葡萄糖净增值的比值(ΔI30/ΔG30)、动态胰岛素分泌指数(MBC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Stumvoll胰岛素分泌1相及2相指数较NGT组降低,且随病情加重而逐渐降低。结论 GDM孕妇胰岛素抵抗明显加剧,胰岛素早期分泌功能受损,且与病情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早期大黄酸干预对db/db小鼠胰岛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U H  Shao JQ  Gu P  Wang J  Liu ZH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9):1526-1529
目的大黄酸(4,5-二羟基蒽醌-2-羧酸)是大黄的蒽醌衍生物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db/db小鼠这一先天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探讨大黄酸对血糖水平的影响以及对胰岛β细胞的作用。方法 30只4周龄db/db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纤维素钠,n=15),大黄酸组(120 mg/kg,n=15),给予连续鼻饲灌胃给药8周。投药结束后行经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并测定相应胰岛素水平,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代表糖耐量和胰岛素分泌水平,并通过计算IPGTT的0 min至30 min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以评估早期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同时行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计算β细胞含量,并用TUNEL法检测胰岛β细胞的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黄酸治疗组糖负荷后0,30,60和120 min的血糖水平明显下降,同时30,60和120 min的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早期相胰岛素水平(AUCINS0-30)明显升高。同时大黄酸治疗组胰岛素染色明显增强,胰岛β细胞含量明显增高,凋亡细胞明显减少。结论早期大黄酸治疗可以明显改善db/db小鼠的葡萄糖耐量,恢复早期相胰岛素分泌,并能抑制胰岛β细胞的凋亡,保护胰岛功能。大黄酸的这一作用可能使之成为一种新的预防或治疗2型糖尿病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阿卡波糖改善糖耐量受损人群胰岛素抵抗与胰岛功能的作用.方法 取糖耐量减低患者50例,先给予合理饮食和运动3个月,然后再加用阿卡波糖干预治疗半年.试验前后采用自身配对方法,比较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情况况.结果 试验后较试验前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取得明显改善,空腹和服糖后2 h胰岛素分泌减少,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显著升高.结论 阿卡波糖能显著改善糖耐量受损人群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Botnia钳夹术评价血脂异常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方法对糖耐量正常的15例血脂正常者和15例高脂血症患者分别进行Botnia钳夹术,评价高脂血症患者胰岛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以正糖钳夹稳态期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率(Rd)来判定周围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以IVGTT测定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FPIR)与Rd值的乘积——处置指数来判定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血脂异常组Rd明显低于血脂正常组(P=0.009),基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P=0.002),Botnia钳夹术测定的FPIR,血脂正常者和血脂异常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Rd校正后得出的处置指数值,血脂异常者明显低于血脂正常者(P=0.011)。Rd与血清游离脂肪酸明显负相关(r=-0.577),FPIR与游离脂肪酸、尿酸明显负相关(r=-0.446;r=-0.391)。结论血糖正常的血脂异常患者存在外周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高游离脂肪酸血症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用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和精氨酸刺激试验两种方法检测β细胞功能后,给予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采用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胰岛β细胞对葡萄糖和精氨酸刺激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的变化、空腹胰岛素与空腹血糖比值(FINS/FPG)、Homa-β、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25例纳入研究,18例完成.治疗结束时,所有患者血糖均达到理想控制,空腹和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曲线下面积(AUC)、Homa-β和FINS/FPG治疗后有明显升高(P<0.05).反映胰岛素抵抗的Homa-IR治疗后明显下降,ISI明显升高(P<0.05).精氨酸刺激试验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无明显变化(P=0.7).随访3个月时,4例患者仅靠饮食和运动血糖控制满意,其余患者均需加用降糖药物才能使血糖达到良好控制.结论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快速控制高血糖,改善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但对精氨酸刺激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阿卡波糖改善糖耐量受损人群胰岛素抵抗与胰岛功能的作用。方法 取糖耐量减低患者50例.先给予合理饮食和运动3个月,然后再加用阿卡波糖干预治疗半年。试验前后采用自身配对方法,比较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后较试验前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取得明显改善,空腹和服糖后2h胰岛素分泌减少,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显著升高。结论 阿卡波糖能显著改善糖耐量受损人群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正常糖耐量(NGT)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方法]选择20例OSAS NGT男性患者和18例非OSAS NGT男性对照,全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价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结果]OSAS NGT患者早期相胰岛素生成指数(10.7±4.9)与非OSAS NGT 相比早期相胰岛素生成指数(25.1±9.8)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OSAS NGT患者总胰岛素曲线下面积(109.8±20.6),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35.8±10.6)与非OSAS NGT总胰岛素曲线下面积(94.1±17.9),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27.9±9.2)相比均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OSAS患者在糖耐量正常阶段存在早期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和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克煎剂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糖克煎剂组、罗格列酮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STZ联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组予等量无菌枸橼酸缓冲液注射。造模成功后糖克煎剂组予糖克煎剂10.8 g/(kg·d)灌胃,罗格列酮组予罗格列酮4.74 mg/(kg·d)进行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均予蒸馏水5 mL/(kg·d)灌胃,连续4周,分别检测药物干预前后各组大鼠糖耐量、空腹胰岛素水平,并计算各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利用铜试剂显色法检测各组药物干预后游离脂肪酸水平。结果:药物干预后糖克煎组和罗格列酮组HOMA-β均高于模型组(P0.05),FF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糖克煎剂显著降低T2DM模型大鼠血中FFA水平及使胰岛β细胞功能好转。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严重烫伤内毒素血症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及GIK(极化液)的干预效果.方法 SD大鼠90只,制作30%体表面积(TBsA)Ⅲ°烫伤内毒素血症大鼠,随机分为烫伤内毒素血症组(n=30),极化液干预组(n=30),对照组(n=30).测定烫伤内毒素血症组伤前和伤后不同时相点以及极化液干预组伤后7 d空腹血胰岛素、血糖、腹腔给糖30min后胰岛素和血糖水平,计算并观察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糖负荷后胰岛素增量和血糖增量比值(△ INS30/△ GLU30)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烫伤内毒素血症组伤后1、3、5和7 d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均明显高于伤前,HOMA-β指数和△INS30/△ GLU30比值均明显低于伤前,HOMA-IR指数明显高于伤前(均P〈0.01).极化液干预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其治疗对照组,HOMA-β指教和△INS30/△GLU30比值均明显高于其治疗对照组,HOMA-IR指数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严重创伤内毒素血症机体胰岛β细胞基础胰岛素分泌和糖负荷后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均明显下降,早期使用极化液/胰岛素对胰岛β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糖适平诱导离体大鼠胰岛β细胞脱敏及敏感性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适平诱导离体大鼠胰岛β细胞脱敏及敏感性恢复的规律。方法 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5mg/kg)腹腔一次注射并高热量饮食的方法建立肥胖2型糖尿病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糖适平(500、1000、1500ng/m1)在不同作用时间对正常和2型糖尿病鼠离体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了解糖适平对胰岛β细胞脱敏及敏感性恢复的条件。结果 500、1000ng/ml的糖适平刺激正常鼠胰岛β细胞能于2h时产生胰岛素分泌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而1500ng/ml糖适平则无此现象;不同剂量糖适平预处理的正常鼠胰岛β细胞对相应剂量糖适平的即刻刺激均无反应,10min短期脱敏不能使胰岛素分泌恢复,20h长期脱敏,胰岛素分泌在500ng/ml糖适平刺激时能完全恢复。结论 鼠胰岛β细胞对糖适平诱导的脱敏作用及敏感性恢复具有时问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干预糖毒性对肥胖大鼠胰岛β、α细胞功能改善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毒性对肥胖大鼠胰岛β、α细胞功能及分子生物学的损害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分为4组:(1)正常组:9只,普通饲料喂养.(2)高脂组:9只,高脂饲料喂养.(3)DM对照组:9只,不给予药物干预.(4)糖毒性干预组:9只,皮下注射超长效甘精胰岛素(5 U·kg-1·d-1)降低血糖,共4周.所有大鼠在实验结束时,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分析胰岛β、α细胞形态学特点,RT-PCR测定胰腺内胰岛素原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胰腺中胰岛素蛋白质含量,胰岛素干预2周和4周后复测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糖毒性干预组,胰岛内β细胞比糖尿病对照组相对量增加(分别为0.38±0.08,0.11±0.05,P<0.01),β细胞浆内胰岛素水平增加(分别为0.58±0.03,0.34±0.14,P<0.01),胰岛素原mRNA表达增加(分别为1.52±0.14,1.26±0.14,P<0.01);Western印迹检测胰岛素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胰岛内α细胞相对量减少(分别为0.28±0.15,0.16±0.04,P<0.01).结论 干预糖毒性4周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β、α细胞的病理学变化,部分恢复胰岛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单纯性肥胖患者外周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糖"正常"的单纯性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的关系,探讨游离脂肪酸(FFA)在2型糖尿病(T2D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10例血糖"正常"的单纯性肥胖患者和10例年龄、生活习惯相匹配的非肥胖者(对照),均不吸烟、血压及血胆固醇正常.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以下检查①空腹血脂及FFA.②血清免疫活性胰岛素(IRI)、前胰岛素(PI)及真胰岛素(TI);③静脉注射葡萄糖后早相胰岛素分泌反应(AIR);④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评价外周组织葡萄糖的摄取率(GDR).结果肥胖患者IRI、PI和TI增高,PI/(PI+TI)比值也高于对照组(P<0.01).肥胖患者AIR增高,曲线下面积也高于对照组(P<0.05),但肥胖患者在3、5及10min的血糖也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组达到稳态时GDR明显降低(P<0.05).肥胖组血脂除TG增高(P<0.05)外,其余正常.血FFA浓度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血FFA与GDR成负相关(r=-0.767,P<0.01).结论血糖"正常"的单纯性肥胖患者存在外周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异常,且二者可能同时发生.高FFA血症可导致外周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FFA)联合作用对胰岛β细胞功能与凋亡的影响及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制造胰岛素抵抗模型,取造模成功的肥胖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分为4个亚组,生理盐水组(OB-NS组, n=7)、高葡萄糖组(OB-GS组, n=9)、高游离脂肪酸组(OB-FFA组, n=8)和高糖高脂肪酸组(OB-FG组, n=9)。另取5只Wistar大鼠采用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检测FFA和β-羟丁酸(β-HBA)水平,采用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评价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β细胞胰岛素储备的能力, 并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的β细胞。结果 肥胖大鼠葡萄糖输注率(GIR)低于正常对照〔(10.82±1.8 mg/kg·min) vs. (25.21±1.7 mg/kg·min), P<0.05〕,提示胰岛素抵抗模型成功建立。OB-FG组大鼠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达峰时间延后且各时点胰岛素水平明显低于NC组和OB-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糖负荷后5、10、15和20 min时,OB-FG组血胰岛素水平也明显较OB-FFA组、OB-GS组降低,胰岛素和血糖比值及胰岛素释放指数也均低于NC组和OB-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OB-FG组胰岛素储备在各高脂肥胖亚组中最低,远低于NC组和OB-NS组( P<0.01),OB-GS组和OB-FFA组胰岛素储备与OB-NS组比较也有不同程度降低( P<0.05)。OB-FG组β细胞凋亡率高于NC组和OB-NS组( P<0.01)。结论 糖脂联合毒性在引起肥胖大鼠酮体生成显著增加的同时也导致胰岛 细胞分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的降糖作用及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3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瑞格列奈治疗16周,治疗前及停药后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并于次日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IVG-IRT),测定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水平,计算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第一时相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0~10 min)、急性胰岛素反应(AIR)等.结果 3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瑞格列奈治疗16周后,FPG、2 h PG、HbA1c均较基线显著降低(P<0.01),HOMA-β、AUCINS0~10 min及 AIR 均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 瑞格列奈能明显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急性胰岛素反应也可得到一定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测定胰岛β细胞胰岛素(Ins)分泌功能的精确方法-高葡萄糖钳夹技术.方法应用高葡萄糖钳夹技术对12例正常人进行了方法学的研究.结果 (1)血浆葡萄糖浓度在钳夹开始后的指定时间内(14min)达到试验所要求的高糖平台,并能维持此水平至实验结束 (13.05±0.18)mmol/L;(2) 在持续高糖状态下Ins分泌呈双相,第1时相Ins分泌量(1Ph)为(295.38±20.92)mU/L ,第2时相Ins分泌量(2Ph)为(83.13±5.18)mU/L;(3)高糖钳夹稳态期Ins敏感性(ISI)为(13.23± 1.98)mg*kg-1*min-1/mU/L,较正糖钳夹值为高.结论 (1)高葡萄糖钳夹技术已成功建立;(2)高葡萄糖钳夹能测定双相Ins分泌及最大Ins分泌,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3)高葡萄糖钳夹还能测定Ins敏感性,了解机体的Ins抵抗状况.  相似文献   

19.
GK糖尿病大鼠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模型GK大鼠生长曲线、主要脏器重量、糖代谢等生物学特性,评价GK大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方法采用51只雄性GK大鼠及15只年龄性别匹配的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测定13周龄GK、Wistar大鼠空腹血糖、23周龄GK大鼠空腹及随机血糖。随访GK及Wistar大鼠生长曲线,34~46周龄期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46周龄时行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IPGTT),计算相关参数评价β细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能力;之后处死大鼠,脏器称重。比较GK及Wistar大鼠间上述各指标差异。结果13周龄GK大鼠空腹血糖4.74±0.41 mmol/L,对照Wistar大鼠1.85±0.44 mmol/L(P<0.001)。23周龄GK大鼠空腹血糖7.88±1.96mmol/L,随机血糖9.91±3.52~13.46±4.13 mmol/L。7~20及34~45周龄期间GK大鼠体重高于对照Wistar大鼠(P<0.05),46周龄时无显著性差异。34~45周龄期间GK大鼠空腹血糖、进食后血糖、HbA1c均高于对照Wistar大鼠(P<0.05)。IPGTT曲线下面积分析示GK大鼠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高于对照Wistar大鼠,胰岛素与葡萄糖曲线下面积比值(AUCi/AUCg)低于对照Wistar大鼠,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GK大鼠肾脏重量高于对照Wistar大鼠(P<0.05),余主要脏器重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GK大鼠空腹血糖、进食后血糖、HbA1c水平升高,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能力(GSIS)减退,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早期相消失,晚期相代偿性增加,具有2型糖尿病特点;体重、血糖等生物学特性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长期高脂饮食对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影响,探讨氧化应激相关因子及基因表达与β细胞脂性凋亡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41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组(n=21)和普通饲料喂养的正常对照组(n=20),喂养28周后,检测血浆及胰腺组织中的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浓度;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价早相胰岛素分泌反应(AIR);TUNEL法观察胰岛β细胞凋亡情况并计数每个胰岛中β细胞凋亡率;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比较两组大鼠胰岛细胞解偶联蛋白-2(UCP-2)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28周时高脂饲养组血浆及胰腺组织中MDA高于正常饲养组(P<0 05),而高脂饲养组血浆及胰腺组织中GSH低于正常饲养组(P<0 01).与基础值比较,高脂饲养组糖负荷后胰岛素增高的幅度低于正常饲养组(3 0倍vs 5 7倍,P<0 05).高脂饲养组1 min后血糖浓度下降缓慢,3、5、10 min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饲养组(P<0 05).高脂饲养组胰岛β细胞凋亡率比正常饲养组增加40 0%(P<0 01).高脂饲养组胰岛细胞UCP-2基因mRNA表达与正常饲养组相比升高22 4%(P<0 01).结论:高脂喂养28周后SD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血浆及胰岛细胞中MDA升高、GSH降低, 而且胰岛细胞UCP-2基因mRNA表达升高,提示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高脂引起的β细胞脂性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