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磁共振成像(MRI)与CT的影像诊断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75例,均给予MRI检查及CT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 MRI的疾病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诊断相比,MRI检查病情严重程度的符合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低于CT,基底节出血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脑室内出血检出率、脑室周围出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中,MRI与CT检查各具优缺点,可先给予患儿CT检查,再利用MRI检查可疑病例,促进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2l例有围生期窒息史,且有临床症状的病例进行CT扫描,取得完整的临床及CT资料后加以分析。结果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及CT分度,可见CT分度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差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病灶区CT值与正常部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ECT损伤分为轻、中、重3度,HIE的CT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资料、解剖结构和病理特征,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8例有明确围产期窒息史,且有临床症状的病例进行CT扫描,结合临床资料加以分析。结果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表现为脑内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影,多为对称性分布,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结合临床资料,CT可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提供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分析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3例HIE病例进行CT扫描,归纳CT表现特征并作分析。结果按受累脑叶范围HIE轻度27例,中度41例,重度3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是HIE的最常见并发症。结论 CT是HIE的最佳检查方法,具有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蔡蜜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5)
目的:对CT与MRI检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01月-2016年03月我院的7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分为CT组与MRI组,各有35例,其中CT组患儿给予CT检查,MRI组患儿给予MRI检查,然后对两组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CT组的阳性检出率显示为88.57%,MRI组的阳性检出率显示为1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但从颅内出血的对比情况来看,CT组的效果优于MRI组.结论:采用MRI手段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诊断确实优于CT,但在颅内出血方面CT的准确率更好. 相似文献
8.
胡嘉航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0,16(6):52-5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64层螺旋CT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并对其进行归纳。结果:CT扫描主要表现为白质区病变,分为轻、中、重三度。结论:64层螺旋CT能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作出早期诊断和分度,能对颅内出血作出定性、定量诊断,对临床诊疗、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围生期新生儿、早产儿死亡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神经后遗症的主要原因。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其预后影响较大。本文分析了10 0例患儿的CT诊断及临床诊断的关系,对指导临床分度及正确处理患儿有一定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自2 0 0 0 -0 1~2 0 0 2 -0 1收住荆州市中心医院的HIE患儿10 0例,男婴为5 8例,女婴为42例,年龄为生后6h~2 7d ,其中生后<2 4h发病的占78例,2~7d发病的占18例;>7d发病的只占4例,其中孕<3 7周的3 0例,3 7一不满42周出生的为62例,>42周出生的为8例。体重<2 5 0 0g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确诊为HIE的133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围产期宫内缺氧及产后窒息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原因;HIE常有合并低钠血症、低钙血症、高钾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头颅CT可确诊HIE并监测是否合并颅内出血。结论围产期保健是预防窒息、缺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表现及CT诊断价值,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 对76例HIE患儿进行头颅CT检查,并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 轻度32例,占42.10%(32/76),CT表现为散在、局灶性低密度影分布于1~2个脑叶;中度33例,占43.42%(33/76),CT表现为低密度影分布超过两个脑叶,灰白质界限模糊;重度11例,占14.47%(11/76),CT表现为各脑叶呈弥漫性低密度影,灰白质界限消失.结论 头颅CT检查能客观反映HIE病变的部位、程度和范围,并确定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对早期诊断及治疗、降低后遗症的发生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3.0T核磁共振成像(MRI)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对30例经临床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3.0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包括常规序列及功能成像DWI(弥散序列)和SWI(磁敏感序列)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3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中,MRI出现阳性28例,总检出率为93.3%.依据核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特点将3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损伤分为单纯性脑水肿:6/30;广泛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7/30,局灶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12/30,脑室周围白质改变4/30,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2/30.其中出现脑水肿25例患儿中,常规序列和DWI序列检出分别为16例和24例;出现脑出血12例患者中,常规序列和SWI序列检出分别为5例和12例.结论 核磁共振成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脑损伤诊断十分敏感,并且核磁共振成像功能成像能提高常规序列的阳性检出率,有助于对治疗进行指导以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比较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51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比较MRI和CT检查结果。结果:CT诊断与HIE临床诊断的Kappa系数为0.463,一致性较好(P<0.05);MRI影像学诊断与HIE临床诊断的Kappa系数为0.859,一致性极佳(P<0.05);CT检查有3例患者未检出病灶,诊断为正常,检出率为94.12%,而MRI影像学诊断检出率为100.00%;CT诊断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显著高于MRI影像学诊断(P<0.05)。结论:MRI影像学诊断准确性较CT诊断高,可作为诊断参考指针之一,MRI异常检出率较CT高,能更早发现基底节损伤,而CT诊断能更早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上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收集我院经临床诊断的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足月新生儿共28例,行常规MR检查及DWI检查,对常规MRI及DWI图像进行分析,评价DWI在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优势.结果 HIE患儿在MRI上主要表现为T1WI皮层及皮层下点状、线状高信号(9例),双侧基地区信号改变(4例),颅内及头皮下出血(6例),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6例),3例无异常发现;DWI显示皮层及皮层下白质内点线状高信号,双侧基底节呈对称信号增高,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呈低信号,2例头皮下血肿及1例硬膜下出血表现为呈略高信号,其余颅内出血及头皮下血肿呈低信号或无信号.结论 DWI可作为常规MRI的补充应用于早期HIE的诊断,但对HIE伴发颅内出血性改变显示欠佳. 相似文献
16.
陈霞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3,(2):44-4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记录并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11月唐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6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的资料。结果经过及时诊断与积极治疗,36例患儿治愈19例,好转9例,无效4例,自动出院3例。结论临床早期诊断及尽早有效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但应注意防止发生后遗症。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产生原因临床表现及CT表现多种多样,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5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及影象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本病CT影象诊断的重点依据支持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发病率、致残率高,是新生儿常见急危症。本研究探讨HIE患儿头颅CT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和安阳肿瘤医院2016-05-01-2017-05-01接收的36例HIE患儿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出生的有临床症状,但CT检查无异常者36例作为对照组,均行头颅CT扫描,采用Brilliance~(TM)(64Slice)CT扫描机对其丘脑、基底节、灰质和白质部位进行测量,选低密度区测2~3次,取其平均值。观察不同分级程度HIE患儿CT表现,并比较其CT检测值。结果观察组36例HIE患儿中,轻度10例,中度14例,其中1例合并室管膜下出血,13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重度12例,12例均合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度组脑白质、基底节和脑灰质CT分别为(20.3±3.3)、(20.5±3.1)和(25.7±3.5),重度组分别为(11.3±2.1)(16.9±2.7)和(22.1±2.3),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脑CT值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头颅CT检查能反映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病变范围、部位及程度,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压氧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高压氧对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 35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 20例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 每日 1次, 10d为一疗程, 平均 1 8个疗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 高压氧对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稳定, 无毒副作用,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方法7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9例;对照组30例。两组给予常规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次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9例,无效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9.8%。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66.7%。结论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